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880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5、质量指标()。

①不能用数值来反映②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

③必需用数值来反映④有时能够用数量指标来反映

16、表述正确的是()。

①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只能计算一个数量指标

②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只能计算一个质量指标

③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只能用一个标志进行分组

④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可以从方面计算多个统计指标

17、表述不正确的是()。

①国)。

①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设计和统计分析

②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③统计调查、统计设计、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④统计设计、统计整理、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19、指出错误的命题()。

①凡统计指标都可以表示为具体的量

②凡统计标志都可以表示为具体的量

③质量指标反映的是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

④数量指标反映的是总体现象量的规模

第二章统计调查

1、统计调查按调查单位在时间上进行登记的连续性不同,可分为()。

①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②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③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④定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

2、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一项()。

①基础活动②最初活动③最末活动④最先活动

3、确定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

①确定调查对象②确定调查目的

③确定调查项目④确定调查时间

4、确定调查时间是()。

①确定调查资料所属时间②确定调查登记的时间

③确定调查期限④确定进行调查的时间

5、对某地工业企业职工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①各工业企业②每一个工业企业

③各工业企业全体职工④每位工业企业职工

6、在统计调查中,报告单位是()。

①调查项目的承担者②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

③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④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单位

7、普查工作可以()。

①经常进行②只能组织一次

③普遍进行④根据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

8、所选择单位的标志总量占全部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例,这些单位就是()。

①调查单位②代表性单位③重点单位④典型单位

9、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①了解总体的全面情况②掌握总体的基本情况

③由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④由个别推断总体

10、抽样调查所抽出的调查单位是()。

①按随机原则抽选的②按随意原则抽选的

③有意识抽选的④典型单位

11、要调查某工厂的全部机器设备的情况,该工厂的每台机器设备是()。

①调查单位②填报单位③调查对象④调查项目

12、搜集下面哪种资料需要一次性调查()。

①商品销售量②商品销售额

③商品库存量④工业产品产量

13、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

③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④直接观察法、采访法和报告法

14、只对全国几个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调查就可以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方式是()。

①普查②抽样调查③重点调查④典型调查

15、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选择哪种调查方法()。

①统计报表②全面调查③重点调查④抽样调查

16、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一致的是()。

①企业设备调查②人口普查

③工业企业现状调查④农村耕畜调查

17、调查表的)。

①指标名称、计量单位、数值②栏号、计量单位、填表者

③表头、表体、表脚④调查单位、调查项目、调查标志

18、若对我国居民家庭收支情况进行调查,合适的调查方式为()。

①普查②重点调查③典型调查④抽样调查

19、我国定期取得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目前采用的基本调查组织形式是()。

①普查②统计报表③典型调查④抽样调查

20、2000年我国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

①重点调查②典型调查③一次性调查④经常性调查

21、某市为了解某种商品销售的基本情况,有意识地选取了几个规模较大的销售这种商品的商店(场)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①抽样调查②典型调查③重点调查④普查

第三章统计整理

1.②2.①3.②4.②5.①6.③7.①8.④9.④

10.③11.③12.②13.①14.③15.②16.①17.③

1、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按照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志()。

①将总体分成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②将总体分成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

③将总体划分成数量相同的若干部分

④将总体划分成数量不同的若干部分

2、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出()。

①组②组④组)。

①只能按一个标志分组②只能按一个指标分组

③可以按多个标志分组

④根据需要可以按一个标志分组,也可以按多个标志分组

4、组距、组限和组中值之间的关系是()。

①组距=(上限-下限)÷

2②组中值=(上限+下限)÷

2

③组中值=(上限-下限)÷

2④组限=组中值÷

5、就某一变量数列而言,组距和组数的关系是()。

①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成反比②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成正比

③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无关④组数越多,组距越大

6、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组中值为(

①490②500③510④520

7、变量数列是()。

①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②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③按数量标志或质量分组的数列④组距式数列

8、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①正确选择不同特征的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②确定组距

③选择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④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9、如果数据分布很不均匀,则应编制()。

①开口组②闭口组③等距数列④不等距数列

10、按连续变量分组,第一组45~55,第二组55~65,第三组65~75,第四组75以上。

则(

①55在第一组②65在第二组③65在第三组④75第三组

11、某同学考试成绩为80分,应将其计入()。

①成绩为80分以下人数中②成绩为70~80分的人数中

③成绩为80~90分的人数中④根据具体情况来具体确定

12、对某班学生进行以下分组,这是()。

)。

)。

13、分布数列是说明()

①总体单位总数在各组的分配情况②总体标志总量在各组的分配情况

③分组的组限④各组的分配规律

14、社会经济统计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分布是()。

①连续型变量分布②离散型变量分布

③正态分布④其他类型分布

15、按变量的性质和数据的多少划分,变量数列可以分为()。

①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②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

③开口组数列和闭口组数列④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16、将统计表分为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四部分是()。

①从表式结构看②从④从性质上看

17、次数分布和次数密度分布相同的是()。

①变量数列②组距数列

③等距数列④异距数列

第四章统计资料的初步描述

1.①2.①3.①4.②5.②6.①7.①8.④9.①10.①

11.②12.③13.②14.④15.③16.②17.②18.④19.②20.①

21.④22.③23.④24.②25.④26.④27.①28.①29.②30.①

31.①32.④33.①34.①35.②36.②

1、数值随着总体范围大小发生增减变化的统计指标是()。

①总量指标②相对指标③平均指标④标志变异指标

2、将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总量的)。

①总体标志总量指标和总体单位总量指标

②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③实物总量指标和价值总量指标

④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

3、若以我国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则单位总量指标为()。

①工业企业总数②工业职工总人数

③工业设备台数④工业增加值

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单位总量与标志总量无关②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是相对的

③某一总量指标在某一总体中是单位总量指标,则在另一总体中也一定是单位总量指标④某一总量指标在某一总体中是标志总量指标,则在另一总体中也一定是标志总量指标

5、某地区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

①时期指标②时点指标③相对指标④平均指标

6、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①随总体范围增大而增大②随总体范围增大而缩小

③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④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

7、下列指标中,哪个不是时期指标()。

①森林面积②新增林地面积

③减少林地面积④净增林地面积

8、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①国②劳动生产率

③固定资产投资额④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9、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①人口出生数②人口总数

③人口自然增长率④育龄妇女数

10、相对指标是不能直接相加的,但在特定条件下,个别指标可以相加,如()。

①结构相对指标②动态相对指标

③比例相对指标④强度相对指标

11、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①85.7%②99.5%③100.5%④116.7%

12、宏发公司20XX年计划规定利润应比20XX年增长10%,实际执行的结果比20XX年增长了12%,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

①83%②120%③101.8%④98.2%

13、按照计划,宏发公司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相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

①12%②17%③40%④60%

14、宏发公司第一季度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为5公斤,第二季度计划降低5%,第二季度实际单耗为4.5公斤,计划完成程度为()。

①90%,差10%没有完成单耗降低计划

②90%,超额10%完成单耗降低计划

③95%,差5%没有完成单耗降低计划

④95%,超额5%完成单耗降低计划

15、宏发公司2006二季度完成销售额551万元,三季度完成销售额600万元,完成计划的96%。

则三季度计划比二季度增加销售额()。

①4万元②49万元③74万元④84万元

16、某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提高4.5%,实际执行结果提高了6%,则全员劳动

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①133.3%②101.4%③101.6%④98.4%

17、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102%,实际比基期增长12%,则计划规定比基期增长()。

①10%②9.8%③8.5%④6%

18、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

①同一总体不同部分对比②不同总体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

③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

④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值之和与同一总体的单位数对比

19、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过程中,权数的加权作用表现在()。

①权数绝对数大小②权数相对水平大小

③权数平均值大小④权数总和大小

20、平均数指标反映了同质总体的()。

①集中趋势②离中趋势③变动趋势④分布特征

21、由相对数指标计算平均数时,应采用()。

①算术平均法②调和平均法

③几何平均法④根据所掌握资料而定

22、分配数列各组变量值不变,每组次数均增加2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①增加25%②减少25%③不变化④无法判断

23、对下列资料计算平均数,适宜于采用几何平均数的是()。

①对某班同学的考试成绩求平均数②对一种产品的单价求平均数

③由相对数或平均数求其平均数④计算平均比率或平均速度时

24、SRL服装厂20XX年三季度共加工了三批服装,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1%,第二批产品废品率为1.5%,第三批产品废品率为2%,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25%,第二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0%,则平均废品率为()。

①1.5%②4%③4.5%④1.6%

25、SRL服装厂为了了解某类服装的代表性尺寸,最适合的指标是()。

①算术平均数②几何平均数

③中位数④众数

26、下列平均数中不受资料中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①算术平均数②调和平均数

③几何平均数④中位数和众数

27、某企业在基期老职工占60%,在报告期准备招收一批青年工人,估计新职工所占比重将比基期增加20%,假定老职工和新职工工资水平不变,则全厂职工总平均工资将如何变化()。

①降低②不变③提高④无法决断

28、分配数列中各组变量值都增加3倍,每组次数都减少1/3,中位数()。

①增加3倍②减少3倍③减少1/3④不变

29、若某一变量数列中,有变量值为零,则不适宜计算的平均指标是()。

30、一班和二班《统计学》平均考试成绩分别为78.6分和83.3分,成绩的标准差分别为9.5分和11.9分,可以判断()。

①一班的平均成绩有较大的代表性

②二班的平均成绩有较大的代表性

③两个班的平均成绩有相同代表性

④无法判断

31、标志变异指标的数值越小,表明()。

①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

②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③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

④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32、若两数列的计量单位不同,在比较两数列离散程度大小时,应采用()。

①全距②平均差③标准差④标准差系数

33、由总体中两个极端数值大小决定的标志变异指标是()。

①极差②平均差③标准差④方差

34、平均差和标准差属于()。

①平均指标②比较相对指标

③总量指标④强度相对指标

35、标准差系数()。

①将各单位的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抽象掉了

②将不同平均水平和计量单位抽象掉了

③反映绝对差异程度

④一般在平均水平相同的条件下使用

36、是非标志的方差,其最大值是()。

①1②1/2③1/3④1/4

五、计算题

1

(2)计算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

3

4

(2)平均一级品率。

56、投资银行某笔投资的年利率是按复利计算的。

25

年的年利率分配是:

有2年为5%,有5年为6.5%,有6年为8%,有8年为10%,有4年为14%。

求平均年利率。

7

平均考试成绩的代表性高低。

第五章时间数列分析

1③、2③、3②、4④、5②、6②、7①、8④、9②、10③、11③、12④、13④、

14①、15③、16④、17①、18②、19③、20②、21②、22③

1、时间数列是()

①将一系列统计指标排列起来而形成

②将同类指标排列起来而形成

③将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统计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而形成

④将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统计指标数值排列起来而形成

2、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①某地历年工业增加值②某地历年工业劳动生产率

③某地历年工业企业职工人数④某地历年工业产品进出口总额

3、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①绝对数时间数列②时期数列

③时点数列④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数列

4、时间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①只能是绝对数②只能是相对数

③只能是平均数④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5、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①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②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③定基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④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6、在实际工作中计算同比发展速度是因为()

①资料易于取得②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

③消除长期趋势的影响④方便计算

7、某地国)

①9.5%②13.3%

③33.08%④无法确定

8、某企业第一季度三个月份的实际产量分别为500件、612件和832件,分别超计划0%、2%和4%,则该厂第一季度平均超额完成计划的百分数为()

①102%②2%

③2.3%④102.3%

9、某网站四月份、五月份、六月份、七月份平均员工人数分别为84人、72人、84人、96人,则第二季度该网站的月平均员工人数为()

①84人②80人

③82人④83人

10、几何平均法平均发展速度数值的大小()

①不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②只受中间各期水平的影响

③只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

④既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也受中间各期水平的影响

11、累计法平均发展速度的实质()

①从最初水平出发,按平均增长量增长,经过n期正好达到第n期的实际水平

②从最初水平出发,按平均发展速度发展,经过n期正好达到第n期的实际水平

③从最初水平出发,按平均发展速度计算得到的各期理论水平之和正好等于各期的实际水平之和

④从最初水平出发,按平均发展速度计算得到的各期理论水平之和正好等于最末期的实际水平

12、已知某地1996—2000年年均增长速度为10%,2001—20XX年年均增长速度为8%,则这10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①0.10.08②.1081

③0.150.085

④1.151.0851

ˆabx中,a和b的意义是()13、直线趋势方程y

①a表示直线的截距,b表示x0时的趋势值

②a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表示平均发展速度

③a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表示平均发展水平

④a是直线的截距,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

b是直线的斜率,表示平均增长量

14、若动态数列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宜拟合()

①直线趋势方程②曲线趋势方程

③指数趋势方程④二次曲线方程

15、假定被研究现象基本上按不变的发展速度发展,为描述现象变动的趋势,借以进行预测,应拟合的方程是()

16、若动态数列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宜拟合()

17、移动平均法的主要作用是()

①削弱短期的偶然因素引起的波动②削弱长期的基本因素引起的波动

③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④预测未来

18、按季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①100%②400%

③120%④1200%

19、已知时间数列有30年的数据,采用移动平均法测定原时间数列的长期趋势,若采用5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数列有()的数据?

①30年②28年③25年④26年

20、序时平均数中的“首尾折半法”适用于计算()

①时期数列的资料②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资料

③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资料④由两个时期数列构成的相对数时间数列资料

21、下列动态数列分析指标中,不取负值的是()

①增长量②发展速度③增长速度④平均增长速度

22、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

①环比发展速度②平均发展速度

③定基发展速度④定基增长速度

1、我国历年汽车产量如下表:

(单位:

万辆)

①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

②平均增长量,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2、我国1989~20XX年年末人口资料如下:

万人)、年份

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

计算1990年~20XX年年均人口数。

3、我国历年发电量及人口数资料如下:

年份发电量(亿千瓦小时)1995——1996108131997113561998

11670199912393200013556200114808200216540200319106200421870计算1996年~20XX年人均发电量。

4、向阳企业20XX年各季度产品销售计划的完成情况如下:

年末人口数(万人)

121121122389123626124761125786126743127627128453129227129988

年底总人数(万人)

112704114333115823117171118517119850121121122389123626124761125786126743127627128453129227129988

试计算平均每季度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程度。

5、我国1990—20XX年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及一、二产业构成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199018547.927.119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