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5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745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1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5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5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5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5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5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5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5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5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5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5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5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5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5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5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5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5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5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5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5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5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5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5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5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5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伽马

从葡萄牙出发,绕非洲海岸到达印度

1492年

哥伦布

西班牙

渡过大西洋,抵达美洲;

后又三次西航

1519-1522年

麦哲伦

率领的船队完成人类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

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功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三、影响

1.对欧洲

“商业

革命”

贸易规模扩大;

商品种类增多;

商业经营方式变化;

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

“价格

金银贬值,物价飞涨;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

文化

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全新宇宙观的形成;

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打击了教会权威

殖民

扩张

西欧一些国家开始进行早期的殖民扩张,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也登上历史舞台

价格革命

价格革命是指由于美洲大量金银流入欧洲,使欧洲金银货币剧增,形成“通货膨胀”。

它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而收取固定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财富相对贬值,走向衰落。

2.对世界

(1)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会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2)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素养提升·

融会贯通]

►探究 新航路的开辟与影响

史料一 “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需求量日益增大”“新兴的资产阶级要用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用于奢华的生活享受”。

——恩格斯

史料二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占领地中海东部的广大地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甚至劫掠过境商旅。

因此,很多西欧人都希望开辟一条绕过地中海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世界近代史资料汇编》

 根据史料一、二,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因素。

 史料一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史料二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

 因素:

商品经济的发展;

对黄金货币的追求;

传统东西方商路的受阻。

史料三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会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黄邦和等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会合的世界影响》

 根据史料三,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史料三是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影响:

推动了人类各种文明的交融,加速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

 五大视角审视新航路开辟

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

新航路开辟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文明交流之路”:

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融。

3.“思想震撼之路”:

新航路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冲击了封建神学世界观,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4.“殖民掠夺之路”:

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扩张与掠夺登上历史舞台,给亚非拉地区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5.“社会转型之路”:

新航路开辟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以家国情怀感受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

但在1500年左右,它变成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

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

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依据上述观点,哥伦布于1492年首次出航美洲,与其说是开启了欧洲人扩张和征服的英雄历史,不如说是启动了可怕损失的历史。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围绕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需史论结合)

解析:

针对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主流观点从文明史观角度出发,认为新航路开辟推动了欧洲的崛起,也给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而从全球史观来分析,则认为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答案:

示例一:

论题:

新航路开辟推动了欧洲的崛起,也给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阐述:

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海外贸易的扩大和殖民掠夺的加剧及大量金银的涌入,适应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加速了欧洲封建势力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推动了欧洲近代化的进程。

与此同时,新航路开辟也开启了欧洲对外殖民扩张的进程,黑奴贸易造成了非洲大量精壮劳力的流失,殖民掠夺、种族灭绝等手段给亚非拉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延缓了当地的正常发展。

示例二:

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1500年之前,欧亚非与美洲处于一种相对隔绝的状态,新航路开辟打破了这种隔绝状态,密切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便利了人种与物种的交流(例如黑奴贸易和美洲高产作物玉米、马铃薯的外传和马、牛、鸡、小麦、甘蔗等物种传入美洲),极大地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使世界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新航路开辟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开启了全球化的进程。

 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随之东来,开始侵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既破坏了中国主权,又给中国沿海居民带来深重灾难。

2.经济:

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农作物如玉米、马铃薯、花生、烟草等,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因人口迅速发展所面临的粮食压力,有利于中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3.外交:

西方殖民者侵扰中国沿海地区,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封建统治。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直接阻碍了中西方之间的正常经济文化交流。

4.文化:

西方传教士伴随着新航路开辟到中国传教,给中国带来了西方先进科技,促进了有识之士的思想解放。

[跟踪训练·

即学即用]

1.哥伦布的航行计划是建立在对地球距离的错误估算之上的。

有人提出:

幸亏哥伦布做了错误的计算,否则他就不会向西航行,也就发现不了美洲大陆。

这说明(  )

A.哥伦布发现美洲具有历史的偶然性

B.进取的人文精神促成新大陆的发现

C.知识的落后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D.狂热寻金使哥伦布等人不惧怕艰险

A [根据材料可知,对地球距离的错误估算促成了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这说明哥伦布发现美洲具有历史偶然性,故A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进取的人文精神,故排除B项;

材料强调的是对地球距离的错误估算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故排除C项;

材料没有体现哥伦布狂热寻金,故排除D项。

]

2.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

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

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

A.未给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击和破坏

B.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C.带来的物种交流助推新旧大陆发展

D.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而共同发展

B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的物种得以交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这是世界各地文明交流与融合的重要表现,故选B项;

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题目中并未体现推动新旧大陆的发展问题,故排除C项;

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表述不准确,故排除D项。

3.(2019·

成都二模)1300—1500年左右,欧洲人口只有八千万,1700年达到了一亿两千万。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B.物种的全球大交流

C.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D.生育观念的空前解放

B [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地区之间的物种交流,从而促进人口的增长,以致“1700年达到了一亿两千万”,故选B项;

资产阶级革命高涨主要是在法国大革命以后,故排除A项;

外来移民涌入的地区主要是美洲,而非欧洲,故排除C项;

新航路开辟并未促进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故排除D项。

4.(2019·

广州高三调研)16、17世纪,英国的封建领主不再愿意将土地出租给农民,而更愿意将其出租给资本家去投资办农场或牧场。

导致这一变化发生的因素有(  )

A.农村劳动力的增加B.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

C.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D.农村土地价格的下降

B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出现,这有利于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壮大,因而封建地主愿意将土地租给资本家,故选B项;

随着圈地运动的开展,农村中的大量劳动力成为雇佣工人,农村劳动力在减少,故排除A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间是17世纪40年代,故排除C项;

材料不涉及土地价格,故排除D项。

血与火的征服——西欧早期殖民扩张

一、荷兰的殖民扩张

1.条件

经济条件

素有经商传统,是欧洲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地区之一

地理条件

优越的地理环境,地处大西洋沿岸

政治条件

摆脱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成立了荷兰共和国

2.表现

(1)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展不平等贸易。

(2)在美洲、非洲、亚洲等地抢占殖民地。

在美洲,建立了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

在非洲,从葡萄牙手中夺取好望角;

在亚洲,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一带,还一度占领中国领土台湾。

3.结果:

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殖民帝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二、英国的殖民扩张

经济

政府实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本国工商业者利益;

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为英国的海外殖民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

地理

地处大西洋航路的中心

政治

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军事

拥有欧洲首屈一指的海军,为争夺殖民地提供了武力保障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其理论核心是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

重商主义是英国从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占支配地位的经济思想。

伊丽莎白统治时期的英国,以国家的公共利益和绝对君权为最高利益,通过重商主义政策的推行,强力推动了本国经济和政治的近代转型,为英国民族国家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表现

(1)1600年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商业贸易飞速发展。

(2)抢占殖民地,进行殖民掠夺,参与殖民争霸。

英西战争

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英荷战争

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通过三次英荷战争,夺取了新阿姆斯特丹

英法战争

通过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夺得法国在北美的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和印度的殖民地

3.结果:

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三、世界市场的拓展

1.途径

海外贸易

抢掠和欺诈是惯用手法

殖民掠夺

奴役殖民地人民,抢夺殖民地财富

种族灭绝

屠杀印第安人

贩卖黑奴

将大批黑人掳掠到美洲卖为奴隶

2.影响

对西欧

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殖

民地

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

对国际

关系

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

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前,通过暴力强迫劳动者同生产资料分离的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

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是赤裸裸的、强盗式的直接掠夺。

英国殖民霸权确立的过程

►探究 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

史料一 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为了维护西班牙的“海上霸主”地位和征服英国,于1588年装备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这支舰队被命名为“最幸运的无敌舰队”。

……1588年9月,西顿尼亚率领仅剩的43艘残舰回到西班牙。

这次英西海战一役以“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而告终。

——李永采主编《海洋开拓争霸简史》

史料二 东印度公司一旦政权在手,便迫不及待地利用它来实现掠夺。

在这方面,它的贪婪、残暴使当年在马拉巴尔海岸胡作非为的葡萄牙人也相形见绌。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早期掠夺就最典型地表现了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在殖民地掠夺的劣迹。

——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以上史料揭示了英国确立殖民霸权地位的哪些有利因素?

 史料一说明老牌海上强国的衰落、英国具有强大的海上力量;

史料二说明英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长久的原始资本积累。

 军事优势:

建立强大海军;

并打败海上强国西班牙。

经济优势:

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

政策优势:

政府实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海外殖民活动。

 英国能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原因

政治制度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经济实力

通过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掠夺,扩大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军事力量

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英荷战争摧毁荷兰的殖民优势,逐步确立海上霸权

地理位置

地处大西洋沿岸,位于贸易中心;

有较强的海洋意识和海上优势

意识形态

英国宗教改革后新教徒强烈的进取精神和思想意识的解放

政府支持

英国政府推行重商主义,一贯支持本国的海外殖民活动

以家国情怀感悟大国崛起对中国的启示

材料 17世纪被认为是阿姆斯特丹的黄金年代。

荷兰商船从阿姆斯特丹开往波罗的海、北美洲和非洲,以及今天的印尼、印度、斯里兰卡和巴西,由此构建了世界贸易网络的基础。

荷兰东印度公司与荷兰西印度公司发行的大量股票为阿姆斯特丹商人所拥有。

这两个公司所夺得的海外属地后来演变为了荷兰的殖民地。

阿姆斯特丹也在此时成为欧洲航运和世界融资的中心。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阿姆斯特丹办公室开始出售自己的股票,并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崔连仲主编《世界通史》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

主题必须与材料相符,史实要充分)。

从第二句话开始,材料对荷兰的商业贸易、殖民地、金融、股市等情况分别做了介绍,所以第一句话是材料的主旨,“主题”从这里提炼即可。

主题:

17世纪是荷兰的时代。

说明:

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构建世界贸易网络;

成为欧洲航运和世界的融资中心;

成立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大国崛起对中国的启示

一个大国的崛起,从根本上说,在于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

选择正确的强国道路是强国的根本,选择了一条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的后起大国和平发展之路。

(1)必须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基础,必须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实行市场开放战略,充分利用世界市场和各种资源,全面提升综合国力。

(2)应避免与现存的霸权国家和国际体系发生对抗和冲突。

(3)需要良好的周边环境,与主要邻国形成稳定的互利合作机制;

而不是通过组成军事集团建立势力范围和安全地带。

(4)需要全面、系统的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借鉴他国制度的先进性,防止国内的制度弊端成为国际冲突的根源。

(5)需要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应防止崛起过程中引发狂热的民族主义思潮。

(6)是一个很长的曲折的历史过程。

1.1585年到1604年,在政府授权下,英国每年至少有一两百艘武装商船出海,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他国运输船队,每年的掳获平均可达20万英镑。

这一现象(  )

A.导致了英荷战争的爆发

B.推动了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

C.促成了欧洲商贸中心转移

D.反映了英国社会矛盾的缓和

B [英荷战争的导火线是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故A项错误;

材料“在政府授权下,英国……每年的掳获平均可达20万英镑”说明这些财富是重要的资本原始积累,故B项正确;

促成欧洲商贸中心转移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故C项错误;

题干未提及英国社会矛盾的缓和,故D项错误。

2.“马尼拉大帆船”是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航行于菲律宾与墨西哥之间的货运船只,马尼拉大帆船的货物主要来自中国,以当时风靡全球的中国生丝与丝绸为主。

这一贸易活动(  )

A.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B.促进了中国江南市镇的发展

C.得益于郑和下西洋航线开通

D.使西班牙出现了“价格革命”

B [根据材料“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马尼拉大帆船的货物主要来自中国,以当时风靡全球的中国生丝与丝绸为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江南市镇的发展,故B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欧洲的情况,故排除A、D两项;

从时间及贸易活动范围来看,这一贸易活动主要得益于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故C项错误。

3.有学者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品贸易把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串成一张复杂的商业网。

之前从未有过这样跨全球的体系,也从未有过拿印度织布工的产品当作支付工具,到非洲购买奴隶,让这些奴隶到美洲农场耕作,生产农业产品供欧洲消费者使用的现象。

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品贸易(  )

A.加速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进程

B.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C.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落后

D.促进了欧洲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革

A [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拿印度织布工的产品……使用”可知,这反映的是三角贸易,它给欧洲带来了巨额财富,加速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进程,故选A项;

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故排除B项;

材料并未体现欧洲人的棉纺织品贸易导致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落后,故排除C项;

材料反映的是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的现象,这一时期欧洲生产方式并未发生巨大变革,故排除D项。

4.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人认为,其在非洲起到的作用是拯救黑人,理由是非洲有用战俘作祭品的习俗,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为奴等于逃过一死,因此,非洲黑人是奴隶贸易的受益者。

这反映了英国人(  )

A.是在为奴隶贸易找借口

B.改善了奴隶的生存状况

C.掀起了废奴运动的高潮

D.为美洲开发提供了劳动力

A [英国人的观点是其贩卖非洲黑人使黑人受益,这明显是在为奴隶贸易找借口,故A项正确;

B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废奴运动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C项;

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2015-2019年全国卷考情统计

知识点

卷别

命题角度

新航路

的开辟

2017全国Ⅱ卷·

33

意大利工商业的发展及其影响

2016全国Ⅱ卷·

40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荷兰、英

国等国

的殖民

2019全国Ⅰ卷·

西欧早期殖民扩张

2018全国Ⅰ卷·

42

早期殖民扩张(《鲁滨逊漂流记》)

2018全国Ⅱ卷·

早期殖民扩张(奴隶贸易)

2017全国Ⅲ卷·

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和祖国统一问题

2015全国Ⅱ卷·

32

近代英国的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

1.从考查内容看,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是近几年集中考查的对象,直接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的较少。

殖民扩张主要侧重于对其影响的考查。

2.从考查形式看,主要通过还原历史情景进行考查,运用史料较少,就题型而言,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涉及。

3.从考查方向看,从历史反思角度认识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从大国崛起角度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兴起的过程,从经济文明的角度整体把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等会成为命题的重要角度。

[真题研练·

感悟考法]

还原历史情景 教材主干知识常考常新

 (2019·

全国Ⅰ卷·

33)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

“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明立意:

本题以拉美独立后的国家状况为切入点,考查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

抓关键:

“殖民统治难辞其咎”。

理思路:

解答此题时要牢牢抓住上述关键信息,在“殖民统治”上下功夫。

既然题干说明美国和拉美独立后的发展状况迥异,这就说明在两地进行殖民统治的国家所传播的生产方式有较大差别,由以上分析便可找到答案,即为D项。

练点1:

英国的殖民扩张

 (2015·

全国Ⅱ卷·

32)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

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

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D [由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英国最先开始进行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英国不断向国外输出工业品,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原料和包括茶叶在内的消费品,故D项符合题意;

17、18世纪的英国,等级观念明显,故A项错误;

仅从英国茶叶消费群体的变化,无法得出英国崇尚东方生活方式的结论,且这一结论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故C项错误。

挖掘历史题源 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

 (2017·

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

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本题以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扩建教堂为切入点,考查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

解题应抓住关键信息。

政府公告中“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的市民意志结合”,揭示出政府开始重视市民的呼声,此题即可转化为,“政府为何重视市民的要求”,而这背后正是佛罗伦萨资本主义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力量壮大所致,故选A项。

练点2:

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

 (2018·

33)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