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必考的七大实验过程.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7502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中考必考的七大实验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化学中考必考的七大实验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化学中考必考的七大实验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化学中考必考的七大实验过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化学中考必考的七大实验过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化学中考必考的七大实验过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中考必考的七大实验过程.docx

《化学中考必考的七大实验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中考必考的七大实验过程.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中考必考的七大实验过程.docx

化学中考必考的七大实验过程,送分题还不要?

典型实验总结

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操作步骤: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用止水夹加紧胶皮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

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2.实验现象:

有大量白烟产生,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3.实验结论:

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4.注意事项:

①红磷要取足量或过量;②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止水夹夹紧;④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⑤要冷却完全。

二、高锰酸钾制氧

1.操作步骤:

查-装-定-点-收-离-熄

2.实验现象:

有大量气体进入集气瓶中。

3.实验结论:

利用高锰酸钾可以制氧。

4.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

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

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

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三、电解水

1.操作步骤:

在一个盛有水的水槽中倒立两支盛满水的试管,接通

直流电源,观察电极上和试管内有什么现象发生。

切断装置的电源,在水下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把试管取出,直立后松开拇指,立即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进行观察。

2.实验现象:

通电后,电极上出现了气泡,通电一段时间以后,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约为1:

2。

伸入正极试管里的带火星木条燃烧,负极试管里的气体/燃烧并出现淡蓝色火焰。

3.实验结论: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4.注意事项:

①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②在实验进程刚开始时,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与1:

2不符,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但会溶解一小部分;氢气难溶,反应速率较慢,所以氢气较少。

四、木炭还原氧化铜

1.操作步骤:

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用酒精灯加热混合物几分钟。

然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

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结论:

碳具有还原性。

4.注意事项:

①反应完后先将盛有石灰水的试管移走,防止液体倒吸进入试管,使热的试管炸裂。

②实验完毕不能立即将试管内的物质倒出观察,防止高温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重新氧化成氧化铜。

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1.操作步骤:

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在玻璃管里放入氧化铜,先通CO,后加热,反应完毕先停止加热,至玻璃管冷却后停止通入CO。

2.实验现象:

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末端导管处产生蓝色火焰。

3.实验结论: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4.注意事项:

实验前要对一氧化碳进行验纯。

六、铁的冶炼

1.操作步骤:

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在玻璃管里放入氧化铁,先通CO,后加热,反应完毕先停止加热,至玻璃管冷却后停止通入CO。

2.实验现象:

玻璃管里的粉末由红棕色逐渐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结论:

炼铁的原理就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

4.注意事项:

反应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停止通气。

七、铁制品锈蚀条件

1.操作步骤:

(1)在第一支试管中放入一根铁钉,注入蒸馏水,不要浸没铁钉,使铁钉与空气和水接触。

(2)在第二支试管中放入一根铁钉,注入刚煮沸过的蒸馏水(以赶走水中溶解的空气)至浸没铁钉,然后在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使铁钉只与水接触。

(3)将第三支试管用酒精灯烘干,放入一根铁钉,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铁钉只与干燥的空气接触。

每天观察铁钉生锈的情况,并认真做好记录。

2.实验现象:

Ⅰ中铁钉生锈,Ⅱ中铁钉不生锈,Ⅲ中铁钉不生锈。

3.实验结论:

铁生锈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发生

化学反应的过程。

4.注意事项:

①要用蒸馏水;②要用洁净无锈的铁钉。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考试的一种形式。

判断下列推理正确与否:

(文末有详细解析哦!

序号

相关推理

正误

1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2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3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4

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一定有盐生成,则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

5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6

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7

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8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9

保持温度一定,往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氧化钙,溶质、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少

10

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11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12

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13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14

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所以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

15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6

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17

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18

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19

酸雨呈酸性,pH小于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

20

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钠盐一定是碳酸钠

21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22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23

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24

某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相应溶质,所以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它溶质

25

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所以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

26

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可用向下排气法,能用向下排气法收集的气体一定比空气轻

27

碱的溶液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28

点燃H2和O2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则点燃CH4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29

石墨和金刚石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

30

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的组成中一定含有C元素和H元素

31

原子团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所以原子团在任何反应中都不可拆分

32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3

某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34

纸张燃烧后余烬的质量比原纸张的质量小,所以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5

铁丝在氧气中能够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在空气中能够燃烧

36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37

水和双氧水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38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39

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变了,分子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反应

40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41

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硫

42

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具有良好导电性的物质一定是石墨

43

MnO2能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则MnO2也一定能加快其他物质分解的速率

44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所有的原子核中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45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46

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47

某固体物质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则该固体一定是活泼金属

48

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不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有机物

49

实验室选用盐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能制取CO2,所以也可以选用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50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则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51

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则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解析:

1.氢气还原氧化铜,氧化铜被还原,氢气则被氧化,反应中无氧气参加;

2.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都是氧元素组成的,两物质混合后,所含元素也是只有一种,此时不能称之为单质;(马上点标题下蓝字'初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

3.正确;

4.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也有盐生成,但是为置换反应;

5.正确;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铜在氢之后,故铜不能与酸反应;

7.二氧化碳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是生成了碳酸;

8.给饱和溶液恒温蒸发少量溶剂,也会有少量晶体析出,但是溶液的质量分数是不变的;

9.正确;

10.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还可以是碳酸钠;

11.正确;

12.纯水也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是不是溶液,溶液是混合物;

13.正确;

14.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会产生氢气(有气体产生),但不是复分解反应;

15.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会有盐和水生成,但是不是中和反应;

16.正确;

17.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有铜单质生成,但是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18.碱性溶液不一定为碱的溶液,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

19.正确;

20.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还可以是碳酸钙;

21.氯酸钾中氯元素化合价显+5价;

22.氧化物定义为: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的化合物;氢氧化钠中也含有氧元素,但是组成元素有3种,故不为氧化物;

23.碳单质不是有机物;有机物的定义:

除了碳、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外的含碳化合物叫有机物;

24.某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相应溶质,可以再溶解其他物质;

25.NH4NO3中铵根离子相当于金属离子,故也为盐;

26.正确;

27.碳酸钠水溶液也显碱性(PH>7),但是碳酸钠不是碱;

28.正确;

29.金刚石不能导电,石墨可以导电;

30.正确;

31.碳酸钠中碳酸根为带电的原子团,与盐酸反应中,变为碳酸,继而分解成二氧化碳,此反应过程中,碳酸根离子被拆了;

32.正确;

33.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34.任何化学反应都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纸张燃烧后灰烬质量变小,是因为过程中,有一部分元素转化为气体,排放到空气中;

35.铁丝在空气中不能够燃烧;

36.一氧化碳可燃,二氧化碳不可燃;

37.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情况下,可以产生氧气,水不可以;

38.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是单质,氧气和臭氧混合物中也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不能叫做单质;

39.正确;

40.质子和电子都带电,但是不能称之为离子;

41.氨气和氯化氢都有刺激性气味;

42.金属单质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43.MnO2只能作为某些反应的催化剂;

44.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只含有质子,不含有中子;

45.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如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

46.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微粒可以为原子,也可以为分子,氖原子和水分子所含质子数是相等的,但不能说是同一种元素;

47.该物质还可以是碳酸钙;

48.正确;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不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有机物;

49.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由于生成的碳酸钙是微溶物,会析出附着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持续进行,故不可以;

50.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有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物质;

51.普通电灯在工作时,也会发光放热,但是不是化学反应,也不是燃烧。

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