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飞翔的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6117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飞翔的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3课飞翔的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课飞翔的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3课飞翔的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3课飞翔的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3课飞翔的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3课飞翔的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3课飞翔的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3课飞翔的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3课飞翔的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第3课飞翔的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第3课飞翔的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第3课飞翔的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第3课飞翔的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第3课飞翔的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第3课飞翔的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第3课飞翔的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第3课飞翔的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第3课飞翔的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第3课飞翔的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课飞翔的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3课飞翔的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飞翔的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3课飞翔的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勤劳的双手给我们创造了美;

和平的友谊给我们带来幸福的美;

团结的友爱给我们带来温馨的美。

这就是真善美的小世界,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走进真善美的小世界——

(以上激情导入 

,不仅将学生带入音乐的氛围中,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而且从各个角度初步感知了真善美,为学习歌词、理解歌词奠定的基础。

三、学唱新歌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思考:

欣赏歌曲的同时,想一想歌曲演唱的顺序是怎样的?

3、分析结构,讲解反复记号D.C.

(让学生观看反复记号D.C.动画的前进方式,明白反复记号D.C.的用法和作用,为演唱歌曲奠定基础)

4、用“la”模唱歌曲的旋律,教师与学生同唱的同时,手势提示弱起小节。

5、学唱歌词

着重解决“我们来唱歌,我们歌唱”这一句。

6、检验歌曲的掌握情况,随伴奏带演唱。

教师注意听学生是否有唱错的地方,并指出,通过听教师的演唱来改正错误。

4、激发情绪完整演唱歌曲。

四、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小白船》

2、聆听《飞翔的女武神》

表演歌曲

听辨练习

一、聆听《飞翔的女武神》

1、从“女武神”的传说入手,简单介绍乐曲的背景及作者瓦格纳。

2、聆听主题2,感受“女武神”的英雄气概。

3、聆听全曲,感受乐曲中忽上忽下的“飞翔”形象。

4、再次聆听全曲,用动作表现所听到的音乐形象和情景。

二、演唱《小白船》

1.以天文知识导入。

设问:

有谁知道地球、月球、太阳的关系?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太阳

的行星)

2.揭题:

朝鲜童谣《小白船》就是叙述了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与想像。

3.歌曲范唱。

这是几拍子的歌曲?

歌曲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4.板书节奏谱

先徒手操作拍手、拍腿,然后加上打击乐器(其

中学生大部分仍是徒手)。

5.学唱第一乐段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前16小节)。

学生分两组,一组三角铁及拍手,另一组串铃及拍腿,为教师范唱伴奏。

(2)学生学唱第一乐段曲调,教师用打击乐为学生伴奏。

6.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1)教师分别范唱高声部与低声部曲调。

(2)高、低声部的学生各自学自己声部的曲调,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

(3)高、低声部分别汇报自学成果。

(4)请两位高声部的学生与教师重唱(教师唱低声部)。

(5)在教师指导下二声部合成(注意二声部的谐和)。

可以先练一下平行三度的音阶:

(6)配上打击乐伴奏。

7.完整地、优美地、流畅地唱好全曲。

8.练习吹奏曲调(可以是竖笛,也可以口风琴、口琴。

这取决于班级的实际情况)。

9.朗诵歌词并讨论歌词的意境,以激发学生的想像。

10.学唱歌词。

(1)二个声部的学生分别学唱自己的声部的歌。

(第一个声部在练习时,另一声部默唱或轻唱自己的声部与之配合。

(2)二声部合成,并配上打击乐。

(3)有感情地富有想像地唱好歌曲。

11.演唱《小白船》:

唱唱、奏奏、跳跳,以多种形式表演《小白船》,尽情地抒发师生的想像。

主要让学生参与表演,形式由他们讨论。

例如:

全体歌唱→吹奏与打击乐→二重唱与伴舞→舞蹈→表演唱……

三、听辨练习:

听辨哪一首曲调带有切分节奏?

1.目的是巩固前两课的切分音知识,加强切分节奏的练习。

2.教师分别弹奏两条曲调。

设问:

在这两条曲调中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3.跟琴学唱曲调→离琴视唱曲调。

四、课后小结

第4课:

你好,大自然!

教学目标:

1.通过两个题材内容——“田野”、“雪橇”,一种表现形式——合唱(听与唱)的学习,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田野在召唤》与《我们的田野》是同题材内容,但音乐从不同视角展示了中外少年儿童沐浴在大自然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

一个活泼,一个优美。

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3.同一首《铃儿响叮当》,由于不同的版本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从不同层面感受少年儿童们在大自然冬季的欢乐,初步体验音乐的变化发展带来的美感。

《我们的田野》、《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2、表演:

《田野在召唤》、《铃儿响叮当》

3、编创与活动

教材分析: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

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田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

歌曲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

第一乐段以3、4的同音反复为主,加上“

”节奏的运用,塑造了马儿奔跑、铃儿叮当的欢快的音乐形象。

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小节后半拍开始,“

”的节奏从弱起进入,这一节奏的重复出现,加上曲调的逐步上移,给人以推动感,刻画了孩子们随着雪橇冲破风雪、飞奔向前的情景。

歌曲的最后是第一乐段的重复再现,并在结尾用一延长的、渐弱的高音“

”,结束了全曲,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那充满欢笑的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

歌曲教学

《铃儿响叮当》二声部

三课时

1、表演《田野在召唤》

2、聆听《我们的田野》

二声部合唱时的声部间平衡

弱起位置的附点节奏

一、演唱《田野在召唤》

1.谈话导入。

春游是大家都想的活动,因为能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自然美。

你们知道意大利的少年们是以怎样的心情去旅游?

我们从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中去感受一下。

2.聆听歌曲范唱。

(1)你感受到歌曲怎样的情绪?

(2)歌曲的低声部有什么特点?

3.视谱,听教师范唱(奏)曲调(二个声部分别范唱或奏)。

(1)前8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

这两个乐句在曲调上、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包括高、低两个声部的进调。

)在高声部哪里是“平行”,哪里是“上行”的走向?

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2)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自学第1—8小节曲调,教师巡视指导。

(3)在教师指挥下,前8小节用二声部合成。

(4)后8小节也是由二个乐句组成。

这两个乐句在曲调上、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5)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的学生分别学唱各自的曲调。

注意弱起拍的附点节奏。

(6)在教师指挥下,后8小节用二声部合成。

注意二声部的和谐。

(7)在教师指挥下,完整地唱全曲。

注意用小快板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唱好。

4.学唱歌曲。

(1)用la来哼唱二声部合唱。

注意声音和谐。

(2)低声部仍然用la来哼唱,高声部朗诵歌词(按节奏进入)。

想像一下,低声部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

(3)二声部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轻声唱歌词,但速度与情绪依旧。

(4)有感情地放声歌唱。

5.表演歌曲(创造与实践)。

(1)分组讨论研究:

用什么手段与形式把歌曲表演得更有情趣。

(教师不给予范围,但在巡视时,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适时给予提示与指导,如:

低声部不用la,用其他虚词;

再如配上乐器伴奏(口风琴、竖笛等),及打击乐器伴奏。

形式上可以A段领唱加伴奏唱、B段合唱;

朗诵加歌唱;

歌唱与伴舞等。

(2)分组展示各组的创造成果。

(3)评价与表扬。

6.小结:

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生机,田野活动给了我们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内容。

您好!

大自然。

二、聆听《我们的田野》

1.谈话导入:

描绘祖国大自然美景的儿童合唱曲精品要数《我们的田野》这首作品了,歌曲优美抒情,半个多世纪以来经久不衰。

2.朗诵歌词,感受这首诗歌描述的美景。

(1)课前先准备歌词的板书(或小黑板或幻灯投影片)。

(2)课前先请班上朗诵好的学生朗读,熟悉歌词,教师给予指导,要表达出充满对祖国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初听《我们的田野》。

(1)设问:

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领唱与合唱声部是以怎样的心情去表达的,尤其是合唱声部用轻声的“唔”来衬托,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2)师生讨论。

4.复听《我们的田野》,要求用手势随曲调起伏而起伏。

歌曲的旋律线有什么特征?

它怎样去描绘“碧绿的河水”、“无边的稻田”、“浅蓝色的群山”、“雄鹰在飞翔”?

(2)师生讨论,并引导学生看教材线条图形谱。

(3)完成教材中的作业:

画出[2]、[3]曲调的线条图形谱。

5.再次聆听,跟录音轻声唱好歌曲,熟悉并进一步体验这首少儿的合唱精品曲目,唤起欣赏者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热爱,对大自然的赞美。

三、课后小结

聆听《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聆听歌曲并结合歌曲用其他方式表现自己的情绪

一、聆听《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1.作品简介:

这首童声合唱是经过变奏和发展改编而成的。

共有十个段落组成,充分展示了孩子们尽情欢乐的情景。

2.初听《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1)设问:

你能听出改编成多少种不同节奏、不同风格的歌声?

(2)讨论要求:

初步感受不可能太仔细,能听到几种就几种,大家集思广益。

3.再听合唱曲。

要求:

这次要考考大家的反应能力,看看谁最快,听到分段请举手并用手指数,表示第几段。

4.全班分成二个组(可以是上一内容表演《铃儿响叮当的变迁》的两个声部为两个组),甲组为奇数组,乙组为偶数组,分别排练教材中的10个节奏谱(即甲组排练1、3、5、7、9节奏谱,乙组排练2、4、6、8、10节奏谱)。

5.试为歌曲配伴奏(在教师指导下,教师适时提醒各组准备进入,适时指挥一下)。

因为是试配,以拍手为宜。

6.聆听合唱曲,为歌声配伴奏并即兴舞蹈表演。

(1)各组可以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根据规定的节奏谱,为不同的段落配伴奏,以更好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2)愿意即兴舞蹈的学生,可以选择在不同的段落,跳与该段落情绪相吻合的舞蹈动作,抒发自己对音乐的体验。

7.各组讨论对音乐的体验(甲组主要讨论奇数段落,乙组讨论偶数段落),用丰富的想象编成每一段的不同情节,并推选出五位同学叙述各段的“情节故事”。

8.配乐讲故事。

把童声合唱《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作为背景音乐(音量少一些,不影响“讲故事”),10位同学轮流随音乐的发展讲各自的故事,连成一个“连续剧”。

9.小结:

大自然的冬天真有趣

二、学口风琴

第三课时

演唱歌曲《铃儿响叮当》

声部间的均衡

分声部学唱歌曲

一、学唱歌曲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

是哪个国家的歌曲?

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

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

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

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提示:

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

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

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

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

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

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

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

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

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

其中

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

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节。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二、演唱歌曲。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

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

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

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

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当学生改编完后,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自己试唱后,集体评价选出1—2改编比较好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说说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演唱歌曲。

A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A2/4拍(原型歌曲)→B2……

第5课京韵

1、能随京剧《要学那泰山顶上一轻松》模唱,并学做几个京剧的造型动作。

2、能听出乐曲《京调》两个不同情绪的乐段,并能听辨出《京调》旋律取材于京剧唱腔《苏三起解》中的片段。

3、在演唱歌曲《我是中国人》和《京调》时,能表现出歌曲的京腔京韵,并背唱歌曲《我是中国人》。

4、乐于运用合作的方式,参与京剧“锣鼓经”的表演活动,并能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一段自己喜爱的地方戏曲。

聆听《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京调》

演唱《我是中国人》、《京调》

通过本单元的聆听与表演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体会“京韵”

第一节

1、聆听《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2、演唱《我是中国人》

了解京剧

感受京剧的韵味

一、聆听《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1.复听《迎来春色换人间》的前奏音乐,请学生说出曲名,并复习唱一唱“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

”这一句。

2、以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剧情的简要回顾,引出现代经济《沙家浜》的剧情简介。

3、聆听唱段《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看视频。

为什么要学泰山顶上的青松?

他有什么好的品质?

4、再听,请学生边听边随着快板段“一板一眼”,拍打节拍。

5、重点学唱“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这一句。

请学生模唱,掌握其韵味,感受和体会革命者的“青松”气质。

二、演唱《我是中国人》

一、情境导入

师生问好,以京剧小知识导入

二、寓教于乐

  1、“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是每个中国公民应有的品格。

京歌《我是中国人》表现了当代中国人自尊、自豪的形象。

  2.聆听范唱。

  全体学生跟随着范唱用手指点着“板”。

  3.分句跟唱。

  

(1)点着“板”跟唱曲调。

  

(2)点着“板”跟唱歌词,注意唱好最后的一个字“人”的拖腔,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4.跟着范唱,完整地唱好全歌。

  5.以自豪的情感跟着伴奏带唱好京歌《我是中国人》。

  6.分组编排表演唱《我是中国人》。

  7.召开戏曲演唱会。

三、创造表现

  1.介绍京剧人物“行当”:

生、旦、净、丑及其脸谱(见教材分析后的小知识)。

  2.准备一部分脸谱的图案供学生自制时作参考。

  3.学生在课前也可收集一部分京剧的各种行当的脸谱图。

  4.学生分组自制京剧脸谱。

  5.展示会。

  学生各自戴上自制的脸谱在锣鼓(经)点的伴奏下走着步子,在教室内走圆场。

  6.把课上学会的京剧选段或京歌回家唱给爸爸妈妈或周围邻居听。

参与社区的文娱表演活动。

第二节

1、聆听《京调》

2、学唱歌曲《京调》

学唱歌曲

唱出歌曲的味道

一、聆听《京调》

1.从《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两首选段中,基本感受了京剧的唱腔,现在请听这段笛子吹出的曲调是什么风格的音乐?

2.初听第一主题的笛子主奏曲调与第二主题笛子的曲调。

哪一主题的曲调舒展悠长,哪一主题的曲调活泼、紧凑?

(2)听辨教师弹奏这两个主题的某一主题,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是第一还是第二主题。

(3)哼唱:

视谱哼唱这两个主题的曲调。

3.欣赏全曲。

全曲分为几部分?

如果第一主题用A表示,第二主题用B表示,那么全曲的结构图式是怎样的?

(ABABA)

4.复听全曲,完成教材下方的作业。

二、演唱《京调》

1、导入新课

1.分辨京剧与歌曲。

老师放两段录音,你们听听哪个是京剧?

民族管弦乐曲《京调》。

二、欣赏乐曲

1.1. 

初次聆听乐曲《京调》并思考:

歌曲的情绪?

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什么?

学生回答: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

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竹笛。

师: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为了进一步深入欣赏《京调》,让我们一起走进《京调》、认识《京调》、了解《京调》。

2.分段复听。

(1)聆听《京调》引子部分,描绘了什么情景?

乐曲的开始是一段引子,它运用了京剧过门的音调,首先渲染了京剧音乐的气氛。

(2)聆听《京调》第一部分。

这是乐曲的第一个主题,它的板式是西皮原板,也叫“有板有眼”。

“板”是强拍,“眼”是弱拍,也就是四二拍。

我们一起打着拍子把第一部分主题音乐演唱一遍(强拍拍腿,弱拍点手心)。

学生视唱第一部分主题旋律。

老师和学生一起视唱曲谱,演唱第一主题。

女生随音乐模仿旦角动作,男生用手轻轻打拍。

(3)聆听《京调》第二部分。

下面我们欣赏第二主题,听一听它和第一主题在节奏和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节奏舒展,旋律流畅,情绪变得优美。

这段旋律在板式上和第一主题不同,在京剧中叫“有板无眼”,也就是1/4拍,没有弱拍。

我们一边打拍一边来唱一唱这段旋律(轻轻拍手)。

学生演唱第二部分主题旋律。

3.认识《京调》分辨结构。

这首乐曲主要是由这两个主题构成的,下面我们完整地欣赏全曲,除了开始的引子和结束时的尾声外,听一听这两个主题是怎样进行的,请拿出图形版,你们可以任意用一个图形表示第一主题,用另一个图形表示第二主题,然后按音乐的顺序排列出来(也可分组讨论)。

学生再次欣赏乐曲《京调》,用图形表示并讨论乐曲的结构。

三、模仿表演

四、课堂小结

第6课百花园

1、能三人一组合作,分别用动作表现《花之歌》音乐的三个不同的主题。

2、能听辨出《对花》乐曲中表现“对花”的两件乐器音色,感受与体验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景。

3、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采花》伴奏,能与小组同学一起设计不同的表演形式并交流展示。

背唱歌曲《采花》

4、在学唱歌曲《编花篮》中,感受方言与旋律音调的关系,体会歌曲的地方特色。

聆听《花之歌》《对花》

演唱《采花》《编花篮》

1、聆听《对花》

2、演唱《采花》

一、聆听《对花》

1、点题、释题“对花”,启发学生把“对花”与“对歌”、“对唱”练习起来,了解“对花”这类歌曲的特点。

2、聆听乐曲第一部分“对花”,听出乐器音色上的“对花”。

(1)第一次聆听,设问:

你能听出乐曲中哪两件乐器在“对花“吗?

(2)第二次聆听,用动作模拟乐器“对花”。

(3)男女生对唱的形式哼唱主题,熟悉主题。

(4)播放河北民歌《对花》的演唱版本

3、完整聆听乐曲,感受不同行情绪的乐段,知道乐曲的结构。

4、简单介绍《炎黄风情》组曲及作者。

二、演唱《采花》

1.以社会生活导入:

田野、山川、自然本身是个百花园,所以,民歌中以花为主题的乐曲比比皆是。

2.教师范唱。

歌曲中唱了几种花?

采花献给谁?

3.听辨曲调范唱。

这首民歌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把出现最多的节奏型拍击出来?

(“”)

4.学生划拍自学曲调。

当自己感到有把握流畅唱出时,举手示意。

(供老师掌握学生自学的情况,及时调控。

5.集体、小组、个人试唱曲调,教师点拔纠正。

注意要唱出民歌的风格。

6.按节奏念歌词,然后跟琴将歌词填入。

7.跟伴奏带,以迫切地盼望的心情演唱。

8.就地取材自制打击乐器(课前应与学生沟通),并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一部分学生亦可即兴舞蹈,抒发对红军到来的殷切

表扬以最简单的废品自制有效果的打击乐器参与表演的同学,以及即兴以最简易的动作,表达对亲人盼望的心情参与表演的同学。

1、聆听《花之歌》

2、表演《编花篮》

学唱河南小调《编花篮》

引导学生唱出歌曲的味道

一、聆听《花之歌》

1.歌曲因有文字的表述,歌唱以花为主题;

器乐曲以花为标题是作者的意图与想像。

2.欣赏《花之歌》。

你能闻到花香吗?

是什么香味?

3.细细品味乐曲的旋律。

(1)听着音乐读教材上的谱例。

将三个主题先后出现的顺序记录下来。

(2)听辨每段主奏乐器的名称,举卡片示意,并进行分组听辨比赛。

(课前准备卡片,卡片的正面画上乐器图,反面写该乐器名称。

准备好木管、铜管、弦乐等各种乐器的卡片一套,给一组的学生听辨选择。

(3)分组选择音乐段落,设计舞蹈动作。

4.聆听《花之歌》并翩翩起舞。

5.将收集到的以花为题材的资料,

在下节课我们开一次班级音乐会。

二、表演《编花篮》

1、设问:

在座的同学有没有老家是河南籍的?

能说一两句河南的地方语言吗?

聆听范唱(如教师能用方言范唱效果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