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操作要求内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1605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安全操作要求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实验室安全操作要求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实验室安全操作要求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实验室安全操作要求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实验室安全操作要求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实验室安全操作要求内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实验室安全操作要求内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实验室安全操作要求内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实验室安全操作要求内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实验室安全操作要求内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实验室安全操作要求内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室安全操作要求内容.docx

《实验室安全操作要求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安全操作要求内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室安全操作要求内容.docx

实验室安全操作要求内容

实验室安全操作要求

1.制定实验室安全标准操作规程,这些规程应适用

于现有的条件,并与其它的规则和操作过程相一致。

实验室

负责人应保证工作人员和参观人员理解这些安全要求。

2.实验室工作人员要熟悉生物安全操作知识和消毒技术。

3.实验室用品<包括工作服>不得用于其他用途;不可将私

人和无关的物品带入实验室。

4.在进入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工作时,要穿隔离衣和工作衣,

戴工作帽,戴一次性手套,如接触物传染性危险大,可戴双

层<两付>手套以增加保护。

操作时手套破损,应立即丢弃、

洗手并戴上新手套。

5.不要用戴手套的手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

头发等。

6.尽量避免使用尖锐物品和利器,包括注射器、针头、刀片、

玻璃制品、载玻片等,它们在接触传染性材料后非常危险,

最好不要在微生物实验室使用这些利器而使用不易破碎材料

制品,如塑料移液管等。

7.工作结束,要对工作台面消毒,如用消毒液清洗后要干燥20分

钟以上;操作时有标本、检测试剂外溅时应及时消毒;平时要保

持环境整洁。

8.工作完毕,脱去手套后洗手,再脱去工作衣,用肥皂和流动水

洗手。

25

液>可以作为液体灭菌剂。

注:

甲醛是一种可疑的致癌剂。

它具有刺鼻的气味,其气体能够刺激眼睛和黏膜,因此必须在通风橱或通风良好的地方储存和使用。

使用前必须参考有关化学品安全的使用规定。

〔三戊二醛

象甲醛一样,戊二醛[0HC

>。

CH0]也对繁殖的细菌、孢子、真菌和脂或不含脂的病毒具有活性。

它不具有腐蚀性,比甲醛作用迅速,但也需要几个小时才能杀死细菌孢子。

通常所供应的戊二醛是浓度约20∥L<2.%]的溶液,绝大部分产品使用前需要加入与产品一同提供的碳酸氢盐混合物进行"活化"<变成碱性>。

活化的溶液根据其配方设计、应用类型和使用频率等情况可以重复使用卜4与有些产品一同提供的指示条〔dipstick>仅用于粗略指示溶液中的活性戊二醛水平。

如果戊二醛溶液变混浊,就应当将其废弃。

注:

戊二醛具有毒性,并对皮肤和黏膜具有刺激性,应当避免与其接触。

必须在通风橱或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

不建议采用其喷雾剂或溶液来清除环境表面的污染。

使用前必须考虑化学品安全使用的有关规定。

〔四醇类

乙醇和异丙醇[

>:

CHOH]具有相似的灭菌特性。

它们对于繁殖的细菌、真菌和含脂病毒具有活性,但不能灭活孢子,而对非含脂病毒的作用则不确定。

其水溶液最有效的使用浓度约为70%

更高或更低的浓度均不适宜杀菌。

醇类溶液的主要优点是处理后物品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

将醇类与其他试剂混合使用比单独使用醇类更有效,如70%醇18

*和,100g/L的甲醛混合使用,以及使用含有2g/L有效氯的醇。

70%乙醇溶液可以用于消毒皮肤、实验台和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台面,以及浸泡小的外科手术器械。

使用时皮肤的接触时间不应少于10秒,环境表面不应少于3分钟。

由于乙醇可以使皮肤干燥,所以经常与润滑剂混合使用。

在不便于或不可能进行彻底洗手的情况下,推荐使用含醇类的擦手液对轻度污染的手进行消毒。

但是必须记住,乙醇对孢子无效,而且不能杀死所有类型的非含脂类病毒。

注:

醇类是易挥发和易燃的,不能在明火附近使用。

其工作液应储存在适当的容器以避免醇类挥发。

醇类可以硬化橡胶并溶解某些胶质。

为了避免乙醇用于其他非灭菌目的,在实验室里对乙醇进行专门地清点和储存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原因,乙醇的获得和使用在有些地区可能受到限制。

含有醇类溶液的瓶子必须清楚标记以避免被意外高压灭菌。

∞碘和碘伏

这类灭菌剂的作用与氯类似,只是有机质对它们的抑制作用略弱。

碘可以使纤维和环境表面着色,一般不适合作为消毒剂。

但是,碘伏和碘酊是很好的抗菌剂。

多聚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外科手术擦手剂和手术前皮肤抗菌剂。

碘类抗菌剂一般不适于医疗/牙医器械的消毒。

碘不能在铝或铜上使用。

注:

碘有毒性。

含有有机碘的产品必须于4一10。

c储存以避免有潜在危害性的细菌在里面生长。

∞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

像氯一样,过氧化氢

0。

>和过氧乙酸

COOH>是强氧化剂,是一种广谱杀菌剂。

对人和环境它们较氯更为安全。

通常供应的过氧化氢是可以立即使用的3%的溶液,或是用无菌水稀释19

5—10倍体积后使用的30%的水溶液。

但是,那种单独含有3%一6%过氧化氢的溶液杀菌作用缓慢而有限。

现有产品中含有其他成分来稳定过氧化氢,加速其杀菌作用并降低其腐蚀性。

过氧化氢能够用于清除实验台和生物安全柜工作台面的污染,较高浓度的溶液适于清除对热敏感的医疗<牙医器械的污染。

采用过氧化氢或过氧乙酸熏蒸来消毒对热敏感的医疗\牙医器械时,需要特殊的设备。

注:

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能腐蚀铝、铜、黄铜和锌等金属,也能使纤维、头发、皮肤及黏膜褪色。

经它们处理的物品必须经过彻底的漂后才能接触眼睛和黏膜。

它们应当储存在避热和避光的地方。

四、清除局部环境的污染

需要联合应用液体和气体消毒剂来清除实验室空间、用具和设备的污染。

清除表面污染时可以使用次氯酸钠

1>溶液;含有1%有效氯的溶液适于普通的环境卫生设备,但是当处理高危环境时,建议使用高浓度<5g/L>溶液。

用于清除环境污染时,含有3%过氧化氢的溶液也可以作为漂白剂的代用品。

可以通过加热多聚甲醛或煮沸福尔马林所产生的甲醛蒸气熏蒸来清除房间和仪器的污染。

产生甲醛蒸气前,房间的所有开口<如门窗等>都应用密封带或类似物加以密封。

熏蒸应当在室温不低于21。

C且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进行<见下面"清除生物安全柜的污染"部分>。

清除污染时气体需要与物体表面至少接触8小时。

熏蒸后,该区域必须彻底通风后才能允许人员进入。

在通风之前需要进入房间时,必须戴适当的防毒面具。

可以采用气态的碳酸氢铵来中和甲醛。

已有报道,可采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气雾熏蒸污染的空间,但对此还需20

要进一步的研究。

注:

甲醛是一种危险和有刺激性的气体,并怀疑有致癌性。

应使用具有供气系统的全面罩式防毒面具。

操作时应当采用"双人"制。

五、清除生物安全柜的污染

清除I级和II级生物安全柜的污染时,应当将适量的多聚甲醛<空气中的终浓度达到0.8%>放在电热板或电热盘上<在生物安全柜外进行控制>。

然后在生物安全柜放置第二个放有比多聚甲醛多10%的碳酸氢铵的加热板或盘。

第二个盘上覆盖一个能够从远处将其移走的盖子<如连接一个能够从生物安全柜外拉动的绳子>,从而尽量减少对甲醛气体的提前中和。

如果相对湿度低于70%在使用强力胶带[如"管道密封胶带"]密封前部封闭板前,还要在安全柜部放置一个开口的盛有热水的容器。

如果前部没有封闭板,则可以用重型塑料布<}leavygaugeplasticsheeting>粘贴覆盖在前部以保证气体不会泄漏进入房间。

打开多聚甲醛盘的加热开关,1小时后或多聚甲醛完全蒸发后关闭。

让生物安全柜静置过夜。

移去第二个盘子的盖后打开加热开关,让碳酸氢铵挥发。

然后,关闭开关并启动安全柜让碳酸氢铵气体循环l时。

移去前封闭板<或塑料布>后就可以使用生物安全柜了。

六、洗手/清除手部污染

接触生物危害性材料时,必须戴合适的手套。

但是这并不能代替实验室人员需要经常地、彻底地洗手。

接触过生物危害性材料和动物后、使用过卫生间后、离开实验室前以及吃东西前都必须洗手。

大多数情况下,用普通的肥皂和水彻底冲洗对于清除手部污染就足够21

了。

但在高度危险的情况下,建议使用杀菌肥皂。

手要完全抹上肥皂,搓至少10秒钟,用干净水冲洗后再用干净的纸巾或毛巾擦干<如果有条件,也推荐使用暖风干手器>。

推荐使用脚控或肘控的水龙头。

如果没有安装,应使用纸巾或毛巾关上水龙头以防止再度污染洗净的手。

如上所述,如果没有条件彻底洗手或洗手不方便,应该用酒精擦手来清除双手的轻度污染。

七、加热灭菌和消毒

加热是最常用的清除病原体污染的物理手段。

"干"热没有腐蚀性,可用来处理实验器材中许多可耐受160。

C或更高温度2—4小时的物品。

燃烧或

焚化<见下>也是一种干热方式。

高压灭菌的湿热法则最为有效。

煮沸并不一定能杀死所有的微生物或病原体,但如果其他方法<化学杀菌、清除污染、高压灭菌>不可行或没有条件时,也可以作为一种最起码的消毒措施。

灭菌后的物品必须小心操作并保存,以保证在使用之前不再被污染。

<一>高压灭菌

压力饱和蒸汽灭菌<高压灭菌>是对实验材料进行灭菌时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

对于大多数目的,下列组合可以确保正确装载的高压灭菌器的灭菌效果:

——134℃、3分钟

——126℃、10分钟

——12l。

C、15分钟

22

了。

但在高度危险的情况下,建议使用杀菌肥皂。

手要完全抹上肥皂,搓至少10秒钟,用干净水冲洗后再用干净的纸巾或毛巾擦干<如果有条件,也推荐使用暖风干手器>。

推荐使用脚控或肘控的水龙头。

如果没有安装,应使用纸巾或毛巾关上水龙头以防止再度污染洗净的手。

如上所述,如果没有条件彻底洗手或洗手不方便,应该用酒精擦手来清除双手的轻度污染。

七、加热灭菌和消毒

加热是最常用的清除病原体污染的物理手段。

"干"热没有腐蚀性,可用来处理实验器材中许多可耐受160。

C或更高温度2—4小时的物品。

燃烧或

焚化<见下>也是一种干热方式。

高压灭菌的湿热法则最为有效。

煮沸并不一定能杀死所有的微生物或病原体,但如果其他方法<化学杀菌、清除污染、高压灭菌>不可行或没有条件时,也可以作为一种最起码的消毒措施。

灭菌后的物品必须小心操作并保存,以保证在使用之前不再被污染。

<一>高压灭菌

压力饱和蒸汽灭菌<高压灭菌>是对实验材料进行灭菌时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

对于大多数目的,下列组合可以确保正确装载的高压灭菌器的灭菌效果:

——134℃、3分钟

——126℃、10分钟

——12l。

C、15分钟

22

8、应当注意保证高压灭菌器的安全阀没有被高压灭菌物品中的纸等堵塞。

八、焚烧

在处理那些经过或事先未经清除污染的动物尸体以及解剖组织或其他实验室废物时,焚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只有在实验室可以控制焚烧炉,并且能够有效地控制温度和配备了二级焚烧室时,才能用焚烧代替高压灭菌来处理感染性物质。

许多焚烧炉,尤其是那些只有单个焚烧室的,不能满足处理感染性物质、动物尸体和塑料制品的要求。

这些材料可能不能完全销毁,微生物、有毒化学试剂和烟尘还可能通过烟囱排放而污染大气。

但也有许多结构令人满意的焚烧室。

理想的是一级焚烧室的温度至少应达到800。

C,二级焚烧室的温度至少应达到1000[>C。

需要焚烧的材料<即使事先已清除污染>应当用袋子运送到焚烧室,最好使用塑料袋。

负责焚烧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关于如何装载和控制温度等的正确指导。

还需要注明的是,焚烧炉的操作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对需要处理的废物中物品的正确混合。

人们已经关注到现有的或计划制造中的焚烧炉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正努力使焚烧炉对环境的影响更小,也更节约能源。

九、废物处理

实验室和医学废物的处理要遵守各个地区、国家和国际的规定,在设计和补充关于生物危害性废物处理、运输和废弃的规程时,必须参考最新版的相关文件。

一般情况下,焚烧炉的灰烬可以作为普通家庭废物处理并由当地部门运走。

高压灭菌过的废物可以在其他地方焚烧后处理,或在指定垃圾场掩埋处理.

24

严格的个人防护及保健

1.严格的个人防护对于减少感染的危险性很重要。

皮肤受损、患病

都会增加感染的危险性。

2.很小的伤口和擦伤都应以防水的敷料覆盖。

3·进实验室前要修剪长的、带刺的手指甲,以免刺破手套。

4.在脱去隔离衣、帽,离开实验室前必须洗手。

5·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应尽量避免用可能已受到污染的手套触摸面

部。

6·在有危险化学品溅出可能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和面罩,

7·不得在微生物和相关实验室用嘴吸取液体。

不得在实验室吃食

物、喝饮料、吸烟和化妆打扮等,不得在实验室会客。

8·遇有高危意外事故,应立即进行处理和报告,同时应立即采取预

防措施,包括对其随访、按医嘱服用抗微生物药物进行预防。

实验室安全事故处理方案

工作人员发生意外事故时,如针刺损伤、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或口鼻眼,或污染实验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应立即进行紧急处

理。

事故紧急处理:

根据事故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

1.小型事故:

任何一种小的损伤,包括皮肤的破损或刺伤等都可能与传染性物质

接触,必须用肥皂和水冲洗,如果可能尽量挤出损伤处的血液,使

用70%乙醇或其他皮肤消毒剂,立即进行医疗处理;

2.皮肤污染:

污染部位用水和肥皂冲洗,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例如,70%乙醇

或皮肤消毒剂<外科用药>;

3.针刺和切割伤:

怀疑皮肤有损伤或针刺时,建议尽可能挤压伤

口,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

4..眼睛溅入液体:

必须迅速用生理盐水冲洗,且避免揉擦眼睛。

连续冲洗至少十分钟。

5.衣物污染

<1>尽快脱掉隔离衣以防止感染物触及皮肤并防止进一步扩散。

掉防护手套,洗手并更换隔离衣及手套;

27

实验室安全事故处理方案

工作人员发生意外事故时,如针刺损伤、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或口鼻眼,或污染实验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应立即进行紧急处

理。

事故紧急处理:

根据事故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

1.小型事故:

任何一种小的损伤,包括皮肤的破损或刺伤等都可能与传染性物质

接触,必须用肥皂和水冲洗,如果可能尽量挤出损伤处的血液,使

用70%乙醇或其他皮肤消毒剂,立即进行医疗处理;

2.皮肤污染:

污染部位用水和肥皂冲洗,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例如,70%乙醇

或皮肤消毒剂<外科用药>;

3.针刺和切割伤:

怀疑皮肤有损伤或针刺时,建议尽可能挤压伤

口,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

4..眼睛溅入液体:

必须迅速用生理盐水冲洗,且避免揉擦眼睛。

连续冲洗至少十分钟。

5.衣物污染

<1>尽快脱掉隔离衣以防止感染物触及皮肤并防止进一步扩散。

掉防护手套,洗手并更换隔离衣及手套;

27安全事故登记

1.建立"微生物检测实验室人员及临床医护保健人员职业暴露登记

表"

2.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包括赴现场专家或领导>;

3.是否采用药物预防疗法,若是,则详细记录治疗用药情况、首次

用药时间<暴露后几小时或几天>、药物毒副作用情况<包括肝、

肾功能化验结果>;

4.定期检测的日期、检测项目和结果。

对微生物感染后的预防

1..对感染可能性很大的医护、检验人员可使用预防性治疗药物,治

疗方案需根据暴露情况由专家决定。

对于感染危险性很小的,建议不

使用药物预防。

但对仍可能有危险的人,是否用药治疗,应权衡较低

的感染危险性与使用药物的效力和药物毒、副反应以及坚持用药的依

从性等利弊。

暴露者如果不愿用药治疗,可以拒绝使用预防性治疗药

物。

2一暴露后预防性用药应在污染后立即开始。

·对于感染危险性很高的暴露者,即使已间隔时间很长<比如1—2

周>,也应考虑采用预防性用药;因为即使不能防止感染,早期治。

·由于服用药物4周才有明显保护作用,如果无很大的副作用,预防

性用药应持续4周。

3..所有微生物的实验室人员和医护卫生人员<无论用药与否>均应

接受医学咨询和追踪检测。

4..如果使用预防性药物,应监测药物的毒副作用,包括使用预防性

用药时和服药2周后的全血检测、肾功能和肝功检测。

5..如果出现主观的或客观的毒副作用,应在专家的指导下,减少剂

量或换用药物,并详细记录药物毒副作用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