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组锅炉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6473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机组锅炉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1机组锅炉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1机组锅炉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1机组锅炉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1机组锅炉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1机组锅炉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1机组锅炉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1机组锅炉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1机组锅炉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1机组锅炉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1机组锅炉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1机组锅炉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1机组锅炉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1机组锅炉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1机组锅炉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1机组锅炉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1机组锅炉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1机组锅炉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1机组锅炉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1机组锅炉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机组锅炉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

《#1机组锅炉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机组锅炉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机组锅炉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

#1机组锅炉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文件编号:

AHXL.WH.TC/GL-01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芜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五期

2×660MW机组工程

#1机组锅炉试运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出版日期:

2010年10月版次:

第A版

 

编写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目录

1编制目的1

2编制依据1

3调试质量目标11

4主要设备及系统概况1

5防止锅炉重大恶性事故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11

5.1防止锅炉灭火打炮技术措施11

5.2分离器储水罐水位异常的预防措施14

5.3防止空气预热器着火燃烧技术措施15

5.4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技术措施16

5.6防止超压超温。

19

5.7防止严重结焦。

19

5.8防止误操作的预防措施19

5.9减少锅炉非计划停运措施20

5.10其他20

5.11针对《芜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五期2×660MW超超临界机组工程锅炉性能校核计算及评估研究报告》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预防措施21

6对防止锅炉机组重大恶性事故技术措施的宣贯21

芜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五期2×660MW机组工程

#1机组锅炉试运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编制目的

1.1为防止芜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五期2×660MW超超临界机组工程#1机组锅炉在试运过程中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指导调试和运行,保证锅炉系统及其设备能够安全正常运行,制定本措施。

1.2机组启动调试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安全第一,一切调整试运工作必须在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原则下进行,严格执行《热力机械安全规程》与《集控运行规程》,杜绝人身伤亡和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

1.3参与建设、调试及生产的各方人员应从始至终做到三不伤害: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严禁“三违”现象发生:

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操作规程。

启动调试过程中应同时坚持“三不启动”原则:

安装分部试运资料不全不启动,联锁保护试验未做不启动,设备跳闸后原因不查明不启动。

1.4对于措施内提及的事故类型,参加试运的各方应按本措施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对于本措施内未提及的事故类型,应按有关规程进行处理。

1.5本措施经有关技术人员讨论审核通过后生效,当本措施与运行规程发生冲突时,以本措施为准。

2主要设备及系统概况

2.1系统简介

芜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五期2×66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锅炉为北京B&W公司按美国B&W公司SWUP锅炉技术标准,结合本工程燃用的设计、校核煤质特性和自然条件,进行性能、结构优化设计的超超临界参数SWUP(SpiralWoundUP)锅炉。

锅炉为超超临界参数、螺旋水冷壁、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构架、露天布置的型,配有带循环泵的内置式启动系统。

锅炉型号为B&WB-2091/26.15-M。

设计煤种为淮南潘集烟煤,校核煤种为国投新集烟煤。

燃烧系统:

采用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统,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配置B&W公司双调风旋流燃烧器及NOx喷口(OFA)。

每台锅炉配有六台HP1063型磨煤机,每台磨供一层燃烧器;燃烧器分三层对称布置在锅炉的前后墙,每层6只燃烧器,前后墙各18只,共36只燃烧器,其中18只燃烧器的二次风顺时针方向旋转,另18只燃烧器逆时针方向旋转,相邻燃烧器的旋转方向总是相反的。

正常运行时投运五台磨煤机,一台作为备用。

燃烧器型号为DRB-XCl,其上配有双层强化着火的调风机构,从大风箱来的二次风分两股进入到内层和外层调风器,少量的内层二次风作引燃煤粉用,而大量的外层二次风用来补充已燃烧煤粉燃尽所需的空气,并使之完全燃烧。

内、外层二次风具有相同的旋转方向。

二次风的旋流强度可以改变,其旋转气流能将炉膛内的高温烟气卷吸到煤粉着火区,使煤粉得到点燃和稳定燃烧。

采用这种分级送风的方式,不仅有利于煤粉的着火和稳燃,同时也有利于控制火焰中NOX的生成。

风烟系统流程:

来自送风机的二次风被送入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加热后经二次风道进入设置在螺旋水冷壁四周的环形分隔大风箱,通过燃烧器和NOx喷口(OFA)送入炉膛。

来自一次风机的空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经空气预热器加热成为热一次风,另一部分为调温风(用于控制磨煤机的出口温度)。

调温风与热一次风混合后进入磨煤机,从磨煤机出来的煤粉气流经煤粉管道和燃烧器喷入炉膛,煤粉在炉膛内燃烧放热产生热烟气。

从炉膛出来的热烟气依次流经屏式过热器和布置在水平烟道内的后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高温再热器,然后向下进入尾部竖井的前后两个平行烟道,分别流经前烟道中的低温再热器和省煤器及后烟道的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在尾部竖井灰斗混合后经两个尾部烟道引入左右各一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烟气在空气预热器冷却后离开锅炉。

汽水流程:

来自高加的给水首先进入省煤器进口集箱,然后经过省煤器管组和悬吊管进入省煤器出口集箱。

水从省煤器出口集箱经一根炉膛下降管被引入位于炉膛下部的水冷壁进口集箱,然后沿炉膛向上经螺旋水冷壁进入水冷壁中间集箱。

从水冷壁中间集箱出来的工质再进入上部的垂直水冷壁,由水冷壁出口集箱经连接管进入出口混合集箱,充分混合后进入锅炉前部的汽水分离器。

锅炉在最小直流负荷点(本生点)以下运行时,进入分离器的工质是汽水混合物,分离器处于湿态运行。

分离出的水经贮水箱由循环泵打回到省煤器入口集箱,形成水循环。

汽水分离器分离出的蒸汽依次流过锅炉顶棚、水平烟道侧包墙、尾部烟道包墙、低温过热器、屏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和末级过热器。

在低温过热器、屏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的出口布置减温器。

再热蒸汽系统:

汽机高压缸排汽经冷再管道进入低温再热器进口集箱,依次流过低温再热器管组、高温再热器管组,最后经热再管道进入汽机中压缸。

两级再热器之间设有减温器,必要时可用它来控制再热汽温,但正常情况下再热汽温应由尾部烟气调温挡板来控制以提高电厂的经济性。

2.2主要设备规范

2.2.1锅炉主要参数

序号

项目

单位

BMCR

BRL

1

过热蒸汽流量

t/h

2091

1985

2

过热蒸汽压力

MPa

26.15

26.03

3

过热蒸汽温度

585

585

4

给水温度

296

292

5

再热蒸汽流量

t/h

1686

1596

6

再热蒸汽进口压力

MPa

5.340

5.047

7

再热蒸汽出口压力

MPa

5.130

4.849

8

再热蒸汽进口温度

346

340

9

再热蒸汽出口温度

603

603

2.2.2锅炉热力特性

序号

名称

单位

BMCR

BRL

1

干烟气热损失LG

4.21

4.16

2

燃料中H2及H2O热损失LMH

0.40

0.39

3

空气中水份热损失LMA

0.09

0.09

4

不完全燃烧热损失LUC

0.88

0.88

5

散热损失L

0.17

0.17

6

未计损失LUN

0.3

0.3

7

锅炉计算热效率(按低位发热量)

93.95

94.01

8

制造厂裕度

/

0.30

9

锅炉保证热效率(按低位发热量)

/

93.71

10

空气预热器出口热一次风温度

337

334

11

空气预热器出口热二次风温度

354

350

12

炉膛出口过剩空气系数

1.16

1.16

13

空气预热器入口空气过剩系数

1.17

1.17

14

空气预热器入口烟气温度

382

377

15

炉膛出口烟气温度

1046

1038

16

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修正前温度

125

123

17

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修正后温度

120

118

18

空气预热器入口空气温度(一次风/二次风)

31/23

31/23

2.2.3煤质分析资料

序号

检测项目

符号

单位

设计煤种

淮南潘集煤

校核煤种

国投新集煤

1

全水分

Mt

%

9.1

6.31

2

空气干燥基水分

Mad

%

1.46

1.54

3

收到基灰分

Aar

%

27

34.23

4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Vdaf

%

38.60

25.54

5

收到基碳

Car

%

53.33

50.06

6

收到基氢

Har

%

3.84

2.99

7

收到基氮

Nar

%

0.99

0.98

8

收到基氧

Oar

%

5.29

4.63

9

全硫

St,ar

%

0.45

0.80

10

收到基高位发热量

Qgr,ar

MJ/kg

21.43

19.675

11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net,ar

MJ/kg

20.724

18.841

12

煤中游离二氧化硅

SiO2(F)

%

3.90

4.83

13

哈氏可磨指数

HGI

/

60

57

14

煤灰熔融特征温度/变形温度

DT

>1500

>1500

15

煤灰熔融特征温度/软化温度

ST

>1500

>1500

16

煤灰熔融特征温度/半球温度

HT

>1500

>1500

17

煤灰熔融特征温度/流动温度

FT

>1500

>1500

18

煤灰中二氧化硅

SiO2

55.69

56.51

19

煤灰中三氧化二铝

Al2O3

32.18

32.18

20

煤灰中三氧化二铁

Fe2O3

4.24

3.94

21

煤灰中氧化钙

CaO

2.12

1.78

22

煤灰中氧化镁

MgO

1.13

1.06

23

煤灰中氧化钠

Na2O

0.48

0.49

24

煤灰中氧化钾

K2O

1.08

1.23

25

煤灰中二氧化钛

TiO2

1.48

1.78

26

煤灰中三氧化硫

SO3

0.99

0.43

27

煤灰中二氧化锰

MnO2

0.008

0.009

2.2.4燃烧用油工业分析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值

1

油种

——

0号轻柴油

2

运动粘度(20℃时)

mm2/s

3.0~8.0

3

比重

t/m3

0.83~0.87

4

含硫量

≤0.2

5

水份

——

痕迹

6

机械杂质

——

7

凝固点

≯0

8

闭口闪点

不低于55

9

低位发热值Qnet.ar

kJ/kg

42000

2.2.5汽水品质应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序号

项目

单位

饱和汽

过热汽

1

PH值

8-9

8-9

2

总固形物

μg/l

--

--

3

硬度

μmol/l

~0

~0

4

二氧化硅

μg/l

≤15

15

5

导电度

μs/cm

≤0.2

≤0.2

6

联胺

μg/l

--

--

7

μg/l

30-200

30-200

8

μg/l

<5

<5

9

μg/l

≤10

≤10

10

μg/l

≤3

≤3

11

含油

μg/l

~0

~0

2.3主要辅机规范

2.3.1空气预热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据、型式或制造厂

1

型号

32VNT2400

2

型式

三分仓回转式

3

换热元件传热总表面积(双侧,每台空预器)

128676

4

空预器(本体)总重

t

770

5

外壳高度

mm

3190

6

每台锅炉的空预器数目

2

7

气流布置

烟气向下,空气向上

8

旋转方向

烟气/二次风/一次风

9

空气预热器出口热一次风温度

337

10

空气预热器出口热二次风温度

354

11

空气预热器入口烟气温度

382

12

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修正前温度

125

13

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修正后温度

120

14

空气预热器入口一次风温度

31

15

空气预热器入口二次风温度

23

2.3.2引风机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值

1

型式

静叶可调轴流式

2

型号

AN35e6(V13+4°)

3

转速

r/min

746

4

风量

m3/s

560.8

5

全压

Pa

6550

6

风机生产厂家

成都电力机械厂

7

电机型号

YKK900-8

8

功率

kW

4800

9

额定电流

A

551

10

定子电压

V

6000

11

绝缘等级

F

12

电机生产厂家

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

2.3.3送风机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值

1

型式

动叶可调轴流式

2

型号

ANN-2800/1600N

3

风量

m3/s

268

4

全压

Pa

4949

5

转速

r/min

990

6

转向

(从电机侧看)顺时针

7

叶片调节范围

15~50

8

风机入口温度

20

9

叶片数量

26

10

生产厂家

豪顿华工程有限公司

2.3.4一次风机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值

1

型式

动叶可调轴流式

2

型号

PAF18-12.5-2

3

风量

m3/s

134

4

全压

Pa

15002

5

转速

r/min

1494

6

叶片调节范围

15~50

7

风机入口温度

26

8

叶片数量

26

9

生产厂家

豪顿华工程有限公司

2.3.5给煤机

序号

名称

单位

参数

1

型号

CS2024

2

型式

电子称重式

3

数量

6

4

最大出力

t/h

90

5

制造厂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研究所

2.3.6磨煤机

序号

名称

单位

参数

1

型号

HP1063

2

型式

HP碗式磨煤机

3

数量

6

4

最大出力

t/h

83.9

5

磨辊加载方式

弹簧加载

6

出口温度

65~82

7

密封风量

m3/min

10

8

密封压力

kPa

5.3

9

转速

r/min

30.25

10

减速机传动比

32.43

11

制造厂

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

3编制依据

3.1《火力发电建设工程试运及验收规程》DL/T5437-2009

3.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7--95)

3.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6]111号

3.4《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996年版)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6]40号

3.5《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电建企协[2006]

3.6《电力工业锅炉监察规程》(DL612-1996)

3.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

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

3.8《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电安生[1994]227号

3.9《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电电源[2002]49号

3.10《锅炉启动调试导则》DL/T852-2004

3.11《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

3.12《国家电力公司火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

3.13《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电综[1998]179号

3.14《火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中电投内规[2003]340号

3.15《火电建设工程调试管理手册》中电投集团公司

3.16《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管理程序》

3.17芜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五期工程有关合同、设计图纸、制造厂家产品说明书及技术要求等文件

3.18国家、行业相关的规程、规范等。

4调试质量目标

在机组的冲管及整套启动试运过程中不发生重大恶性事故。

5防止锅炉重大恶性事故主要技术措施

5.1防止锅炉灭火打炮技术措施

锅炉灭火打炮是锅炉运行的恶性事故之一,它会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足够重视,坚决杜绝。

为此提出以下技术措施。

5.1.1在锅炉启动前必须对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即FSSS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试验,确保其动作正确可靠。

在试运中逐步将其各项功能全部投入,具体试验项目按《锅炉联锁保护确认表》执行。

5.1.2锅炉点火前必须将锅炉所有主保护投入,对个别功能投不上或因故解除的项目必须经过试运组批准,重要的要经试运指挥部批准后方可执行,且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5.1.3在任何情况下,锅炉点火必须按FSSS的程序进行,进行燃油泄漏试验和炉膛吹扫,确保燃油系统快关阀动作灵活严密不漏,炉膛吹扫完成后复归MFT、OFT,然后才能点火。

5.1.4锅炉需要投入的下列自动项目,在试投过程中必须加强监视,发现异常及时切为手动操作,并联系热控人员处理。

1)氧量自动控制系统;

2)二次风量自动控制系统;

3)炉膛压力自动控制系统;

4)燃烧自动控制系统;

5)一次风压自动控制系统;

6)启动分离器水位控制。

5.1.5锅炉点火后,应注意及时调整风量,稳定燃烧。

油枪火焰呈金黄色,炉膛内清晰,不冒黑烟,无油滴分离现象。

当发现油枪雾化不好,而油压正常时,应停止该油枪运行,并及时联系安装单位进行检修。

5.1.6火焰电视是监视炉膛火焰必不可少的监视手段,如果出现故障必须及时处理,并且点火前要投入运行,如果因故确实不能投入运行,安装单位必须指派专人就地监视炉膛着火情况,及时和集控室联系,确保机组运行安全。

5.1.7火检系统的探头,靠火检冷却风冷却,应注意监视火检冷却风机,并维持风压在6kPa以上。

将未运行的一台冷却风机开关投备用位置,一旦运行风机故障或冷却风压力低,备用风机立即可以联动,以确保火检系统正常工作。

5.1.8锅炉辅机的大联锁在启动前必须试验合格,点火前要投入。

制粉系统投入前其本身的联锁保护也必须调试好并经过检查试验、确认其动作正确,启动时及时投入。

5.1.9首次启动制粉系统,运行人员应对燃煤的成分有充分的了解,等离子点火系统运行正常,电弧稳定,煤粉着火稳定,火检正常;炉膛负压始终保持在-100±50Pa,任何情况下不允许锅炉正压运行。

二次热风温度应达到180℃以上,最好能达到200℃,可投入对侧制粉系统。

投煤后注意调整风量,调整燃烧,使炉膛内燃烧稳定,火焰正常。

试运初期应有专人监护煤斗的下煤情况,以保证下煤正常使燃烧稳定。

同时必须指派专人就地监视煤粉着火情况,及时和集控室联系,如投粉后着火不好,煤火检检测不到火焰,时停止煤燃烧器运行,并对系统吹扫。

锅炉增加负荷时应先增加一次风后加煤,减负荷时,应先减少煤后减一次风。

5.1.10锅炉首次断油,锅炉负荷应大于60%,且燃烧稳定,为安全起见,撤油枪(或停运等离子)时应尽可能缓慢。

并随时观察锅炉燃烧情况,如果发现炉膛负压波动较大,火焰颜色变暗,应及时投入等离子,稳定燃烧。

5.1.11增减负荷调整时,操作应缓慢均匀。

风煤配比要合适。

磨煤机运行中的风量应严格按风煤比曲线控制,避免通风量过高或过低,但当所燃用的燃料特性远远偏离设计煤种时,可对磨煤机入口风量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如遇到挥发份低于20%的煤种时,在保证煤粉管道畅通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少通风量,以增大燃烧器喷口的煤粉浓度,并及时调整送风量,使空预器前烟气含氧量保持在4%左右。

5.1.12注意监视炉膛负压和火焰,及时调整燃烧,空预器前的烟气含氧量应保持在4~6%,保证炉内燃烧良好。

5.1.13根据燃烧情况,适当调整吹灰次数,并作相应的燃烧调整。

吹灰时,不可同时投入2支及2支以上的吹灰器,以免影响燃烧。

5.1.14应对入炉煤每班进行一次煤质分析,并将结果及时通知运行人员,以便运行人员进行燃烧调整。

在低负荷运行或煤质恶化时,应及时调整制粉系统运行方式,保证炉膛热负荷集中且火焰中心位置适当,尽量避免燃烧器断层运行。

燃烧不稳时应及时投入等离子系统助燃。

5.1.15机组负荷<35%燃烧不稳定时,应及时投运等离子点火系统助燃。

如果发现炉膛负压出现较大波动,且负荷、汽温、汽压等参数异常,火焰电视看不见火,应判定为灭火,如果MFT没有动作,应立即手动MFT,绝不可犹豫不决而延误时机发生打炮事故,宁可多停一次炉也绝不能发生灭火打炮事故。

判断灭火后应迅速满足炉膛吹扫条件,调整总风量在30~40%额定风量通风吹扫5分钟以上,吹扫完毕后重新点火,严禁在炉膛灭火后强行投油。

在处理锅炉灭火时要果断,不得有侥幸思想,延误时间,造成煤粉在炉膛内爆炸而损坏设备。

5.1.16锅炉灭火后,重新点火必须经吹扫5分钟后使MFT复归,方能重新点火。

5.1.17锅炉整套启动前,必须做好炉膛的正负压保护试验,保证正负压保护动作正确可靠,运行中应加强维护,防止炉膛负压表管堵塞而造成保护拒动、误动。

5.1.18试运中运行人员一定要加强责任心,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勤观察、勤分析、勤调整,并做好事故预想,以便遇到问题有准备,不慌乱,正确处理。

5.2分离器储水罐水位异常的预防措施

5.2.1运行人员在试运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认真监盘、及时调整,提高事故判断能力及操作技能,熟悉掌握给水调节规律。

正常运行中,注意监视并保持给水流量与蒸汽流量的平衡,对泵的组合方式、自动调节性能、汽泵汽源及汽压等做到心中有数。

5.2.2给水泵最小流量阀开关流量整定完毕后,运行人员调整泵流量时应尽量避开此值,防止该阀频繁动作引起给水流量大幅波动。

5.2.3储水箱水位在锅炉点火后有膨胀阶段,波动比较大。

汽机高旁在膨胀期后逐渐打开有利于减缓水位波动。

5.2.4两台泵并列运行时,注意监视两泵的转速、流量的平衡关系,协调增减负荷,使各泵出力相当。

否则当转速相差大时,低速泵被压制,出口流量减小可能导致最小流量阀动作,流量急剧减少,容易出现缺水事故。

5.2.5汽泵油系统滤油要彻底,严把质量关,确保调节系统稳定。

汽泵运行时要严密监视其调节特性,当发生汽泵调节迟缓、自动跳为手动或汽泵汽源压力波动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手动干预、倒换汽源、倒换备用泵等),保证给水正常。

5.2.6分析探讨给水控制规律和特征,配合热工专业改善给水自动调节特性,提高指令发出、反馈速度,完善各项报警、操作手段,为运行人员提供方便可行的操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