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3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56627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3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3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3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3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3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3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3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3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3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3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3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3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3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3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3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3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3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3doc.docx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3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3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3doc.docx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3doc

机密★启用前【考试时间:

5月20日9:

00—11:

30】

高三语文适应性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第Ⅰ卷共4页,10小题,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奇葩(pā)联袂(mèi)沆(kàng)瀣一气戛(jiá)然而止

B.载(zǎi)体阖(hé)家自怨自艾(ài)靡(mǐ)日不思

C.哂(shěn)笑应(yīng)届长吁(yū)短叹和(hé)衷共济

D.下颌(hé)愠(yùn)色响遏(è)行云坦荡如砥(dǐ)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八荣八耻”为我们划清了“荣”和“耻”的,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用户需求、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和面向未来设计,一直是梅赛德斯-奔驰研发并设计产品时所遵循的核心理念。

为倡导求真、务实的作风,这次人代会上,无论是大会还是分组审议,每位代表都只是清茶一杯,会议开得而又热烈。

A.界限洞悉简朴B.界线洞悉俭朴

C.界线洞察简朴D.界限洞察俭朴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那一天,我们登上了泰山极顶。

天高云淡,凉风习习。

鸟瞰脚下那绵延的群山,很有一番高山景行、“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B.上海盛大公司代理《传奇》成功之后,一夜之间韩国游戏洛阳纸贵,难于买到。

代理韩国游戏模式一度被认为是致富途径。

C.发展教育,扩大招生,也要看本地区的具体条件,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切不可只为了什么“入学率”而盲目进行。

D.利用飓风造成的混乱和短暂的执法真空,这几个不法之徒,抢劫得手后并不像往常那样赶紧离开现场,而是坐地分赃,气焰十分嚣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网络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而且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B.最近一段时间,各种媒体大量地报道了云南省连续不断发生特大交通事故,已引起云南各级官员的重视,云南省政府日前出台文件,要求坚决遏制交通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C.身为中国人,不能熟练地使用母语进行思想、文化和生活上的交流,不懂得珍惜母语蕴含的丰富文化和历史价值,难道不是很悲哀吗?

D.央视一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亮剑》,艺术地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

在物质力量一定的条件下,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部队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精神在起决定作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人类血型由进化决定

最近,有科学家认为,人类的血型其实是由进化决定的。

我们的四种血型——O型、A型、B型、和AB型是由于不断进化和人们在不同气候地区定居下来后逐渐形成的。

在寒冷的年代,由于草原上可供食用的东西匮乏,游牧部落不得不去适应新地形,从而猎取新食物。

由于新的饮食结构出现,人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也会随之有所变化,紧接着血型也会有所变化。

O型血的历史最为悠久。

它出现于公元前6万年至公元前4万年之间,当时的尼安德特人吃的是简单的饭食:

野草、昆虫和从树上掉下来的猛兽吃剩下的果实。

而四万年前出现了克鲁马侬人,他们以狩猎为生。

在猎光了所有的大野兽后,他们向非洲和亚洲转移。

A型血出现在公元前2.5万年至公元前1.5万年之间。

当时,我们以果实为生的祖先,逐渐以杂食为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耕成为现今住在欧洲土地上的人们的主要生产方式,野禽野兽开始接受驯养,人的饮食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就是现在,绝大多数A型血的人都居住在西欧和日本。

B型血出现在公元前1.5万年至新纪元之间。

当时东非的一部分人被迫从热带稀树干旱的草原迁徙到寒冷而贫瘠的喜马拉雅山一带。

气候的变化便成了催生B型血的主要因素。

这种血型一开始出现在蒙古人种身上,随着他们后来不断向欧洲大陆迁徙,结果今天有许多东欧人都是这个血型。

人体的4种血型最后出现的是AB型,它的出现距今还不到1000年的时间,是“携带”A型血的印欧语民族和“携带”B型血的蒙古人混杂在一起后的产物。

AB血型的人继承了耐病的能力,他们的免疫系统更能抵抗细菌,但他们易患恶性肿瘤。

科学家估计完全有可能出现一种新血型,比如说C型。

只有这种有新血型的人才能在人口过于稠密、自然资源所剩无几的严重污染世界上生存下来,因为这时原先那4种血型的人将抵不住这种日益加剧的生态灾难,他们会很快消失。

5.下列不能成为“人类血型由进化决定”的依据的一项是

A.公元前6万年至公元前4万年之间的尼安德特人吃的是简单的饭食;四万年前出现的克鲁马侬人,他们以狩猎为生。

B.公元前2.5万年至公元前1.5万年之间,农耕成为当时人们的主要生产方式,野禽野兽开始接受驯养。

C.公元前1.5万年至新纪元之间。

东非的一部分人被迫从热带稀树干旱的草原迁徙到寒冷

而贫瘠的喜马拉雅山一带。

D.印欧语民族和蒙古人混杂在一起,使这种血型的人继承了耐病的能力,他们的免疫系统更能抵抗细菌。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寒冷的年代,由于草原上可供食用的东西匮乏,游牧部落不得不去适应新地形,从而猎取新食物,克鲁马侬人在猎光了所有的野兽后,他们向非洲和亚洲转移。

B.蒙古人迁徙到寒冷而贫瘠的喜马拉雅山一带后,气候的变化便成了蒙古人具有B型血的主要因素。

C.在距今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最后出现的血型是AB型,它是具有A型血和B型血的人种混杂在一起后的产物,这种血型的人易患恶性肿瘤。

D.新的饮食结构的出现,导致人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发生变化,紧接着血型也会有所变化。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的研究可以证实,人类的血型其实是由进化决定的。

B.科学家认为,C血型的人才能在人口过于稠密、自然资源所剩无几的严重污染世界上生

存下来。

C.由于人类不断的进化和不同地区的气候形成了我们的不同血型。

D.现在日益加剧的生态灾难,会使原先那四种血型很快消失,一种新血型将取代它们。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9分)

寇彦卿,字俊臣,开封人也。

世事宣武军为牙将。

太祖初就镇,以为通引官,累迁右长直都指挥使,领洺州刺史。

罗绍威将诛牙军,太祖遣彦卿之魏计事,彦卿阴为绍威计画,乃悉诛牙军。

彦卿身长八尺,隆准方面,语音如钟,工骑射,好书史,善伺太祖意,动作皆如旨。

太祖尝曰:

“寇彦卿乃天为我生之。

”其爱之如此。

赐以所乘爱马“一丈乌”。

太祖围凤翔,以彦卿为都排阵使,彦卿乘乌驰突阵前,太祖目之曰:

“真神将也!

初,太祖与崔胤谋,欲迁都洛阳,而昭宗不许。

其后昭宗奔于凤翔,太祖以兵围之,昭宗既出,明年,太祖以兵至河中,遣彦卿奉表迫请迁都。

彦卿因悉驱徙长安居人以东,人皆拆屋为筏,浮渭而下,道路号哭,仰天大骂曰:

“国贼崔胤、朱温使我至此!

”昭宗亦顾瞻陵庙,彷徨不忍去,谓其左右为俚语云:

“纥干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

”相与泣下沾襟。

昭宗行至华州,遣人告太祖以何皇后有娠,愿留华州待冬而行。

太祖大怒,顾彦卿曰:

“汝往趣官家来,不可一日留也。

”彦卿复驰至华州,即日迫昭宗上道。

太祖即位,拜彦卿感化军节度使。

岁余,召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充金吾衙仗使。

彦卿晨朝至天津桥,民梁现不避道,前驱捽现投桥上石栏以死。

彦卿见太祖自首,太祖惜之,诏彦卿以钱偿现家以赎罪。

御史司宪崔沂劾奏彦卿,请论如法,太祖不得已,责授彦卿左卫中郎将。

复拜相州防御使,迁河阳节度使。

太祖遇弑,彦卿出太祖画像事之如生,尝对客语先朝,必涕泗交下。

末帝即位,徙镇威胜。

彦卿明敏善事人,而怙宠作威,好诛杀,多猜忌。

卒于镇,年五十七。

(《新五代史·梁臣传第九》)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隆准方面,语音如钟方面:

方形的脸庞。

B.善伺太祖意,动作皆如旨动作:

身体的一部分活动。

C.彷徨不忍去,谓其左右为俚语云俚语:

俗话、方言。

D.彦卿见太祖自首,太祖惜之自首:

自己交待自己的罪行。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寇彦卿“神勇”和“深得太祖喜爱”的一组是

①彦卿阴为绍威计画,乃悉诛牙军。

②彦卿身长八尺,隆准方面,语音如钟

③太祖尝曰:

“寇彦卿乃天为我生之。

④太祖围凤翔,以彦卿为都排阵使,彦卿乘乌驰突阵前

⑤彦卿复驰至华州,即日迫昭宗上道

⑥彦卿见太祖自首,太祖惜之,诏彦卿以钱偿现家以赎罪。

A.①③⑥B.②④⑤C.③④⑥D.①②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寇彦卿是开封人,后梁太祖朱温曾派遣他到魏地去谋划事务,寇彦卿暗中为罗绍威谋划,于是全部诛杀了牙军。

B.后梁太祖朱温与崔胤谋划,想迫使唐昭宗迁都,昭宗不答应,但被迫东行。

走到华州时,昭宗派人来说何皇后怀孕了,希望在华州过冬,但朱温仍不同意。

C.寇彦卿任左金吾卫大将军后,有天早朝时走到桥边,有个叫梁现的人不肯躲避,寇彦卿的开路卫士便冲上前抓住梁现扔到天津桥的石栏上摔死了。

D.寇彦卿聪明敏感,善于待人接物,不过因为喜欢依仗后梁太祖朱温对自己的宠爱滥用权利,所以多受人猜忌。

 

机密★启用前【考试时间:

5月20日9:

00—11:

30】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共4页,11小题,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彦卿因悉驱徙长安居人以东,人皆拆屋为筏,浮渭而下,道路号哭。

(6分)

(2)太祖大怒,顾彦卿曰:

“汝往趣官家来,不可一日留也。

”(4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该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

(1)试分析上片在描写景物方面具有什么特点?

(4分)

(2)下片中的“浮生”一词,语出《庄子·刻意》: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请简要评价苏轼在诗里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

(1)长者虽有问,?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

,。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天阴雨湿声啾啾。

(杜甫《兵车行》)

(2)投我以木桃,。

(《诗经•卫风·木瓜》)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长亭送别》)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须行即骑访名山。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对联)

五.(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窗外的风

看着窗外的风。

等等,风是可以看的吗?

应该可以吧,那随着时间飘过的,悠久的风。

都市里的人群像躁动的浪涛,不会因为每个人,或者说是伴着浪花沉浮的沙粒而短暂停留。

而我们,会不会在飘到下一个入海口时,就忘了自己是从哪来的?

的确,叶子飘落有可能是因为秋的枯黄,但是更有可能是因为……树的不挽留。

水里的沙、天上的云、落下的雪,轻得连声音都没有。

那么,作为人间的一员,生老病死会不会也像落雪一样——无声无息?

但人毕竟是有感情的。

于是,人就把过往堆叠,淡淡地蒙上一层记忆的色彩,飘出一阵阵怀恋的气息。

无论是童年吹泡泡的花园,少年匆匆踏过的街市,中年时经历过的繁华,老年时模糊的视线……只要是出现过的,往往会有美丽的记忆色彩,温柔地笼罩着。

少年人可能没办法理解比自己大上很多岁的人,但是看着只到自己腰际,或是刚到肩膀的孩子,他的眼睛里,总有你可以读懂的东西。

这大概就是记忆的功劳。

看过的风景,读过的书,喜欢过的音乐,感动过的故事,都会留下痕迹。

这痕迹可以轻到被遗留在脑海深处,但是联想起来,却总不会彻底忘记。

而我们的思想,其实,也是这一点点喜欢,一点点讨厌,一点点感动留下的回忆,慢慢磨出每个人特有的美丽形态。

所以,当我们被岁月的浪涛,翻覆得晕头转向,却还留有最初的坚持,最初的梦。

就是因为有这些宝贵的能量,我们才会不管眼前的风浪,注视着初晴的光。

即使只有微微的曙色,还是勇往直前。

而现在的我们,回忆起以前的自己,即使是几分钟之前的,大概也会微微笑,嘴角微微扬,头轻轻地摇。

可见,记忆会让我们越来越成熟,却绝对不会让我们忘掉过去,迷失自己。

过去、现在和未来,被奇妙的线牵引,存在着莫名的巧合,惊人的重复。

只有记得住过去,才能看得到未来。

透过厚重的玻璃,看自己生活的城市,灯火和以前没什么两样,但窗畔的脸,又多了几分成熟。

有时候,不得不感慨时间快得令人揪心。

然而,能够把这层烦乱抚平的,只有记忆里天空的颜色。

看着曾经出现过的景象,大概会有模糊的重叠,那是因为留有当时的视线。

时光飘过,曾经的身影朦胧,感情骄傲地宣布惊人的改变,但回忆到过去的时候,微微的酸涩就骗不了自己。

太多追不回的、珍贵青春的记忆,就失落在这个城市的风里。

推开窗户,伸手触摸柔柔的空气,隐约知道了风的流向。

 

14.“那随着时间飘过的,悠久的风”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

(4分)

15.少年人“看着只到自己腰际,或是刚到肩膀的孩子,他的眼睛里,总有你可以读懂的东西”,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4分)

 

16.作者为什么说“只有记得住过去,才能看得到未来”?

结合全文归纳。

(6分)

 

17.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8分)

(1)第一段“窗外的风”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分)

(2)结合全文理解“推开窗户,伸手触摸柔柔的空气,隐约知道了风的流向”一句的内涵。

(4分)

 

六、(15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提取文中用来说明“将中国石器时代的上限前推了36万年”的确认过程的关键性动词。

(4分)

过去,一般认为,中国石器时代距今约100万年。

我国科学家经过研究,将中国石器时代的上限前推了36万年。

1978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考察队在位于河北北部、北京西面100多公里的泥河湾盆地东部,发现了藏有丰富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的小长梁遗址。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科院地质研究所的专家在小长梁遗址采集了上千个泥土样品,通过对这些样品的科学的反复的检测,终于确认了136万年前河北北部就有能够制造石器的早期人类。

关键性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5分)

⑴简要说明你对漫画所表达的内涵的理解。

(3分)

 

⑵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注意:

不能以“无题”、“好好学”为题。

(2分)

 

20.人们常常会用写贺卡或发手机短信的方式表示祝福,下面是一则祝福的文字,请你仿照划线句子的句式,更换划线部分的内容,使其既保持形象生动的特点,又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

(6分)

祝你:

快乐像假货越来越多,苦恼像利息越来越少,收入像艾滋病涨势如潮,幸福像苍蝇紧紧围绕,亲情友情像股市被套牢,厄运如拉登哪也找不到。

 

七、(60分)

21.作文(60分)

一个年轻人到动物园找工作,他希望做一个驯兽师,因为生活的压力使他已接近神经崩溃的边缘,医生告诉他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去找一份高度紧张的工作去忘记他的压力,因此他才来申请这份最危险的工作。

这位年轻人后来成为了一位相当出名的驯兽师,他的毛病也好了。

解除神经紧张的方法,是去处理需要神经紧张才能解决的问题。

我们通常是两手各提一个箱子平衡负担,比只用一只手来提要轻省得多,减轻自己的负担的方法是帮助他人减轻负担。

有时把他人的难处肩负过来自己的伤痛就会大大减轻。

在分担他人的重担中放下自己的重担;

在治疗他人的哀伤中减轻自己的哀伤;

……

这就是生命的良方。

请以“生命的良方”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不得抄袭。

 

一等

20-17分

二等

16-12分

三等

11-7分

四等

6-0分

总分

评卷人

基础等级

内容

(20分)

表达

(20分)

发展等级

特征

(20分)

缺题目、不足字数、错别字、用错标点减分

 

语文参考答案

一.(12分,每题3分)

1.D(A.沆hàng瀣一气B.载zài体自怨自艾yìC.长吁xū短叹)

2.A(

界线、界限都有“不同事物的分界”这一意思,但界线还有“不同地域分界的边线”这一意思,而界限则含有“限度”、“范围”的意思,从原句看,它划定了“荣”和“耻”的范围,因此要用“界限”。

洞察和洞悉都有清楚地了解的意思,但“洞察”偏重于观察和过程,“洞悉”偏重于熟悉和结论,因此应选“洞悉”。

“俭朴”是俭省、朴素的意思,偏重于节约、节俭,多指具体的生活作风。

“简朴”是简单、朴素的意思,运用范围要广得多,可以指语言、文笔、建筑、会议等简单、朴素,如:

简朴而热烈的开学典礼、家具简朴、简朴的语文教学课、简朴的打扮等。

因此原句要用“简朴”。

3.C(“高山景行”比喻道德高尚。

“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

“坐地分赃”:

匪首、窝主等不亲自偷盗抢劫而分到赃物。

4.C(A.“标志”与“贡献”无法构成递进关系,“而且”应改为“不仅”,前面第一个“不仅”删掉。

B.成分残缺,应在“事故”后加“的消息”。

D.“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部队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精神在起决定作用”句式杂糅。

二、(9分,每题3分)

5、D(此项是AB血型的人的特点,不是“人类血型由进化决定”的依据)

6、C(A.不是“猎光了所有的野兽”,是“猎光了所有的大野兽后”;B是“东非的一部分人迁徙到寒冷而贫瘠的喜马拉雅山一带”;D是“人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也会有所变化”)

7、B(A项“可以证实”错。

C项应为“血型是由于不断进化和人们在不同气候地区定居下来后逐渐形成的”。

D项原文是估计,不是指“现在”,推断过于绝对。

三、(9分,每题3分)

8.B(“动作”指行为举止和做事方法)

9.C(①表现寇彦卿的谋略;②是描绘寇彦卿的外形、容貌和声音;⑤是寇彦卿奉命行事。

10.D(“因为喜欢依仗后梁太祖朱温对自己的宠爱滥用权利,所以多受人猜忌”错。

误解了“彦卿明敏善事人,而怙宠作威,好诛杀,多猜忌”一句的含义。

原文是说寇彦卿为人爱猜忌,并非别人猜忌寇彦卿。

四、(23分)

11.

(1)(6分)彦卿于是迫使长安居民全都往东迁移,人们都拆去房屋做成筏子,沿渭河漂下,一路痛哭号叫(评分要求:

句子通顺,抓住大意给2分,能译出“因”、“悉”、“东”、“道路”分别给1分。

(2)(4分)太祖大怒,回头对彦卿说:

“你去催促昭宗前来,不能作一日的停留。

”(评分要求:

句子通顺,抓住大意给2分,能译出“趣”、“官家”分别给1分。

附:

参考译文:

寇彦卿,字俊臣,开封人。

世代在宣武军中做下级军官。

太祖朱温当时在宣武军任长官时,任命他做通引官,几次升迁后做了右长直都指挥使。

兼任洺州刺史。

罗绍威将要诛杀牙军,太祖请彦卿到魏议事,彦卿暗地里替绍威谋划,于是全部诛杀了牙军。

彦卿身高八尺,圆额方脸,说话声音响亮如洪钟,擅长骑射,喜好书史,善于推测太祖的心思,一举一动都合太祖的心意。

太祖曾经说:

“寇彦卿真是上天为我降生的。

”太祖爱彦卿到了这种地步。

太祖把自己骑的心爱的马“一丈乌”赐给彦卿。

太祖围攻凤翔,任命彦卿为都排阵使,彦卿骑着“一丈乌”飞驰冲入阵前,太祖看着他说:

“真是神将啊!

先前,太祖与崔胤商量,想(让昭宗)迁都到洛阳,可是,昭宗不答应。

此后昭宗躲到凤翔,太祖率军围住他,后来昭宗被放了出来。

第二年,太祖率军到了河中。

派彦卿拿着奏章胁迫昭宗迁都。

彦卿于是迫使长安居民全都往东迁移,人们都拆去房屋做成筏子,沿渭河漂下,一路痛哭号叫,仰天大骂:

“国贼崔胤、朱温使我们落到这种地步!

”昭宗也回头看着陵庙,彷徨不忍离去,用方言对他的随从说:

“纥干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

”相顾流下的眼泪沾湿了衣襟。

昭宗行到华州,派人把何皇后有身孕的事告诉太祖,希望留在华州等到越冬再出发。

太祖大怒,回头对彦卿说:

“你去催促昭宗前来,不能作一日的停留。

”彦卿又飞马奔至华州,当天就胁迫昭宗上路。

太祖即位,拜彦卿做感化军节度使。

一年后,召他做左军吾卫大将军,兼任金吾衙仗使。

彦卿早朝经过天津桥,平民梁现不让道,在前面开道的手下人抓住梁现撞到桥的石栏上致死。

彦卿见太祖后,主动自首,太祖偏爱他,下诏让彦卿拿钱赔偿给梁现家来赎罪。

御史司宪崔沂上奏章弹劾彦卿,请求按照法律判出,太祖不得已,降职授予彦卿左卫中郎将。

后来又授予相州防御使,调任河阳节度使。

太祖遇刺身亡,彦卿供出太祖画像,像以往一样侍奉,他曾经对朋友谈起前朝往事,必定涕泪齐下。

末帝即位,调他镇守威胜。

彦卿聪明敏捷善于侍奉人,但是自恃得宠大耍威风,喜好诛杀,多疑猜忌。

死在任上,时年五十七岁。

12.(8分)12.

(1)第一句中描写了树林、群山、翠竹、院墙,第二句描写了乱蝉、衰草、小池,写出了环境杂乱,衰萎,缺乏生机,“乱、衰”二字,突出了烦躁不安,(1分)景物描写由远而近(1分);但从第三、四句中又可以看到白鸟在天空自由翻飞,满池荷花散发出柔和的芳香,突出了优美深邃的意境。

(2分)(只要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即可得2分,加以分析基本准确再得2分)(4分)

(2)诗人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失意的心境。

景物描写先凄清苍凉,后清新淡雅,充满诗情画意,表现了诗人悲凉忧郁、百无聊赖、无可奈何,想自寻安慰的心境,通过“浮生”是说人生飘忽不定,有过一天是一天的意思,带有一定的消极情绪,表达了诗人抑郁不得志,抒发了悲凉苦闷之情。

(表现了诗人在被贬之后心情苦闷,只好在自然之景中寻找乐趣和安慰的感情。

)(把握准确感情得2分,略加以分析得2分)(4分)

13.(5分)

(1)役夫敢伸恨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新鬼烦冤旧鬼哭

(2)报之以琼瑶晓来谁染霜林醉?

且放白鹿青崖间往来无白丁海纳百川(错字漏字均不得分,每空1分)

五、(22分)

14.

童年吹泡泡的花园,

少年匆匆踏过的街市,

中年经历过的繁华,

老年时模糊的视线……(扣住“时间”,“悠久”两个词,“凡是出现过的,往往会有美丽的记忆色彩,温柔地笼罩着”来理解)。

如果答“看过的风景,读过的书,喜欢过的音乐,感动过的故事”可得2分)(4分)

15.少年人可能没办法理解比自己大上很多岁的人,但只要经历过的就会留下痕迹或从比自己小的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过去(只要扣住回忆起以前的自己,记忆的痕迹即可得分)(4分)

16.记忆会让我们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坚强,绝对不会让我们忘掉过去,迷失自己或我们会被岁月的浪涛,翻覆得晕头转向,只要还留有最初的坚持,最初的梦,这些宝贵的能量,让我们不管眼前的风浪,勇往直前。

(6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7.

(1)贯穿全文内容的线索,引出下文有关风的联想,所经历的事,美丽的回忆,历练的思想。

(要扣住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答。

)(4分)

(2)不要把自己封闭在窗内,与许多美好的回忆隔绝,只要打开窗子,去感受那些美好的回忆带来的宝贵能量,就能够找到未来的方向和勇往直前的力量。

(只要扣住“从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