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er4.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0682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aper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paper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paper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paper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paper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paper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paper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paper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paper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paper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paper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paper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paper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aper4.docx

《paper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aper4.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paper4.docx

paper4

期中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划分的指标有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某一方面,也有综合性的

C.按照指标的不同,区域可分为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综合区等

D.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完全一致,区域与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2.以下关于区域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环境是指区域内的自然环境

B.受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区域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C.区域环境是指区域内的人文环境

D.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人类生产力的进步而增大

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图回答3~6题。

3.下列现象中,甲、乙两地共有的是(  )

A.广泛种植水稻B.水运发达

C.冬季河流结冰D.雨热同期

4.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B.水分C.土壤D.热量

5.关于乙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粮食种植业精耕细作

B.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

C.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

D.人口多,长期以来需要从区域外调入大量粮食

6.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分别是(  )

A.旱涝盐碱危害、沙漠化严重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严重

GIS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

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

回答7~8题。

7.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D.分析商业网点选址

8.对2000年与2006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9.在野外考察旅行时,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GPS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  )

A.自己所在的季节B.自己所在地的天气

C.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D.自己所在地的气候

10.“数字地球”是(  )

A.指用数字表示地球的大小

B.把整个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C.用经纬网的数据来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

D.用GPS数据来表示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

下图为北京城市道路交通状况显示屏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信息显示屏应用的是(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卫星导航系统

12.应用该显示屏所呈现的动态信息,便于对车

辆的(  )

A.准确定位

B.流量统计

C.超速监控

D.合理分流

13.汶川地震后,我国使用无人驾驶飞机迅速对该地灾情进行监测,主要运用了(  )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技术C.全球定位技术D.计算机技术

亚马孙流域分布着面积很广的雨林,回答14~16题。

14.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C.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

15.亚马孙雨林破坏严重,关于破坏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度的迁移农业B.商业性伐木

C.采矿修路、城镇建设D.建立自然保护区

16.对于雨林的未来,应坚持的观点是(  )

A.一边开发,一边保护B.首先开发,再做保护

C.保护第一并进行保护性开发D.不能开发,禁止人类在林区任何活动

绿洲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完全与水源有关。

有水是绿洲,无水变沙漠。

据此回答17~18题。

17.下列有关绿洲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洲水源只有坎儿井和水窖两种形式

B.绿洲多分布在山前洪积冲积扇和冲积平原上

C.绿洲的土壤积水、保肥能力较差

D.绿洲地区有丰富的降水,完全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

18.下列能充分有效利用土地,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做法是()

A.开垦草原,尽可能扩大耕地,多种粮食

B.在草原地区退耕还牧且适量放牧

C.樵采天然植被,解决燃料不足问题

D.在内流河中,上游截流引水,修建水库,扩大流域的灌溉

读“我国某地区一古城遗址附近的古河床剖面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所示各河流()

A.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B.上游流量大于下游

C.流量季节变化小                               D.侵蚀作用强烈,含沙量大

20.2003年,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A.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B.古长城遗迹

C.西气东输工程设施D.草方格沙障

二、综合题

2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塔里木河为中国第一大内陆河,全长2486千米,自西向东蜿蜓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来自于冰山的融水含沙量大,河水很不稳定。

流域人口825.7万,约占全区总人口的45%,是中国重要的棉花、石油化工基地,也是库尔勒香梨、杏、薄皮核桃、石榴、无花果等南疆特色果品的生产基地。

塔里木河

(1)塔里木河的主要水文特征有、、。

(2)塔里木河流域最重要的两种矿产资源是和。

资料二塔里木盆地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

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与聚落分布图

(3)读“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与聚落分布图”,说出塔里木河流域聚落与交通线分布特点。

 

资料三塔里木河流域内干旱少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长期以来,气候变化和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加上盲目开垦和乱砍滥伐,导致河道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林木死亡、土地沙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威胁到中国整个西部地区的生态系统。

(4)根据塔里木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和存在问题,提出该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对策。

 

22.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表1中国与美国玉米带比较

项目

中国玉米带

美国玉米带

纬度

42°N~46°N

37°N~45°N

地形

平原、台地

平原、台地

土壤有机质

2%

3%~6%

无霜期(d)

130~145

160~200

降雨量(mm)

450~650

500~700

玉米面积比重

50%~60%

50%

玉米单产(kg/hm2)

6750

7500

表2吉林省近年来三种谷物种植面积(单位:

1000hm2)

年份

稻谷

小麦

玉米

合计

2001

686.9

53.8

2609.5

3350.2

2003

541.0

22.1

2627.2

3190.3

2004

600.1

11.4

2901.5

3513.0

2005

654.0

9.5

2775.2

3438.7

(1)根据表1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与美国玉米带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

(2)分析美国玉米单产高于中国的原因。

(3)中、美玉米带玉米生产均具有地区专业化生产的特点,请说明其优点。

(4)请根据表2中数据,说明吉林省2001~2005年三种谷物种植面积的变化特点,并简要说明影响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

 

(5)请说明促进中国玉米带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23.读遥感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AB

(1)从A图中可以看出,此遥感技术所利用的运载工具是_________,这种运载工具技术采用的是_________的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和识别,这种方式的遥感技术,对地面的分辨率是较_________(高或低)的。

(2)在A图中,飞机上的遥感设备采用_________的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B图中,传感器接受到的是地面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在这个遥感过程中,传感器之所以能够对地面物体进行分辨,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

读表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

1978年

2005年

第一产业比重(%)

20.0

12.8

第二产业比重(%)

64.3

49.6

第三产业比重(%)

15.7

37.6

图a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

(1)请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2)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

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字母A表示____________工业,B表示____________工业。

(4)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生产场所、工业产品、工业生产工艺过程等为主要吸引物开发的旅游项目。

开发工业旅游最主要的条件是()。

A.资源的游览价值B.地区接待能力

C.市场距离D.旅游环境承载量

(5)试分析图a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

 

25.读“钢铁工业生产与废弃物回收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说出钢铁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污染有、、。

(2)从“铁矿石+能源—钢材—制品—废弃物—再利用”的过程,体现了钢铁工业生产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

(3)目前钢铁工业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措施有(选择填空)。

A.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

B.减少排放废弃物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C.进行废弃物再生利用

D.大幅度增加钢铁替代品

(4)可持续发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B3.D4.D5.A6.D7.D8.C9.C

10.B11.B12.D13.A14.C15.D16.C17.B18.B

19.B20.A

二、综合题

21.

(1)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2)天然气石油

(3)分布在山前冲积扇;沿河流分布。

(4)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如西气东输;发展特色农业,如长绒棉、果品业;水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等。

22.

(1)自然条件:

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灌溉水源丰富,适合玉米生长。

社会经济条件:

地广人稀;生产专业化和机械化程度高;市场需求量大;交通运输便捷等。

(2)美国玉米带分布纬度较低,热量(无霜期)和降水条件优于中国玉米带;土壤有机质含量也较高;美国农业科技水平高于中国。

(3)利于充分利用优势自然条件,提高产量;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利于采用优良品种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4)稻谷种植面积2001~2003年下降,之后持续上升;小麦种植面积一直持续下降;玉米种植面积2001~2004年持续上升,2005年又下降。

影响因素:

市场(价格)因素、政策因素。

(5)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推广应用;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化,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保护植被、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耕地、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23.

(1)飞机航空遥感高

(2)多次成像机动性强,可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传感器、适当的飞行高度和飞行区域。

(3)不同的物体、不同的环境条件,其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是不同的,传感器具有识别这种电磁波的能力。

24.

(1)原料丰富;能源充足;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技术基础雄厚;国家政策支持。

(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但依然保持优势;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

(3)钢铁森林

(4)A

(5)避免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衰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

25.

(1)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2)清洁生产

(3)ABC

(4)经济社会生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