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考文言文汇编详细完整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58846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地高考文言文汇编详细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各地高考文言文汇编详细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各地高考文言文汇编详细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各地高考文言文汇编详细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各地高考文言文汇编详细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各地高考文言文汇编详细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各地高考文言文汇编详细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各地高考文言文汇编详细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各地高考文言文汇编详细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各地高考文言文汇编详细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各地高考文言文汇编详细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各地高考文言文汇编详细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各地高考文言文汇编详细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各地高考文言文汇编详细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各地高考文言文汇编详细完整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各地高考文言文汇编详细完整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各地高考文言文汇编详细完整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各地高考文言文汇编详细完整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各地高考文言文汇编详细完整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各地高考文言文汇编详细完整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地高考文言文汇编详细完整版.docx

《各地高考文言文汇编详细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地高考文言文汇编详细完整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各地高考文言文汇编详细完整版.docx

各地高考文言文汇编详细完整版

(山东卷)

看松庵记

宋濂

龙泉多大山,其西南一百余里诸山为尤深,有四旁奋起而中洼下者,状类箕筐,人因号之为“匡山”。

山多髯松,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

松上薜萝份份披披,横敷数十寻,嫩绿可咽。

松根茯苓,其大如斗,杂以黄精、前胡及牡鞠之苗,采之可茹。

吾友章君三益乐之,新结庵庐其间。

庵之西南若干步,有深渊二,蛟龙潜于其中,云英英腾上,顷刻覆山谷,其色正白,若大海茫无津涯,大风东来,辄飘去,君复为构烟云万顷亭。

庵之东北又若干步,山益高,峰峦益峭刻,气势欲连霄汉,南望闽中数百里,嘉树帖帖地上如荠,君复为构唯天在上亭。

庵之正南又若干步,地明迥爽洁,东西北诸峰,皆竞秀献状,令人爱玩忘倦,兼之可琴可奕,可挈尊罍而饮,无不宜者,君复为构环中亭。

君诗书之暇,被鹤氅衣,支九节筇①,历游三亭中,退坐庵庐,回睇髯松,如元夫、巨人拱揖左右。

君注视之久,精神凝合,物我两忘,恍若与古豪杰共语千载之上。

君乐甚,起穿谢公屐,日歌吟万松间,屐声锵然合节,与歌声相答和。

髯松似解君意,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

君唶②曰:

“此予得看松之趣者也。

”遂以名其庵庐云。

龙泉之人士,闻而疑之曰:

“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

今乃以‘看松’名庵,若隐居者之为,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抑以斯人不足与,而有取于松也?

”金华宋濂窃不谓然。

夫植物之中,禀贞刚之气者,唯松为独多。

尝昧昧思之:

一气方伸,根而蕴者,荄而敛者,莫不振翘舒荣以逞妍于一时;及夫秋高气清,霜露既降,则皆黄陨而无余矣。

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

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

君之处也,与松为伍,则嶷然有以自立;及其为时而出,刚贞自持,不为物议之所移夺,卒能立事功而泽生民,初亦未尝与松柏相悖也。

或者不知,强谓君忘世,而致疑于出处间,可不可乎?

(选自《宋濂全集》,有删改)

[注]①九节筇(qióng):

一种竹杖。

②唶(jiè):

赞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之可茹茹:

B.皆竞秀献状秀:

开花

C.被鹤氅衣被:

通“披”,穿着

D.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狎:

接近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人因号之为“匡山”B.蛟龙潜于其中

不如因善遇之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可挈尊罍而饮D.今乃以‘看松’名庵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描写匡山松树一组是

①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②横敷数十寻,嫩绿可咽

③嘉树贴贴地上如荠④如元夫、巨人拱揖左右

⑤日歌吟万松间⑥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⑤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匡山位于龙泉的西南面,因为四面高耸,中间低洼,形状如“箕筐”而得名。

它景色美,引人入胜。

B.章三益在匡山上盖了草舍后,又根据草舍周围环境的特点建造了三个亭子,在亭中弹琴、下棋、喝酒。

C.章三益读书之余,常在松间歌吟,与松树心意相通,精神想合,深得看松之趣,因此把草舍命名为“看宋庵”。

D.宋濂不同意龙泉人士对章三益的看法,他认为章三益无论隐居还是出来做官,都能像松树一样坚持操守。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

(5分)

(2)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

是,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

(5分)

10.【答案】D

  A“因”:

因此;趁机。

  B“于”:

在;比。

  C“而”:

表修饰;表转折。

  D“乃”:

竟然。

  11.【答案】C

  ②是说薜萝,3只说是嘉树,5说的是章三益。

12.【答案】B

  原文中只说“兼之可琴可奕、可挈尊罍而饮,无不宜者,君复为构环中亭”前面两亭并未提及。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10分)

  

(1)(5分)

  【答案】张先生具有济助世人的雄才伟略,当年闽寇大举入侵时,曾经树立旗帜擂鼓作战,磨砺戈矛兵器,统帅大众捣击并攻退他们,大概有建立功业来自我表现的想法。

  

(2)(5分)

  【答案】难道能压倒一年中寒冷的时节而不改变行为的不是松树吗?

因此从前品德高尚的人常常托付它来自我勉励,求得君子的志向,大概也像这样罢。

(新课标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揆字端卿,祖籍陇西成纪人,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

少聪敏好学,善属文。

开元末,举进士,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

乾元初,兼礼部侍郎。

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昧求贤之意也。

其试进士文章,曰:

“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

”由是数月之间,美声上闻,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大用。

时京师多盗贼,有通衢杀人置沟中者,李辅国方恣横,上请选羽林骑士五百人以备巡检。

揆上疏曰:

“昔西汉以南北军相摄,故周勃因南军入北军,遂安刘氏。

皇朝置南北衙,文武区分,以相伺察。

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变,将何以制之?

”遂制罢羽林之请。

揆在相位,决事献替,虽甚博辨,性锐于名利,深为物议所非。

又其兄皆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

同列吕諲,地望虽悬,政事在揆之右,罢相,自宾客为荆南节度,声问甚美。

惧其重入,遂密令直省至諲管内抅求諲过失。

諲密疏自陈,乃贬揆莱州长史同正员,揆既黜官,数日,其兄皆改授为司门员外郎。

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

初,揆秉政,侍中苗晋卿累荐元载为重官。

揆自恃门望,以载地寒,意甚轻易,不纳,而谓晋卿曰:

“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麞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载衔恨颇深。

及载登相位,因揆当徙职,遂奏为试秘书监,江淮养疾。

既无禄俸,家复贫乏,孀孤百口,丐食取给。

萍寄诸州,凡十五六年,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

元载以罪诛,除揆睦州刺史,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为卢杞所恶。

德宗在山南,令充入蕃会盟使,加左仆射。

行至凤州,以疾卒,兴元元年四月也,年七十四。

(节选自《旧唐书•李揆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代:

世世。

B.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属:

撰写。

C.深昧求贤之意也昧:

冒犯。

D.经籍在此,请恣寻检恣:

任意。

5.一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李揆深受朝廷器重的一组是(3分)

①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②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天用

③遂制罢羽林之请④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

⑤奏为试秘书监,江淮养疾⑥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揆自幼好学,入仕后美名上闻。

他出身显贵人家,聪明敏捷,好学上进,开元末年步入仕途。

他主张考查进士务必选拔有真实才能的人,受到广泛好评。

B.李揆有远见卓识,上疏得到认可。

当时京城治安混乱,盗贼杀人,李辅国请求选羽林军以备巡视。

李揆引西汉旧事说明,如羽林警夜则难以应付突然之变。

C.李揆汲汲于名利,深受人们非议。

他在相位时,论及大事头头是道,却热衷追名逐利。

他嫉妒吕諲地位超过自己,密令捏造吕的过失,最后反而自食其果。

D.李撰与元载交恶,仕途遭遇坎坷。

他自恃门望高贵,鄙薄元载出身寒微,元怀恨在心。

元登相位后,对他报复,致使他全家衣食无着,在各州飘泊十多年。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

(2)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

4.C(3分)

5.A(3分)

6.C (3分)

7.(10分)

(1)(5分)他的哥哥当时本有声望 ,却停留在闲散官吏位置上,李揆竟然不加推荐。

(“时名”、“滞”、“引进”每处1分,全句通顺2分)

(2)(5分) 当地州郡长官稍有轻慢,就又迁居,所以他搬迁的地方大约有十多个州。

(“薄”、“迁徙”、“盖”每处1分,全句通顺2分)

(新课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

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

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

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

绩甚著。

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

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

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

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

“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

”即斥去。

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

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

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

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

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

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

帝皆深纳之。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

诸大臣莫敢望也。

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

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

帝悉褒纳。

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五年卒,年八十五。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

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

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

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

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

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振:

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勒:

铭刻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3分)()

①新天子当使知稼艰难②即非值守,亦言无不尽

③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④文升请命所司振恤

⑤减膳撤乐,修德省愆⑥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④⑥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越。

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

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

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

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

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

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

D.马文升文武全才,名声远扬。

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

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2)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4、A5、B6、D

7、

(1)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

(2)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

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

(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O—12题。

    村落嫁娶图记      (明)顾彦夫  

    某岁春二月,予从事京师锦衣①。

周君出所谓村落图示予,观其色,若甚爱者。

请曰:

“君必为我记之。

”申请再三。

遂置巾笥以归。

    .    ”

    归之岁向尽矣,尚未知是图之委曲也。

有华生者:

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

工丹青。

造予,予以此图质之,曰:

“子之知画,犹吾之知书。

敢问妇女而跨牛,何也?

” 曰:

“此农家所嫁女也,不能具肩舆②,以牛代行也。

一苍头牵牛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

跨牛质矣。

”“乃复有一苍头持盖以护之,何也?

” 曰:

“昏礼宜昏。

于昏矣,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

用盖以蔽日也,亦重之也。

一妪逼牛耳以行,一翁于牛后徐徐随之,父母送其女者也。

一老翁杖而立,一老妪门而望。

一童子稍长,携其幼,指而语之。

凡容色皆若欷放洒泣者,伤离别也。

牛之前四人以鼓吹。

从事迎而导之者也。

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 也。

尾其驴以掖筝琶者,村妓之二仆也。

又其股坐于小车之旁者,车人也。

一皆邂逅而回眄者也。

去其林少许。

将复经一林,二童子踊跃以报。

一妇人自篱而出,臂一儿,又一儿牵其裳以行。

亩间有二农夫,既锄且止。

是皆见其事而谈笑者也。

”“去既远,又有林郁然。

竹篱茆茨④,亦仿佛如女家。

门之外有男子,衣冠而须,罄折⑤而立,谁也?

”曰:

“此其婿也。

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

立而俟者,将导妇入门也。

二妇人咨诹向前,妯娌辈也。

将劳其女子之父母,且迎之也。

二人挈榼,一人持壶,迎劳之需也。

一女仆继之,备使令也。

,二童子参差以从,其大者指而语之,若曰新人近矣。

一老妪门立以望,察风声以为礼之缓急者也。

    予闻之,戏曰:

“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生笑曰:

“此所谓一茎草化丈六金身者也,何不可之有?

”时天寒,语从游者呵笔书之。

                        (选自《明文海》)

    【注】①锦衣:

锦衣卫官员。

②肩舆:

轿子。

③妓:

歌舞女艺人。

④茆茨:

茅草屋。

⑤罄折:

谦恭的样子。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从事京师锦衣    从事:

任职。

 B.工丹青        工:

主管。

  C.予以此图质之     质:

询问。

  D.昏礼宜昏       昏:

结婚。

11.下列四组句子中,分别描写村落嫁娶场面中“送亲”及“迎亲"的一组是

  A.一老翁杖而立,一老妪门而望

    又其股坐于小车之旁者,车人也    .

  B.一童子稍长,携其幼,指而语之

    将复经一林,二童子踊跃以报

  C.一苍头牵牛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

    一老妪门立以望,察风声以为礼之缓急者也    ’

  D.一女仆继之,备使令也

    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也

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B.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C.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D.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

(4分)

(2)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

(4分)

(3)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

(4分)

10、B11、C12、B

13、(12分)

(1)有(一位)姓华的先生,世代居住在江北,是十分熟悉乡村的人。

(2)农家苦于灯烛的花费,送亲迎亲(都)在白天,(就)用伞盖来遮蔽日光。

(3)古时候三十岁娶亲,近世只有农家有的(还是)这样,所以(新郎)已是壮年,长了胡须。

(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张咏,字复之,濮州甄城人。

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

有凤儒张覃者

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

会李沆、宋湜、寇准连荐其才,以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奏罢归、峡二州水递夫,就转太常博士。

太宗闻其强干,召还,张永德为并代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诏案其罪。

咏封还诏书,且言:

"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

"太宗不从。

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

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缓师不进。

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

酒酣,举爵属军校曰:

"汝曹蒙国厚恩,无以塞责,此行当直抵寇垒,平荡丑类。

若老师旷日,即此地还为尔死所矣。

"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

继恩帐下卒缒城夜遁,吏执以告。

咏不欲与继恩失欢,即命絷投眢井,人无知者。

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

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

咸平二年,夏.味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

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

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

官属请曰:

“不痛绳之,恐无以禁。

”咏曰:

“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

矣秋成,当仍旧法。

”五年,真宗矣咏前蜀治行优异,复命知益州。

会遣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

“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

霖陈不仕。

味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

至是来谒,阍吏

白傅霖诗见,咏责之曰:

“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第:

科举考中

B.推辱主帅推:

追究

C.不痛绳之绳:

捆绑

D.复命知益州知:

掌管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若以一部校故议以咏首荐

B事为言为乡里所称

C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咏悉宽其罚而遣之D求霖者三十年咏引前饥者八九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张永德被惩办后不久,太宗就意识到张咏的意见是对的。

B.当李顺叛乱的时候,张咏敦促上官正出兵讨伐,并为之隆重饯行。

C.以歉收时,张咏主张对贩私盐的人从轻处分,并建议从此后都减轻刑罚。

D.真宗对张咏在四川的表现很满意,通过谢涛传达了对张咏的赞赏。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将下列名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

①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

(4分)

②傅先生天下贤才,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3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张咏“惜才”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魏略》曰:

刘备屯于樊城。

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

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

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

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

亮乃进曰:

“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

”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

“是何言与!

我聊以忘忧耳。

”亮遂言曰:

“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

”备曰:

“不及。

”亮又曰:

“将军自度何如也?

”备曰:

“亦不如。

”曰:

“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

”备曰:

“我亦愁之,当若之何?

”亮曰:

“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

”备从其计,故众遂强。

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

《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

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

(以上是裴松之为《三国志·诸葛亮传》所作的一条注文。

《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

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三国志》。

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

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

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

臣奉旨寻详备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

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

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

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

自就撰集,已垂期月。

写校始讫,谨封上呈。

(节选自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

《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亮知荆州次当受敌次:

驻军

B.乃投毦而答曰投:

扔掉

C.将军自度何如也度:

估计

D.则非亮先诣备诣:

谒见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我聊以忘忧耳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如惠语以让单于

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7.据《上〈三国志注〉表》所述,裴松之注《三国志》有四种情形,这条注文引用《魏略》主要属于下列中的哪一种()

A.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

B.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

C.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

D.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B.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C.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D.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

(3分)

译文:

(2)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

(4分)

译文:

(3)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

(3分)

译文:

5A6A7B8C

9、

(1)译文:

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又因为他年纪轻,(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

(2)译文:

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不是办法吧!

(3)译文:

然而(彼此)背离到这个程度,也确实是值得奇怪。

(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廉希宪事略

廉希宪,字善甫,畏兀(今作“维吾尔”)氏。

公以辛卯五月二十五日生于燕,适其父孝懿公廉访使命下,孝懿喜曰:

“是儿必大吾门,吾闻古者以官受氏,天将以廉氏吾宗乎!

吾其从之。

”举族承命。

公身材魁伟,举止异常。

年十九,侍孝懿北觐,入侍世祖,上亦因其多智,有威容,论议宏深,恩顾殊绝。

诸贵臣校射上前,一贵臣顾公,取三矢,似欲授公,公曰:

“尔岂亿我为不能耶?

顾吾弓差软。

”诸贵假以劲弓,三发连中,诸贵惊服,曰:

“真文武全材,有用书生。

国初,拜为平章政事。

秉政日,中书右丞刘整以初附为都元帅,骑从甚都,诣门求见。

公之兄弟凡十人,后皆至一品。

公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