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8740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0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

 

A.敲打在空气中形成了两个声波 

B.声波在空气中发生了反射

C.声波在铁管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9、(10·

南允)声音从水中传入到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的大小将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如何变化不能确定

10、要使笛子发出声音,必须用口来吹,使管子里的___发生___.

11、人耳能区分开回声和声源的条件是二者相差_____秒以上.

12、一架在3015米高空飞行的飞机,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35米/秒.则飞机发出的声音传到地面所用的最短时间是________秒.

13、夜晚,进行侦察的侦察员为了及早发现情况,常将耳朵贴在大地上倾听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比气体传播得______.

14、东城小学的同学敲锣打鼓列队欢送新兵入伍,这锣声、鼓声是由于锣面和鼓面的_________产生的,再通过_________向四周传播开来.

15、某人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1.2s听到回声,则此人离山崖的距离大约是_____m.(

m/s)

16、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______________.

17、声音是靠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声音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

(1、A2、C3、A.4、C5、B6、A7、B8、D9、C10、空气,振动.11、0.1.12、9.13、快.14、填“振动”,“空气”.15、

16、液体(水)也能传声.17、振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

1.我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__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_____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____,_________把信号传给_________,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2.人失去听觉是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发生了障碍.

3.声音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4.人如果将双眼蒙上,靠听觉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是因为_________

5.从生物课上我们知道,耳聋分为____耳聋和____耳聋两种;

前者____治愈,后者____治愈.

6.实验表明骨____(填“能”或“不能”)传导声音.

二、选择题

7.下列关于人感知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鼓膜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B.将耳朵堵住后,仍能够感知声音

C.听小骨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D.听觉神经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8.人们凭听觉可判断声源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靠骨传导判断的B.靠声源的音调判断的

C.靠双耳效应判断的D.靠声源的响度判断的

(1.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大脑

2.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3.头骨,颌骨4.人的双耳效应5.神经性、非神经性;

不可以、可以6.能7.D8.C)

第二课时:

1.声源发声时,声音的响度跟声源振动的_____________有关.当声源的_____越小时,声音的响度会越__________.

2.“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__很大;

“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___很高;

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____不同.

3.如果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______;

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______________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__有关.

5.音调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决定的,________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有关系,_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

6.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产生的现象是_____,这是由于_______.

7.张平同学学了“声学”知识后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小实验.A是一根一固定桌面上的橡皮筋,另一端用细绳绕一个定滑轮连着一个小盘B,在小盘中逐渐地增加小石子或硬币,就能利用竹片在橡皮筋上弹出不同的声音.解释:

(1)这些声音主要区别是______不同;

(2)声音有这些区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8.乐音的三要素是:

音调、________和音色.

9.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________,声源振动的振幅越大,离声源的距离越近,响度越________.

10.男生说话粗犷,而女生讲话较尖细,这是因为他们说话的________不同,其原因是男女同学的________不同.

(1.振幅,振幅,越小2.响度,音调,音色3.音调,响度4.高,振动频率5.振动频率,频率;

振幅,振幅,远近.6.解:

“听到的声音不同”,“振动快慢不同,产生声音的音调不同”.7.解:

(1)“音调”,

(2)橡皮筋被拉得越长即越紧,振动越快.8.答案:

响度.9.答案:

高,大.10.答案:

音调,声带.)

一、填空题

1.噪声是发声体做_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_____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人们生活、学习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中其声音的强弱为_________dB~_________dB.

4.长期生活在_________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

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关于噪声的来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街道上的汽车声B.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轻声耳语

C.建筑工地的机器声D.半夜里邻居家的电视声

6.经过实验,影响人们工作效率的声音强度为

A.40dB以下B.40dB~70dBC.70dB以上D.90dB

7.良好的休息和睡眠环境,要求声音的强度不能超过

A.70dBB.50dBC.90dBD.30dB

8.为了保护听力,声音强度不能超过

A.90dBB.70dBC.110dBD.30dB

9.(多选)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控制噪声的途径是

A.防止噪声进入耳朵B.阻断噪声的传播C.减小噪声的振动频率D.防止噪声的产生

10.(多选)要控制和减弱噪声的危害,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在公路边种植花草树木B.在耳朵里塞棉花团C.把机器固定在大底座上D.给发动机安装消音器

1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凡是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凡是敲鼓的声音一定是噪声D.声源振动越强烈,它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12.当夜深人静你正欲入睡时,从邻居家传来了悠扬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你认为它是乐声吗?

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13.如果你家居住的地方附近正在施工建筑楼房,每天晚上都有吵闹嘈杂的噪声,你将如何防止这些噪声对你的危害,说出你采取的措施和物理依据.

(1.无规则2.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干扰3.30,404.905.B6.C7.B8.A9.ABD10.ABCD11.B

12.不是,是噪声.从噪声的环保定义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夜深人静是人们正常休息的时间,而邻居家的声音妨碍了人们的正常休息,所以不是乐音而是噪声.

13.三个途径:

防止噪声的产生;

阻断噪声的传播;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1、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某同学听到校园的钟发出“铛、铛铛”的声音时,就知道上课了。

这些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表明:

只有回声比原声晚0.1s到达人耳,人才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

这时人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要_________________m。

(声速取340m/s)

3、在一个两端开口的纸筒的一端蒙上橡皮膜,用橡皮筋扎紧。

对着火焰敲橡皮膜,火焰会_________。

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B.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

C.牙医用超声波洁牙D.利用声呐测海深

5、蝙蝠夜间出来活动从来不会撞到墙壁、树枝上,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蝙蝠的眼睛有夜视功能B.夜晚有月光

C.蝙蝠的嗅觉很好,可以嗅出前面是否有物体

D.蝙蝠发出超声波可以在物体上返回,根据回声就可以判定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6、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捕食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

C.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D.人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

7、人民大会堂四周墙壁都做成有许多针孔状(像蜂窝似的小孔),这主要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加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D.装饰礼堂、美观好看

1、声音能传递信息2、173、摇摆声波能传递能量

4、C5、D6、A7、A

第三课时:

当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20°

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

1、一束与镜面成40°

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则入射角是________,反射角是_______,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

2、当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时,则入射角是_________。

3、如果你从一块小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位同学的眼睛,那么无论这个平面镜多么小,你的同学也一定能从平面镜中看到你的眼睛,这说明了光路的_________性。

4、人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_________的缘故。

5、雨后初晴的月夜,地面坑洼,处有积水,在月光下行走时,如果发现前面某处特别亮,夜行者通常认为那是积水,他的判断依据是。

6、坐在教室各个位置的同学,眼睛能清楚地看到黑板上面的字,这是由于()

A.粉笔字发出的光射入眼内B.眼睛发出的光觉察到黑板上粉笔字

C.粉笔字对光产生了镜面反射D.粉笔字对光产生了漫反射

7、在黑暗的房子里,桌子上立着一平面镜,镜子后面是白色的墙,用手电筒正对着镜子和墙照射,则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墙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墙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8、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线与镜面间的夹角逐渐减小时,则()

A.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增大B.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减小

C.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减小D.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增大

9、利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00°

,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应该是:

()

A.100°

B.80°

C.40°

D.50°

10、在下图中画出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11、在下左图中画出平面镜

12、如上中图,是潜望镜的原理图,试画出光经潜望镜两次反射的光路图

13、如上图所示,太阳光线跟水平方向成40°

角,要利用太阳光垂直照亮井底,应把平面镜放在跟水平方向成_____________角的位置。

(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1、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挂在墙上的平面镜,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将()

A.逐渐变小B.逐渐变大C.先变大后变小D.不变

2、某人站在平面镜前,他在镜中的像是()

A.实像B.虚像C.缩小的像D.放大的像

3、下列事例中观察到的是物体虚像的是()

A.看电影B.看湖水中船的倒影C.小孔成像D.太阳下物体的影子

4、小猴子在水中捞不到月亮,这是由于水中的“月亮”是()

A.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实像B.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C.光的漫反射所成的实像D.光的折射所成的虚像

5、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面镜     D.平行玻璃板

6、平面镜成像时,若像与物之间距离减小了12cm,则物体()

A.向镜面靠近6cmB.远离镜面6cmC.向镜面靠近12cmD.远离镜面12cm

7、一个人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处,若将镜子向人平移1m,则人和像之间的距离是()

A.3mB.2mC.1.5mD.1m

8、一个人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以1m/s的速度向后离开镜面,则像相对镜面的速度的大小是()

A.0.5m/sB.1m/sC.2m/sD.4m/s

第四课时: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平面时,光的__________方向发生了改变,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空气,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__,还有一部分光进入水中,光线发生______,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__,这两种现象是同时发生的。

1、有经验的渔夫在叉鱼时,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

看到游泳池的水比实际的浅,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光的_________造成的。

2、

通过放在写字台上的玻璃板观察板下的文字,所看到的文字的位置往往比实际位置______(填“高”或“低”)一些,这是由于___________造成的。

3、如图所示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光路图,由图可知,

入射角是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_。

4、水缸内灌满清水,我们看到缸底的深度比实际深度要()

A.深B.浅C.一样深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某同学涉水过河时,看到水底的石头是()A.变浅了的石头的实像

B.变浅了的石头的虚像C.变深了的石头的虚像D.变深了的石头的实像

6、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界面发生了折射,下图中正确的是()

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看到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曲B.平静的水面上清楚地看到映出的岸上的景物

C.池塘水的深度,看上去比实际的要浅D.灯光下靠近墙的地方,手的各种姿势形成的手影

8、站在池边往水中看,可以看到:

水面上漂浮的木块、水下的游鱼、池边的树木和天空的白云。

那么,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像是()

A.木块B.游鱼C.树木D.白云

9、下列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1)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看水下部分向上弯折了

(2)海市蜃楼的现象

(3)在太阳光照射下树木出现的的影子(4)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

A.

(1)、(3)B.

(1)、(4)C.

(1)、

(2)D.

(2)、(4)

10、潜水员在水下看见鱼在水中游动,这是由于光的()

A.反射B.折射C.直线传播D.反射和折射

11、如图是一束光线斜射入厚玻璃砖,并通过玻璃砖折射的光路图,其中符合折射规律的是()

1、太阳光通过棱镜后,会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则白屏上的颜色顺序为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由电视机中的电子枪射到屏幕内侧的荧光粉上产生的,根据色光的混合规律,在电视机中只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颜色的电子枪即可配出各种绚丽的色彩来。

3、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各种颜色的光,这说明()

A.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三棱镜中有各种颜色的小块

C.三棱镜具有变色功能D.三棱镜可以使单色光变成多色光

4、判断: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为七种不同的颜色,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5、判断:

彩色电视机的画面颜色是由七种不同的颜色合成的。

1.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通过红外线的照射,可以使物体的温度;

任何物体均可以辐射红外线,温度较高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也。

2.紫外线也是一种看不见的光,紫外线能杀死,能使荧光物质,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

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

3.医院里杀菌用的紫外线灯看起来发出淡紫色的光,其原因是( 

A.其实那盏灯并不是紫外线灯,因为紫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

B.灯管在发紫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的蓝光和紫光

C.该灯管发出的紫外线与太阳发出的紫外线不同,前者是淡紫色的,后者是看不见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过度晒太阳会使皮肤粗糙,甚至会引起皮肤癌,这是由于太阳光含有以下哪种光线造成的( 

A.红外线B.X射线C.紫外线D.γ射线

第五课时:

透镜可以分为两类:

中间厚边缘薄的叫______透镜,它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

中间薄边缘厚的叫_______透镜,它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1、近视眼镜片是________镜,远视眼镜片是________镜。

2、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_____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从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_________。

不同透镜的焦距可以不同,同一个透镜有_____个焦点。

3、如图所示,O点为凸透镜的___,F点为凸透镜的,OF为。

4、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镜子是:

A.平面镜B。

凹透镜C。

凸面镜D。

凸透镜

5、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镜子是:

凸透镜C。

凹面镜

6、将一个发光的电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它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将:

A.变为发散光线B。

会聚在焦点上C.变为平行光线D。

方向不变

7、图中光路图错误的是:

8、作出图中的折射光线

1.凸会聚凹发散2。

凹透凸透3。

会聚焦距24。

光心焦点焦距5。

D6。

C7。

C8。

D

1、让一凸透镜正对太阳照射,在离凸透镜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小亮点,若想要得到放大的字,则凸透镜离物体的距离应该_________________。

翰林汇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胶片上得到被拍景物的像是:

A.正立、放大的虚像B。

正立、缩小的虚像员C.放大、倒立的实像D。

缩小、倒立的实像

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够成缩小实像的现象来拍摄照片的,若镜头焦距为15cm,那么被拍景物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该是:

A.超过30cmB。

在15cm到30cm之间C.正好30cmD。

正好15cm

4、使用投影仪时,投影片离镜头的距离u和镜头焦距f的关系应是:

A.u>2fB。

u=2fC。

2f>u>fD。

u<f

5、将凸透镜作为放大镜观察物体时,必须把物体放在:

A.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B.透镜的2倍焦距处C.透镜的焦点以外D.透镜的焦点以内

6、

以下各图中成虚像的是:

A、a、bB、b、cC、a、cD、a、d

7、

如图所示,小男孩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

小男孩观察到的是:

A.正立的像B.虚像C.倒立的像D.放大的像

8、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2cm,把一物体置于主光轴上,当距透镜15cm和6cm时,两次所成的像:

()A.前者成缩小的虚像,后者成放大的实像

B.前者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后者成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C.都成放大的实像D.都成正立的虚像

9、某同学经过一节课的实验探究,写出了如下一些结论,你认为她的记录中不正确的是:

()A.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B.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

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

1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一定是:

A.正立的像B。

缩小的像C.放大的像D。

倒立的像

11、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也能用光屏承接B.实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D.实像是实际存在的像,虚像是实际不存在的像

12、一蜡烛位于凸透镜前3倍焦距处,在它移近凸透镜1.5倍焦距过程中,光屏上得到的像将:

A.变大B。

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

先变大,后变小

13、已知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银幕上成放大的像,则该投影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下列数据中的哪一个:

A.10cmB。

20cmC。

30cmD。

40cm

1.小于10cm2。

D3。

A4。

C5。

D7。

B9。

D10。

D11。

C12。

A13。

B

第六课时:

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它们用的透镜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照相机成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投影仪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2、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_______(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它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3、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B.凸透镜只能成虚像

C.凸透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