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修考试要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7925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思修考试要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学思修考试要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学思修考试要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学思修考试要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学思修考试要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大学思修考试要点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大学思修考试要点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大学思修考试要点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大学思修考试要点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大学思修考试要点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大学思修考试要点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大学思修考试要点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大学思修考试要点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大学思修考试要点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思修考试要点Word格式.docx

《大学思修考试要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思修考试要点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思修考试要点Word格式.docx

1、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含义: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特征:

①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②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③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④理想具有现实性与预见性。

2、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信念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

信念有不同的内涵,也有不同的层次。

3、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理想信念的作用:

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理想人生与大学生:

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力量,理想信念越坚定,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就越坚定。

4、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个人理想:

指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的未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设想。

包括个人具体的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和道德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涵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这个共同理想,集中地代表了我国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克服任何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基本内容 

①它综合性地包含着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发展状态。

②它把理想与信念包含在一起,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

③它不单单是一个理想目标,而且包括追求和实现这个理想目标的道路和方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基本特征 

①社会发展的阶段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一个具体的阶段性理想。

②从愿望表达和利益代表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着党、国家、民族、个人利益和愿望。

③从历史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民族心理上的认同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现实意义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需要。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时代性,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趋势的反映。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所以是振兴中华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5、理解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不是互相孤立存在,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相互制约。

①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②社会理想又是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6、理想追求过程中遇到的顺境和逆境

在追求理想的旅途中,没有永远的顺境,也没有永远的逆境。

因此,当身处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因为顺境可能只是一时的,必须做好遇到逆境的准备;

当身处逆境时,也勿悲观失望,只要勇于战胜逆境,顺境就要眼前。

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和看待它们,只要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2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爱自己的国家。

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3、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2)经济全球化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①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②科学没有国籍,但科学家有祖国

③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4、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5、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1)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①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②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

③改革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①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②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要自觉投生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6、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2)促进民族团结(3)维护祖国统一(4)增强国防观念(5)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第3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1、世界观与人生观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2、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价值

(1)人生目的:

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2)人生态度:

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

人生态度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人生态度是价值观的表现和反映。

(3)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3、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价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

4、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有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5、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

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6、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和个人条件

社会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2)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个人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2)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3)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4)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7、人与自然的关系与环境保护

关系:

人来自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人永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

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涉及的范围广、综合性强,它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等,还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

环境保护方式包括:

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科学技术、民间自发环保组织等等,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自然环境同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共同平衡可持续发展,扩大有用资源的再生产,保证社会的发展。

8、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

(1)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

①平等原则②诚信原则③宽容原则④互助原则

(2)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1)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2)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3)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4)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9、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从形式上看,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而从本质上看,二者又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

竞争离不开合作,合作离不开竞争,正是这种竞争中的合作和合作中的竞争,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

第4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

1、道德起源与本质

道德起源:

①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③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2、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功能:

①认识功能:

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②调节功能:

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③导向功能④激励功能⑤辩护功能⑥沟通功能。

作用:

①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②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③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意义;

④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⑤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⑥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核心:

为人民服务

原则:

集体主义原则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主义;

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4、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及其意义

内容:

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

②体现了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③体现了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的丰富和拓展。

5、诚信道德

诚信道德与大学生:

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6、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的内涵与作用

内涵:

①注重整体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②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③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④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⑤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⑥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题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作用:

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③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7、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评价标准,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具有重要的规范、激励和指导作用。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一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有机统一。

它既贯穿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又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内容做出了高度概括。

二是肯定与否定的有机统一。

“八荣”是从肯定方面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精辟概括,从正面强调了要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八耻”则从否定方面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进一步阐释,明确提出要反对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的言行,对当前社会的不良品德和歪风邪气进行了有力鞭挞。

三是现代社会优秀道德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机统一。

它概括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提出了具有时代精神的道德要求,又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民族性的特征。

四是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5章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

1、社会主义法律的一般含义和本质

一般含义: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本质:

(1)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过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2)从法律是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2、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1)法律的规范作用

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

(2)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

①确立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②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③确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④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

3、法律制定、法律执行及法律遵守的内涵及其意义

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法律执行:

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在狭义上,法律执行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称为行政执法。

法律遵守:

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

4、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1)特征:

①在内容,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②在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2)基本原则:

党的领导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人权保障原则;

法治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层次

①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帅。

②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

③行政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地方性法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

(2)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部门

①宪法相关法②民法商法③行政法④经济法⑤社会法⑥刑法

⑦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第6章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

1、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正确法治观念的形成

②有利于理解法律的内在精神

③有利于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3、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另一方面,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又必须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4、法律思维方式的含义及特征

指人们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

特征:

法律之上;

权力制约;

人权保障;

正当程序。

5、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

①学习法律知识②掌握法律方法③参与法律实践

6、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

①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②提高司法的公正性③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④与国际接轨⑤实现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⑥时代进步的象征

7、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

①推进依法行政②提高立法质量③严格规范公正执法④提升司法公信力⑤深入展开法制宣传教育

8、大学生如何努力成为法律权威的坚定维护者

①树立法律信仰②引导他人尊重法律③敢于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第7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公共特征: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2、活动内容的公开性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4、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维护公共秩序的意义

①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②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③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

④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3、社会公德的内涵及其特点:

特点:

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内涵:

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4、违反交通治安管理的行为及其处罚规定:

行为:

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生权利,侵犯公私财产。

处罚种类:

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等。

5、有关道路通行规则及交通事故处理规则的规定

通行规则:

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过。

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

机动车通过交叉口,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过。

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挥的交叉路口时应当减速慢行,并让行人和优先通行的车辆先行。

驾驶非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应当遵守有关交通安全的规定,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机动车的道路上,应当靠车行道右侧行驶。

机动车、非机动车均在规定地点停放,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交通事故:

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立即停车,保护现场;

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未造成人员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的交通管理部门。

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在进行协商处理。

6、职业道德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7、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恋爱中的道德规范:

①尊重人格平等②自觉承担责任③文明相亲相爱④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⑤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⑥不能片面的或功利化的对待恋爱⑦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⑧不能因失恋而迷失方向。

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①尊老爱幼②男女平等③夫妻和睦④勤俭持家⑤邻里团结

8、结婚的法定条件和程序

法定条件:

(1)必备条件:

①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②必须达到法定婚龄,男不得早于22,女不得早于20③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禁止条件:

①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②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程序: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

符合婚姻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

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9、离婚的方式和后果

方式:

①协议离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并对子女抚养教育和夫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协议,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的行为)

②诉讼离婚(一方要求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离婚,或双方系自愿离婚,但在对子女抚养教育和夫妻财产分割未能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婚姻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的行为)

后果:

离婚只是从法律上解除了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的血亲关系并不因此而消除,无论子女由哪方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故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及教育的权利及义务。

10、个人品德与道德修养

①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②采取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③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④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11、个人品德与法律修养

①讲法律②讲证据③将程序④讲法理

结束语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1、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