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购买前后必看宾得相机选购使用问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6226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相机购买前后必看宾得相机选购使用问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相机购买前后必看宾得相机选购使用问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相机购买前后必看宾得相机选购使用问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相机购买前后必看宾得相机选购使用问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相机购买前后必看宾得相机选购使用问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相机购买前后必看宾得相机选购使用问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相机购买前后必看宾得相机选购使用问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相机购买前后必看宾得相机选购使用问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相机购买前后必看宾得相机选购使用问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相机购买前后必看宾得相机选购使用问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相机购买前后必看宾得相机选购使用问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相机购买前后必看宾得相机选购使用问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相机购买前后必看宾得相机选购使用问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相机购买前后必看宾得相机选购使用问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相机购买前后必看宾得相机选购使用问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相机购买前后必看宾得相机选购使用问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相机购买前后必看宾得相机选购使用问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相机购买前后必看宾得相机选购使用问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相机购买前后必看宾得相机选购使用问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相机购买前后必看宾得相机选购使用问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相机购买前后必看宾得相机选购使用问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相机购买前后必看宾得相机选购使用问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机购买前后必看宾得相机选购使用问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相机购买前后必看宾得相机选购使用问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当然,这里面也免不了提到了FA35/2,FA31/1.8,FA77/1.8,SMCT85/1.8这几个头,见谅。

“FA35/2我没用过,但我用过M35/2,之后,直接上了比FA35/2高一档次的FA31/1.8。

但说实话,我的使用经验是,这两个焦段的头,相对更适合拍风景或者大人的环境人像。

你的顾虑很正确,3X焦段的镜头(比如31),最大的问题就是近拍人物变形,结果就是船首效应,近大远小,拍大头像、半身像特别明显,拍出来不好看。

其次,我自己试用不同焦段镜头拍宝宝,发觉最合适的还是50/1.4。

为什么呢:

小孩儿不同于大人,当你拿着一个焦距35mm的镜头,为了把小孩儿拍全,不得不逼近小孩儿的时候,很容易吸引他向你扑过来,结果你还来不及构图、按快门,就已经没法拍了。

而我现在用了一阵儿的85/1.8和77/1.8最近对焦距离又嫌太长。

小孩儿一旦进入和你70厘米的范围内,也没法拍了。

所以说,宾得宣传他现在的新品DA*55/1.4,是人像镜,不是没有道理的。

再次,FA35/2,“焦外要好些”不大可能......我看了网上不少用FA35/2的片子,焦外着实一般,这是绝大部分广角头的特性使然,所以焦外好的FA31,才会贵到6000块钱。

FA50/1.4,1.4焦外很好---和DA*55/1.4(这个头好在整体锐度好)的比拼结果为证,两个头基本一致。

但跑焦的问题见仁见智。

我却觉得很多都是误报:

1.有的用家,让机器自动选择对焦点,而1.4景深本来就浅,机器选的未必如意,当然想要清楚的地方,就糊掉了。

2.另外,大家买这个头,很多都想着拍暗光室内,却不知,暗光下,曝光速度快不起来,小孩儿一动,你对焦再准,出来也是糊的。

3.更何况,光线差,反差低,对焦什么机器都很难准确---拿低反差的脸蛋儿、衣服表面对焦,佳能最新的5D2也一样没戏,但拍摄的时候,很容易不注意,然后就怀疑镜头和机器我一向用中心点对焦,找反差明显的地方对焦,锁定焦点后再重新构图,这个方法,虽然也会有误差(毕竟F1.4的景深太浅),但还是能拍出喜欢的片子。

另外,室内的话,尽量在白天窗旁拍(有眼神光,同时比较亮),夜间的话,至少开一盏120W的节能灯补光。

幼儿摄影,3岁以内尽量别开闪光灯,会造成正在发育的眼球眼底提前老化,这点儿常识必须知道。

3岁以上,也不是说可以随便开闪光灯了,我的观点是,孩子在发育期,能不用闪灯就别用,这个度靠自己把握吧。

FA50/1.4在f1.4,室外拍全身像的整体锐度,可以很好---说全身像的原因是1.4景深浅,离得太近,拍半身像、大头像,肯定只有焦点附近最清楚,整体看锐度肯定好不了,换成佳能的50/1.2,85/1.2也一样。

FA50/1.4开到F2.8,锐度堪比FA43/1.9!

我之所以出掉FA43/1.9,反而留了FA50/1.4,不是没有道理的:

价格翻了一倍,名声在外的FA43/1.9要开到F4,锐度的整体优势才体现出来,就不是我想要的了。

另外多说一句,F1.4和F2,在速度上的适用范围,差别还是挺大的。

这个光圈大小的差距,也是焦外强弱差距的原因之一。

客观的讲,我之所以FA31用不好,也是室内补光还不够---如果可以使用闪光灯+柔光箱,FA31/FA35,在室内,用来拍儿童全身像,还是不错的,可惜,在儿童视力可接受的室内补光条件下,F1.8和F2的可用快门速度还是太低了。

宾得的机器,用好了一样可以拍小孩儿,有个买过我镜头的广州网友,就是用宾得机器拍商业儿童人像的,不过他从K10D,升级到了K20D。

镜头上,他拿77拍室外,31拍室内,但他是用闪光灯+柔光箱的---反正是拍人家的小孩儿,属于偶尔一次,对视力不会影响太明显。

但他自己也说,拍自家宝宝,他是不用闪光灯的。

还是那句话,没有用不了,只有用不好啊。

”关于K-M适合的附件,就看下面这段吧:

“也说配件:

1.“室内拍儿童不用闪光灯吗”还是那句话:

当然,要不是为了拍儿童,那得单谈。

2.“不用三脚架吗”,有人买上千块钱的脚架,有人买25块钱的脚架。

取决于你买什么头,买个接近1kg的50-135,脚架不上百,自重不够,肯定不稳定。

如果只是18-55,16-45,50/1.4,50-200,55-300这几个头,装在小小的K-M上,25块钱的WF也就够了,如果全为拍小孩儿的话,估计一年都使不上一次。

3.“室外你不用uv镜遮光罩吗”,18-55,16-45,50-200,55-300都自带遮光罩。

只有DAL18-55和FA50/1.4不带遮光罩。

一个是52mm的,一个是49mm的,买两个橡胶三折遮光罩就好,便宜又好用!

10-15块钱一个,很贵么?

至于UV镜,别说,平常我还真是从来不用,您放心那几十块钱的玻璃片,但我可不放心,安上它,首先有炫光、其次画质肯定受影响,浪费了镜头的SMC镀膜了。

除非上海边儿这种可能有腐蚀性液体喷溅的地方,我还真就没打算用UV。

平常镜头打理,有了灰,大多嘴一吹就掉了。

吹不掉的,一根镜头笔,20块钱,保证搞定。

4.“出去你不背个包吗”,背包学问的确很大,但100块钱,一个区区乐摄宝的PhotoRunner,就可以放K10机身,16-50/2.8,50-135/2.8,FA100-300/4.5-5.6,AF360闪灯。

换成小小的K-M,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5.“换个放大器再换个裂像屏”,说实话,折腾这一年下来,最大的体会就是,这俩东西要区别对待: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原厂1.2倍,国产1.3倍的放大器,有效果,但不可能把蚊子变成飞机,实际改善是的确有的(这个看个人感受,我觉得不差钱,可以弄一个,但如果在乎这200块钱,就自己考虑吧,因为它主要也是帮助手动头对焦)。

至于裂像屏,换完之后,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五棱镜或者五面镜上进尘,而且多半擦不着,或者越擦越脏,越吹尘越多。

而且换屏的时候,您千万别手重了---说宾得机器跑焦的,保证有因为换屏,把对焦屏支架多少弄变形了导致对焦不准的(也难怪,一个小小的铝片作的框子,就算再小心,您能指望生手自己折腾弄得多熨帖么)。

K10能调跑焦,K-M能调么?

还是别瞎折腾了吧。

6. 

 

“不需要遥控器吗”这个说得好,国产的万能遥控器,30块钱,是我觉得最值的附件7.背景步布+布景灯........。

这几个东西,在买到K10D的第一周就买了,搁了一年,又亏着卖了,用的极少。

除非你房子太多,有一间闲屋子,能给你自己当工作室。

要不然,支开布景灯,打开反光伞之后,第一个不干的就是你家LD,占地儿碍事儿不说,摇摇晃晃,还有安全隐患。

至于背景布,就更不必说。

除非你打算商用,拿相机给人拍一寸照挣钱。

要不然,还是找块家里的纯色床单算了吧.....................8.偏振镜。

都说偏振好,买了,也亏着卖了。

用过就知道,效果的确有,但绝没有想得那么奇妙。

这玩意儿,不买个200-300贵的好的,对画质的影响还小不了。

就算买到贵的,放心的了,至少也让快门直接减了一挡到两档,快门慢了的代价是什么,大家都知道,也就甭在多说了吧。

----应大家需要,后面追加了我认为值得推荐的偏振镜的说明。

这么一算,真正必要的附件还多么?

橡胶三折遮光罩,镜头笔,PhotoRunner,遥控器,200块钱,把邮费和专用来拍合影的25块钱伟峰都算里面了,怎么会上千元都不够呢?

呵呵。

”备注上面所有的推荐,我尽量不涉及DA*,不谈三公主,更不涉及X饼干之流的Limited镜。

为的是两个字,入门。

虽然我自己是从宾得当年的旗舰机K10D,转而用K-M,但看得出来,坛子里,拿K-M当入门机练手的多。

所以,如果有朋友愿意讨论DA*,三公主,和一干老头,自然也欢迎。

对于我上述的意见认为有不当之处,敬请指出,热心的讨论永远是欢迎的。

K-M的对焦速度和成像质量,用K-M的朋友们,推荐大家看下面这个源自无忌的帖子,而不要轻看了小小的K-M啊!

着眼于‘画质革命’的Km——由同场景下PK摄友优秀器材的实例说起

说说闪灯说闪灯,这个成本就说高高,说低就低了。

一个主灯(摆在被摄者左前45度方向)、一个辅灯(指数只要主灯的1/2,摆在被摄者右前45度方向)、一个背景灯,三个灯,全用便宜实惠的银燕,再带上所需要的无线引闪器(一个引闪器,三个触发器,差不多200多一点),也得700-800块钱。

当然,如果只是单纯为了照亮被摄者,而不求明暗反差的过度变化,一个200块钱的银燕26,安K-M上正拍就够了。

当然,如果为了高速同步这类的高级功能,1200的原厂AF360,2100的原厂AF540就免不了啦。

所以还是那句话,贵有贵的玩法,便宜也有便宜的路子。

再谈附件价格我说的价格,都来自淘宝。

您找不到的价格,为什么我都找得到呢?

搜索功能,价格排序。

谁都应该会的因为不想给人说成当托,想找的朋友,敬可以拿我的id到淘宝上搜搜看,我的信用记录里,上面说过的任一个配件,都看得见是什么时间,从哪里买的,都有记录。

淘宝价格实在透明的很。

至于有的朋友说“大连配件都比楼上说的贵几倍”,很正常,我逛五棵松摄影器材城,一样问不到这样的价格,实体店的成本是没法和淘宝虚拟网店的成本相比的。

也说国产标头很多朋友用凤凰50mm/1.7,我并不觉得这个头值得推荐。

我的理光50/1.7,2007年11月当试机的镜头买的,当时保邮200块钱,只用过一次,就让位给FA50/1.4了。

锐度、色彩、焦外远胜。

现在这个头,是否给JS价格炒起来,就不了解了。

不属于我认为值得推荐的镜头,不关心在所难免吧。

但看到有人说,凤凰50mm/1.7,270元,而理光50mm/1.7报价比凤凰50mm/1.7贵20元。

10年前,我拍黄果树瀑布的时候,就用美能达标头和完全盗版美能达镜头的国产海鸥标头作过比拼,别的不说,国产头,洗出片子来,不懂摄影的人,第一眼都看出片子发灰,缺乏色彩。

近十年,随着胶片机市场的萎缩,国产双鸟的质量,没有进步,只有退步,有目共睹。

大家何必还要贪便宜,去趟这趟浑水呢?

如果只是为了支持国货,体验国产优质手动定焦头的感觉,那就当我没说。

这种只值100多块钱的玩意儿,倒不如在蜂鸟上寻么一个二手的了,镜头无霉,无拆修,镜片无明显划痕就行,用支付宝交易,不满意,和说明有出入,直接退货就是。

我前一阵出掉的宾得原厂M50/2,也不过300块钱啊。

这里推荐一个网址淘镜头,查价格,上面这个蜂鸟上的搜索功能,是一定要用熟的。

应一个网友的问题,就有了下面的再讨论:

还说镜头价格和保修,16-45全新水货也就1700,55-300全新货1950,FA50/1.4全新行货1950,这几个价格都不是“别人用过的东西”,而且FA50/1.4,55-300都是正品行货。

再说镜头的保修,镜头很少有不摔,不碰,不划,不长霉就自己坏了的。

摔了、碰了、划了、长霉了,有发票的行货,在保一样得不到任何保修。

再说附件配置(红字是网友想要得配置,且看我的想法吧,见黑字):

闪光灯:

通用银燕闪光灯 

 

200元(有便宜的更好,但一定要唬住外行,让内行别太瞧不起)----虽然,“唬住外行”,“让内行别太瞧不起”这类想法,我自己从来没有,但既然有这个需要,推荐银燕的CY-32TWZ,大约280块钱,淘宝上就有。

无线引闪,才是不可或缺的好东西,为了预算的考虑,上个30块钱的光敏引闪器吧。

当然,100块钱的无线多通道引闪器就更好了。

三脚架:

伟峰6307A三角架 

210元(最好最大高度不低于1500,折起来小于650三维云台)----既然给了技术标准,美达斯PT-43A4110元,用了就知道比同价位的伟峰好。

但说实话,考虑到使用机会很低,25块钱的WF也就够了。

摄影包:

漂流木7605帆布 

110元(看起来不能矮墩墩的)----这个牌子,我真是不知道,况且,我实在不喜欢帆布包,200以下,我的推荐只有一个,乐摄宝的photorunner,单肩腰包,不碍事。

100左右。

镜头 

:

凤凰50/1.7 

270元----我,实在不想说什么了,该花钱的地方,反倒不花钱啦......遮光罩:

美侬花瓣 

52mm 

18*4=70 

(不要连外行都能看出来的垃圾就行)----这种国产的花瓣罩,遮光作用很小,纯粹摆设来的,说实话只有从没买过的才会....还是推荐52mm的橡皮遮光罩,52mm口径的,15块钱一个。

一个就够,用那个镜头,就拧那个上面。

这里我假设凤凰28-70,凤凰50/1.7也是52mm。

因为印象里好像就是52mm这里要说一下,这个橡皮遮光罩,个人觉得只有49mm和52mm最值得推荐。

为什么?

见了更大口径的实物就知道了。

uv镜;

肯高单层 

40*4=160元---肯高单层,真的不如不买了。

按我的习惯,5000元一个的镜头都不装UV,这几百块钱的又何必呢。

非要买,就买一个保谷HOYA的HMC的吧,贵不了20-30块钱,一个就够,顶多是到海边儿的时候需要用一下。

绝大部分时间应该让它闲置。

清洁套装 

40元---一根正品镜头笔,20块钱,一切搞定,不需要其他没用的东西。

别买杂牌镜头笔才是真的。

白平衡镜52mm 

10元---你会发现,k-m白平衡很准,而这个东西完全用不着。

偏振镜 

大自然52 

90元---这个牌子的还不如不买,非要买,这个牌子20块钱还差不多...说实话,不建议买。

遥控器:

随便 

30元---这个该注意牌子的时候,反倒不注意了:

JIANISI,万能遥控器三洋电池备用 

60元(商家给的太差听说三洋的不错)----三洋Enloop,2000ma,大约16元每节,4节64,实测能拍1000张左右,放半年,还照样有电能拍!

SD卡8g备用 

110元----除非没有SD卡(我自己是从512m到4G,有好多张,平常最爱用一张2G的),要不是马上要出门旅游,真不如等需要时再买,如果非买新卡,只别忘了买Class-6的卡就好 

合计:

1360元----按楼上的要求,我的推荐全下来,闪光灯280,引闪器30,三脚架110,摄影包110,遮光罩15,uv镜60,镜头笔20,遥控器30,电池64。

一共720块钱。

剩下的事儿就是在淘宝上找相对东西较全,价格较低的店来节省运费了,再夸张,800块钱连运费也全都打住了。

这是我基本找最便宜买的,看得上眼的没有3000下不来(大连一个差不多的包就800多)不想要二手要含运费和发票 

还有近摄镜取景放大器裂像屏以后再说 

以上配件都想买需不需要再说需要再上好的,请大哥帮我找个更便宜价位的商家发到我邮箱里(dlcq_2008@),最好能多省点谢谢了小弟在此叩首 

----都是网友,叩首万不敢当(只当年拜师学拳,给师父叩过首,可惜他老人家已经作古了),但要想在同一个店里,把上面的东西买齐全,还是挺难的。

我的方法从来都是,搜索+价格排序,并没什么特别之处的。

自己在淘宝上花点儿时间,肯定找得到你想要的。

人像拍摄基础注意事项拍人物,应该拿眼睛为对焦点,用中心点对焦,对好了,半按快门,锁定焦点,重新构图,最后拍下。

另外,50-200这样的套头,尽量用200端,最大光圈。

景深小了,焦外才会好。

----光圈不够,长焦来凑,就是这个道理了。

再说为什么不推荐凤凰50/1.7。

请见下贴的讨论:

新手请教:

凤凰50mm1.7和理光50mm1.7选哪个?

说说镜头笔,气吹和CCD除尘的好工具--硅胶头塑料镊子!

刚才看了下,正品镜头笔的牌子好像是个什么兴华拓展的,20元一支。

我也贪便宜,买过6块钱一根的杂牌---到手就知道,一分钱一分货不会错,杂牌的笔头一看材质就粗糙,包装更差,便宜买死人啊。

气吹要买哪种前面只出气,不进气的,免的把刚吹走的灰尘吸进去,又再吹到镜头或者CCD上。

15块钱就该有了。

CCD进尘,清理起来,有一个东西便宜又好用---夹隐形眼镜用的塑料小镊子,眼镜店里应该有卖,几块钱一个,那个镊子头上都有硅胶的小套子,把硅胶头用清水洗干净了,拿它粘CCD上的灰尘最好用不过了----宾得原厂300多块的果冻笔,也不过就是一个头上带硅胶的塑料棍而已,原理一样,只是有人家的专利才这么贵!

而这个硅胶头镊子,夹薄薄的隐形眼镜都没问题,用来除CCD的尘太方便了。

这是买了、试了若干种除尘工具,才得到的经验.......关于K200D和K-M选择的问题。

问题是“您好:

看了您的论坛上的一些文章,真是说太好了,都是实在话,都是用钱买来的经验。

我没有玩过单反,想在KM和K200D之间选择一个?

在成像方面,我看K200d论坛上的套头片子好像比KM套头的更通透些,但是K10论坛的片子和K200都差不多,正好你用过KM和K10,如果两台机器都用一样镜头,拍出的效果一样不?

您感觉KM还有啥缺点?

这次换机为啥没选择K200呢?

罗嗦了这么多,衷心感谢!

”我的观点:

我觉得,K200D出的早,当时价格高,买的朋友多不像降价后K-M的以入门为主的购买群体。

而通透,用PS软件提高一下对比度,就全有了的。

并不很难。

K-M的用家,整体PS技术提高之后,应该会好不少。

KM的唯一缺点就是不支持遥控器控制下的包围曝光。

这个功能用来合成HDR图片非常有用,对不能使用快门线的K-M来说,有点儿遗憾。

但合成HDR的机会毕竟不太多。

但K-M的这个缺陷有可能通过K-M的固件升级克服,毕竟只要多个菜单选项就可以实现,不是技术上不能达到。

除此之外,KM各项指标都不比K200差,对焦速度、D-range还超过。

我当然选K-M。

出片质量,是没多大差别的。

一镜走天下关于一镜走天下....这个很难。

我自己从没想过这种鱼和熊掌可兼得的好事。

如果只是为了轻便,我宁可用DC了。

说回来,2000下,仅一支镜。

如果是为了旅游,拍风景,我会选16-45,毕竟比18-55光圈全开好了不少如果是为了纪实,我会选FA50/1.4,毕竟大光圈,适用范围更广泛。

而且相当于75的视角,本身的光学素质相当不错。

其实,18-55和50-200的双头套,是最廉价、最实用的“两镜走天下”!

如果可以略微突破这个预算,我自己会选择两镜走天下:

18-55,虽然光圈全开稍差,但收到f8,拍风景,还可以接受,而且拍风景,本就该用f8的小光圈的。

更何况这个头只要300块钱。

55-300。

这个头比50-200好不少,最近全新降到2000了。

不嫌弃二手的话,估计可以1700-1800拿到了。

要知道,这个头的300端,号称有DA*300/4的八成功力的!

它比同焦段的副厂头贵,不是没有原因。

多说一句,我自己的镜头,除了FA50/1.4,别的多少都是二手来的。

用的也挺好。

室内演出拍室内演出,FA50/1.4的焦距有点儿嫌短。

当然,这取决于你能坐到什么样的位置。

位置近,感觉大约3-5米距离的话,FA50/1.4相当于全幅视角的75/1.4,拍室内演出应该很不错。

也是比较适合发挥这个镜头水平的距离。

但大部分人,在拍室内演出都不一定能那么接近被摄者。

打比方来说,拍模特的话,我理解大部分记者都用的100-200左右焦段,恒定光圈2.8的镜头,主要就是离T台有一定距离。

如果是宾得的话,推荐DA*50-135/2.8。

超声波头,对焦无声,不打扰其他观众。

另外,拍室内演出,建议多看无忌上的这个帖子,着眼于‘画质革命’的Km——由同场景下PK摄友优秀器材的实例说起...95&

pagenumber=1里面的“楼主”小树下,常用K-M拍室内演出。

我当初是看他对K-M评价颇高,才copy了他的配置的。

他最近好像入了一个DA*50-135的。

你可以看看他对实用中,各种镜头的评价。

关于DFA50/2.8微距这个是国外网站评分相当高的好头,但适用范围比较窄,引用下面一位无忌网友的原话评价,大家就知道了:

“说实话,买微距头用来拍人的要注意一下对焦距离窗。

从1m到无穷大对焦行程长的可以考虑,比如腾龙的SP90和宾得原厂的DFA100/2.8,实拍人也是相当的锐对焦行程短的比如此头,用来拍全身照(对焦距离大于2米以上),绝大部分都是对焦不准的,因为这个头从1m到无穷大总共就不到3度,你要机器控制对焦准,怎么可能。

论坛人人都说微距镜头锐,微距镜头锐,但这个结论对于绝大部分微距镜头来说仅限于拍微距!

这个头和FA50/1.4的用途完全不冲突。

”我自己有DFA100/2.8,感觉和这个网友的评价一样。

定焦镜和变焦镜的区别(知识普及帖,已经知道的可以略过)FA50/1.4这种定焦镜头,和DA50-200,DA18-55这种变焦镜头的区别,在于定焦镜视角固定,如果要想改变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大小,就要靠自己/拍摄者前后移动。

离得远,自然画面里东西更多,离得近,画面里东西就少,而不是只能固定与被摄物体的距离。

而变焦镜头,只要转动变焦环,就可以改变被摄物在画面里的大小/远近感了。

但这个便利,是有代价的:

由于结构复杂了,长焦和短焦又要兼顾,画面的畸变、锐度等方面,变焦镜都不如同档次的定焦镜好。

其实在70年代SMC/超级多层镀膜技术被宾得首先商用之前(那之前,只有单层或双层镀膜技术),因为解决不了多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