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 空气 氧 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5109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 空气 氧 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 空气 氧 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 空气 氧 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 空气 氧 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 空气 氧 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 空气 氧 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7页
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 空气 氧 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7页
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 空气 氧 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7页
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 空气 氧 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7页
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 空气 氧 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7页
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 空气 氧 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7页
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 空气 氧 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7页
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 空气 氧 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7页
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 空气 氧 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7页
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 空气 氧 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7页
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 空气 氧 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7页
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 空气 氧 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7页
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 空气 氧 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7页
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 空气 氧 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7页
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 空气 氧 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 空气 氧 人教版.docx

《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 空气 氧 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 空气 氧 人教版.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 空气 氧 人教版.docx

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空气氧人教版

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空气氧

第一类基础型实验大题

典例剖析

例1(2011天津)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右下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

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

(3)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该气体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解析:

红磷燃烧消耗的是空气中的氧气,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即是参加反应的氧气的体积;红磷熄灭后,剩下的气体是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氮气。

答案:

(1)4P+5O2

2P2O5;

(2)1/5;(3)氮气不支持

【规律方法总结】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可用多种方法,其原理都是利用某种物质在一定量的空气中发生反应,完全消耗其中的氧气而又不产生其他气体,导致压强减小,减少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因此,针对不同的实验装置,要学会正确的观察现象、分析现象,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若对教材中的实验原理不明确,就无法迁移应用,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解答。

例2小华同学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点燃铁丝。

请分析回答:

⑴把铁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当铁丝发红时,把铁丝移入盛有氧气和少量水的集气瓶内,铁丝并不能燃烧(如图甲所示),这是因为将发红的铁丝移至集气瓶内时,;

⑵改用火柴引燃铁丝,铁丝在盛有氧气和少量水的集气瓶内发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如图乙所示)。

请写出这种黑色固体的化学式。

解析:

铁丝燃烧需要的温度很高,用酒精灯加热时,移到集气瓶内后铁丝的温度已经降到着火点以下,因此不能燃烧。

铁丝燃烧后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

答案:

(1)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Fe3O4

【规律方法总结】了解常见可燃物燃烧的现象,明确木炭、铁丝等物质在氧气燃烧的实验操作要点及原因是答案关键。

例3(2011广州)实验室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O2,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将KClO3,和MnO2混合.用纸槽装入试管中

B.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然后加热,立即收集O2

C.待集气瓶充满O2,盖好玻璃片后,再移出水面

D.收集完成后,松开橡皮塞,再熄灭酒精灯

解析:

给试管加热时,管内空气会因为受热膨胀从导管口逸出,因此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再加热,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应在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后才能收集。

答案:

B

【规律方法总结】本题的易错点主要是D选项的干扰,由于受

所学知识的影响,认为“收集完后应该是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而认为D选项的做法是错误的。

应该注意,D选项的操作也能防止水倒吸现象的发生。

例4(2012娄底)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B.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C.催化剂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D.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解析: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故A选项正确;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改变可以是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也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故B、C选项正确;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

都需要催化剂,故D选项错误。

答案:

D

【规律方法总结】此题考查了对催化剂特点的理解,解题时只要把握催化剂的特点是只改变反应的速度,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同时还需要注意有的反应需要催化剂,有些化学反应不需要催化剂。

中考真题分析

1.(2012百色)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白磷自燃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白光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团体

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记住常见可燃物燃烧的现象,明确白磷、木炭、镁带、硫磺等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要点及原因是答题关键。

白磷自燃产生的是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烟是固体小颗粒组成的,而雾是液体小颗粒组成的。

答案:

A

2.(2011昭通)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可防止瓶底炸裂

B.该实验所用红磷的量不足可能造成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

C.实验时,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解析:

测定空气组成实验中,集气瓶中事先加入少量水即可以防止瓶底炸裂,又可以吸收热量和又能够吸收P2O5,故A正确;红磷应过量以保证将氧气充分消耗完,假如红磷量不足,则会导致氧气没有被充分消耗完,水的进入量不足1/5,故B分析正确;点燃的红磷如果伸入集气瓶中过慢,则会

导致一部分空气因为温度升高而溢出,使水的进入量大于1/5,C分析正确;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火焰熄灭后瓶内温度仍然比较高,此时打开弹簧夹会导致水的进入量小于1/5,故D分析错误。

答案:

D

3.(2011温州)科学兴趣小组想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度的因素。

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2克二氧化锰(MnO2)粉末,然后加入等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气泡产生的速度,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

5%

10%

15%

MnO2质量

0.2克

0.2克

0.2克

0.2克

气泡产生的速度

+

++

+++

++++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与的关系。

(2)为了检验产生的气体是否为氧气,请你写出检验的方法:

(3)实验完毕,可利用过滤法回收剩余溶液中的二氧化锰粉末。

在过滤过程中,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有。

A.玻璃棒B.酒精灯C.天平D.烧杯E.漏斗

解析:

由实验数据可知,实验中的变量是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因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与其本身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

检验氧气的方法应根据氧气的助燃性来选择。

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因此分离剩余溶液中的二氧化锰可用过滤的方法,选择的仪器是玻璃棒、漏斗和烧杯。

答案:

(1)H20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人试管中;(3)B、C

4.(2011大连市)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装备B中的长形仪器的名称是。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装置字母);选择该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分析:

本题考查气体制备。

(2)制取氧气时,在管口放置棉花,目的是为了避免加热过程中高锰酸钾颗粒堵塞导管,妨碍气体的导出;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在管口处得气泡均连续冒出时才能收集,否则收集的其他不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稀盐酸和石灰石,二者反应不需要加热,故发生装置应选择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故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应选择C。

答案:

(1)长颈漏斗;

(2)2KMnO4

K2MnO4+MnO2+O2↑防止高锰酸钾颗粒堵塞导管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3)BC固体和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

过关检测

两年中考

1.(2011南昌)实验室检验氧气应该选用()

A.pH试纸B.澄清石灰水C.酚酞溶液D.带火星的木条

1.D解析:

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因此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2012怀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三氧化二铁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2.B解析:

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气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3.(2011肇庆)按右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现象是;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

(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3.

(1)产生白烟,火焰慢慢熄灭;

(2)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消耗完;

(3)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或烧杯的水面下降),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1/5

解析:

红磷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烟,当瓶内的氧气消耗完毕后,红磷会因没有氧气的支持而熄灭。

由于瓶内的氧气被消耗,导致瓶内的压强减小,因此,冷却后打开止水夹,会观察到水倒流入集气瓶内,且进入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容积的1/5。

4.(2011河南)右图是实验宣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A中的试管口为什么应略向下倾斜?

(2)写出选用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若采用C(气体由a口进入)收集到一种气体,请简述验证该气体的实验方法。

解:

(1)固体中含有水分,加热时变成水蒸气而逸出,试管口处的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冷而凝结成水珠而附着在试管口,为了防止试管口的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的炸裂,所以应该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2)装置B是在常温的条件下来制取气体的,所以可以选择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气体由a管进入说明密度比空气的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根据氧气能够支持燃烧的性质,可以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然后观察木条是否复燃来判断是否为氧气.

故答案为:

(1)防止试管口的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2)

(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5.(2011天津)根据下列装置图,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a。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时,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

(3)实验室还可以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

常温下,在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不能使木条复燃的是。

A.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

B.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二氧化锰

C.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硫酸铜溶液

D.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红砖粉末

5.

(1)集气瓶;

(2)AC

熄灭酒精灯;(3)A

解析:

(2)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气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反应需要加热,因此发生装置应选A;收集干燥的氧气,则不能选用排水法来收集,又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装置应选择C。

实验完毕后,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在拆卸装置时,应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3)过氧气氢溶液能产生氧气,可用的催化剂有多种,硫酸铜、红砖粉等都可以加快过氧气氢溶液的分解速率。

6.(2011南京市)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实验室在B装置中用H2O2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收集氧气可用(填编号)装置;在收集过程中,当氧气充满集气瓶后,将导管从瓶口处移开,在桌上。

(3)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试管中的棉花没有发生燃烧,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6.

(1)

(2)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

(3)温度未达到棉花的着火点(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B装置是用过氧气氢在以二氧气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盖好玻璃片后,移出水槽,要正放在桌面上;棉花属于可燃物燃烧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与氧气接触;二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此时的棉花与氧气接触,所以没有发生燃烧的原因就是温度没有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一年模拟

7.(2012安庆模拟)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7.C解析:

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的铁丝实验会因为氧气不足而达不到实验目的,A错;探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可变量是铁丝的粗细,控制变量的是氧气的纯度,B、D错。

8.(2012浦东模拟)下图是实验室用于制取、干燥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实验课上同学们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请回答问题:

(1)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填装置编号)。

(2)现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请按气体的流向,用装置导管的编号将装置连接好:

①→。

(3)收集一瓶氧气,燃烧匙里放少量硫粉,加热直至燃烧,把燃烧匙伸进盛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可观察到硫在氧气里剧烈燃烧,发出火焰。

8.

(1)A;

(2)②→③→⑤(3)蓝紫色

解析:

用过氧气氢溶液和二氧气锰来制取氧气,是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因此发生装置应选择A。

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则应该让生成的氧气通过干燥装置,故生成的氧气应首选通过浓硫酸,然后再通入到集气瓶中,故其流程是①→②→③→⑤。

硫是纯氧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第二类  开放型实验大题

典例剖析

例1(2011丽水)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

(1)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空气中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2)体积分数占0.94%,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光的气体是。

(3)小兰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大于1/5,请你帮助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点)。

解析:

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

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根据在空气中含量过多来考虑是二氧化碳;根据体积分数约占0.94%,可推出是稀有气体。

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大于1/5,说明从装置内出来的气体多了,即有可能向瓶口塞入胶塞过慢由于磷燃烧放热使瓶内气体被赶出一部分。

答案:

(1)二氧化碳(或CO2);

(2)稀有气体;(3)向瓶口塞入胶塞过慢(或操作不当使瓶中气体部分逸出或弹簧夹没有夹紧或胶皮管没有夹紧或没有夹弹簧夹等)

【规律方法总结】出现题中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在操作上,如点燃的红磷在插入瓶内时,有一部分空气因受热而逸出集气瓶;或者是导管未夹紧止水夹,使瓶内空气沿导管跑出等。

例2(2011聊城)根据反应事实可以推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下列推理中不合理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因素

A

蜡烛在纯氧中燃烧的火焰比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更明亮

反应物浓度

B

煤粉比煤块燃烧的更加剧烈、更加充分

反应物种类

C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D

双氧水在通常情况下难分解,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解析:

蜡烛在纯氧中燃烧的火焰比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更明亮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一样,故A正确;煤粉比煤块燃烧得更加剧烈、更加充分是因为煤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比煤块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煤粉与煤块属于同种物质,故B错误;碳在常温下不容易与氧气反应,在点燃的情况下容易与氧气反应,说明温度能够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故C正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反应速率加快,说明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故D正确。

答案:

B

【规律方法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反应物的浓度、种类、条件等方面的因素都能够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能够根据反应的现象不同来判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本题考查的旨意。

例3(2011桂林)实验室制取氧气是初中化学阶段的重要实验。

小元同学准确称取7.9g纯净的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到氧气580mL(标准状况)。

(1)请写出两个实验室用固体反应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意外发现: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7.9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应生成氧气560mL(标准状况)。

小元通过数据分析,意外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和理论计算的氧气体积不相符合,并且在实验中还意外发现锰酸钾溶液呈墨绿色。

(3)提出假设:

小元取实验后的少量固体残渣再次加热,经检验又产生了氧气。

根据小元发现的问题和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1:

二氧化锰也可以受热分解产生氧气;

假设2:

锰酸钾也可以受热分解产生氧气;

假设3:

二氧化锰和锰酸钾受热都可以放出氧气;

假设4:

(只填一种)

设计实验:

小元用最初加热所得的残渣及必要的实验用品,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验证假设2.

请在下面实验流程方框中的相应位置填写各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

步骤1:

→步骤2:

→步骤三→步骤4:

干燥→步骤5:

验证假设2

请简要叙述步骤5的操作.

(5)得出结论:

若观察到,则假设2成立;若观察到,则假设2不成立.

解析:

(1)常见固体制氧气的有:

氯酸钾在二氧气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根据两从此反应的实际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3)围绕二氧气锰和锰酸钾两物质思考,还有二氧化锰可以催化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或者是锰酸钾可以催化二氧化锰受热分解产生氧气没有分析到,因此可围绕上述两种情况提出假设;(4)因为二氧化锰不溶于水、锰酸钾溶于水的性质,对于二氧化锰和锰酸钾两固体的分离可采用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而验证锰酸钾制氧气的方法可用验证氧气有无产生即可,即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5)如果假设5成立,则会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否则不复燃。

答案:

(1)

(3)MnO2可以催化K2MnO4受热分解产生O2(或“K2MnO4可以催化MnO2受热分解产生O2”或“KMnO4在不同温度下以其它方式分解产生更多氧气”或“升高温度K2MnO4和MnO2相互反

应产生O2”);

(4)溶解过滤蒸发;(5)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带火星的木条熄灭

【规律方法总结】解答此题关键是思维的开放性,用怀疑的心态去学习和分析。

中考真题分析

①实验时,取下橡皮塞,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待反应结束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偏低,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

A.使用的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不好C.实验中弹簧夹没有夹紧

(2)目前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石油和三大化石燃料。

①燃料化石燃料会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造成的环境问题是,不仅如此,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因此,我们既要节约使用化石燃料,又要开发利用新能源,请你写出一种新能源。

②我国已经开发和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其中含乙醇10,使用这种乙醇汽油的好处是

(写出一点)。

解析:

(1)①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

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生成的是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进广口瓶,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就是广口瓶内原来氧气的体积,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烧杯中的水将流入集气瓶内约到刻度1处;②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偏低,可能的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或者装置气密性不好,使氧气不能全部消耗或者进入空气,造成结果偏低,故选AB;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天然资源;①燃料化石燃料会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造成的温室效应;我们既要节约使用化石燃料,又要开发利用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②使用乙醇汽油的好处:

乙醇汽油是可再生能源,可以节约石油资源。

答案:

(1)①烧杯中的水将流入集气瓶内约到刻度1处②AB;

(2)天然气①温室效应太阳能(或核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②节省石油资源

2.某课外活动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干燥、较纯净的氧气。

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②先在试管中放入MnO2,再放入略多于计算量的KClO3;

③连接好实验装置;

④加热;

⑤收集气体;

⑥适当的时间后,停止加热,拆卸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的试剂。

(2)方框B中最好选用下列装置中的(填字母序号)。

(3)实验中观察到何种现象时开始收集气体。

(4)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发现收集到的气体比预计的少许多,百思不得其解。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5)欲从反应的残渣中回收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其操作步骤是:

溶解、、烘干。

解析:

掌握常用气体的干燥剂、制取氧气的装置与收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学会固体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及操作步骤。

(1)依据图示及其作用装置A中的试剂可用浓硫酸;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氧气的干燥剂;

(2)根据实验要求分析方框B中最好选用的装置:

a装置是用排水法收集,得不到干燥的氧气;b装置可以收集到纯净而干燥的氧气,且能够观察收集气体的量;c装置收集氧气时,无法排除集气瓶内空气;(3)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浓硫酸的性质收集氧气时,开始有气泡冒出因混有空气不纯,不要立即收集,看到有气泡从A中均匀冒出才能收集;(4)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发现收集到的气体比预计的少许多,出现这样的现象可能是:

装置A漏气、气球漏气、药品量少等;(5)从反应的残渣中回收难溶于水的二氧化锰时,残渣中的氯化钾(或存在没反应完的氯酸钾)能溶于水,故其操作步骤为:

溶解、过滤、烘干。

答案:

(1)浓硫酸;

(2)b;(3)看到有气泡从A中均匀冒出;(4)装置A漏气(或气球漏气);(5)过滤

3.如图所示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图。

现摘录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向集气瓶中

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底部留有气泡;

④将药品平铺于干燥试管底部,在导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铁架台上;

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

⑥气体收集完毕,用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从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

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欲调整试管整体的高度,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

(3)步骤②的操作与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

(4)上述实验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是:

(填序号);

(5)步骤⑦中的操作,可能引起:

(6)许多物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分析问题:

①上述三个反应都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它们都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

我能从化学反应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