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6449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间接民主    B.直接民主

C.人人平等    D.机会至上

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方式。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主政治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是直接民主,二是间接民主,因此排除C、D两项。

从材料看,各级官职是通过抽签确定的,这反映出的民主方式应当是直接民主。

5.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雅典人集会的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现古希腊民主开放的政治理念

B.从侧面反映了雅典民主政体的情况

C.形成的根源是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

D.与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息息相关

选C。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的特点。

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民主有很大影响,但古希腊民主形成的根源应该是工商业的发展,本题选C项。

6.雅典民主“这种专政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

”材料认为雅典民主(  )

A.是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B.是一种直接民主

C.易形成集体暴政    D.是少数人的民主

从材料信息看,“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说明雅典民主是多数人的“暴政”,压制了少数人的意见和权利,选C项。

7.古代雅典曾经出现“无论贵贱、无论财富的多寡,在政治上,雅典公民一律平等的奴隶制社会中的最高民主阶段”。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克里斯提尼改革使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最高民主阶段”到来

B.在雅典“最高民主阶段”,各级官职向全体成年居民开放

C.在“最高民主阶段”,公民参政有一定的物质保证

D.在“最高民主阶段”,民众法庭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是伯里克利时期,A错误;

只有公民才享有担任各级官职的权利,B错误;

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D错误。

8.《十二铜表法》有这样的规定: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

这体现了《十二铜表法》(  )

A.维护贵族的利益

B.蕴含法治的精神

C.使平民权益得到保护

D.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

从材料信息看,任何人不得为个人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只有经过审判才能处死,体现了对法律的尊重和法治精神,故选B项。

9.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

“……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

A.肯定证据    B.纵容犯罪

C.主张重罪轻罚    D.维护贵族利益

选A。

“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反映了重证据的原则,故A正确。

“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只是一个假设性说法,材料主张重视证据的作用,并非轻罚,故C项的理解与材料不符。

B项明显错误。

D项说法是正确的,但是材料中未包含有关信息。

10.马克思说:

“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

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

D.罗马法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

选D。

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罗马法对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的积极影响。

11.恩格斯说: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人那里,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人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人、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

”这反映出那时的公民社会是(  )

A.平等社会    B.民主社会

C.等级社会    D.专制社会

古希腊民主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仅是少数公民的民主,大部分人被排除在外,体现了其社会是等级社会。

12.李雅书等在《古代罗马史》中谈道:

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

由此可见罗马法(  )

A.为资本主义规范了社会秩序

B.推动了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C.为资本主义立法提供了范本

D.保障了西欧社会资本原始积累

《拿破仑法典》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律,它以罗马法为基础,说明罗马法为资本主义提供了立法规范,故选C项。

易错选A项,罗马法属于古代的成果,不可能为近现代资本主义发展规范社会秩序。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梭伦主宰政事之后通过禁止借贷以人身为担保使平民获得了自由,既在当时也延续至将来,他还制定了法律,取消了一些私人与公众的债务,这一举措被称为“卸担”,意即卸去人们身上沉重的负担。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三 除将军可无限期连选连任、五百人议事会议员可连任二年外,所有公职任期都在一年以内,不得连任。

有的公职甚至一人一生中只能担任一次。

通过这些措施,每个公民都能够经常参加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都有平等的机会担任公职。

政治生活成了公民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二体现了哪两种政治制度?

分别反映了什么文明形态?

(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二,梭伦为什么要“卸担”?

又是如何“卸担”的?

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10分)

(3)据材料三,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局限。

分析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影响。

(1)问从图片中反映的信息三省六部制和公民大会,分别回答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及文明形态。

(2)问注意材料中的“借贷”“债务”“卸担”等信息,结合解负令颁布的原因、意义等回答即可。

第(3)问据材料先回答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然后再分析其局限和影响。

答案:

(1)制度:

君主专制;

民主政治。

文明形态:

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

(2)平民因债务奴隶制而处境悲惨。

颁布解负令。

影响:

解除了雅典公民中平民最沉重的负担,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

限制土地兼并;

巩固了城邦体制,为民主政治奠基。

(3)特点:

直接民主、主权在民、轮流执政。

局限:

只有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权利。

古希腊民主政治为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他担任雅典第一执政官,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确立了个人自由不容侵犯的公民权利;

设立新的司法机关——民众法庭,推行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民主原则。

材料二 观察下列图片(记载着被放逐者名字的陶片碎块)

材料三 古代罗马人正在观看和议论《十二铜表法》

(1)材料一中的“他”是指谁?

其打破贵族特权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他的改革有何重要影响?

(8分)

(2)制定“陶片放逐法”的古代雅典改革家叫什么?

他的改革有何重要作用?

(3)《十二铜表法》颁布于何时?

它的颁布有何积极意义?

(12分)

(1)问,从“废除债务奴隶制”、“民众法庭”可以看出是梭伦改革,根据课本知识可以得出其措施是财产等级制度,要注意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改革的影响。

(2)问,克里斯提尼制定了“陶片放逐法”,他的改革确立了雅典民主制。

第(3)问,《十二铜表法》颁布的时间根据课本知识就可以得到答案,它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1)梭伦。

措施:

“财产等级制度”。

他的改革没有能够彻底改变贵族专权的局面;

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克里斯提尼。

使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

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3)公元前五世纪中期。

意义:

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它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它是罗马成文法史的起点。

备用卷(教师用书独具)

1.促使古代希腊民主制度和古代罗马早期法律制度形成的相同因素是(  )

A.公民群体的存在

B.频繁的对外战争的需要

C.地理环境的影响

D.富于人文精神的哲学体系

不论是雅典的民主还是罗马的法治,其主体都是具有本国国籍、身份自由、甚至有一定财产限制的男性公民,故A项正确;

早期罗马尚未进行对外扩张,战争使雅典民主制趋向衰落,故B项错误;

地理环境对古代罗马早期法律制度的形成影响较小,故C项错误;

文化是经济和制度的产物,故D项错误。

2.“(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

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

”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

A.商业平等是政治平等的现实基础

B.商业贸易尊重自由和平等的原则

C.海外贸易活动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

D.商业的自由平等观念影响了政治理念

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材料指出:

“(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

”说明古希腊商业的发展促进了自由和平等的理念,是民主政治制度的经济基础。

故选D。

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财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氏族制度遭到新的失败。

”这一评价是针对(  )

A.梭伦改革    B.克里斯提尼改革

C.伯里克利改革    D.议事会改革

本题考查对梭伦改革内容的理解和推断能力。

据材料中“按财产”“氏族制度失败”等信息可知,符合梭伦改革按财产的多寡划分公民等级的内容和意义,故选A。

4.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对诸如宣战与媾和之类的城邦大事,握有最高决策权、监督权和终审权。

这反映的实质是

A.天赋人权    B.人民主权

C.君民共主    D.自由平等

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握有最高决策权、监督权和终审权”,因此反映了人民主权的思想,选B项。

5.古代雅典就大会发言作出这样的规定:

“任何人在五百人议事会或公民大会上发表演说时,必须针对当时讨论的议题,不可同时讨论两个独立的议题。

同一场会议中也不得就相同的问题两次发言。

不可谩骂或打断他人发言,且不可攻击主持会议的官员。

”这一规定(  )

A.在梭伦执政期间率先实行

B.铲除了世袭贵族的特权

C.体现了直接民主过于泛滥

D.保证了会议的高效有序

从材料信息看,古代雅典就大会发言所做的规定非常详细、具体,保证了会议的高效有序进行,选D项。

6.狄摩西尼指出:

“植根于每个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则是:

人生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国家……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便会自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

如果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

”下列各项中,最能解释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雅典的小国寡民形态

B.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

C.雅典文化中的尚武精神

D.雅典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显著

从材料信息看,雅典公民认为自己属于国家,是国家的儿女,甘愿为国家赴死。

这体现了雅典公民的爱国热情,这是雅典民主制度下,公民人人可以参政的结果,故选B项。

7.古希腊喜剧《骑士》中,一位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的职位时说:

“要做政客,惟一的麻烦就在于你什么都知道。

适于做人民领袖的不是那些有学问的人,或诚实的人,而是那些无知而卑微的人。

你可千万别错过这个绝好的机会。

”这段话(  )

A.道出了民主政治的真谛

B.体现了古希腊的平等思想

C.表达了对民主制度的不满

D.成为雅典政客的最好描述

从材料信息看,关键句子是“适于做人民领袖的不是那些有学问的人,或诚实的人,而是那些无知而卑微的人”,暗含对民主制度的不满,选C项。

8.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

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

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

上述这些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  )

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B.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

C.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

D.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

从材料信息看,罗马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做了具体而详尽的规定,说明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选D项。

9.“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

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

”《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集中体现了罗马法(  )

A.考虑周全,甄别案件性质

B.宽容忍让,代表弱势群体

C.叙述详细,内容庞杂繁琐

D.司法不公,保护强者富人

从材料信息看,就房屋或谷物堆被烧一事,罗马法就考虑到了两种情况,并作出了不同的处理规定,说明罗马法考虑周全,甄别案件性质的特点,选A项。

易错选C项,该项的描述没有抓住罗马法的精神所在。

罗马法主张人人平等,B、D项说法也错误。

10.罗马法的监护制度非常完备,早在《十二铜表法》中就有对具有权利能力、但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行为能力的人要实行扶助和保护的规定,其中包含对未满14岁的男子、未满12岁的女子等未成年人的监护。

该项规定直接凸显出罗马法的(  )

A.社会公正和谐思想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人文主义精神

D.人生而自由意识

注意关键词:

直接。

从材料信息看,罗马法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制度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这一规定直接凸显了罗马法的人文主义精神,选C项。

11.“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

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

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

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从材料信息看,法官断案需要依据法律条文,只有公民上告,法官才会受理(即不告不理原则),说明罗马法重视法律程序,选A项。

B、D项材料没有体现,C项说法错误。

12.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认为:

“国家是人民的事务,而人民并不是所有的人以某种相聚方式达成的集合,而是聚在一起的众多的人为其共同的利益,在法律方面达成一致的联合。

”与之相符的论断是(  )

A.主权在民,保障人民共同利益

B.召开公民大会,保障所有人的权益

C.制定法律,维护所有人的利益

D.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元首控制

“国家是人民的事务”体现主权在民思想,“聚在一起的众多的人为其共同的利益,在法律方面达成一致的联合”体现法律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原则,选A项。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4分,第14题28分,共52分)

材料一 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第二是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第三是向民众法庭申诉的权利,这一点据说是群众力量的主要基础,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

材料二 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的确,一切所谓政治革命,从头一个起到末一个止,都是为了保护一种财产而实行的,都是通过没收(或者也叫作盗窃)另一种财产而进行的。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材料三 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

他不能再呆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公务繁忙”或“天正在下雨,我最好呆在家里”。

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

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

——房龙《人类的故事》

(1)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维护了“人民”的哪些权利?

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一突出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哪些措施具有“政治革命”的性质。

分析梭伦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梭伦改革的主要影响。

本题考查梭伦改革。

认真理解材料结合当时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及梭伦改革的特点即可解答。

(1)权利:

人身自由、财产安全、法律维权。

特点:

人民主权。

(2)措施:

废除债务奴隶制、建立财产等级制度。

原因:

平民与贵族矛盾激化。

(3)激发并保障了公民参政积极性;

增强公民意识;

维护了城邦安全与繁荣。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说,罗马法……能有所创制,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

法规应该设立起来以作为分属于各个种族的个体之间的社会纽带,并使得原先在属于相同种族的各个小城邦的范围之内盛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能在帝国范围内得以奉行。

体制上各类灵活的机制使新的规章得以形成、受到检验并获得确认,它属于“再试验再犯错”这一漫长的过程,最终选择出了受所有人真正理解的规章,并可有效地避免冲突及改善社会的合作状态。

——菲利普·

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

材料二 历史上各个王朝都有一整套典章制度……但人们如果稍稍翻阅一下史书不能不对一种现象感到困惑不解,正史中可以用《舆服志》《礼仪志》等大量篇幅来记载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帽子,穿什么衣服,衣服用什么料子、什么颜色、多大尺寸、用什么装饰;

仪仗队有多少人,排什么队伍,手里拿什么东西,每件东西什么尺寸这一类近于无聊的内容,甚至连演滑稽戏一样的“禅让”也要照录那三劝三让的表文和诏书,可是真要查什么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却往往非常简略,或者前后矛盾,语焉不详,有的竟毫无踪影可见。

其实这倒并不是史官们的疏忽,而是由于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基本上都存在着两个系统:

由皇帝和官员们制定的正式制度,由官吏们执行着的实际制度。

前者是官方的、法定的、成文的,见于记载,却不一定起实际作用;

后者是实际通用的、得到法律认可的、不成文的习惯做法,但从来未被正式记载,却真正得到了执行。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

(1)依据材料一,概述古代罗马规章产生的社会背景。

(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成文规章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成文规章对罗马和中国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

(1)问由“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可以得出,罗马的扩张,多民族的融合;

由“原先在属于相同种族的各个小城邦的范围之内盛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可以得出罗马法基本原则获得认可。

(2)问第一小问,由“大量篇幅来记载”“却往往非常简略”可以得出,注重礼仪,忽视实务,同时也可以得出流于形式;

由“实际通用的、得到法律认可的、不成文的习惯做法,但从来未被正式记载,却真正得到了执行”可以得出不成体系。

第二小问原因可结合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还有就是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等角度回答。

第(3)问由“并可有效地避免冲突及改善社会的合作状态”可以得出,对罗马产生的作用是稳定社会秩序;

由教材知识可以得出强化司法精神。

对于中国,由所学知识可知强化了等级观念,阻碍经济发展,强化君主专制。

(1)背景:

罗马的扩张;

多民族的融合;

罗马法基本原则获得认可。

(2)特点:

注重礼仪,忽视实务;

流于形式;

难成体系。

成因:

封建专制制度下重视等级、权威观念;

儒家传统思想文化的束缚。

(3)罗马:

稳定社会秩序;

强化司法精神。

中国:

强化君主专制;

阻碍经济发展;

固化等级观念。

(任答两点均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