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F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7109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F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9F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9F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9F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9F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9F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9F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9F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9F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F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9F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F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9F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辅导网:

2010年镇江市中考全真模拟试题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请将第1卷和第II卷的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Ar(C)=12,Ar(H)=1,Ar(O)=16,Ar(Ca)=40,Ar(Na)=23,Ar(K)=39

第1卷(选择题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序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序号按对应的题号填写在上面的表格中)

1.小明同学所做的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用蜡烛制取炭黑B.用简易净水器净水

C.自制汽水D.鸡蛋壳加入食醋中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无尘空气B.加铁酱油C.水银D.不锈钢

3.蛋白质是人体必须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

下列菜肴中,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的是()

A.麻辣豆腐B.凉拌黄瓜C.炒青菜D.红烧粉丝

4.下列物质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镀锌钢管B.石英玻璃C.冰箱保鲜膜D.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5.在化学发展史上,为制碱工业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侯德榜B.张青莲C.道尔顿D.拉瓦锡

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B.读取液体体积C.过滤D.加热液体

7.据报道,今年年初,我国许多地方实施大面积人工降雨,其中使用了液氮作增雨剂。

根据你现有的知识推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氮是一种溶液B.使用液氮会污染环境,应严格控制使用

C.降落的雨滴中将含有大量的液氮D.液氮作增雨剂降雨是物理变化

8.“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

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A.多食水果和蔬菜,给人体补充维生素B.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以防其变质

C.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少吃桔子D.向易变质的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

9.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

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

10.硝化甘油(C3H5N3O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生成A气体:

4C3H5N3O9+5O2=12A+12CO2+10H2O,则A的化学式为()

A.NOB.NO2C.N2D.N2O

11.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洗,可能会使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深色染料中的()

A.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B.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C.分子间的间隔增大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12.2009年2月20日某市许多市民在饮用自来水时闻到刺鼻的农药味。

经检测,该市自来水厂的水源受到某化工厂排放的酚类化合物的污染,如苯酚就属于酚类化合物,苯酚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其化学式为C6H6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酚属于有机物B.苯酚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6:

6:

1

C.苯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6.6%D.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49

13.在NH4NO3中,前后氮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A.2B.4C.5D.8

14.学习化学的目的,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

生活中的问题。

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进入长久未通风的地窖时要做灯火实验B.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可用铁制容器

C.用食醋浸泡可除去热水瓶内的水垢D.食品添加剂都对健康有害,应禁止使用

15.小王同学需配制100g12%的NaOH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

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在托盘上垫上纸并称取12gNaOH固体

B.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

C.用100mL量简量取88mL水

D.把称取的NaOH固体直接倒入装有88mL水的量筒中溶解

16.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

下面是某学生对图表资料的使用,其中正确的是()

A.利用元素周期表,查出某元素的原子序数

B.利用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查出元素的化合价

C.利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以确定溶液的酸碱度

D.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与盐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17.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浸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Y表面有气泡产生,X、Z表面无明显变化;把Z金属浸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Z表面析出X。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Y>X>ZB.X>Z>YC.Y>Z>XD.Z>Y>X

18.溶解度曲线为我们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提供了便利。

请你根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4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80g。

D.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乙

19.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Cu→Cu(NO3)2B.(NH4)2SO4→NH3C.CO2→CaCO3D.S→SO3

20.溶液的碱性强弱跟溶液中OH-的数量有关。

一定体积的溶液中OH-数量越多,则溶液碱性越强。

10%的NaOH溶液(密度为1.1g/cm3)与10%的KOH溶液(密度也为1.1g/cm3)相比较,碱性更强的是()

A.NaOHB.KOHC.一样强D.无法比较

第1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15分。

每空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1.(4分)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1)5个氨气分子______________;

(2)1个铜原子________________;

(3)2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__;(4)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___________。

22.(4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请从“A.氧气B.氮气C.生石灰D.熟石灰E.明矾F.尿素”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1)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

(2)用于农作物肥料的物质是__________;

(3)常用作袋装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4)净化水时可作絮凝剂的是___________。

23.(4分)根据题目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Cu2(OH)2CO3,可以把它看作由Cu(OH)2和CuCO3组成的物质。

试写出Cu2(OH)2CO3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用一个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3分)用一种试剂及相关操作就可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写出该试剂的化学式(试剂是溶液的,仅需写出溶质的化学式):

(1)CaC12(CaO)________

(2)KNO3(NaCl)________(3)NaOH(Na2CO3)________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5.(9分)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闭B装置中的止水夹后,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止后如图所示,则B装置是否漏气?

___________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2)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实验室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同时要收集一瓶用于做蜡烛燃烧实验的氧气,则最好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小枫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5)小雯同学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而且水变_______________;(填一种颜色)

(6)某校化学实验室需要配制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用来制取二氧化碳,问需溶质质量分数为38%的盐酸(密度是1.19g/mL)________mL,需要水_________mL。

(结果保留1位小数)

26.(6分)小亮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装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

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是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

(1)小亮根据信息立即确定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亮另取样品,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亮另取样品,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该溶液不可能是理由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判断,小亮确定该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7.(8分)某校初三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现鱼虾是装在铁箱中进行远距离运送的。

输送途中将如何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呢?

经了解后知道,解决鱼的吸氧问题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物理方法,即通过增氧泵或直接用瓶装氧气向水中增氧。

另一种是化学方法,即向水中加入增氧剂。

常用的增氧剂主要有过氧化钙或者过碳酸钠。

为了解增氧剂的增氧原理,同学们查阅了有关资料:

资料一:

过氧化钙为白色颗粒,化学式为CaO2。

干燥的过氧化钙在常温下很稳定,但在潮湿空气中或水中可缓慢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以长时间维持水中的溶解氧……

资料二:

过碳酸钠为白色颗粒,化学式为2Na2CO3·3H2O2。

该晶体溶于水生成碳酸钠、水和氧气。

能长时间维持水中的溶解氧……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钙属于____________(填“碱”、“盐”、“氧化物”);

(2)过碳酸钠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__________;

A.MnO2B.稀硫酸C.稀盐酸D.NaCl

(3)已知对缺氧池塘过氧化钙的用量是:

水深lm,每亩用过氧化钙2kg,以后水深每增加0.5m,每亩增加过氧化钙lkg,现有水深1.5m的池塘10亩。

共需加过氧化钙_______kg。

(4)同学们欲测定所用的过氧化钙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现做如下实验:

称取样品2.0g,加入到足量的水中,生成224mL氧气(氧气的密度为1.43g/L)。

试计算所用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需列式计算)

28.(6分)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物质。

其中B和E是空气中的两种气体,C是铁锈的主要成分。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直线表示相互间能够反应,箭头表示转化的方向。

(1)请写出你的推断结果(写化学式):

B__________;D__________;

(2)写出能实现下列转化的方程式:

E转化成B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和C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题共8分)

29.(8分)在高温下赤热的焦炭能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对其反应后的生成物,探究小组同学作了如下探究:

(1)猜想与假设

甲认为有H2.CO生成;

乙认为有H2、CO、CO2生成;

丙认为除有H2、CO、CO2外,可能还有N2生成。

探究小组组长丁认为丙同学的猜想不合理,丁同学做出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

(2)设计与实验

甲乙同学为了证明他们的猜想是正确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提示:

无水硫酸铜遇到水变蓝色,H2和CuO反应生成Cu和H2O,CO与CuO反应的原理与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相似。

①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H2,相应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相应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相应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论与思考

①写出符合甲同学猜想的焦炭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丁同学认为此设计不够合理,如果在A、B装置之间再加一个洗气瓶,内装_________溶液,才能弥补上述设计的不足。

六、(本题包括2小题,你只需选做其中一个小题,若两小题全做则以30题计分,共8分)

30.(8分)2009年3月11日凌晨,承建沪宁城际铁路的中铁集团的分公司在江苏省丹阳市为劳务人员租用的一处生活用房发生爆炸并坍塌,造成11人死亡、20人受伤。

经初步分析,事故是由租用的生活用房地表及墙面残留的危险化学品铝粉粉尘遇水受潮产生化学反应,燃烧并爆炸而造成的。

铝粉是一种银白色粉末。

它能溶于酸、碱,生成氢气,受潮或遇水会发生反应,放出氢气和热量,如果积热不散,容易引起燃烧或爆炸。

铝粉粉尘与空气混合,遇火星也会发生爆炸。

由于铝粉容易燃烧和爆炸,因此应将其储存于干燥通风的仓库内,远离火种及热源。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铝粉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常被用作油漆涂料,这是利用了铝粉的__________性质(填写“物理”或“化学”);

(2)干燥的铝粉在空气中遇到明火极易爆炸,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铝粉的性质,你认为铝粉的下列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储存于干燥通风的仓库内B.远离火种及热源

C.隔绝空气密封保存D.露天随地堆放

(4)在野外,铁路工人常把铝粉和三氧化二铁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点燃,反应生成高温的铁水,而把较短的钢轨焊接成较长的钢轨,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31.(8分)垃圾中含有人类生存和从事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半成品”。

垃圾可以进行分类回收,用于做肥料,燃烧发电,制沼气等。

可以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武进区在创建全国生态区的过程中,积极改进垃圾处理方法,建成常州市首家垃圾焚烧发电厂。

目前武进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近千吨,在垃圾焚烧厂建立之前都是通过填埋处理的,现在通过燃烧发电,成为了再生新能源。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垃圾被送入发电车间前首先要除去一些不能燃烧的物质,下列垃圾中的物质必须去除的是();

A.碎玻璃B.废纸屑C.干电池D.食品残留物

(2)垃圾焚烧发电与直接堆放或填埋相比较带来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点);

(3)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下列各图标属于物品回收标志的是();

(4)生活垃圾还可用于生产沼气(主要成分和天然气相同),沼气燃烧可用于供热或发电,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A

D

A

D

D

B

C

A

B

D

A

D

C

A

C

B

D

A

二、填空(本题共15分。

每空1分)

21.(4分)

(1)5NH3

(2)Cu(3)2CO32-(4)(OH)3

22.(4分)

(1)A

(2)F(3)C(4)E

23.(4分)

(1)Zn+H2SO4=ZnSO4+H2O(2分)

(2)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2分)

24.(3分)

(1)HCl

(2)H2O(3)Ca(OH)2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5.(9分)

(1)不漏气(1分)

(2)2H2O2二氧化锰2H2O+O2↑(2分)(3)D(1分)(4)AC(各1分)(5)红色(1分)(6)221.1mL736.9mL(各1分)

26.(6分)

(1)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10%;(1分)

(2)氯化钠只有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它不能使酚酞变红色;(各1分)(3)碳酸钠碳酸钠溶液中加盐酸应该有气泡产生(各1分)(4)氢氧化钠(1分)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7.(8分)

(1)氧化物(1分)

(2)D(2分)(3)30(1分)

(4)解:

设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为x

2CaO2+2H2O=2Ca(OH)2+O2↑

14432

x0.224L×l.43g/L

144/32=x/0.224L×l.43g/Lx=l.44g

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1.44g/2g×l00%=72%答:

28.(6分)

(1)O2C(各1分)

(2)6CO2+6H2OC6H12O6+6O2(2分)3CO+Fe2O3高温2Fe+3CO2(2分)

五、(本题共8分。

29.(8分)

(1)反应物中没有N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生成N2(2分)

(2)①无水硫酸铜变蓝色(1分)②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分)③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分)

(3)①C+H2O高温H2+CO(2分)②NaOH(1分)

六、(本题包括2小题,你只需选做其中一个小题,若两小题全做则以30题计分,共8分)

30.(8分)

(1)物理(1分)

(2)4Al+3O2点燃2Al2O3(2分)(3)D(2分)(4)2Al+Fe2O3高温Al2O3+2Fe(2分)置换(1分)

31.(8分)

(1)AC(2分)

(2)节约土地资源、废物利用等等(每点1分)(3)B(2分)

(4)CH4+2O2点燃CO2+2H2O(2分)

说明:

1.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或者没有注明条件扣1分,只要化学式错则全错。

2.计算没有写单位或未知数后带单位整体扣1分。

3.合理答案均可给分。

京翰教育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