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燃料及其利用.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8103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0.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燃料及其利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燃料及其利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燃料及其利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燃料及其利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燃料及其利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燃料及其利用.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燃料及其利用.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燃料及其利用.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燃料及其利用.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燃料及其利用.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燃料及其利用.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燃料及其利用.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燃料及其利用.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燃料及其利用.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燃料及其利用.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燃料及其利用.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燃料及其利用.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燃料及其利用.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燃料及其利用.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燃料及其利用.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燃料及其利用.doc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燃料及其利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燃料及其利用.doc(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燃料及其利用.doc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知识网络】

燃料

化石燃料

燃烧

能 量

废弃物

灭火

方法

条件

分类

石油

能 量

能 量

天然气

可燃物

氧气

着火点

氢气

乙醇

清洁燃料

对环

境的

影响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考点透视】

一、考纲指要

1.记住燃烧的概念;知道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

2.能根据燃烧的条件推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知道爆炸发生的条件和防范爆炸的必要措施。

4.认识常见的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图标。

  二、命题落点

1.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推断灭火的常用方法,如例2。

2.通过实验探究并结合燃烧的概念分析燃烧发生的条件,形成对化学概念的逐步、深入、全面的认识,如例3。

3.从自我保护的角度,考查大家的安全意识及防范措施,如例1。

4.以说理题的形式,考查同学们的观察、表达与科学知识的应用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如例4。

【典例精析】

例1.对于被困在火区的人员来说,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

C.一旦发现火情,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打电话报警、求救

解析:

分析、对比四个选项可知,A、B均可较好的防止烟尘对呼吸道的侵害,D可有效帮助被困在火区的人员脱离险境;唯有C是一种不恰当的做法,这是因为,当打开门窗时会造成空气的对流,从而导致火势的蔓延和扩大。

答案为C。

例2.用水可以熄灭着火的木材,这是因为()A.水蒸发吸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B.水的密度比木材大C.水蒸发吸热,提高了木材的着火点D.蒸发吸热,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且水蒸气又使可燃物隔绝空气

解析:

水可用来灭火,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常识。

但水为什么可以熄灭着火的木材,其道理就不一定人人都明白了。

从燃烧的条件可以推断灭火常用的三种方法,这就是移走可燃物、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将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在燃烧着的木材上浇水,水受热后蒸发吸收热量,一方面能使温度降低到木材的着火点以下,另一方面产生的水蒸气又能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从而达到了灭火的目的。

答案:

D。

例3.(济宁中考)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了下面的两个实验:

  

(1)按图—1实验(着火点:

白磷40℃,红磷240℃;水温不低于70℃)可观察到:

铜片上白磷发生燃烧,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2)按图—2实验(集气瓶底部铺有少量砂子)可观察到:

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剧烈燃烧,集气瓶内部有黑色的碳和白色固体氧化镁生成。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对照实验

(1)、

(2),你对燃烧和灭火有哪些新的认识?

解析:

此题旨在考查大家对燃烧条件和燃烧现象的认识。

从图—1所示的实验可知,红磷虽与空气接触但温度未达到其着火点,故未发生燃烧;水中的白磷虽然温度超过了它的着火点,但由于没有和空气接触,因而也未发生燃烧;只有铜片上的白磷既与空气接触,温度又达到了它的着火点,所以才燃烧起来。

可见,要使可燃物发生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二是要与氧气接触。

点燃

图—2所示实验描述的是镁条在二氧化碳气体中剧烈燃烧的现象。

这一现象和我们初步学习的燃烧概念及灭火常识有一定的冲突,它表明物质燃烧不一定是跟氧气的反应,有些火灾也不能用CO2灭火。

这也同时表明我们对化学的认识是在不断的深化和提高的。

本题第

(2)问的化学方程式是:

2Mg+CO2C+2MgO

例4.有人说“防火是灭火的最好的方法”。

就这句话请你谈一谈你的观点和想法。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的说理题,能考查大家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再好的灭火方法和措施也不如不发生火灾为好。

火灾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不必要的和无可挽回的损失。

经常检查火灾隐患,消除火灾发生的条件,我们就能做好防火工作,避免火灾的发生和蔓延。

【常见误区】

1.对于给定的某种状态的可燃物来说,它的着火点一般是个定值,而环境的温度却是随时可以发生变化的;大家不要以为物质的着火点是随意可以改变的,在促进燃烧或进行灭火时,我们只能改变环境的温度,以达到我们所预期的目的。

2.本节所涉及的题目多为选择题,在分析选项时,不能只看选项本身是否准确,重要的是一定要把选项和题干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例2和例3,倘若不注意题干的要求,就很容易把不符合要求的选项选出来。

3.学习化学基本概念是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的,我们不要把概念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教条。

要注意题目中的各种信息,学会在分析、运用信息的过程中深化概念、发展概念。

如例4。

4.不能死记硬背,要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

只有这样,在遇到一些开放性问题时,才能作出圆满的回答。

如例5。

【基础演练】

1.纸比煤容易被点燃的原因是( )

A.纸比煤跟空气接触面积大  B.纸比煤着火点高

  C.纸比煤着火点低      D.纸比煤密度小

4.下列几种警示标志,表示禁止存放易燃物的是(  )

6.因油罐汽油泄漏引起大火时,消防人员所考虑的以下灭火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设法关闭阀门,阻止汽油继续泄漏

B.设法降低汽油的着火点

C.设法降低汽油的温度

D.设法让汽油与空气隔绝

8.通常所说的燃烧、爆炸和缓慢氧化的相同点是()

A.都有发光、放热现象  B.反应都很剧烈

C.都是氧化反应     D.都要达到着火点

10.下列灭火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的是()

A.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

B.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C.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通常用湿抹布盖灭

D.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木砍掉

12.人类从远古时代就懂得钻木取火。

钻木之所以能取火,是因为:

①木头钻凿处,温度升高。

②木头在空气中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发生燃烧

③钻头钻凿木头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可转化为热能。

这三句话按因果关系排列的顺序是。

13.常用的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三种,这三种灭火器在使火焰熄灭的原理上,最大的共同点是;在使用时,会产生明显的温度降低的是;使用时在灭火器中有化学反应发生的是;在未被使用时,灭火器内有高压的是。

15.我们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不难得出灭火的原理。

请你判断以下灭火的实例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什么:

灭火实例

灭火原理

a.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燃烧的火舌喷水

b.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17.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如下图1)。

请回答有关问题:

蘸有水

的棉花

棉花

图1图2

(1)通过图2所示的对比实验,可以探究出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上着火燃烧,最好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考点透视】

一、考纲指要

1.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记住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知道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

2.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理解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

3.知道石油是由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液化气、汽油、煤油等都是石油加工的产品。

4.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

二、命题落点

1.以选择题等的形式考查大家对于三大化石燃料的组成、性质及用途方面的知识,如例1、例4。

2.结合煤、石油等物质的转化,考查同学们对于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如例3。

3.从物质综合利用及能源开发的角度,设置具有一定开放性的填空题或说理题,考查大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如例2。

4、以信息题或填空题等形式考查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能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判断某些物质及有关反应的重要应用;能根据燃料的主要成分判断其充分燃烧后的产物。

【典例精析】

例1.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B.石油是一种化合物

C.石油的储藏量是无限的D.石油可直接用作飞机燃料

解析:

石油是化石燃料之一,和煤、天然气一样,也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既然这样,它肯定不会是纯净物,当然也就不会是化合物,事实上,石油的成分是较为复杂的,既含有沸点高的有机物,也含有沸点低的有机物,不可能作为燃料直接应用于飞机上;任何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的,因而其储量也是有限的。

答案:

A。

例2.福州市已经决定开工建设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以改善填埋方式处理垃圾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发电厂建成后既能利用垃圾,也能利用前期填埋垃圾产生的沼气作为焚烧的原料。

⑴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至少答两点)。

⑵前期填埋的垃圾中易腐败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被细菌分解为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填名称)。

写出沼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

此题属于结论开放性试题。

试题以社会热点为背景将沼气的产生、主要成分、化学性质以及用途有机结合起来,考查了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焚烧垃圾发电的好处可以从废物利用、提供能源、环境改善、解决垃圾处理问题、节约土地等方面去考虑。

至于沼气的成分及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留给同学们自行解决。

例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分离液化空气制氧气

B.分馏石油制汽油

C.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D.将煤转化为煤气

解析:

这是一道通过分析化工生产的本质来判断该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的选择题。

分析可知,分离液化空气制氧气及分馏石油制汽油都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沸点不同而把所需要的物质分离出来,根本没有任何化学反应发生;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中的色素,这个过程中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物理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而工业上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而产生焦炭、煤焦油和焦炉气等新物质,是对煤的综合利用,在此过程中生成了多种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

D。

例4.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化石燃料的各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是颜色深暗的黏稠状液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B.焦炭是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制得的,是冶金工业的重要原料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它不属于化石燃料

D.石油和煤的主要成分都是氢元素和碳元素,同时含有少量其他元素,如硫、氮等

解析:

本题重在考查大家对于化石燃料的组成、性质等方面的认识。

需结合我们观察、记忆或理解的结果“对号入座”。

分析所给四个选项可知,A、B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天然气虽是气体,但它同样是化石燃料,因为它也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复杂的变化所形成的;石油的主要成分是氢元素和碳元素,但煤的主要成分却只有碳元素,氢元素的含量是比较少的。

答案:

C、D。

【常见误区】

1.望文生义。

有些同学仅凭某些物质的名称去推断其属类或性质,如对于天然气的认识,误认为它不是化石燃料,以为化石燃料都是固体。

如例4。

2.将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煤气混为一谈。

三者虽都是混合物,但其主要成分是不同的: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石油液化气是一种含有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3.以为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应用在于作为燃料。

实际上,把煤、石油、天然气等直接作为燃料燃烧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因为它们经过综合利用,都能转化为具有更大价值的化工产品,如例5。

4.认为只有发生燃烧的反应才能够放出热量。

其实,任何化学反应的发生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有些化学反应还会直接转化为电能。

【基础演练】

1.有关石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石油是可以人工合成的

B.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C.石油可作化工原料生产许多产品

D.石油炼制是利用石油各成分的沸点不同

2.“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难题。

我国已把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下列各项资源的开发生产过程中,既利用了物质的化学能,又有利于解决上述两大难题的是()

A.液氢作为汽车燃料的开发利用

B.采伐森林生产纸张和一次性木筷

C.用焦炭和铁矿石冶炼钢铁

D.开发风力发电和核能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自然界的形成过程

B.乙醇汽油在汽车发动机内燃烧

C.石油分离得到汽油、柴油等物质

D.由水分解得到氢气的过程

4.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甲烷、天然气、CH4 B.乙醇、酒精、C2H5OH

C.甲烷、沼气、CH4 D.一氧化碳、煤气、CO

5.我国部分省区最近发生了多起小煤窑瓦斯爆炸,造成人身伤亡的恶性事故,从安全角度,你认为采取下列措施得当的是()

A.进入矿井前,必须做灯火试验

B.准备好灭火器材

C.巷道内注意通风并严禁烟火

D.进入矿井必须戴呼吸面具

6.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和。

它们都是由古代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其中,被称为“工业的粮食”,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7.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考虑两点:

一是;二是。

燃料燃烧不完全,不仅,而且还会

8.在氢气、氧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五种气体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填空:

最清洁的燃料__________;有剧毒的气体__________;能灭火的气体__________;能支持燃烧的气体__________;和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爆炸的气体__________;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9.到2004年底,历时两年多的“西气东输”工程全面完成并投入商业运营,南京、上海等市的部分居民已经用上了清洁高效的天然气,告别了使用煤气的时代。

⑴煤气的主要成分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⑵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是相同的,则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O和CH4分别充分燃烧时消耗氧气体积较多的是_______。

⑶目前的管道煤气用户改用天然气,必须对燃气灶加以改进。

如果进燃气管的直径不变,改造后的燃气灶与原来相比,进空气管的直径应(填“增大”或“减小”)_________。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考点透视】

一、考纲指要

1.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2.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3.知道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认识酸雨对环境的危害。

二、命题落点

1.以选择、填空等形式来考查常见燃料燃烧时的产物及对环境所可能造成的污染,如例2、例5。

2.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及有关化学反应的规律书写化学方程式,如例3。

3.以开放或半开放试题的形式考查有关新能源特别是氢能的性能和制取等方面的知识,如例1。

4.通过实验探究,综合考查大家描述实验现象、探讨实验结论及交流与表达的能力,如例4。

【典例精析】

例1.氢气是一种理想的能源,但真正做为能源使用,还有一些技术难题需要解决。

例如,如何获得廉价的氢气?

如何实现氢气的安全贮运?

⑴为什么说氢气是一种理想的能源?

⑵若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放出258.5kJ的能量,则电解1t水所产生的氢气完全燃烧能放出多少千焦的能量?

⑶人类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获得廉价的氢气?

解析:

在化石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开发和利用新型能源特别是氢能源,对于缓解能源压力、减轻环境污染等确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氢气作为一种理想的能源,具有如下三个突出的优点:

①发热量大;②燃烧后的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③主要可利用水做原料,而水的来源相对比较丰富。

根据水被电解时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求出1吨水分解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再结合题给条件“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放出258.5kJ的能量”,即可求得第2问的结果;至于通过哪些方法可以得到廉价的氢气,应该说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获得氢气的途径将越来越多,其投入也会越来越少,现在正在研究和开发利用的是太阳能分解水法或热循环法分解水法等制取氢气。

例2.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等有毒气体,其净化过程如下:

(1)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CO与NO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其中单质为大气中含量最多的一种成份;

(2)再通入过量的空气,使剩余的CO转化为某种化合物。

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2)。

解析:

此为一道依据题给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题目。

解答本题需要记住空气的成分,并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理解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

答案:

(1)CO+2NO=N2+CO2

(2)2CO+O2=2CO2

例3.酸雨的危害很大,某活动小组进行了一次模拟酸雨危害的实验。

实验过程如下:

(1)用SO2和水反应制得“酸雨”(PH小于5.6的水溶液);

(2)在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一颗新鲜的小草和一块光滑的大理石块,加入一定量

(1)中制得的“酸雨”,一段时间后取出小草和大理石块。

试回答:

说出

(2)中小草和大理石块可能发生的变化。

请你谈一谈怎样才能防止酸雨的发生(写出两条即可)。

解析:

酸雨泛指各种形式的pH小于5.6的降水。

我们知道,pH小于7的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对植物及各种矿物、金属制品的腐蚀性越强。

要避免酸雨的危害,就要防止酸雨的发生,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在工农业及化工生产中减少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的排放。

本题的参考答案是:

小草枯萎(或发黄、发蔫等),大理石块表面变得粗糙(或不光滑);开发新型清洁的能源;工业尾气须经处理后再排放(或将煤经过脱硫处理等)。

【常见误区】

1.认为二氧化碳无毒,不会造成对于空气的污染。

事实上,二氧化碳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能使环境温度升高,从而容易造成干旱及海平面升高。

因此,二氧化碳也是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之一。

2.知识面狭窄,不能较好的应对开放性的试题,如例1、例3。

3.基础知识不牢,应对新信息题的能力差。

如例2,倘若没有理解并记住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就不可能正确地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基础演练】

1.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植树造林

B.就地焚烧垃圾

C.汽车改用清洁燃料

D.工厂废气经处理达标后在排放

2.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其主要原因是()

A.提高汽油燃烧效率B.降低汽油成本

C.避免污染大气D.铅资源短缺

3.下列各种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①大气中CO2增加 ②SO2、NO2排入大气中 ③CO大量排入大气中 ④冰箱制冷剂氟利昂排入大气

a.形成酸雨  b.产生温室效应  c.破坏臭氧层  d.使人中毒

A.①—d   B.②—a   C.③—c   D.④—b

4.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用玉米、高粱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C.用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D.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5.下列燃料完全燃烧时产生污染最少的是()

A.天然气B.石油C.煤炭D.木材

6.许多城市的公交客车上写有“CNG”,这是压缩天然气的英文缩写。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NG的主要成分是酒精

B.用CNG作汽车燃料,能减少空气污染

C.天然气燃烧是氧化反应

D.西气东输中气体的主要成分也是天然气

7.在煤、天然气、酒精、木炭等常见的几种燃料中,较易点燃的是     ,运输与使用相对安全的是          ,燃烧后最干净的是       。

8.某校“酸雨”(pH<5.6)测量小组的同学,取刚降落雨水的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见下表:

测定

时刻

5:

05

5:

10

5:

15

5:

20

5:

25

5:

30

5:

35

pH

4.95

4.94

4.94

4.88

4.86

4.85

4.85

(1)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推测“正常雨水”的pH7(填“>”“<”或“=”),引起这种pH变化的原因是。

(2)根据以上数据,判断所降雨水是否为“酸雨”(填“是”或“否”)。

(3)经调查,这一地区有一个硫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和一个电镀厂,这些厂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

试分析造成这一地区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4)其治理措施可以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水能、核能和太阳能等,或将工厂产生的废气通入中。

9.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利用太阳能的主要途径,绿色植物在太阳光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氧气和葡萄糖。

植物体又通过复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