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检测 岳麓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2042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检测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检测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检测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检测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检测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检测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检测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检测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检测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检测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检测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检测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检测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检测 岳麓版必修1.docx

《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检测 岳麓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检测 岳麓版必修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检测 岳麓版必修1.docx

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检测岳麓版必修1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检测岳麓版必修1

(时间:

9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

”“她”指的是(  )

A.古代中国   B.古希腊

C.古罗马D.古埃及

解析:

抓住关键信息“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因此,可首先排除A、D两个选项,而古罗马形成了统一的国家,因此,正确选项为B。

答案:

B

2.“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异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解析:

材料强调了地理环境对于文明的影响,但是不是地理环境决定论,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答案:

A

3.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  )

A.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B.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

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D.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

解析:

可从雅典的地理环境思考,小国寡民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故选A符合题意。

答案:

A

4.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

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确切的是(  )

A.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政

B.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国家管理的权利

C.男人参军,保家卫国,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

D.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力,承担社会义务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古希腊城邦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古希腊的城邦是指国家概念,而且享有国家权力的主体范围有要求,即所有祖籍在本邦,有一定量财产、承担国家赋役的所有成年男性公民。

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D。

答案:

D

5.“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志处理它自己的事务。

”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

A.小国寡民B.轮番而治

C.人民主权D.独立自治

解析:

材料强调“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按照它自己的意志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显然这是“独立自治”之意,故D项正确。

答案:

D

6.下列有关雅典公民亚哥斯的叙述,不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

①他被推选为代表参加公民大会 ②他通过抽签成为民众法庭审判员 ③他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④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参政津贴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解析:

雅典的民主是所有男性公民的当家做主,所有的公民都有机会参加公民大会,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没有权利。

故选C。

答案:

C

7.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第21节写道:

“他使每一个居住区内的居民都相互成为其他居住区的(名义)乡民,为的是使新公民们不致因其父名的使用而受窘,而可以借其居住区的名称来称谓;雅典人私下里以区名相称即源于此。

”引文中所称的“他”应是(  )

A.梭伦B.克里斯提尼

C.伯里克利D.庇西特拉图

解析:

废除血缘关系,而代之以地域关系,始于克里斯提尼。

答案:

B

8.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下列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雅典所有人都可参与政治生活

B.雅典公民可担任一切官职

C.公民大会成为最高的权力机构

D.消除了公民内部等级差异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雅典公民而不是所有人都可参与政治生活,故A项错误;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故B项错误;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故C项正确;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期雅典公民内部等级差异也没有消除,故D项错误。

答案:

C

9.雅典公职一般都规定任期,实行彻底的轮换制,并限制连任次数,这种做法实质上是为了(  )

A.有效防止个人腐败和滥用权力

B.保证政治的稳定和连续

C.保障民主政治的推行

D.保护全体公民的权益

解析:

轮番而治的目的实质上是为了防止独裁,保障民主政治的推行,而A、B、D三项是轮番而治不可能达到的效果。

正确答案为C。

答案:

C

10.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人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

“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应是(  )

A.全体雅典人民B.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C.来自波斯的雅典商人D.雅典贵族

解析:

雅典享有民主权利的是雅典的公民,并不是所有雅典人民,故A项错误;材料中“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应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故B项正确;来自波斯的雅典商人不具有公民权,故C项错误;“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不光是雅典贵族,也可能是有公民权的平民,故D项错误。

答案:

B

11.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公民大会是雅典实行民主的具体体现,它每年要召开40次。

它能运行的最重要的前提是(  )

A.雅典是城邦小国B.雅典高涨的参政热情

C.国家发放参政津贴D.必须参政的法律强制

解析:

因为是所有合法公民参加公民大会,一是人数众多,二是次数较多,所以只有城邦小国才有可能实行。

答案:

A

12.“在这种制度下,(古代雅典)彻底否定了政治上的特权,一个人无论官职多高,权力多大,都不可把太多的大权集中到自己手里。

”材料中所说的“制度”是(  )

A.陪审法庭制度B.陶片放逐法

C.职务津贴制度D.轮番而治制

解析:

陪审法庭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和最高司法机关,但在材料无体现,故A项错误;陶片放逐法是指雅典公民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这和材料“彻底否定了政治上的特权”的防患于未然不同,故B项错误;职务津贴制度是伯里克利时期为了鼓励公民参政而设的,和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彻底否定了政治上的特权,一个人无论官职多高,权力多大,都不可把太多的大权集中到自己手里”可知这种制度是把专制独裁防患于未然,轮番而治制是指每个公民可以是统治者也可以是被统治者,都有均等的机会参政,表现在抽签选举的方式,轮番而治制的初衷与题意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

D

13.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

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

解析:

雅典民主政治的民主只针对“男性公民”,不包括妇女、外邦移民和奴隶,排除A、D;B符合古罗马。

答案:

C

14.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

“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这段话(  )

A.表明雅典人用抽签的方法雇用一些行业的人

B.实质上揭示了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

C.认为抽签选举方式的危害小

D.管理国家事务比抽签雇人容易出错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苏格拉底说明的是雅典民主制的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做法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B。

答案:

B

15.《欧洲历史》说:

“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代议制形式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

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

”这说明了(  )

A.古希腊民主与近代西方民主是完全不同的

B.雅典民主强调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C.雅典民主比西方代议制优越

D.西方代议制是直接民主

解析:

A项与材料“不能完全相提并论”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反映了雅典民主强调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故B项正确;材料“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代议制形式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不能得出雅典民主比西方代议制优越,故C项错误;西方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而不是直接民主,故D项错误。

答案:

B

16.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女奴为妻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

那么法庭将(  )

A.进行调解B.宣布“休妻”无效

C.要求男子赔偿D.干脆不予理睬

解析:

罗马婚姻法中有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的条款,题中“妻子”是女奴,奴隶与贵族的婚姻不受帝国法律的保护,因而法庭的态度应是D项。

答案:

D

17.下图中的十二块铜牌陈列于罗马广场,详细列出了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

A.应广大平民要求设立

B.保障了平民利益,消除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C.用文字明示法律规定,成为罗马法发展的里程碑

D.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

解析:

材料所示为《十二铜表法》,它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产生,成为罗马法发展的里程碑。

罗马法的成熟标志是查士丁尼法典。

答案:

C

18.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  )

A.平民的斗争B.帝国皇帝的重视

C.罗马的不断扩张D.法学家的努力

解析:

随着罗马的不断扩张,被征服地区的人由于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对罗马统治表现出强烈不满,公民法无法应对这种问题。

答案:

C

19.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

“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

因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

”为了对罗马统治下的各种人实行有效的统治,罗马帝国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形成了(  )

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

C.万民法D.习惯法

解析:

针对罗马帝国人口多难于管理的问题,罗马统治者发展了罗马法,使它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这就是万民法。

答案:

C

20.下边是古罗马一些法学家对犯罪问题的部分认识表。

由此表可知罗马法(  )

犯罪类型

界定犯罪现象的关节点

行动犯罪

动机、身份、地点、时间、性质、数量、结果

言论犯罪

文字犯罪

协从犯罪

A.重视逻辑分析B.强调社会公平

C.保护私有财产D.维护奴隶制度

解析:

表中根据犯罪现象的关节点界定犯罪类型,体现罗马法重视逻辑分析,故A项正确;以“身份”作为界定犯罪现象的关节点,说明罗马法存在身份等级差别,而不是强调社会公平,故B项错误;以“数量”作为关节点划分的犯罪类型,与保护私有财产无关,故C项错误;罗马法中的“身份”包括自由人与奴隶身份、市民身份以及家庭身份,以“身份”作为界定犯罪现象的关节点之一,说明罗马法维护奴隶制等级关系,而不是维护奴隶制度,故D项错误。

答案:

A

21.在罗马,“公民与臣民之间的差别从此消失,除奴隶外的自由民,已取得了私人的平等地位”。

该现象主要得益于(  )

A.公民法的制定B.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C.万民法的推行D.《十二铜表法》颁布

解析:

公民法只适用于罗马共和国的公民,强调公民与非公民的差别,故A项错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推动了成文法的诞生,没有打破公民和非公民差别,故B项错误;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取消了公民和非公民的差别,故C项正确;《十二铜表法》颁布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

22.斯塔夫里阿诺斯说:

“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

”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D.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解析:

所谓“理性”指人的思考与判断,是与“感性”相对应的一个名词。

罗马法注重理性,其含义是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答案:

D

23.罗马法规定当某个新施工是在公共场所进行的,每个市民都可以发出新施工警告,“但是,当新施工的实施是为了公共利益时,则新施工行为将被允许,即不得向施工工人发出禁止新施工的警告”。

这说明在古代罗马(  )

A.法律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B.市民拥有对政府监督权

C.注重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D.建筑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解析:

材料强调的不是法律的灵活性,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市民对政府的监督权,故B项错误;抓住材料“当新施工的实施是为了公共利益时,则新施工行为将被允许,即不得向施工工人发出禁止新施工的警告”可知罗马法从注重公共利益的维护的角度对私人权利进行了调整,故C项正确;建筑违法行为在材料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C

24.(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

这说明罗马法(  )

A.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完善

B.政出多门,错误百出

C.皇帝不断制订和颁布法律

D.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解读能力。

采用排除法,B项与题意“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不符,C项断章取义,D项与材料及史实不符。

答案:

A

25.近代西欧,资产阶级借鉴古代某国的经验,制定一系列法律、宪法等以确保自身的利益。

可能借鉴了哪个国家的经验(  )

A.古希腊B.古罗马

C.古中国D.古雅典

解析:

近代西欧法律、宪法制度的建立以及完善主要是学习和借鉴了古罗马的法律制度。

古希腊、雅典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民主政治上。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50分)

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希腊史学家汉森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一样,具有民主、自由和平等三个基石。

这一结论是很难让人信服的……这种民主带有相当强烈的不宽容性。

中国学者对此进行的剖析可谓入木三分:

“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没在尘土之中。

——摘编自倪学勇《雅典民主制的多元解读》

材料二 我们只要把它们与任何其他古代政体比较一下,便会毫不踌躇地宣称它们具有无可怀疑的优点。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希腊史专家格罗特

(1)材料一中,作者对汉森的说法持怎样的态度?

请说明理由。

(8分)

(2)两则材料对雅典的民主制度的看法有何不同?

为何会形成这种差异?

(6分)

解析:

(1)题,“态度”根据材料一归纳即可,“理由”根据希腊民主政治与现代民主政治的关系以及它的局限性回答即可。

(2)题第一小问,对比两则材料对民主制度的不同看法,抓住关键信息“不宽容性”“具有无可怀疑的优点”即可回答;第二小问,可从二者的研究立足点着手回答。

答案:

(1)态度:

作者认为汉森的说法是错误的。

理由:

汉森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一样,两者都是建立在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的。

实际上,雅典的民主制并不完全具备现代民主政治包含的民主、自由、平等。

具体表现在:

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很小部分的成年男性公民享有,妇女、外邦人和广大奴隶是没有民主权力的;雅典民主容易造成集体暴政;雅典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而现代民主是间接民主。

(2)不同:

材料一认为雅典的民主带有强烈的不宽容性,容易造成集体暴政;材料二认为雅典的民主具有不可怀疑的优点。

原因:

评价的立足点不一样。

材料一把雅典民主制度与现代民主制度相比较,前者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而19世纪上半期,英国需要推进议会改革,扩大资产阶级统治的基础,这使得英国的古典史研究打上了为雅典民主辩护的烙印,格罗特将雅典民主政治与古代其他地区的政体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得出肯定的评价。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古希腊)这种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人员的频繁扩散、迁入、交流,侵蚀、瓦解着古希腊血缘亲族组织。

在进入阶级社会时,地缘战胜血缘、私有制战胜原始氏族共产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中华文化主要发祥地中原地区,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使这里的血缘纽带遭受侵蚀,导致氏族首领直接转化为统治阶级新贵,形成君主集政权、财权、神权于一身的格局。

请回答:

探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试从上述材料提炼一个探究主题,并对该主题进行论述。

(要求:

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解析:

从材料中自然环境、经济结构、血缘关系等方面归纳,古希腊多山多岛的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瓦解着古希腊血缘亲族组织”;而中国发祥地是中原地区,“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没有使这里的血缘纽带遭受侵蚀”,可以看出材料论述的是东西方不同社会、地理环境造就了东西方不同的政治文明。

答案:

示例:

主题:

中西方政治文明的不同走向。

古代希腊雅典确立了民主制度;东方的中国走向了君主专制的道路。

主要原因在于古希腊是多山多岛的自然环境,而中国是辽阔的大平原;古希腊是多种经济形态并存,而中国则是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古希腊的血缘关系遭到破坏,而中国的血缘关系未遭到破坏。

28.(24分)古希腊民主制和罗马法是古代西方留给后世的重要文明遗产。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作为常设机构),每部落抽签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

——《雅典民主政治初探》

材料二 罗马法规定,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遗留给任何他所喜爱的人。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则成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基本原则。

(1)公民大会的存在体现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材料一中五百人议事会遵循的政治运作方式有哪些为近代西方社会所借鉴?

(8分)

(2)恩格斯曾评价说:

“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

”根据材料二对该观点加以论证。

(6分)

(3)据所学知识对罗马法作一概括性介绍。

(要求表述成文,100字以内)(10分)

解析:

(1)题,考查对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的特征及其政治运作方式的理解。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体现了人民主权。

第二小问雅典民主政治运作方式提供了比例代表制、差额选举制、议会制、任期制等借鉴。

(2)题,考查古代罗马法对近代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影响。

根据材料二“成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基本原则”概括出罗马法的影响。

第(3)题,对罗马法的介绍讲清罗马法的形成过程、内涵、作用及影响即可。

答案:

(1)特点:

主权在民(人民主权)、直接民主。

借鉴:

民主选举、议会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等。

(2)罗马法奠定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立法的基础。

如罗马法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作为资产阶级最基本价值观体现的《人权宣言》也有这样的规定。

(答题说明:

一要说明在“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上的继承性,二要说明《人权宣言》的资产阶级性质。

(3)罗马法是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法制建设成就的统称。

开始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中期,成熟于公元6世纪。

其内容丰富,并形成了严肃的法学体系。

罗马法对于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起了重要作用,也成为近代西方社会的立法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