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7章 第17讲 课后限时训练17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60809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7章 第17讲 课后限时训练17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7章 第17讲 课后限时训练17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7章 第17讲 课后限时训练17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7章 第17讲 课后限时训练17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7章 第17讲 课后限时训练17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7章 第17讲 课后限时训练17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7章 第17讲 课后限时训练17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7章 第17讲 课后限时训练17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7章 第17讲 课后限时训练17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7章 第17讲 课后限时训练17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7章 第17讲 课后限时训练17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7章 第17讲 课后限时训练17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7章 第17讲 课后限时训练17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7章 第17讲 课后限时训练17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7章 第17讲 课后限时训练17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①标记噬菌体→②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③搅拌、离心→④检测放射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完整的实验过程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及既不含35S又不含32P的细菌

B.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偏高

C.③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促进噬菌体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

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该实验,④的结果是只能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A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合成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组装(形成子代噬菌体)→释放。

其实验步骤为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在标记噬菌体时,需要分别利用35S和32P标记细菌以获得分别被35S或32P标记的噬菌体,然后用这些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A项正确;

若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由于蛋白质外壳未进入细菌,所以即使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也不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偏高,B项错误;

搅拌和离心的作用是让细菌和噬菌体分开,C项错误;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该实验,④的结果是在沉淀物中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但在上清液中也会有少量的放射性,D项错误。

4.(2017·

嘉兴期末测试)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发现悬浮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

发现悬浮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用32P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32P存在于上清液中

C [不论离心时间多长,上清液中也不会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A项错误;

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不会导致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B项错误;

P是DNA的特征元素,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在侵染大肠杆菌时,能够进入细菌体内,但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原因可能是时间偏长,噬菌体大量繁殖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C项正确;

P是DNA的特征元素,32P只能标记噬菌体的DNA,D项错误。

5.(2016·

瑞安市期中测试)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不会引起小鼠死亡的是(  )

A.将有毒的S型菌注射到小鼠体内

B.将杀死的有毒S型菌注射到小鼠体内

C.将杀死的有毒S型菌和无毒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

D.将有毒S型菌的DNA和无毒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

B [S型菌有毒性,会导致小鼠患败血症而死亡,A项错误;

杀死的S型菌失去活性,不会导致小鼠患病死亡,B项正确;

将杀死的有毒S型菌和无毒R型菌混合后,S型菌的DNA能将部分R型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菌,因此小鼠死亡,C项错误;

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将有毒的S型菌的DNA和无毒的R型菌混合后,部分R型菌会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菌,因此小鼠死亡,D项错误。

6.(2017·

杭州二中月考)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

B.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能检测到少量的放射性

C.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

D.本实验结果说明DNA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具有连续性

C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通过物理作用使已吸附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A项正确;

32P主要存在于噬菌体的DNA上,进入细菌体内复制和指导蛋白质合成,噬菌体合成后主要存在于细菌体内,有少量释放到细菌外,B项正确;

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大量噬菌体释放,故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加,C项错误;

本实验结果说明DNA在噬菌体增殖中起到连续性作用,D项正确。

7.(2017·

杭州五校联考)下列关于DNA和RNA的结构与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区分单双链DNA、单双链RNA四种核酸可以通过碱基比率和种类来判定

B.双链DNA分子中碱基G、C含量越高,其结构稳定性相对越大

C.含有D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不是RNA

D.含有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RNA不是DNA

D [构成DNA和RNA的碱基种类不同,双链DNA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且A=T,G=C,因此区分单双链DNA、单双链RNA四种核酸可以通过碱基比率和种类来判定,A项正确;

双链DNA分子中A与T间形成两条氢键,G与C间形成三条氢键,因此碱基G、C含量越高,其结构稳定性相对越大,B项正确;

同时含有DNA和RNA的生物,DNA为其遗传物质,D项错误。

8.(2017·

嘉兴期末测试)下图是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搭建的脱氧核苷酸对,其中正确的是(  )

C [DNA分子中不含尿嘧啶(U),应是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A项错误;

DNA分子中C与G间通过三条氢键相连,B项错误;

DNA的两条链方向相反,D项错误。

9.用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繁殖两代后,理论上推测子代噬菌体中的放射性情况是(  )

A.25%的子代噬菌体外壳带有放射性

B.25%的子代噬菌体DNA带有放射性

C.50%的子代噬菌体外壳带有放射性

D.50%的子代噬菌体DNA带有放射性

D [由于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所以用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繁殖两代后,产生4个噬菌体,其中有2个噬菌体含有32P标记。

因此,50%的子代噬菌体DNA带有放射性。

10.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

下列对此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B [噬菌体是病毒,是营活细胞寄生生活的生物,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上培养。

该实验搅拌是为了使细菌外吸附着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

离心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在该实验中,被感染的细菌(含有子代噬菌体的细菌)在下层的沉淀物中,噬菌体颗粒的质量较小,在上层的上清液中。

图中实验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11.(2017·

温州十校联考)右图是某DNA分子的片段,下列是对该图中几种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要断裂5,在细胞内用解旋酶,在细胞外可用高温处理

B.DNA聚合酶可以连接4对应的化学键

C.A—T比C—G少一条氢键,所以更稳定

D.RNA聚合酶可使5断开

C [图示是某DNA分子的片段,其中1为含氮碱基,可能是A或T;

2为脱氧核糖;

3为磷酸;

4为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位点;

5是氢键,是解旋酶的作用位点。

要使5断裂,在细胞内用解旋酶,在细胞外可用高温处理,A项正确;

DNA聚合酶可以连接4对应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B项正确;

A===T比C≡G少一条氢键,所以稳定性较低,C项错误;

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可使氢键断开,D项正确。

12.(2017·

嘉兴期末测试)某病毒的DNA为单链DNA,四种碱基的比率是0.28A、0.32G、0.16C、0.24T。

当它感染宿主细胞时,能形成杂合形双链DNA分子(RF)。

则在RF中,四种碱基A、G、C、T的比率依次是(  )

A.0.24、0.16、0.32、0.28  B.0.26、0.24、0.24、0.26

C.0.28、0.32、0.16、0.24D.0.24、0.26、0.26、0.24

B [由题意可知,病毒单链DNA中四种碱基的比率是0.28A、0.32G、0.16C、0.24T,则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的子链DNA中的碱基比率是0.28T、0.32C、0.16G、0.24A。

因此杂合双链DNA中四种碱基A、G、C、T的比率依次是A=(0.28+0.24)÷

2=0.26,G=(0.32+0.16)÷

2=0.24,C=(0.16+0.32)÷

2=0.24,T=(0.24+0.28)÷

2=0.26,B项正确。

13.(2017·

宁波期末测试)科学家研究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时发现:

被加热杀死的S型菌自溶,释放出的部分DNA片段遇到某些R型活菌时,其双链拆开,其中一条链降解,另一条单链进入R型菌并与其基因相应“同源区段”配对,使R型菌DNA的相应片段一条链被切除并将其替换,形成“杂种DNA区段”,这样的细菌经增殖就会出现S型菌。

A.S型菌DNA片段双链拆开过程中发生了氢键和磷酸二酯键断裂

B.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基因突变

C.“杂种DNA区段”的形成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有“杂种DNA区段”的细菌分裂形成的子代细菌都是S型菌

C [S型菌DNA片段双链拆开过程的实质是解旋,发生了氢键的断裂,但没有发生磷酸二酯键的断裂,A项错误;

据题意可知,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B项错误;

只有与多糖类荚膜形成有关的DNA片段进入细菌后形成了“杂种DNA区段”的细菌,分裂形成的子代细菌才是S型菌,D项错误。

14.(2017·

杭州五校联考)某科研小组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中搅拌时间与放射性强弱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被侵染的细菌基本未发生裂解

B.实验过程中充分搅拌能使所有的噬菌体与细菌脱离

C.实验结果表明,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适宜搅拌时间在2min左右

D.若搅拌至4min时被侵染的细菌下降为90%,则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会增强

B [实验过程中,搅拌约2min后,随搅拌的继续进行,上清液的放射性并未明显增加,表明实验过程中被侵染的细菌基本未发生裂解,A项正确;

实验过程中上清液中的35S未达到100%,说明充分搅拌并不能使所有的噬菌体与细菌脱离,B项错误;

实验结果表明,搅拌时间在2min左右时,35S和32P的含量即达到相对稳定,说明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适宜搅拌时间在2min左右,C项正确;

若搅拌至4min时被侵染的细菌下降为90%,说明部分噬菌体释放出来,则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会增强,D项正确。

15.(2017·

温州十校联考)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H5N1禽流感病毒侵入家禽的一些过程,设计实验如下图,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H5N1病毒的放射性及S、P元素。

下表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

选项

放射性

S元素

P元素

A

全部无

全部含32S

全部含31P

B

全部有

全部含35S

多数含32P,少数含31P

C

少数有

少数含32P,多数含31P

D

D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病毒先在含32P的家禽体细胞A中培养(其RNA被32P标记),然后转移到含35S的家禽体细胞B中培养。

病毒复制自身的遗传物质所用的原料有家禽体细胞B的核酸(含31P,不具放射性),也有自身核酸(含32P),故子代病毒的核酸大多含31P,少数含32P;

病毒合成的蛋白质外壳所用的原料都由家禽体细胞B提供,故全被35S标记。

16.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利用小鼠进行了一系列体内转化实验,如图1所示。

感受态R型细菌与S型细菌之间的转化过程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实验1:

R型细菌+小鼠→存活

实验2:

S型细菌+小鼠→死亡→分离出S型细菌

实验3:

S型细菌+加热+小鼠→存活

实验4:

S型细菌+加热+R型细菌+小鼠→死亡

图1

图2

(1)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广谱抗菌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起杀菌作用,无青霉素抗性的细菌与青霉素接触,易死亡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4死亡的小鼠中能够分离出__________型细菌。

(3)除了用显微镜观察细菌有无荚膜或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以观察菌落特征外,据图1可知,你还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来区分R型和S型细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步骤__________是将S型细菌加热杀死的过程;

S型细菌的DNA双链片段与A细胞膜表面的相关DNA结合蛋白结合,其中一条链在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分解,另一条链与感受态特异蛋白结合进入R型细菌细胞内;

C细胞经DNA复制和细胞分裂后,产生大量的S型细菌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S型细菌的致病性与紧贴在细胞壁外侧的__________(一种结构)有关,细菌此结构的有无受__________控制。

【解析】 

(1)依题意可知,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起杀菌作用,用青霉素处理,无青霉素抗性的细菌所产生的子代细菌因缺乏细胞壁的保护,导致细胞吸水过多,引起细胞膜过度膨胀发生破裂而死亡。

(2)在实验4中,S型细菌含有的转化因子能使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致使小鼠死亡,故在实验4中,死亡的小鼠中能够分离出S型细菌和R型细菌。

(3)除了用显微镜观察细菌有无荚膜或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以观察菌落特征外,还可以用注射法,通过观察小鼠的生活情况来区分R型和S型细菌。

(4)分析图2可知,步骤①是将S型细菌加热杀死的过程;

DNA水解酶能催化DNA水解;

R型细菌的外表面没有荚膜,没有致病性,而S型细菌的外表面有荚膜,有致病性,所以S型细菌的致病性与紧贴在细胞壁外侧的荚膜有关;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所以细菌荚膜结构的有无,受基因(或DNA)控制。

【答案】 

(1)细菌细胞吸水过多,细胞膜过度膨胀发生破裂

(2)S型和R

(3)用注射法,通过观察小鼠的生活情况来区分

(4)① 核酸(或DNA)水解 荚膜 DNA(或控制荚膜合成的基因)

17.如图所示为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3为胞嘧啶,则4应是________,两者之间通过________相连。

(3)图中8表示的是一条____________的片段,它与另一条片段________构成双螺旋结构。

(4)构成DNA分子的碱基有________种,但由于______________的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因此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5)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外侧是由________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

【解析】 

(1)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5脱氧核苷酸,它是由1磷酸、2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三部分组成。

(2)若3为胞嘧啶,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4应是鸟嘌呤;

双链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

(3)图中8是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在双链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构成双螺旋结构。

(4)构成DNA分子的碱基有4种(A、C、G、T),但由于碱基对(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因此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5)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外侧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

【答案】 

(1)5 脱氧核苷酸

(2)鸟嘌呤 氢键

(3)脱氧核苷酸链 反向平行

(4)4 碱基对(脱氧核苷酸)

(5)磷酸和脱氧核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