北京中考化学 选择题 专项训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5652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3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中考化学 选择题 专项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北京中考化学 选择题 专项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北京中考化学 选择题 专项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北京中考化学 选择题 专项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北京中考化学 选择题 专项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北京中考化学 选择题 专项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北京中考化学 选择题 专项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北京中考化学 选择题 专项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北京中考化学 选择题 专项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北京中考化学 选择题 专项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北京中考化学 选择题 专项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北京中考化学 选择题 专项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北京中考化学 选择题 专项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北京中考化学 选择题 专项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北京中考化学 选择题 专项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北京中考化学 选择题 专项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北京中考化学 选择题 专项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北京中考化学 选择题 专项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北京中考化学 选择题 专项训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北京中考化学 选择题 专项训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中考化学 选择题 专项训练.docx

《北京中考化学 选择题 专项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中考化学 选择题 专项训练.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中考化学 选择题 专项训练.docx

北京中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

1.下表中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需要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稀硫酸、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B

碳酸钠、硫酸铜、碳酸钙

加入足量的水

C

一氧化碳、氢气、氧气

用燃着的木条点燃

D

铁粉、木炭粉、氧化铜粉末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2.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乙>甲>丙

B.20℃时,将3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

溶液的质量是80g

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乙

溶液中析出的固体质量最大

D.分别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乙>甲>丙

3.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打开K,使过氧化氢溶液流入烧瓶中。

下列对实验中部分现象的预测中,

一定正确的是

A.装置

中会有气泡冒出,黑色固体消失

B.装置

中会有液面下降,溶液颜色不变

C.装置

中会有气泡冒出,溶液颜色不变

D.装置

中会有液面上升,溶液变为无色

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B.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

C.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的NaCl溶液蒸发适量水

D.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将冷碟子压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上

B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点燃

C

鉴别氢气和甲烷

分别点燃,火焰上罩干冷烧杯

D

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少量硫酸亚铁

加入足量铜粉

6.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t2℃时,等质量的甲与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乙大于甲

7.某加碘低钠盐的成分表如右图。

下列有关该盐的说法

成分表

氯化钠含量:

(60~80)g/100g

氯化钾含量:

(20~35)g/100g

碘(以I计)含量[含在碘酸钾(KIO3)中]:

(18~33)mg/kg

中,不正确的是

A.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

B.碘酸钾的含量为(18~33)mg/kg

C.等质量的低钠盐比普通食用盐含钠元素的质量少

D.食盐中加碘说明碘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8.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某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C.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

D.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证明CaO能与水反应

加入水,测温度

B

证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C

除去CO2气体中的CO

通入氧气后,点燃

D

除去Na2CO3中NaOH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1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将t2℃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的方法

D.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一定大

12.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广泛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其/主要成分为NaClO3,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

氧烛通过撞击火帽引发反应后,能持续放出高纯氧气,主要反应原理为2NaClO3====2NaCl+3O2↑。

一根氧烛大约可以供100个人呼吸1小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烛是一种纯净物

B.NaClO3中Cl为+5价

C.氧烛制取氧气的反应为分解反应

D.在运输氧烛时,应避免其受到撞击

13.某小组同学分别完成了图1所示的3个实验(图中a处连接压强传感器)。

图2中的曲线1、2、3分别表示加入等体积相应液体后,烧瓶1、2、3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瓶1瓶2瓶3

图1图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于注入液体压缩了瓶内的气体,所以三个实验的起始阶段压强都快速增大

B.对比曲线1和2可知,二氧化碳和水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C.对比曲线1和3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D.对比曲线2和3可知,40%NaOH溶液比饱和石灰水更适合吸收二氧化碳

14.利用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可以测定发酵粉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现取一定量的发酵粉,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假设发酵粉中的其他物质都不与盐酸发生反应)。

下列曲线所表示的变化趋势不正确的是

二氧化碳质量

碳酸氢钠质量

氯化钠质量钠氯化钠氯化钠氯化钠质量

溶液质量

/

 

稀盐酸质量/g

稀盐酸质量/g

稀盐酸质量/g

稀盐酸质量/g

ABCD

1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A

将粗盐研碎,溶解、过滤、蒸发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B

将气体点燃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C

分别取少量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

鉴别石灰水和NaOH溶液

D

将气体通入浓硫酸

除去O2中少量的水蒸气

16.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20℃时,A和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50℃时,100g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50g

D.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

17.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甲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改变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D.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4:

3

18.如右图所示,利用过量红磷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BCD

19.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丁的化学式为H2O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D.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相等

20.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将粗盐研碎、溶解、蒸发

B

除去铁制品上的铁锈

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

C

鉴别石灰水和NaOH溶液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D

检验某矿石中是否含碳酸盐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若产生气体再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21.松花蛋是用料泥包裹鸭蛋加工而成,料泥是以生石灰、纯碱、食盐、草木灰为原料与水按比例混合制得,通过系列反应,产生的强碱(NaOH、KOH)渗入到蛋清和蛋黄中,使蛋白质分解、凝固并放出少量硫化氢气体和氨气(NH3),硫化氢与蛋清和蛋黄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各种硫化物,使蛋清和蛋黄的颜色改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强碱使蛋白质放出少量硫化氢气体和氨气的过程为化学变化

B.蛋白质中不含氮元素、含有硫元素

C.草木灰是制取KOH的原料之一

D.料泥制作过程中,通过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产生氢氧化钠

22.右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各取40g于100g水中,只有丙得到饱和溶液

B.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C.将甲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t1℃时,加入丙物质可以将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23.已知:

CO+CuO====Cu+CO2。

若8gCuO被CO完全反应,有关量的变化如下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中6.4表示生成Cu的质量

B.(8-6.4)表示消耗CO的质量

C.生成CO2的质量为4.4g

D.T2时CuO反应完

24.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该

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该反应中X、Z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3:

14

C.该反应中生成的Z和W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D.参加反应的Y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Z的质量

25.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取等质量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

B.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

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D.若继续降温至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26.下表中的选项不符合右图所示曲线的是

选项

横坐标

纵坐标

A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锌粉的质量

产生氢气的体积

B

向一定量的铜粉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

固体的质量

C

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

生成沉淀的质量

D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食盐晶体的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7.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NaCl溶液和稀盐酸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C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将混合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D

除去碳酸钙粉末中的碳酸钠固体

加足量水溶解后过滤,常温烘干

2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

B.降低温度,可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50g甲、乙,

同时降温至t1℃,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

29.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晶体。

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石墨烯,也可以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

石墨烯具有许多“极端”的物理性质。

石墨烯的硬度比最好的钢铁强100倍。

石墨烯是世界上导电性最好的材料。

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不存在石墨烯B.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C.烯用机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属于物理变化

D.石墨烯有许多“极端”的物理性质,是因为其具有特殊的结构

A.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水中加入KNO3固体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

D.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H2O2溶液

30.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31.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

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属于氧化物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C.该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

3

3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用降温的方法能使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C.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甲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分数比乙大

D.t2℃时,用等质量的甲和乙固体配制饱和溶液,得到乙

溶液的质量大于甲

33.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点燃

B

除去铁粉中的铜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

C

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加入二氧化锰

D

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加入稀盐酸

34.如右图所示,向盛有一定量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的烧杯中不断加

入稀盐酸,其中纵坐标(Y)表示正确的是

A.水的质量

B.二氧化碳的质量

C.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D.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35.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8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t2℃。

36.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

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CH2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1

C.甲、乙、丙都是氧化物D.乙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低

37.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盐酸

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铁丝浸入CuSO4溶液,铜丝浸入AgNO3溶液

C

除去铁制品上的铁锈

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

D

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

将粗盐研碎,溶解,蒸发

38.钛在国防上有着很重要的用途。

工业上常采用金属热还原法制金属钛:

反应①将TiO2(或天然的金红石)和炭粉混合加热至1000~1100K,进行氯化处理,并使生成的TiCl4,蒸气冷凝TiO2+2C+2Cl2=TiCl4+2CO;②在1070K用熔融的镁在氩气中还原TiCl4可得多孔的海绵钛:

TiCl4+2Mg=2MgC12+Ti。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冶炼过程对环境没有污染。

B.反应①中只有氧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

C.反应②属于置换反应。

D.金属Ti在加热时不易跟氧气反应。

39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A

B

C

D

 

向一定量稀HCl中加入NaOH溶液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

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

向盛有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

溶液

40.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水鉴别碳酸钙和氯化钠两种固体

B.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C.用浓硫酸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D.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41.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小于乙溶液

B.2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乙溶液

C.20℃时,100g水中加入20g甲可得到饱和溶液

D.50℃时,100g水中加入20g乙并降温至20℃,溶液由不饱和变饱和

42.新型材料纳米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工业上可以利用H2和FeCl2在高温反应器中制备,同时得到HCl。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制备纳米级铁粉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纳米级铁粉与氧气反应,生成物可能是Fe3O4

C.纳米级铁粉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是因为物质种类不同

D.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43.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

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44.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各组物质中,能使U型管内a端液面上升的是

A.硝酸铵和水B.镁条和稀盐酸

C.生石灰和水D.氢氧化钠和水

4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可变为不饱和溶液

B.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C.将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或蒸发溶剂的方法

D.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4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NaCl溶液中混有盐酸

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

除去NaOH中混有的碳酸钠

滴加足量盐酸、蒸发

C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D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将粗盐研碎、溶解、蒸发

 

47.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

纳米二氧化钛(TiO2)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能参与的光催化反应,可使吸附在其表面的甲醛等物质被氧化。

正钛酸(H4TiO4)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失水可制得纳米Ti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一定条件

A.甲醛对人体健康有害B.纳米TiO2添加到墙面涂料中,有利于消除甲醛

C.纳米二氧化钛受热易分解D.制备纳米TiO2的反应为H4TiO4=======TiO2+2H2O

48.下列4个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

硫酸中加入锌片

C.加热一定质量的

高锰酸钾固体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49.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并提取了青蒿素,将其应用于医药临床,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是氧化物

C.该物质的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90:

11:

40

D.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由42个原子构成

5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D.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或加水的方法

5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比较Fe、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

将Fe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B

检验水垢中是否含有碳酸盐

取水垢加入稀盐酸,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C

鉴别石灰水和NaOH溶液

分别取少量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

D

证明该气体为氢气

点燃,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烧杯,内壁上出现无色液滴

52.“侯氏制碱法”是我国近代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一种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工艺。

①生产原理:

NaCl(饱和溶液)+NH3+CO2+H2O=NaHCO3(固体)↓+NH4Cl

②主要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操作1的名称是过滤

B.该工艺流程可看出:

该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

加热

C.该过程涉及的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改变

D.图中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Na2CO3+CO2↑+H2O

53.下图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则y表示的是

A.高锰酸钾的质量    

B.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C.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D.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

54.右图是小凡用手势OK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生

成水的不同方法,要求手指上的物质分别通过某种

反应的基本类型直接生成水(如图中的H2O2、O2)

则物质X一定不是下列物质中的

A.H2B.H2CO3C.CH4D.KOH

55.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CaO和CaCO3的混合物

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B

鉴别NaOH和Ca(OH)2溶液

加适量Na2CO3溶液

C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通过碱石灰(NaOH和CaO)

D

检验NaCl中含有Na2CO3

加水溶解

56.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5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D.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或加水的方法

57.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

纳米二氧化钛(TiO2)参与的光催化反应可使吸附在其表面的甲醛等物质被氧化,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正钛酸(H4TiO4)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失水可制得纳米Ti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醛对人体健康有害

B.纳米TiO2添加到墙面涂料中,可消除甲醛

一定条件

C.纳米TiO2与普通的TiO2的性质、功能完全相同

D.制备纳米TiO2的反应:

H4TiO4=======TiO2+2H2O

58.已知:

C+2CuO==2Cu+CO2↑。

右图表示一定量的

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反应

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纵坐标y表示

A.固体的质量B.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

C.二氧化碳的质量D.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5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空气、氧气和氮气

燃着的木条

B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

加入足量铜粉

C

鉴别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

加入稀盐酸

D

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酚酞溶液

60.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B.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的组成的科学家是门捷列夫

C.空气中O2任然保持原有的化学性质

D.N2、O2的体积比约为4:

1

61.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50℃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

2

C.20℃时,A和C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20℃升至50℃时,所得溶液

都为不饱和溶液

62.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B.LiOH中Li的化合价为+1

C.LiOH相对分子质量为26D.实验室里的氢氧化锂必须密封保存

63.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插入铜丝

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C.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D.两份等体积的5%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MnO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B

A

A

B

B

C

B

B

A

B

D

B

C

D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