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820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Word格式.docx

《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Word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Word格式.docx

由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和早醒3项组成

(7)绝望感:

由能力减退感、绝望感和自卑感3项组成。

每个因子各项目得分的算术和即为因子分

结果的解释

1.症状越轻,总分越低;

症状越重,总分越高

2.对于24项版本,总分>

=35分可能为严重抑郁;

总分>

=20分,可能是轻活中度的抑郁;

总分<

8分,则没有抑郁症状;

3.对于17项版本,总分>

=24分可能为严重抑郁;

=17分,可能是轻活中度的抑郁;

7分,则没有抑郁症状

1.抑郁评定方法及工具:

1)常用的自评问卷或量表有:

Beck抑郁问卷(BDI)、抑郁自评量表(SDS)、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

2)常用的他评工具:

HAMD、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抑郁症状问卷和Raskin量表等

2.判定病理性抑郁包括:

1)症状标准2)严重程度标准3)病程标准

3.病理性抑郁往往具有1)心境低落2)兴趣与愉快感丧失3)精力减退或疲乏感3个核心症状中的2个,同时个人的社会功能受到影响或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且持续两周以上

4.HAMD的注意事项:

(1)HAMD有3个版本,17题、21题、24题,分别包括项目的前17项、21项和全部项目,在使用时要注意不同版本在记分上的不同

(2)在HAMD中,8、9、11项通过观察来评分,7和22项通过家属来收集,16项最好依据体重记录,也可依据来访者主诉及家属提供的资料评定。

其余各项依据来访者的口述评分

(3)HAMD主要适用于抑郁症、双相障碍及神经症患者。

但对于老年病人和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的评定可能在信度、效度上受到影响

(4)HAMD在使用前一定要经过系统的培训,才能保证可靠的信度、效度。

(5)HAMD对不典型的抑郁的测评可能会低估其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

降低了对焦虑障碍的鉴别意义

(6)经过培训的施测者作一次评定,一般需要15-20分钟。

第二单元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1.HAMA由汉密尔顿于1959年编制,主要适用于评定神经症性焦虑,

2.HAMA包括14个反映焦虑症状的项目,主要涉及躯体性焦虑和精神性焦虑两大类因子结构

1.本量表适用于评定神经症及其他病人的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但不大适宜于估计各种精神病时的焦虑状态

2.HAMA对于焦虑症与抑郁症不能很好地进行鉴别

1.HAMA所有项目采用0-4分得5级评分方法,各级的标准为:

(0)无症状;

(1)轻;

(2)中等;

(3)重;

(4)极重

2.HAMA没有工作用评分标准,14个条目所评定的症状如下:

(1焦虑心境(2紧张(3害怕(4失眠

(5认知功能(6抑郁心境(7肌肉系统症状(8感觉系统症状(9心血管系统症状(10呼吸系统症状

(11胃肠道症状(12生殖泌尿系统症状(13植物神经系统症状(14会谈时行为表现

在记分上分总分和因子分。

每个因子各项目得分的算术和即为因子分,共分两个因子:

(1)躯体性焦虑因子:

肌肉系统症状、感觉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呼吸症状、胃肠道症状、生殖泌尿系统症状、植物神经系统症状等7项组成

(2)精神性焦虑:

焦虑心境、紧张、害怕、失眠、认知功能、抑郁心境、会谈时行为表现等7项组成

按照我国量表协作组提供的资料,总分>

=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

=21分,肯定有明显焦虑;

=14分,肯定有焦虑;

=7分,可能有焦虑;

总分小于7分,便没有焦虑症状;

一般来说,HAMA总分>

=14分,提示被评估者具有临床意义的焦虑症状

1.病理性焦虑的特点:

当一个人出现与现实处境不相称的焦虑不安情绪,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兴奋症状,为此感到苦恼,或影响到其社会功能,并且自己在短时间内无法消除,则达到病理性焦虑程度

2.HAMA注意事项:

1)HAMA处第14项需结合观察评分外,其余项目全依据来访者的主观感受和诉说进行评分。

经过训练的评定员,评定一次需要15-30分钟

2)HAMA对具有诊断意义的广泛性焦虑症状—担心、害怕评价不足,而对自主神经唤醒症状关注较多,不适合作为焦虑障碍的筛查和诊断工具

3)HAMA可以对焦虑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进行必要的区分,但不具有鉴别焦虑和抑郁障碍的功能

4)HAMA缺乏详尽的、可操作性强的评分标准,不同单位或专业人员间评分上会有变化

 

第三单元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

1.BPRS由Overall和Gorham于1962年编制,

2.BPRS最初版本为16项,以后增加为18项。

按照5类因子进行评分,量表协作组又增添了2个项目(工作不能和自知力障碍)

BPRS是一个评定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的量表,适用于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大多数重性精神病患者,有其适宜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BPRS属于他评量表。

通过对病人的观察和病人自己的口述,依据症状定义和评定人员的经验进行评分

其中1、2、4、5、8、9、10、11、12、15和18项,根据病人自己的口头叙述评分;

而3、6、7、13、14、16、17项,则依据对病人的观察评定。

第16项的“情感平淡”依据量表协作组意见,根据“依据观察”评分

BPRS一般评定病人近1周内的症状情况

1.BPRS最多包括20个项目,但最常用的是18个项目的版本。

所有项目采用1-7分得7级评分法,各级的标准为:

(1)无症状;

(2)可疑或很轻;

(3)轻度;

(4)中度;

(5)偏重;

(6)重度;

(7)极重。

没有或不能评定时记0分

2.BPRS所有项目的定义如下:

(1)关心身体健康

(2)焦虑(3)情感交流障碍(4)概念紊乱(5)罪恶观念(6)紧张(7)装相或作态

(8)夸大(9)心境抑郁(10)敌对性(11)猜疑(12)幻觉(13)动作迟缓(14)不合作

(15)不寻常思维内容(16)情感平淡(17)兴奋(18)定向障碍(19)自知力障碍(20)工作不能

1.BPRS的记分有总分、因子分和单项分

2.总分是所有项目得分的算术和,在18-126分之间。

3.BPRS一般归纳为5类因子:

(1)焦虑忧郁,包括1、2、5、9等4项;

(2)缺乏活力:

包括3、13、16、18等4项;

(3)思维障碍,包括4、8、12、15等4项;

(4)激活性,包括6、7、17等3项;

(5)敌对猜疑,由10、11、14等3项

4.每个因子分,即因子所包含的向缪得分的算术均数,在1-7分之间。

单项分相对应用较少,为1-7分

1.BPRS总分反映精神病性障碍的严重性,总分越高,病情越重。

2.在一般研究中,确定病人入组标准分>

35分

1.BPRS首次出版时包括16个条目,主要涉及精神病人(如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性障碍和带有精神病特征的情感障碍)常见的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解体、情绪紊乱等。

1972年又增加了2个条目:

兴奋和定向障碍。

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时又增加了2个条目:

自知力障碍和工作不能。

国内外应用最多的是18项版本

2.精神病是指脱离现实为特征,具有幻觉、妄想和自知力受损的精神障碍

3.精神病性症状仅表示存在幻觉、妄想或为数不多的几种异常行为,如广泛的兴奋和活动过多、显著的精神运动性迟滞以及紧张症性行为

4.当一种精神障碍表现出精神病性症状,而且自制力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则这种精神障碍就可成为精神病性障碍。

5.精神病性症状可见于、分裂情感障碍、妄想障碍、严重的心境障碍等

6.BPRS使用注意事项:

(1)BPRS一次评定大约需要20-30分钟的会谈和观察。

主要适用于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患者。

(2)BPRS适宜于对中、重度精神病性症状的评定,对轻度精神病性症状的评定并不理想

(3)BPRS有的版本仅16项,即比18项量表少第17项和第18项。

使用中要注意评分的变化

(4)评定的时间范围在干预入组时,评定入组前一周的情况。

以后一般相隔2-6周评定一次

(5)原量表无具体评分指导,主要依据症状定义及临床经验评分

第四单元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

1.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是由Bech和Rafaelsen于1978年编制,

2.BRMS量表有11个项目,量表协作组增加了2个项目(幻觉和妄想)在内,共计13个项目

主要用于评定躁狂状态的严重程度,适用于情感性精神病和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躁狂发作的成年患者

1.评定方法:

BRMS共11项。

各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

一般评定时间范围为最近1周。

若再次评定则间隔2-6周

2.评分标准:

BRMS每项评分标准为:

(0)无该项症状或与患者正常时的水平相仿;

(1)症状轻微;

(2)中度症状;

(3)症状明显;

(4)症状严重

①动作:

(1)动作稍多,表情活跃;

(2)动作多,姿势活跃;

(3)动作极多,会谈时曾起立活动;

(4)动个不停,

②言语:

(1)话较多;

(2)话多,几无自动停顿;

(3)很难打断;

(4)无法打断

③意念飘忽:

(1)描述、修饰或解释的词句过多;

(2)内容少散漫或离题,有意联、音联或双关语;

(3)思维散漫无序(4)思维不连贯,内容无法理解

④言语/喧闹程度;

⑤敌意/破坏行为;

⑥情绪;

⑦自我评价;

⑧接触;

⑨睡眠;

⑩性兴趣;

(11)工作

测验的记分及解释

1.BRMS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

总分反映疾病严重程度,总分越高,病情越重。

0-5分为无明显躁狂症状,6-10分为肯定躁狂症状,>

=22分为严重躁狂症状。

国外对BRMS分数进行了标准化,低于15分提示轻躁狂发作,20分左右为中等程度躁狂发作,28分左右提示重度躁狂发作

1.BRMS主要用于成年心境障碍和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躁狂发作严重程度的评估

2.在精神科临床诊断中,躁狂发作可分为三种严重程度:

1)轻躁狂2)无精神病性症状躁狂3)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

3.轻躁狂:

指不伴有幻觉和妄想,且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轻度损害的躁狂发作

4.无精神病性躁狂:

症状更加严重,明显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

5.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

指出现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症状的躁狂发作

6.在BRMS总分为重度时,患者可能是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

而BRMS总分为中度,患者也可能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

7.BRMS使用注意事项:

(1)评定员应由经过BRMS训练的专业人员担任

(2)BRMS一次评定需20分钟作用,评定的时间范围为近1周的情况,再次评定间隔一般为2-6周

(3)一般采用会谈与观察的方式,有的还需向家属或有关知情人员询问完成评定

(4)对精神分裂症的青春型兴奋不敏感,尽管兴奋明显而评分却很低

8.常见的评定误差包括:

(1)

严格误差

(2)宽容误差这三种误差都将缩小分数的分布范围而使评定的信度和效度降低

(3)趋中误差

(4)逻辑误差“光环”效应(5)期待效应(又称“Rosenthal效应”

(6)参照标准不统一、信息来源问题也是常见的评定误差

9.减少评定误差的方法包括:

(1)接受专业训练

(2)选择合适的量表

(3)制定工作用标准

(4)评定等级的划分不可过细(通常等级划分爱3-7级之间,5个等级最为常见)

(5)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6)提高评定者动机(7)正确掌握评定方法(8)两位评定者分别评定

10.检验一致性的统计方法:

(1)符合率:

一般符合率达75%即可,达90%比较理想

(2)相关分析法:

常用的是Pearson积差相关法和Spearman等级相关法;

对于多名评定者,可用组内相关系数法。

一般相关系数0.7以上即可接受,大于0.9则认为评定结果较可靠

(3)Kappa系数法。

一般要求Kappa系数大于0.5,则认为评定者之间一致性检验符合要求

第二节特殊心理评估的实施

第一单元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

1.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是广发应用的个别智力测验量表,是由美国的韦克斯勒于1949年出版,

本测验适用于6-16岁的少年儿童。

城市和农村受测者共用一套测验

与成人量表不同之处

1.测验时,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交叉进行

2.有替代分测验

3.粗分换算量表各年龄组不同

1.属于WISC-CR的替代测验的是:

背数、迷津

2.WISC-CR共有12项分测验。

语言量表包括:

常识、类同、算术、词汇、理解、背数;

操作量表包括:

填图、排列、积木、拼图、译码、迷津

其中言语测验中的背数和操作测验中的迷津属于备用测验,分别为某一类测验失效时使用

3.有时间限制的分测验是:

填图、排列、算数、积木、拼图、译码以及备用测验迷津,对于这些项目,以反应的速度和正确性作为评分的依据

4.测验的粗分按手册上相应用表转化成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的量表分。

智力等级分布表

智力等级

IQ的范围

人群中理论分布比率(%)

极超常

≥130

2.2

超常

120~129

6.7

高于平常

110~119

16.1

平常

90~109

50.0

低于平常

80~89

边界

70~79

智力缺陷

≤69

智力缺陷的分等

智力缺陷等级

占智力缺陷的百分率%

轻度

50~69

85

中度

35-49

10

重度

20~34

3

极重度

0~19

2

5.各分测验的主要功能:

常识

主要评量个人在一般社会机会中所习得的一些知识。

它反映受测者的天资、早期的文化环境与经验、学校教育的理论及文化的偏好。

良好的记忆能力也是必需

类同

测验涉及较高的智力能力,受测者在此分测验上的表现也与其文化经验、情绪及记忆能力有关。

它可以测量除一个人的“一般因素(G)”的分量

算术

测验受测者的数量概念、计算及推理应用的心算能力,还需要注意力。

与学校的教育经验也有关

词汇

测量受测者对词汇的了解程度,并可根据受测者解释词汇时运用的字句及解说方式,判断其生活经验的优劣及接受教育的程度

理解

此分测验与社会性成熟、行为规范的遵循及文化经验有关,也可看出受测者评价和利用有关经验的能力,与文字表达亦有关

背数

短时回忆的测验,主要评量注意力与短时记忆的能力。

智力低下者顺背往往不超过5个数字,倒背不超过3个数字

填图

此分测验受测者需运用注意力、推理、视觉组织、记忆,以及区分重要因素与细节的视觉辨识和观察等能力,

排列

测量一个人不用语言文字而能表达和评价每个情景的能力。

视觉组织与想象力亦为重要

积木

视觉动作协调和组织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形象背景的分辨能力

拼图

此分测验需运用视觉组织能力、视觉动作的协调能力,以及知觉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能力

译码

主要测短时记忆能力,视觉—动觉联系,视觉、动作的协调和心理操作的速度,与学习能力高度相关

迷津

此分测验主要涉及计划能力、空间推理及视觉组织能力,亦需视觉动作的准确与速度

6.智力迟滞的心理特点:

1)智力迟滞即智力缺陷又称精神发育迟滞或精神发育不全,是以智力低下和适应能力欠缺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2)轻度,相当于“能教育”者;

中度,相当于“能训练”者

7.WICS-CR的注意事项:

(1)实施时,在一般情况下,室内除主测者和受测者外不得有第三者在场。

必要时,可加主测者助理以人。

主测者和受测者隔桌对坐

(2)有效的测验结果有赖于主测者遵从标准手续进行测试。

因此在测验过程中主测者绝对不能改变任一测题所规定的语句,或者超出允许的范围给儿童提供帮助。

要按说明书规定的程序实施。

必须严格守时

(3)测题的指导语应该用自然的谈话语调来表达。

必要时可插入恰当的评语来提高受测者对测题的兴趣,促进他更加努力应试

(4)为每名儿童施行10个测验大约需时55~80分钟,要尽可能使全部测验一次施行完毕。

如有困难,可分两次进行,但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一周。

(5)要求主测者做判断的分测验是:

类同、词汇、理解三个测验的大部分项目及常识测验的部分项目

第二单元儿童行为量表(CBCL)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或称儿童行为清单(ChildBehaviorCheckList,CBCL)编制于1970年。

CBCL有四种版本:

家长用(2种)、老是用和年长儿童自评用。

其中家长用表又分为2-3岁用表和4-18岁儿童用表,书中选用的是我国修订的4-16岁家长用表

本量表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般情况、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其中行为问题包括113个项目

CBCL主要用于筛查儿童的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适用于4-16岁的儿童。

主要用来识别和评价行为和情绪问题高危儿童,但并不能给出心理障碍的诊断

(1)评定方法:

CBCL具有家长、老师和年长儿童自评三种方式。

针对4-16岁儿童的家长用CBCL,可以由熟悉儿童的父母或照料者进行填写

(2)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的项目不计分;

第二部分除个别项目外,均需评分

(1)在CBCL,第一部分不记分,但在分析时要注意父母的职业,这往往与家庭的经济状况有关

(2)第二部分的社会能力归纳成三个因子,即活动情况、社交情况及学习情况,得分越高表明社会能力越强。

量表作者根据美国常模的2百分位数,作为分界值,低于该值(T分<

30)即可认为可疑异常

(3)第三部分每一条行为问题都有一个分数(0、1或2)称为粗分,把113条的粗分加起来,称为总粗分,分数越高,行为问题越大,越低则行为问题越小。

正常上限分界值:

年龄

男孩

女孩

4~5

42

42~45

6~11

40~42

37~41

12~16

38

37

(4)原作者把因子分的正常范围定在69-98百分位(P)之间,即T分在55~70之间。

分数超过98百分位(T分≥70)时即认为可能异常应予以复查

1.通常起病于童年和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包括:

(1)多动性障碍

(2)品行障碍(3)品行与情绪混合障碍(4)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

(5)特发于童年和少年期的社会功能障碍(6)抽动障碍(7)其他行为与情绪障碍

2.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包括:

(1)离别焦虑

(2)恐惧焦虑(3)社交焦虑

3.CBCL的注意事项:

(1)CBCL具有家长用、教师用和年长儿童自评用三种形式,每种形式具有不同的施测对象和使用方法,在选择使用时要十分注意

(2)CBCL家长用版本,必须由熟悉儿童情况的家长或照料者填写。

(3)本书介绍的CBCL家长用版本适用的年龄范围为4~16岁儿童和少年,主要用于筛查而非诊断,并对儿童孤独症和精神发育迟滞的敏感性不足

(4)每做一次CBCL评定约需30分钟。

第三单元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第二版(MMPI-2)

MMPI-2编制于1989年,包括567个自我报告形式的题目,分基础量表、内容量表和附加量表三大类,其中基础量表包括有10个临床量表和7个效度量表。

如果只为了精神病临床诊断,可做前370题

适用于18-70岁的受测者,文化程度在小学毕业以上。

因取样主要是城市人口,故对农村受测者适用性较差

施测步骤:

测验形式主要为手册式,现较多应用的是人机对话式

(1)除临床量表5(Mf)和0(Si)外(它们的T分数仍采用线性T分),所用临床量表以及新的内容量表T分数皆为一致性T分。

临床量表0及5是双向量表,低分与高分都具有解释意义。

(2)MMPI-2的记分方法包括:

1)多数量表采用一致性T分2)采用内插、外插法综合量表原始分数

(3)一致性T分数的特点:

1)不同量表上相同的T分值所对应的典型分布百分位点是一致的。

2)各量表一致性T分分布趋向一致,均呈正偏态状,能更好地反映出总人口的心理异常特性

3)不同语言版本的MMPI-2均参照同一分布曲线来计算各自常模的一致性T分

结果的解释:

MMPI-2的美国常模为65分,但MMPI和MMPI-2的中国常模均为60分

相关知识

(1)MMPI和MMPI-2之间有394个项目完全一样

(2)MMPI-2各量表可分为三类:

基础量表、内容量表和附加量表

(3)10个临床量表中只有两个没有亚量表,他们是量表1(Hs)、量表5(Mf)、量表7(Pt)

(4)MMPI的效度量表由原MMPI的四个增加至七个。

除Q量表、F量表、L量表及K量表外,新增加Fb及VRIN、TRIN

(5)MMPI-2的局限:

1)受测者多来自城市,与中国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多数情况不符

2)常模受测者的职业分布于实际略有偏差

注意事项:

(1)测验前,要让受测者指导这个测验的重要性以及对他的好处,以便得到他的合作

(2)应该向受测者讲清楚,若不会不能刻意空下来但不能空太多

(3)若受测者问道,有些想法以前有过现在没有了,则以现在的情况为主

(4)测验可分几次完成

(5)使用临床量表时,最好用英文缩写字母,或者数字符号代替中文全译名称

第三节测验结果的解释

第一单元WAIS-RC的解释

1.总智商(FIQ)的分析:

通常可用测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