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三板块 现代文阅读练习314b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59407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0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三板块 现代文阅读练习314b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三板块 现代文阅读练习314b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三板块 现代文阅读练习314b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三板块 现代文阅读练习314b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三板块 现代文阅读练习314b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三板块 现代文阅读练习314b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三板块 现代文阅读练习314b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三板块 现代文阅读练习314b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三板块 现代文阅读练习314b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三板块 现代文阅读练习314b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三板块 现代文阅读练习314b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三板块 现代文阅读练习314b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三板块 现代文阅读练习314b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三板块 现代文阅读练习314b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三板块 现代文阅读练习314b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三板块 现代文阅读练习314b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三板块 现代文阅读练习314b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三板块 现代文阅读练习314b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三板块 现代文阅读练习314b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三板块 现代文阅读练习314b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三板块 现代文阅读练习314b含答案.docx

《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三板块 现代文阅读练习314b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三板块 现代文阅读练习314b含答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三板块 现代文阅读练习314b含答案.docx

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三板块现代文阅读练习314b含答案

综合•进阶特训

第一练 题苑撷真

[人物传记]

一、[2013·辽宁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吴良镛:

筑梦人生

①1922年的春深时节,吴良镛出生于南京一个普通职员家庭。

年少的他,目睹了收账人无情揭走自家的屋瓦,凄风苦雨中一家人被迫告别祖居。

1937年南京沦陷前,他先后到武汉、重庆求学;1940年在重庆合川参加大学招生考试时,他亲历了日军战机对大半座城市的轰炸。

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血泪,促使青年吴良镛默默许下宏愿,在内心树立起“谋万人居”的理想。

②1950年,吴良镛结束在美国的研读深造,投身于新中国建设,协助梁思成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

此后,风雨数十载,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导向,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到教书育人,他不知疲倦地奔忙着,孜孜探求着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建设之路。

他指出,西方建筑史是“石头的历史”,而中国古代建筑史是“土木的历史”,因此,北京旧城这个世界城市史上无与伦比之杰作的保护工作尤为不易。

随着一批批新建筑、一座座新城市的拔地而起,吴良镛的心头却日益萦绕着浓密的困惑。

他认为,旧城的改造不仅要满足现代生活的舒适要求,还要与原有的历史环境密切结合。

③“自古太守多诗人。

”在吴良镛看来,作为城市规划者的市长,不仅要具备革命家的情操,还应具有诗人的情怀、史学家的渊博。

“衣服破了一定要扔掉吗?

是不是想想办法,例如打个漂亮补丁或绣上图案。

”相对于大拆大建,吴良镛提出了“有机更新”理论和建造“类四合院”住房体系的构想。

他的这一理论,被成功应用于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改造工程。

菊儿胡同居民曾一直被危房、积水等问题困扰着。

由于许多改造方案与旧城风貌保护相冲突,改造项目一直停滞在规划层面。

吴良镛说:

“民惟邦本,普通人的居住问题是建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他不辞辛劳,反复修改施工方案,每天拖着装满资料的小车到建筑馆工作,或奔波于尘土飞扬的工地。

改造后的菊儿小区白墙黛瓦,与周边的老房子浑然一体。

在这样一座“类四合院”里,邻里进出打招呼,有了困难互相帮,北京城原有的历史环境和生活情境得以延续。

④创造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诗情画意般栖居在大地上,这是吴良镛一生不变的梦想。

提到这个梦想时,他的脸上总是带着欣慰的笑容。

辛勤耕耘在教育第一线的他,言传身教,桃李芬芳。

他常常对学生说:

“建筑师与社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而每个时代对建筑师的要求又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样改变,一定要牢记对人的关切,同时建筑业需要赴汤蹈火的热情和无限的忠诚。

⑤针对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吴良镛提出了以城市规划、建筑与园林为核心,整合工程、社会、地理、生态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模式。

融贯多学科研究成果,他创建了“广义建筑学”理论,并出版了同名专著,将建筑从单纯的“房子”概念拓展为“聚落”的概念。

在1999年国际建协第二十届建筑师大会上,作为中国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的领军者,吴良镛宣读了由他起草的《北京宪章》并获得通过。

这标志着“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说已被世界建筑学界普遍接受和推崇,扭转了长期以来西方建筑理论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⑥2008年,86岁的吴良镛在工地视察时突发脑梗,被医生判断为难以再行走。

但他按照科学方法刻苦锻炼,努力坚持,很快就可以走路了。

出院那天,满头银发的他亲笔完成了一幅书法作品。

苍劲有力的字迹,与绚烂的晚霞交相辉映。

医生说,吴老不仅给建筑界留下了令人惊叹的奇迹,也创造了康复医学领域中的奇迹。

⑦著名建筑学家贝聿铭曾说过:

“不管你到哪个国家,说起中国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

”中国两院院士、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世界人居学会主席……数不清的荣誉和成就并未让吴良镛停下前行的步履。

他每每凝思:

“人们说电影是遗憾的艺术,我觉得建筑更是遗憾的艺术……我们将把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交给子孙后代?

(摘编自田雅婷《吴良镛:

筑梦人生》)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依次记述了吴良镛的青少年经历、国际声望、事业追求及成就,详略得当,人物形象形神兼备,故事性与励志性相统一。

B.青少年时期的家国之痛对吴良镛树立毕生筑梦为民居的理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经过不断思考和创造性的努力,最终成为中国建筑学界的领军者。

C.1999年,吴良镛起草的《北京宪章》在国际建协第二十届建筑师大会上通过,这标志着中国的建筑理论开始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

D.吴良镛认为,较之电影艺术,建筑是更为遗憾的艺术。

因为后者完成后,将会矗立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修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E.本文写作态度严谨,文笔凝练,从不同角度为读者刻画了一位专业造诣深厚、中西学养交融、为理想而奋斗的中国建筑学家形象。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项,“依次记述了吴良镛的青少年经历、国际声望、事业追求及成就”错,应该是“依次记述了吴良镛的青少年经历、事业追求及成就、国际声望”。

C项,“这标志着中国的建筑理论开始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错,原文只是说“扭转了长期以来西方建筑理论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D项,“修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很恰当。

答案 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D给1分,答A、C不给分。

2.本文第六自然段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要抓住第六自然段的主要信息,然后从全篇的布局上分析本段对人物对文章主题的作用。

答案 ①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从不同侧面突显其人格魅力;②丰富主题意蕴,增强艺术感染力。

(意思答对即可)

3.吴良镛在建筑领域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

请结合全文概括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主要信息的能力。

相关信息集中在①③④⑤等段落,筛选概括可得。

答案 ①理论建树方面,主要有“广义建筑学”理论、“人居环境”学说等;②实践业绩方面,如菊儿胡同改造工程;③声望和影响力方面,如中国两院院士、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世界人居学会主席等;④人才培养方面,参与创建清华建筑系,桃李芬芳。

(意思答对即可)

4.在吴良镛看来,城市管理者的素养应包括诗人的情怀和史学家的品格与学识。

请结合全文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与现实的结合。

答题时要把文中观点和现实结合,要求考生能够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答案 ①城市管理者应具备人文关怀、审美修养。

城市建设要体现对人的关注,使生活环境充满诗情画意,富有美感。

②城市管理者应具备历史意识和丰富的历史知识。

城市建设要尊重历史和文化传统,要与原有的历史人居环境相融合。

二、[2014·辽宁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侯仁之:

城市的知音

①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以失败告终,20岁的侯仁之在苦闷中彷徨。

弟弟侯硕之的一句话,让他下定决心放弃曾想从事的医学,投考历史专业。

弟弟的那句话是:

“学医,只能给个人看病。

学历史,可给社会治病!

”这一年,侯仁之考取燕京大学历史专业。

②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平沦陷,燕京大学成为沟通沦陷区、解放区和大后方的秘密通道。

当时正在读研究生的侯仁之承担了将爱国学生送往解放区或大后方的工作。

抗战胜利一年后,侯仁之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求学。

③在英国期间,侯仁之逐渐接受了历史地理学的理念。

他意识到,沿革地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1949年,侯仁之学成归国,并将历史地理学引入中国。

从此,一个新的、科学的历史地理学学科逐步建立起来,侯仁之成为公认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第一人”。

④要搞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大量的实地调查必不可少。

在张家口考察期间,侯仁之发现一段长城与众不同。

深感疑惑的侯仁之回来后立刻查资料,最终确认这是明后期沿着长城开设的“马市”。

如今这种贸易已消失在历史中,但却由遗留的建筑记录下来。

从此,他的研究兴趣由“历史”转向“地理”,而野外考察和考古研究,也成为贯穿他学术生涯的重要内容。

⑤1958年,侯仁之开始了沙漠研究。

当时有人认为,沙漠地区不仅文献资料少,而且调查访问都很困难,难以开展历史地理研究。

侯仁之反驳道:

“必须勇敢打破旧传统,坚决走出小书房,跳出旧书堆。

”此后数年,侯仁之多次奔赴西北沙漠进行考察。

⑥1964年夏天,侯仁之在陕北榆林附近的沙漠中考察统万城。

统万城是5世纪一个少数民族小王朝的都城,已在沙漠中沉寂了千年。

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侯仁之得出结论,统万城的沙化,是人类不合理活动的结果。

那时,人们普遍认为西北沙漠中很多古城被废弃是“大漠流沙”造成的。

而侯仁之却证明,这是“肤浅的广为流传的错误观点”,人类活动才是造成沙化的主要原因。

这直接为后来人们治理沙漠打下了认识基础,侯仁之也因此成为“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先驱”。

⑦在这次考察中,侯仁之还纠正了一个普遍的说法:

榆林三迁,即榆林因流沙侵袭而被迫三次南迁。

侯仁之证实,榆林不仅没有三迁,反而在原址五次扩展。

古城榆林终于明晰了自己的“身世”。

⑧在学术生涯中,侯仁之梳理过脉络的城市有很多。

承德、临淄、邯郸、芜湖、敦煌……在侯仁之的慧眼下,一个个城市的前世今生或者得以浮现,或者更加丰满。

他对许多城市做了深入的研究,充满着热爱。

对他而言,北京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侯仁之曾说:

“我对北京,是知之愈深,爱之弥坚。

⑨侯仁之在北京定居60年,为北京倾注了大量心血。

比如有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在20世纪80年代还是进京要道。

卡车、拖拉机往来穿梭,卢沟桥受损严重。

侯仁之对此心急如焚。

他写了《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一文,发表在《北京日报》上。

6天后,北京市政府决定,卢沟桥禁止机动车与兽力车通行。

如今,经过多次整修的卢沟桥已经得到妥善保护。

侯仁之最为人所知的壮举是保护莲花池。

正是因为他的积极奔走,原本要建在莲花池上的北京西客站主楼东移了100米。

“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北京城的血脉得以保留。

⑩当然,与他的研究相比,这些事还只能算作“信手为之”。

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里,他以历史地理学的眼光,解决了北京城市起源、城址转移、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客观规律等关键性问题。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侯仁之,人们可能无法充分解读北京的厚重和韵味。

(摘编自高毅哲《侯仁之:

城市的知音》)

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记述了侯仁之的求学经历、科研历程、丰富的学术成果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展现了一位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的爱国情怀和学者本色。

B.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抗战期间,侯仁之身处沦陷区,利用燕京大学学生的身份,将爱国学生输送到解放区或大后方。

为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C.在对张家口长城的考察研究中,侯仁之切实认识到野外考察在历史地理学中的重要价值。

这次考察使他的研究兴趣由“历史”转向了“地理”。

D.侯仁之主张沙漠研究要走出小书房,走进现场,不要依靠旧书堆中的文献资料。

他在陕北榆林附近沙漠的考察研究纠正了人们的错误认识。

E.侯仁之发现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受损严重,便强烈呼吁保护卢沟桥,禁止机动车和兽力车通行,最终使卢沟桥得到了妥善保护。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项,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文章①~③段是写侯仁之先生的求学经历,④~⑦段主要写他的科研历程,⑧~⑩段主要写他的学术成果和社会影响。

分析正确。

B项,“为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说法错误,原文说“承担了将爱国学生送往解放区或大后方的工作”,没说作出“巨大”贡献,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

C项,对应文本第④段内容,本段尾句说“从此,他的研究兴趣由‘历史’转向‘地理’,而野外考察……也成为贯穿他学术生涯的重要内容”。

分析正确。

D项,“不要依靠旧书堆中的文献资料”说法有误,原文说“跳出旧书堆”,并不是不依靠旧书堆,犯了曲解文意的错误。

E项,“禁止机动车和兽力车通行,最终使卢沟桥得到了妥善保护”说法有误,原文是说“经过多次整修的卢沟桥已经得到妥善保护”,即“多次整修”才使卢沟桥得到妥善保护,此处为张冠李戴的错误。

答案 AC

6.侯仁之被称为“城市的知音”,这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的限制与提示,“城市的知音”“结合文本”,要求考生筛选有关城市的内容,相关信息集中在文本⑥⑦⑧⑨⑩段,筛选、概括可得。

答案 ①作为一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对北京等城市充满热爱;②侯仁之对榆林、承德、北京等许多城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它们被埋没的历史;③侯仁之积极参与城市的保护工作。

7.本文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考生要抓住传记的特点,还要有整体意识与概括能力。

首先概括第①段内容,并思考它体现传记的什么特点,以及与后文内容之间的关系即可。

答案 ①交代侯仁之选择历史专业的原因;②写出了侯仁之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③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④为下文介绍侯仁之的学术研究及成就作铺垫。

8.请结合全文分析侯仁之取得成就的自身因素主要有哪些,并就其中一个方面联系现实谈谈对你的启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

本题为探究题,考生有一定的表达自由,但不能忽略题干要求“结合全文”“联系实际”。

“结合全文”说明要从全文内容概括提炼;“联系实际”主要是概括出对现实有积极意义的观点。

答案 ①对国家民族深沉的爱;②富有创新精神,有打破旧传统的勇气;③注重实地考察的研究方法;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关注现实的精神。

[新闻访谈类]

三、[2014·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九天神眼

从起初遥远的一点,到依稀模糊的轮廓,再到清晰可见的机身,减速、放下起落架、稳稳在某军用机场降落。

“奖状”飞机又一次执行特殊任务凯旋了。

走近它,“小”是给人最直观的印象。

机身长、宽不过数米,差不多一人多高。

而让人很难想到的是,眼前这小小的“个头”,竟能在13000米的高空飞行,最大巡航速度0.72马赫,可连续飞行6个小时。

一进入机舱,才发现这小小的“身板”还着实能“装货”:

在直径不足1.5米、高只有1.45米的狭窄机舱内,就装有3个固定座椅,两个座椅在驾驶舱,1个长椅在后舱,各型电子设备占据了舱内大半个空间。

而这也给驾驶“奖状”飞机的机组成员带来了麻烦,狭小的舱内空间,使得除两名驾驶员外,机组其他人员只能挤坐在一尺见方的小长椅上,蜷缩着直不起腰、伸不开腿,时间一长,腰酸背疼不说,想方便也找不着地方。

但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他们每次执行任务都要连续飞行四五个小时。

谈及飞行经历,机长张凯如数家珍,“自1986年配备‘奖状’号,我们中队已先后7次入藏,20余次进疆,飞行面积超过250万平方公里,协助完成10余项重大科研攻关,完成抢险救灾任务160余架次。

多年的飞行,让“奖状”中队满载殊荣,也使他们不少人患上了“职业病”。

副教导员孙文奎说,“每晚7点半要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看天气预报,不管有没有任务,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天。

”“一有灾情,无论天气如何,我们都会自发处于待命状态。

在那种情况下,灾情就是命令,我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一次,张凯机组飞往重灾区北川遥感航拍,电瓶温度指示灯突然报警,温度直线上升。

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空中断电的危险。

千钧一发之时,机长张凯脑海中掠过了一个个特情处置预案,一个个处置口令也脱口而出:

“下降高度!

“跳开X号保险丝!

终于,飞机从7000余米下降到6000米,故障被机组成员镇服。

让机组成员终身难忘的是2011年7月的西藏航拍任务。

当时,西藏正值雨季,动辄狂风骤雨,天气变化无常,气象条件非常恶劣;每个成员都出现了较强的高原反应,为了保证有足够的体力飞行,大家只好边吸氧、边打点滴、边研究飞行计划,最后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

飞险区、闯禁空、测山河、赴震区……一次次的枕戈待旦,一次次的受命飞行,这支“奖状”中队屡建奇功,满载殊勋。

在这光环的背后,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

除日常的训练外,“奖状”飞行团队每年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外执行飞行任务,陪同家人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许多,有时接到紧急任务,还会和事先安排好的“家事”“撞车”。

或许在有些人的眼里,他们不是合格的父亲、丈夫和儿子,但在家人的心目中,却有着不同的答案。

一位飞行员家属说道:

“选择了飞行员,就是选择了寂寞,为了‘大家’,一点牺牲不算啥。

”一个轻松的回答,一个灿烂的微笑,折射出的是一份包容与关爱。

“总觉得平时亏欠他们的太多,在家的时候就多给老婆孩子弥补一点。

”一机组成员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位飞行30多年、6000余小时飞行员的氤氲柔情。

(摘编自苏银成等《探空测地的“九天神眼”》)

9.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奖状”飞机虽“小”,但“装货”能力不小;它的本领也不小,飞行高度高,航速不低,续航能力强。

B.“奖状”飞机舱内空间逼仄狭窄,机组成员的活动空间不到机舱的一半,这给机组成员带来了诸多不便。

C.“奖状”号机组1986年成立以来,飞行架次多,作业面积广;多次参与导航工作,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D.文章写2011年7月西藏航拍一事,突出了“奖状”号机组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作风。

E.这篇通讯点面结合、以小见大,主要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来表现中国当代军人的阳刚之美。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项,“多次参与导航工作”有误,从第三段可知“九天神眼”多次参与的是“重大科研攻关”和“抢险救灾”任务。

E项,“心理”描写错误,本文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

答案 CE

10.文中写北川航拍时排除险情一事,突出了机组群像的什么特征?

请简要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将文中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化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

北川航拍时,遇到“电瓶温度直线上升”的险情,在“千钧一发之时”,机长镇定指挥,机组成员有条不紊,排除故障。

执行“西藏航拍任务”时,机组成员“边吸氧、边打点滴、边研究飞行计划”。

这些都体现了机组成员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团队意识。

答案 ①技术精湛,临危不乱;②团结协作,配合密切。

(意思对即可)

11.请根据文本,探析“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这句话的含意。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这句话意蕴丰厚,在解答时不能脱离文本。

这里重点理解“大爱”的含义,从画线句前面的内容看,这份“大爱”是机组人员对祖国的爱,为了祖国的需要,他们不畏艰险,枕戈待旦,屡建奇功。

从画线句后面的内容看,这份“大爱”就建立在家庭的理解和机组人员的无私奉献精神上。

答案 要点:

①机组成员高度的使命感,对国家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②家属对机组成员的理解,对国家事业的支持;③机组成员及其家属为“大家”而牺牲“小家”“小爱”的奉献精神。

(意思对即可)

四、[2014·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罗哲文(1924~2012),中国古建筑学家。

下面是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在罗哲文先生生前对他的访谈节选。

主持人:

在您选择职业的年代,建筑学可算是一种不入流的行当,您为什么选择了学习建筑学?

罗哲文:

从我当年进入营造学社学习建筑到现在,按一般老百姓的话,可以说我和建筑学有缘分,或者说这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

说偶然,是因为抗战时期,营造学社迁到了我的老家四川宜宾,要是迁到别的地方去了,我这辈子可能就不会做这个工作了。

说必然,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做手工,我还很喜欢工艺、画画什么的。

主持人:

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是您的老师,您现在所从事的古建筑保护研究,有哪些观念是梁先生带给您的?

罗哲文:

他有一个观点,中国的新建筑要“中而新”,就是说既要中国式又要有新创造。

他这个观点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所以我现在也在宣传,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国古建筑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有创新。

梁思成先生临终前嘱托我“文物保护的事情,你一定要做好”,这个重托我一直记在心里,永远也不敢忘掉。

主持人:

2003年,您在80岁高龄的时候穿越了罗布泊。

很多人都说,您是穿越罗布泊年龄最大的人。

您为什么要在这样的高龄做这样的事?

罗哲文: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去考察和寻访汉长城。

几十年前,我刚接触到长城的时候,看到一些关于长城的书,其中一本写了从玉门关到库尔勒的这段长城,并说这段长城跟玉门关以东的长城不一样。

从那时起我就想亲自来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主持人:

考察这段长城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罗哲文:

这段长城对研究整个长城来说太重要了,绝对不能缺了这一块儿。

过去曾经有个错误的说法,认为长城是防御扰掠的,目的在于封闭,但我认为长城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

汉武帝的时候,打通了丝绸之路,那时的长城就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所以到了新疆库尔勒以西,城墙就没有了,修建了一个一个烽火台。

当时丝绸之路上荒无人烟,来往的商旅不可能带够整个行程的粮食。

此外还有马匹的问题,到了烽火台,商旅可以补充粮食,更换交通工具。

主持人:

到目前为止,您跟长城打交道有多少年了?

一共去过长城多少次?

罗哲文:

我跟长城打交道快60年了。

像八达岭、山海关,去的次数都记不清了,可能有一百次以上了。

主持人:

实地考察中,您有没有遇到过危险?

罗哲文:

遇到的太多了。

差不多十多年前我去考察长城,那儿有个地方非常危险,人很难攀上去,我上去的时候还背着相机,结果脚下一滑,差一点摔下去没命了。

主持人:

现在很多人都称您是中国古建筑方面的一代大师了。

罗哲文:

这个我不敢当,不能说是古建筑大师,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觉得自己就是沧海一粟,是大海里面的一滴水。

主持人:

对于年轻一代从事古建筑保护的人,您觉得他们最需要学习的是什么?

罗哲文:

我觉得基本技术一定要学到。

搞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