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工作总结范文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上交成果控制像片技术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862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工作总结范文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上交成果控制像片技术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优秀工作总结范文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上交成果控制像片技术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优秀工作总结范文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上交成果控制像片技术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优秀工作总结范文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上交成果控制像片技术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优秀工作总结范文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上交成果控制像片技术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优秀工作总结范文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上交成果控制像片技术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优秀工作总结范文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上交成果控制像片技术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优秀工作总结范文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上交成果控制像片技术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优秀工作总结范文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上交成果控制像片技术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优秀工作总结范文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上交成果控制像片技术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优秀工作总结范文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上交成果控制像片技术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优秀工作总结范文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上交成果控制像片技术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优秀工作总结范文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上交成果控制像片技术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优秀工作总结范文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上交成果控制像片技术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优秀工作总结范文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上交成果控制像片技术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秀工作总结范文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上交成果控制像片技术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优秀工作总结范文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上交成果控制像片技术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工作总结范文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上交成果控制像片技术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优秀工作总结范文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上交成果控制像片技术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各独立模型可以用解析法或用立体测图仪来建立。

独立模型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就是把这些独立模型的全部纳入到整体平差运算中。

此时每个独立模型只作平移、旋转和缩放,把各个加密点和控制点的模型坐标作为观测值,使相邻独立模型的同名点的坐标相等,控制点的坐标同外业的实测坐标相等。

在实践中常常把加密点的平面和高程分开解算,以减少计算机的存贮和计算工作量。

4.光线束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

以投影中心点、像点和相应的地面点三点共线为条件,以单张像片为解算单元,借助像片之间的公共点和野外控制点,把各张像片的光束连成一个区域进行整体平差,解算出加密点坐标的方法。

其基本理论公式为中心投影的共线条件方程式(见解析摄影测量)。

由每个像点的坐标观测值可以列出两个相应的误差方程式,按最小二乘准则平差,求出每张像片外方位元素的6个待定参数,即摄影站点的3个空间坐标和光线束旋转矩阵中3个独立的定向参数,从而得出各加密

点的坐标。

以上3种方法中,光线束法理论公式是用实际观测的像点坐标为观测值列出误差方程式,所以平差的理论是严密的,加密的精度也应该最高。

但在实施中应清除航摄资料本身存在的系统误差,否则光线束法的优越性就得不到发挥。

航带法在理论上最不严密,但它在运算中有消除部分系统误差的功能,而且运算简单,对计算机内存容量的要求不高。

同模拟法比较,解析法精度高,速度快,没有模拟法的种种限制,而且对航摄机物镜畸变、摄影材料的变形、大气折光等物理因素所引起的像点误差,以及地球曲率的影响等都可以用计算的方法逐点加以改正,提高加密精度,从而可大量减少外业控制点的测量工作。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方法不仅可用于测绘地形图的控制点内业加密,而且还可用于国民经济的其他方面,如铁路、公路的选线,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等。

5.目的:

①为测绘地形图提供定向控制点和像片定向参数

②测定大范围内界址点的统一坐标测定大范围内界址点的统一坐标

③单元模型中大量地面点坐标的计算单元模型中大量地面点坐标的计算④解析近景摄影测量和非地形摄影测解析近景摄影测量和非地形摄影测量

6.意义:

①不触及被量测目标即可测定其位置和几不触及被量测目标即可测定其位置和几何形状

②可快速地在大范围内同时进行点位测定可快速地在大范围内同时进行点位测定

③以节省野外测量工作量,以节省野外测量工作量

④不受通视条件限制不受通视条件限制

⑤摄影测量平差时,区域内部精度均匀,摄影测量平差时,区域内部精度均匀,且不受区域大小限制

7.当前主要研究的是:

范文写作①自动剔除量测粗差。

根据检验粗差的理论,适当增加多余观测,剔除粗差以提高观测值的可靠性。

②消除系统误差的影响。

除致力于提高原始资料的质量外,也须在整体平差的解算中引入反映剩余系统误差的附加参数,进行统一解算的自检校平差。

这种办法能有效地抵偿系统误差的影响,而又不增加外业控制点。

③联机空中三角测量。

利用解析测图仪或立体坐标量测仪同计算机联机进行空中三角测量,在作业过程中实现人机对话,易于及时发现粗差,获取比较可靠的量测数据和提高作业速度。

④摄影测量数据和其他数据的联合平差。

这对稳定和提高平差精度和减少外业控制点具有重要意义。

可供利用的已知数据有空中测微高差仪和空中测高仪数据,以及地面的某些测量结果。

篇二:

光束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作业报告

光束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求像片外方位元素和加密点的地面坐标

一、原理:

首先给出的原始数据像素坐标转换成像平面直角坐标;

然后利用后方交会原理并采用控制点的向平面直角坐标和地面坐标迭代求解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再通过前方交会求加密点的地面坐标;

最后进行精度评定。

二、计算流程:

1、求出四个控制点及所有待求点的像点坐标(x1,y1)与(x2,y2);

2、空间后方交会计算两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根据编好的计算机程

序读取原始文件中的数据控制点的地面坐标和相应的像点像素坐标(第一步已经转换成像平面直角坐标),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对两张像片各自进行空间后方交会,计算各自的6个外方位元素Xs1,Ys1,Zs1,ψ1,w1,k1和Xs2,Ys2,Zs2,ψ2,w2,k2;

3、空间前方交会计算待定点的地面坐标:

用各片的外方位角元素

计算左右片的方向余弦值,组成旋转矩阵R1与R2,逐点计算像点的像空间爱你辅助坐标(u1,v1,w1)及(u2,v2,w2);

根据外方位元素计算基线分量(Bu,Bv,Bw);

计算投影系数N1,N2;

计算待定点在各自的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中的坐标(U1,V1,W1)及(U2,V2,W2);

最后计算待定点的地面摄影测量坐标。

4、进行精度评定:

利用前方交会求出地面控制点的坐标,再与地

面实测坐标求差,将两者差值视为真差值,由这些真差值计算出点位坐标精度。

三、基本公式:

1、像素坐标(I,J)转换成像平面直角坐标(x,y):

x=(J-2136)*5.19/1000/1000;

y=(1424-I)*5.19/1000/1000;

2、后方交会:

共线条件方程:

x?

?

f*

a1(X?

Xs)?

b1(Y?

Ys)?

c1(Z?

Zs)

a3(X?

b3(Y?

c3(Z?

Zs)a2(X?

b2(Y?

c2(Z?

y?

外方位元素系数矩阵:

Zp=a3*(L_X-Xs)+b3*(L_Y-Ys)+c3*(L_Z-Zs);

a11=1/Zp*(a1*f+a3*x);

a12=1/Zp*(b1*f+b3*x);

a13=1/Zp*(c1*f+c3*x);

a14=y*Sin(w)-(x/f*(x*Cos(k)-y*Sin(k))+f*Cos(k))*Cos(w);

a15=-f*Sin(k)-x/f*(x*Sin(k)+y*Cos(k));

a16=y;

a21=1/Zp*(a2*f+a3*y);

a22=1/Zp*(b2*f+b3*y);

a23=1/Zp*(c2*f+c3*y);

a24=-x*Sin(w)-(x/f*(x*Cos(k)-y*Sin(k))-f*Sin(k))*Cos(w);

a25=-f*Cos(k)-y/f*(x*Sin(k)+y*Cos(k));

a26=-x;

3、前方交会:

计算旋转矩阵:

a=Cos(ψ)*Cos(k)-Sin(w)*Sin(ψ)*Sin(k);

a2=Cos(ψ)*Sin(k)-Sin(w)*Sin(ψ)*Cos(k);

a3=-Sin(ψ)*Cos(w);

b1=Cos(w)*Sin(k);

b2=Cos(w)*Math.Cos(k);

b3=Sin(w);

c1==Sin(ψ)*.Cos(k)+Cos(ψ)*Sin(w)*Sin(k);

c2=-Sin(ψ)*Sin(k)+Cos(ψ)*Sin(w)*Cos(k);

c3=Cos(ψ)*Cos(w);

基线分量:

Bu=Xs2-Xs1;

Bv=Ys2-Ys1;

Bw=Zs2-Zs1;

投影系数:

U1V1W1

N1u1v1w1U2V2W2

2?

N2u2v1w2

Buw2?

Bwu2N1?

u1w2?

u2w1Buw1?

Bwu1N2?

u2w1计算地面点坐标:

X?

Xs1?

U1?

Xs2?

U2Y?

Ys1?

V1?

Ys2?

V2Z?

Zs1?

W1?

Zs2?

W2

5、精度评定:

(X控?

X摄)

2

ux?

n

x

uY?

(Y控?

Y摄)

y

uZ?

(Z控?

Z摄)

z

四、实例:

使用数码相机拍摄了两张航测相片Img261和Img262,量测了6对点的影像坐标,其中前4个点为地面控制点(GCP),后两个点为加密点。

如下表所示。

相片参数:

大小为4272(列)*2848(行),像主点位于影像中心,像素大小为5.19micron,相机的焦距为24mm。

.

Img261的外方位元素初始值:

X=397510.760,Y=3445853.978,Z=1455.153,角元素为0;

Img262的外方位元素初始值:

X=397513.320,Y=3445979.811,Z=1453.685,角元素为0;

请采用光束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方法,解求每张相片的外方位元素和加密点的地面坐标。

原始数据文件:

生成结果文件:

程序源代码:

using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System.Linq;

usingSystem.Text;

usingSystem.IO;

namespace摄影测量光束法编程作业{

classProgram{

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原始观测数据:

控制点和加密点的像素坐标(x1,y1,x2,y2),控制点的地面坐标(X,Y,Z)FileStreamfs=newFileStream(@控制点观测数据.txt,FileMode.Open,FileAccess.Read);

FileStreamfs2=newFileStream(@控制点观测数据.txt,FileMode.Open,FileAccess.Read);

StreamReaderg_line=newStreamReader(fs);

StreamReaderr=newStreamReader(fs2);

intline=0;

while(g_line.ReadLine()!

=null){

line++;

}

g_line.Close();

double[]L_X=newdouble[line];

double[]L_Y=newdouble[line];

double[]L_Z=newdouble[line];

double[]I1=newdouble[line];

double[]J1=newdouble[line];

double[]I2=newdouble[line];

double[]J2=newdouble[line];

double[]x1=newdouble[line];

double[]y1=newdouble[line];

double[]x2=newdouble[line];

double[]y2=newdouble[line];

intn=0;

for(n=0;

nline;

n++){

stringasd=r.ReadLine();

string[]kon;

kon=asd.Split(newChar[]{‘,’,’,’,’,’});

I1[n]=double.Parse(kon[0]);

J1[n]=double.Parse(kon[1]);

篇三:

空中三角测量作业步骤

2010-07-1517:

50

空中三角测量一般有两种作业方式,一是全自动作业方式,一是半自动作业方式。

全自动方式对影像的飞行质量、扫描质量以及测区的地物结构、地形类别等要素,要求比较苛刻。

半自动作业方式是比较可靠的作业方式,该方式适合于各种测区。

半自动作业是在屏幕上直接选取、量测标准点位点(测图定向点,也是人工点),然后用数字影象匹配技术,产生大量的同名点(自动点),最后人工点、自动点一起整体平差,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作业速度比较快,模型与模型、航线与航线之间的连接点很多,网的结构很强,而且没有大的粗差。

该作业方式与传统作业方式相比,它将像片选点工作移到屏幕上进行,并将选点、测点工作一次完成,所以作业速度比传统作业方式快得多。

全自动作业方式与半自动作业方式相比,前者所有标准点位点都是用影像自动匹配的方法获取,如有遗漏再由人工补测,人工补测工作量的大小,取决于测区航片的飞行质量、扫描质量以及测区的地物结构、地形类别等要素;

后者所有标准点位点都是人工测定。

如果像片质量很好,前者速度快,像片质量不好,前者容易匹配失败,补测的点多。

全自动作业方式不仅对测区航片资料要求甚高,而且对作业员的每一步作业质量要求很高。

由于在全自动作业方式时,作业员前期的工作量很少,但每一步作业都很重要,都是必不可少的,都不允许出错,一旦出错就有可能造成整个作业失败。

下面介绍空中三角测量的作业步骤。

3.1人工点选点及编制人工点点号

软件操作:

功能说明:

人工点指地面外业控制点和人工选定的标准点位点(测图定向点)。

人工点编号不得超过五位,可以含有字母(字母不分大小写)和其他符号。

人工点的选、刺点可以在像片(控制片)上进行,也可直接在屏幕上进行。

人工点点号编排规则:

航线拼接点点号:

第一位必须为字母“T”;

保密点点号:

第一位必须为字母“B”;

未知三角点点号:

第一位必须为字母“S”;

自动点转为人工点点号:

第一位为字母“Z”或“M”(软件自动生成)。

产生文件:

注:

⒈此步作业可做可不做,如果加密成果要用于模拟测图仪、解析测图仪测图定向,

就必须做。

⒉人工点点号第一位字母“T”、“B”、“S”、“Z”和“M”是特定用途的点号,其他人工点点号不能使用。

3.2建立测区目录

在正式进入操作之前,必须给新测区创建一个新的目录,以存储新测区的数据。

新测区目录可以由字母或汉字组成,但长度不得超过12位(字母12个,汉字6

个)。

3.3建立测区信息、像机信息、控制信息数据文件

调用“输入信息”模块中的“输入测区信息*.inf”、“输入像机信息*.ftc”、

“输入控制信息*.gd”功能。

产生或修改自动空三软件所需的三种测区基础数据文件:

测区信息文件*.inf、摄影机信息文件*.ftc、控制点大地坐标信息文件*.gd。

控制点坐标文件必须重点检查,排除输入错误。

在*.inf文件中,点位分布间隔一般用4-6mm,全自动作业方式一般给4mm。

产生*.inf、*.ftc、*.gd文件,存放在测区目录中。

上述三个文件也可用“记事本”按4.1、4.2、4.3中描述的数据格式建立或修改。

3.4影像数据的准备和检查

调用“影像处理”模块中的“彩色转灰度影像”、“TIFF、BMP格式转ECW格式”功能和“各种检测”模块中的“检测影像文件”功能和“影象检查及处理”功能。

将所有影象扫描数据*.tif、*.jpg、*.bmp、*.sid或*.ecw文件拷入测区目录下的image子目录中,如果在当前盘存放不下所要存放的文件,可在其他硬盘上建立相同的测区目录和image子目录,再将剩余的文件存放其中。

*.tif文件必须是非压缩格式(*.bmp文件也是非压缩格式),文件属性必须是可读可写方式。

其他格式都是压缩格式。

由于彩色影象数据量较大,作业较慢,可调用“彩色转灰度影像”功能,将彩色影象转换为灰度影象,然后用灰度影象进行作业。

当影像文件较大、硬盘存储不下时,可调用“TIFF、BMP格式转ECW格式”功能将影像进行压缩存储,压缩倍率最好不要超过5,最大不要超过10。

在输入完影像文件之后,调用“各种检测”模块中的“检测影像文件”功能进行检查,看是否还缺少影像文件,如果图形中有红“X”,则是缺少影像文件,必须补充。

产生*.tif、*.jpg、*.bmp、*.sid或*.ecw文件,存放在测区目录下IMAGE子目录中。

3.5制作金字塔影象

调用“影像处理”模块中的“影象金字塔”功能。

在像点坐标采集、自动匹配过程中,采用的都是“金字塔”影象匹配技术,需频繁调用金字塔影象,因此需预先制作。

产生*.tif5、*.ecw5、*.bmp5、*.sid5或*.jpg5等文件,存放在测区目录下IMAGE子目录中。

3.6影像数据的几何处理

调用“各种检测”模块中的“影象检查及处理”功能。

在影像扫描时,有些像片被斜置或倒置,这时需要对影像进行几何变换(如左旋90度、右旋90度、旋转180度等),可调用“各种检测”模块中的“影像检查及处理”功能进行处理,处理方式可以是单片形式或整条航线形式。

注意:

这些处理只限于*.tif、*.bmp文件,其他压缩格式不能处理,因为对压缩

以后的影像处理后,再压缩存储,影像失真会更大。

产生新的*.tif、*.tif5、*.bmp、*.bmp5文件,存放在测区目录下IMAGE子目录中。

3.7量测框标及内定向

调用“内定向”模块中的“人工量测框标”或“自动量测框标”功能和“各种检测”中的“检查内定向成果”功能。

测定四个或八个框标,计算内定向参数。

首先用仿射变换公式进行内定向:

Xi’=A0+A1*Xi+A2*Yi+A3*Xi*Yi

Yi’=B0+B1*Xi+B2*Yi+B3*Xi*Yi

Xi’、Yi’为框标理论坐标;

Xi、Yi为框标观测坐标;

Ai、Bi为内定向参数,当四个框标时,A3、B3接近为0。

如果框标坐标残差(距离)大于指定的限差,则用正形变换公式计算出误差较大的点:

Xi’=A0+A2*Xi+A3*Yi

Yi’=A1+A2*Yi-A3*Xi

内定向结束后,可调用“各种检测”中的“检查内定向成果”功能,检查内定向是否合格,如果图形中有红“X”,则表示该片内定向超限。

产生*.kb、*.outkb、jiben.map、*.kbmap、*.kbz、*.sg和*.zhx文件,存放在测区目录下EXCESS子目录中。

3.8选取航线拼接点和检查

调用“选点”模块中的“选航线拼接点”和“各种检测”中的“检查‘T’点位”功能。

选点时,首先选取航线拼接点。

航线拼接点的作用是用于确定航线与航线之间像片相互位置对应关系。

航线与航线之间最少选二个点,最多选九个点(一般是隔10-12张像片选一个,在重叠度突变的像片上最好选一个),航线拼接点点号要用“T”开头。

软件自动生成点号。

选完“T”点后,可调用“各种检测”模块中的“检查‘T’点位”功能,检查“T”点的分布和遗漏。

如果有空中DGPS坐标,可以不做这一步,因为DGPS坐标本身就确定了位置关系。

产生*.ip、*.ip1、pointname.dat、*.sg、*.phgx文件,*.ip、*.ip1存放在测区目录下DAT子目录中,其他存放在EXCESS子目录中。

3.9选取标准点位点和检查

调用“选点”模块中的“选标准点位点”和“各种检测”模块中的“检查标准点位人工点”功能。

在半自动作业方式时,必须在每张像片主点上下标准点位上选取人工点,软件自动生成点号,另外,还要选取测区四角四个地面平高控制点。

在全自动作业方式时,只要选取测区四角四个地面平高控制点。

选取测区四角四个地面平高控制点的目的,是用这四个点,反算其它地面平高控制点在像片上的位置。

如测区中有地面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不是三维坐标的控制点),也必须在这步作业中选、测。

选完标准点位点后,须调用“各种检测”模块中的“检查标准点位人工点”功能,检查人工点的分布以及选点是否正确、是否有遗漏。

产生新的*.ip、*.ip1、pointname.dat、*.sg、*.phgx文件,存放位置同上。

3.10自动匹配加密点

调用“构建自由网”模块中“航线自动匹配构建航线自由网”和“测区自动匹配构件测区自由网”功能。

“航线自动匹配构建航线自由网”功能是在全测区范围内自动匹配各航线内的加密点。

“测区自动匹配构建测区自由网”功能是在全测区范围内自动匹配各航线内和航线间的加密点。

在半自动作业方式时,调用前一功能,后一功能可调可不调;

在全自动作业方式时,必须调用后一功能。

如匹配失败,其原因有多种:

在半自动作业方式时,是所在像对中的人工点有大的粗差,补救办法是检查、修测该模型及该模型前后的人工点;

在全自动作业方式时,除上述原因外,还有影像质量或飞行质量的问题,如像片重叠度突变、像片K角较大等,补救的办法是在失败的像片上增加二个人工点。

产生*.ip、*.ip2、*.ip3、*.outs、*.bc、*.bct、*.sd文件,*.ip、*.ip2、*.ip3存放在测区目录下DAT子目录中,*.outs存放在OUT子目录中,*.bc、*.bct、*.sd存放在EXCESS子目录中。

3.11修测人工点的粗差

调用“修改坐标”模块中的“修测相对定向粗差点”功能。

人工量测的人工点,其上下视差、模型连接差都可能含有粗差,需

进行修测。

在一些影象不好的模型,连接点的距离太短,连接力度不够,需补测一些连接点。

对于上下视差残差超限、模型连接超限的自动点,软件自动删除。

产生新的*.ip、*.outs、*.bc、*.bct、*.sd文件,存放位置同上。

3.12计算未量测的地面控制点点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