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安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59408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安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安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安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安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安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安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安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安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安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安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安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安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安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安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安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安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安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安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安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吉安县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总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A.敕造(chì)惫懒(bèi)讪讪(xiàn)扪参历井(shēn)

B.錾银(zàn)两靥(yàn)桌帏(wéi)拗他不过(niù)

C.蹙缩(cù)歆享(xīn)榫头(sǔn)鸡豚狗彘(zhì)

D.庠序(xiáng)洿池(kuà)贾人(gǔ)间或一轮(jiàn)

2.下列词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俨然迷罔炮络飞端瀑流争喧豗

B.放诞骐骥巉岩巫山巫峡气潇森

C.驯熟伶俐踌躇间关莺语花底滑

D.潦倒杜撰寒喧空闻虎旅传霄柝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得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B.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C.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D.直到指手画脚的将她和男人关在新房里,还是骂,阿呀呀,这真是……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已经明确地认识到,通讯的畅通与否,是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

B.目前,每年大学生毕业虽然不少,但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C.中央政府强调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并重的方式解决经济运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它表明中国高层越来越善于吸取过去一段时期内宏观调控的经验教训。

D.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不适当地拓展课堂教学的互动空间,“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就无法实现。

6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两弯似蹙非蹙罥眼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描写的是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目若秋波”描写的是黛玉。

B.书中“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丫鬟是晴雯,她善良纯洁、心灵手巧、敢于反抗。

C.“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写的是迎春,“湘江水逝楚云飞”写的是湘云。

D.大观园中林黛玉的居所是怡红院。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每题3分,共9分)

进入血管的机器人

在美国洛杉矶市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与会者在投影屏幕上看到了这样一组镜头:

2005年的某一天,一个由直径只有30微米的齿轮装配成的小小机器人,被植入血管里。

这个小小机器人像潜水艇一样在血液的河流中自由自在地游动着。

一旦遇到血管中淤积或飘浮的胆固醇.脂肪,它们就毫不留情地扑上去,迅速将其撕烂嚼碎。

同凶恶的病毒相遇时,它们也毫不畏惧,挺身而出。

可是,病毒是狡猾的,它们看对方来势凶猛,往往会装出一副缩头缩尾的可怜相,好像已经投降,或者干脆躺下一动不动,装成了一具僵尸。

机器人大踏步地从敌人身边走过。

但是,病毒等机器人擦肩而过后,它们一跃而起,开始从背后恶狠狠地攻击机器人,机器人不断倒下。

您别着急,这些机器人体内有纠错程序。

它们中的许多机器人在吃了一次亏之后,只要不是光荣牺牲,它们便能自动调整行为方式。

它们见到病毒后,不管它们如何伪装,非要杀它个片甲不留。

病毒也随机应变,当它们同机器人相遇时,便拼命膨胀躯体,虚张声势,竭力装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

可是,大脑内藏有“超级勇敢”程序的机器人,英勇善战,视死如归,决心以自己的生命来捍卫主人的健康,同病毒进行了激烈的大搏杀,病毒被不断歼灭。

病毒的碎块不断渗透出血管,流入肾脏,通过尿液排除体外。

于是动脉畅通无阻,人体更加健康。

上述有关超微技术的剧情,是根据科学家的设想编造出来的,但这并不是无法实现的梦想,随着微机电技术的发展,幻想正一步步走向现实。

1988年5月27日,美国加利弗尼亚大学的两位华裔科学家研制出了只有76微米(3‰英寸)的微马达。

1991年11月,日本电子公司的科研人员在当时最先进的“电子隧道扫描显微镜”下,用“超微针尖”,将硅原子排成金字塔形的“凹棱锥体”,它只有36个原子那样高,这是人类首次用手工排列原子,在世界原子物理界引起轰动。

1996年7月,美国哈佛大学研制成功了直径只有7微米的涡轮机。

一张邮票上可以放置几千个这种涡轮机。

只有在超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它的外形和结构。

我国也已研制出了1毫米电机。

超微技术现在与老百姓关系还不密切,这主要是因为它们还不实用。

对此,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现代超微物理学专家本杰明·金博士作了这样的描述:

“未来人们将研制出高度智能化的人造跳蚤.蜘蛛等动物。

它们集超微型电脑.驱动器.传动装置.传感器.电源等于一体,成为人类十分独特而且非常得力的助手。

它们将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工业.航天.军事等各个领域。

除了人们津津乐道的注入血管清除毒物的功能外,在外科手术上还可用微马达来缝合神经.微血管.眼球等;还可用它来深入人体内脏,如肾.心脏等作检查。

将成千上万个‘跳蚤’机器人搬入农田,消灭害虫,使农业丰收,又防止了因使用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这位教授最后说:

“与目前许多处于试验阶段的高新尖端技术一样,超微技术产品的潜在价值和用途一时还很难设想。

但是,可以相信在将来的某一天,这种巧夺天工的产品,会悄悄进入我们的家庭,起到种种奇妙无比的作用。

(节选自《中国科普博览》)

7.下列关于超微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超微技术是指把直径只有30微米的机器人运用于各个领域的一种现代科学技术。

B.超微技术是依靠电脑技术.显微技术.微机电技术等各种现代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科学技术。

C.超微技术现在与老百姓关系还不密切,主要是因为这些技术还不实用。

D.“超微针尖”是超微技术的一种,它可以将硅原子按人的要求进行排列。

8.下列对医学超微机器人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医学超微机器人因其体积小,可以进人人体血管,在人的血液中游动,可以完成医生难以完成的疾病治疗和人体保健工作。

B.医学超微机器人还可以深入人体内脏,如肾.心脏等进行检查工作。

C.医学超微机器人除对人体进行检查治疗外,还可以防止因使用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

D.医学超微机器人除了注入血管清除毒物的功能外,在外科手术上还可用微马达来缝

9.根据原文内容,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利用超微技术制造的机器人可以进人人体血管清除病毒.胆固醇.脂肪等,我们在血管内放人这种机器人后就可以不生病。

B.在人们的想象中,超微机器人可以有一定的智能,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样,不管病毒如何变异,植人人体的机器人都可以对付,确保主人的健康。

C.美国哈佛大学研制成功了直径只有7微米的涡轮机,一张邮票上放置几千个这种涡轮机都可以看清它的结构。

D.超微技术产品的潜在价值和用途一时还无法做出判定,但是可以相信这种产品将来会进入我们的家庭,起到奇妙的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每题3分,共9分)

崔浩字伯深,少好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核览,研精义理,时人莫及。

弱冠为通直郎,稍迁著作郎,道武①以其工书,常置左右。

道武季年,威严颇峻,宫廷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避目下之变。

浩独恭勤不怠,或终日不归。

帝知之,辄命赐以御粥。

其砥直任时,不为穷通改节若此。

泰常②元年,晋将刘裕伐姚泓③,欲溯河西上,求假道。

诏群臣议之。

外朝公卿咸曰:

“函谷天险,裕何能西入?

扬言伐姚,意或难测。

宜先发军断河上流,勿令西过。

”内朝咸同外计,帝将从之。

浩曰:

“此非上策也。

司马休之徒扰其荆州,刘裕切齿久矣。

今兴④死子幼,乘其危亡而伐之,臣观其意,必自入关,劲躁之人,不顾后患。

今若塞其西路,裕必上岸北侵。

如此则姚无事而我受敌矣。

蠕蠕⑤北寇,人食又乏,发军赴南,则北寇进击;若其救北,则南州复危。

未若假之水道,纵裕西入。

所谓卞庄刺彪⑥,两得之势也。

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令姚氏胜也,亦不失救邻之名。

纵裕得关中,悬远难守。

彼不能守,终为我物。

今不劳兵马,坐观成败,斗两彪而收长久之利,上策也。

议者犹曰:

“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北上岸,则姚军必不出关助我。

扬声西行,意在北进,其势然也。

”帝遂从群议,遣长孙嵩据之。

战于畔城,为晋将朱超石所败。

帝恨不用浩言。

(选自《北史·崔浩传》)

注:

①道武:

道武帝,北魏皇帝拓跋珪。

②泰常: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年号。

③姚泓:

后秦国主,羌族人。

④兴:

姚泓的父亲姚兴。

⑤蠕蠕:

少数民族,也叫作“柔然”。

⑥卞庄刺彪:

春秋时鲁国大夫卞庄曾让两虎争食相斗,待其一死一伤,然后杀其伤者。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稍迁著作郎中     稍:

稍微,略微。

B.道武季年,威严颇峻  季年:

晚年。

C.劲躁之人,不顾后患  后患:

以后的祸患。

D.必德我假道之惠    德:

感激。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彼不能守,终为我物②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B.①道武以其工书,常置左右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①未若假之水道②择师而教之

D.①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浩博学多才,精通书法,又能坚守节操。

在对待刘裕假道伐姚问题上,更表现出他长于谋划,智略过人。

B.朝廷多数人主张阻截刘裕的军队,主要理由是刘裕伐姚不是真实意图,而是声东击西,觊觎北魏。

C.崔浩认为刘裕伐姚并非借口,他分析了阻刘和纵刘的不同结果,但明元帝因与刘裕有切齿之仇,未作采纳。

D.明元帝未采纳崔浩的建议,而采纳了大臣的意见,派长孙嵩阻截晋军,结果在畔城被晋军打败。

第Ⅱ卷(非选择题114分)

四(30分)

13、把文言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宫廷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函谷天险,裕何能西入?

扬言伐姚,意或难测(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战于畔城,为晋将朱超石所败(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⑴—⑵题。

(8分)

哭李商隐(其二)

崔珏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注:

踠:

屈曲,弯曲)

⑴本诗题作“哭李商隐”,作者到底哭什么呢?

请说说诗中“哭”的具体内容。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最后一句“又送文星入夜台”中,作者为什么要用“又”字?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默写。

(12分)

⑴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愁空山。

⑵连峰去天不盈尺,。

⑶,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⑷丛菊两开他日泪,。

⑸,此时无声胜有声。

⑹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

千载琵琶作胡语______________。

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则何如?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19分)

永远的李白

刘雪枫

农历岁末,一个温暖的冬日,我们以李白的方式纪念李白的一千三百岁。

一千三百年,李白飘逸的身影不仅没有模糊,反而越来越清晰,那是他离我们越来越近的缘故吗?

一千三百年,李白的诗篇于我们不仅没有隔世绝代之感,反而越来越生动鲜活,内涵丰富,那是因为我们有了音乐的李白吗?

李白是中国的,李白同时也是世界的。

这种观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意义。

将近一百年前,以李白诗为代表的中国诗被译成法文和德文,分别以《美玉集》和《中国之笛》这样浪漫的名字在西方结集出版。

对于大诗人庞德用英文翻译的李白诗歌,艾略特认为“是对英语诗歌进程持久的、决定性的贡献”。

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无疑是作曲家马勒根据《中国之笛》中四首李白的诗谱写的大型声乐交响曲《大地之歌》(又叫《尘世之歌》)。

今年,同时是李白诞辰一千三百年和马勒去世九十年,欧美的乐团大多数都上演了《大地之歌》,同时纪念东西方的两位文化名人。

唐诗是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顶峰,李白是站在这个顶峰之上的巨人。

李白是中国文化中最让人引以自豪的符号,同时也是逸出传统程式的异数。

一千多年来,随着他不朽诗篇的为人传诵,他狂放飘逸、特立独行的诗人气概也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他灵动奇丽的诗以及坎坷曲折的人生际遇激活了后代众多艺术家丰富的创作灵感,不论是文学、音乐、戏剧,还是绘画、舞蹈、雕塑等,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位大诗人伟岸傲立的身影,也能透过这些作品感受到诗人那份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人文情怀。

今天,我们为了纪念李白,便不仅是诗的纪念。

我们有音乐的纪念,有舞蹈的纪念,有戏剧的纪念,还有书画等艺术作品的纪念,还有李白的英文诗、法文诗、德文诗、日本诗的纪念。

这些纪念恰到好处地将“李白与现代”和“李白与世界”两条线索贯穿并交织起来,为我们在这样一个纪念的年代里,展示了一个横跨一千三百年的李白,一个离我们最近的李白。

大型现代舞剧《梦白》是广州现代舞团为纪念李白诞辰而特意创作的。

舞者用现代舞蹈语汇和现代音乐表现了诗人性格的不同方面,他们使李白的形象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这不是一个穿长袍束高冠的李白,他是长存人们心中的另一个始终具有现代感的李白,一个衣着、服饰与我们无异的李白。

交响音乐会《明月出天山》以郭文景的交响合唱《蜀道难》和周龙的《唐诗四首》为核心内容,又辅之以数首根据李白诗谱写的交响声乐作品。

如果说,周龙的《唐诗四首》更多强调的是包括李白《听蜀僧弹琴》等诗篇的意境和高雅的文人气质,那么郭文景的《蜀道难》所呈现的便是一种在自由状态下创作的远离古典倾向的自然情感释放。

作曲家根据李白诗歌所提供的绚丽意象,在音乐素材上采取的是更民间化的角度,他所释放的是“我”对家乡的感觉。

诗歌剧场《天地一太白》是本次系列纪念活动的压轴大戏,它不同于一般的诗歌朗诵会,会更多考虑从诗歌艺术本身出发,强调一种感觉、听觉和美学意境的整体设计感。

整场演出围绕李白那些最脍炙人口的诗篇展开。

著名作家韩静霆撰写的台本将李白的代表作与他的人生品格和命运悲欢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朗诵、交响音乐、歌曲以及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的整体烘托,传递着诗人对人生、自然、永恒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从不同角度展示现代人对李白的思考、发问以及对自我的反观。

李白是说不完道不尽的。

李白是永远的。

“昔人已乘黄鹤去”,但是李白请留下,每个人心中都有你的位置,“你,需要我们的理解;我们,需要你的表达。

”再铸民族魂,弘扬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就从纪念李白开始吧。

16.为什么说“李白是中国的,李白同时也是世界的”?

(5分)

 

17.从全文看,“李白是永远的”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分)

 

18.文章说李白已经“横跨一千三百年”,却又是“一个离我们最近的李白”。

这是为什么?

(5分)

 

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先介绍了李白的生平事迹和作品的广泛影响,最后叙述了我们纪念李白诞辰一千三百年的种种活动形式,表现了人们对诗人的怀念之情。

B.“我们以李白的方式纪念李白的一千三百岁”,这句的意思是说我们也选择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形式来纪念李白诞辰一千三百年。

C.诗歌剧场《天地一太白》的成功在于它一反传统诗歌朗诵会的形式,通过对视觉、听觉和美学意境的整体设计,从不同角度展示现代人对李白的思考、发问以及对自我的反观。

D.现代舞剧《梦白》让人们感受到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李白形象,他是长存人们心中的另一个始终具有现代感的李白。

E.文章语言优美而具有感染力,特别是对现代舞剧《梦白》、诗歌剧场《天地一太白》的精心描写中,让人们体会到洋溢其间的对李白的思念之情。

六.(15分)

20、《祝福》中柳妈建议祥林嫂去捐门槛,祥林嫂当时并没回答什么话,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

她到底想了些什么呢?

请展开想象,写一个200字左右的段落。

要求:

⑴展示祥林嫂丰富的内心世界;

⑵体现祥林嫂个性特征。

⑶运用排比,比喻手法

七.作文(50)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鲜花感谢细雨:

“是你把我滋润得这般俊俏,这般美丽。

细雨说道:

“要感谢还得感谢春风妈妈,是她让我这样做的。

多么动听的语言,多么和谐的春天,只有经历过严冬的人,才能感受到这景象的可爱。

请你选好角度,准确立意,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吉安县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C.A讪讪(shàn)B两靥(yè)C洿池(wū)

2.DA迷罔(惘)炮络(烙)飞端(湍)瀑流争喧豗巫山巫峡气潇(萧)森寒D喧(暄),空闻虎旅传霄(宵)柝。

3.答案 C解析 为:

动词,做,当,成了。

A项连词,倘若,如果/代词,有的。

B项动词,距离/动词,离开。

D项副词,随意/名词,使者。

4.D

5.CA两面对一面B缺宾语D有歧义

6.B.

7.A(直径30微米的齿轮装配成的机器人,而不是“直径只有30微米的小小机器人”)

8.C(“防止因使用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不是医学机器人的功能)

9.D(A“可以不生病’’说法无据;B文中没有谈及病毒变异的情况)C原文说“一张邮票上可以放置几千个这种涡轮机”只是要说明这种涡轮机的大小)

10.A(稍:

不久)

11.D(①用在假设复句中,表结果,可译作“就”;②表转折)

12.C(“明元帝因与刘裕有切齿之仇”错)

13.⑴内廷许多亲近的人,都因为细小的过失而有了罪名,于是大家没有谁不逃避躲藏。

(“微过”“得罪”“莫”各1分)

⑵函谷关是天险之地,刘裕怎么能破关西入?

他声言征伐姚泓,真实的意图或许还难以预料。

(“函谷天险”表判断,1分;“何能”“或”各1分)

⑶两军在畔城交战,北魏军队被晋将朱超打败。

(介词结构后置和被动句各1分)

14.⑴哭李商隐的怀才不遇,哭李商隐的死亡,哭自己失去知音,也哭天下才子共同的不幸遭遇。

⑵“又”表示多次、重复,表达出才子不遇、失志而殁情的普遍性,表达对普天下才子不幸命运的哀痛以及对被埋没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15.略

五.

16.李白是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作被多种语言翻译,并且李白诞辰一千三百年,欧美的乐团大多数都上演了《大地之歌》,以纪念东方的这位文化名人。

17.①李白传递对人生、自然、永恒的情感体验。

②对李白的纪念展示现代人对李白的思考、发问以及对自我的反观。

③有利于再铸民族魂,弘扬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

18.①他不巧的诗篇为人传诵,狂放飘逸、特立独行的诗人气概仍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②他灵动奇丽的诗以及坎坷曲折的人生际遇正激活着后代众多艺术家丰富的创作灵感。

19.BE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崔浩字伯深,从小爱好学习,他广泛阅读了儒学和史学著作,对于天文、阴阳和诸子百家的著作,也无不涉猎,在精心研究各家宗旨和深刻含义方面,当时没人能和他相比。

20岁时,(他)就担任了通直郎,不久升为著作郎,道武皇帝因为他擅长书法,常把他安排在自己的身边。

道武皇帝晚年,用法严峻,内廷许多亲近的人,都因为细小的过失而受到惩处,于是大家无不逃避躲藏,以避免眼下的不测之祸。

只有崔浩慎守职事,努力不懈,有时还成天不回家。

道武皇帝知道后,就派人把自己用的饭食赏给他吃。

崔浩心胸坦荡,任凭时事变化,不因仕途的阻滞或顺利而改变自己。

泰常元年,东晋将领刘裕征伐姚泓,想要沿黄河逆河西上,就向北魏请求借路。

明元帝群臣议论是否可行。

外朝(指以宰相为首的一套办事机构)的公卿都说:

“函谷关是天险之地,刘裕怎么可能破关西入?

他声言征伐姚泓,真实意图还难以预料。

我们应该抢先发兵黄河上游加以阻截,不要让他西去。

”内廷(指由皇帝近侍人员组成的决策机构)的官员和外廷大臣意见一致,明元帝打算采纳。

崔浩说:

“这不是最好的办法。

司马休等人侵扰刘裕镇守的荆州,刘裕对他恨得咬牙切齿已有好久了。

现在姚兴已死,其子姚泓尚幼,趁着他们危急的时候攻打他们,我看刘裕的意图一定在于入关,强大而暴躁的人,是不会顾忌后果的。

我们现在如果阻截他们西进之路,刘裕一定会上岸向北进攻。

这样姚泓平安无事而我们要受到攻击了。

柔然是我国北方的敌人,他们的人和粮食又缺乏,(正需要补充)。

我们发兵到南边,那么北方的敌人就会(趁机)进攻我们;如果我们要救北方,那么南边又危险。

不如借水路给刘裕,放刘裕西去。

这就是所谓的卞庄刺虎,一举两得的局势啊。

如果刘裕取胜,一定感谢我们借道给他的恩惠;如果姚氏取胜,我们也不会丢掉救助邻国的名声。

即使刘裕取得关中,也会因太远而难守。

他们不能守,最终就会成为我们的。

现在不用兵马劳顿,坐观成败,使两虎相斗而我们获长远的利益,这才是最好的策略。

议论的群臣还是说:

“刘裕向西进入函谷关,就会进退两难,走投无路,腹背受敌;向北上岸,姚军一定不出关救助我们。

刘裕声言向西征伐姚泓,真实的意图在于北上,情况就是这样。

”明元帝于是采纳了大臣们的意见,派长孙嵩阻截晋军。

两军在畔城交战,北魏军队被晋将朱超打败。

明元帝对没有采纳崔浩的建议悔恨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