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课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6234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课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课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课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课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课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课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课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课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课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课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课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课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课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课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课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课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课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课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课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课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课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课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课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课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提高贯彻执行科技政策的自觉性,使科研活动更加有的放矢,有助于执行和修正政策、评价技术后果等。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一、科学技术的基本内涵

1、什么是科学:

古代西方,科学一词来源于古拉丁语Scientia,它的最初的含义是“知识”和学问。

1986年,科学哲学家查尔斯沃思:

“什么是科学?

如果没有人问我,我知道;

但当我要向发问者解释时,我就不知道了。

英国科学家贝尔纳指出:

“科学在全部人类历史中确已如此地改变了它的性质,以致无法下一个适合的定义”、“科学不是个能用定义一劳永逸地固定下来的单一体。

概念的三个内涵:

(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1746页)

科学是以范畴、定理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1987年出版,第404页)

(2)科学不只是知识体系,还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

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未知事实和规律,并使知识体系演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思想、方法、态度、实践是密切结合的。

(3)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即现代化的社会事业。

(贝尔纳于1954年《历史上的科学》首次提出)科学的社会功能日益显著;

科学成为一项国家事业。

什么是技术:

2、什么是技术

西方:

技术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意为技艺、手艺、技能、本领。

●中国古代:

技术泛指“百工”,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指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天、地、材为自然界和物质的特征。

工有巧——工匠的技术。

18世纪末法国哲学家狄德罗在他主编的百科全书中把技术(Art)定义成“为完成特定目标而协调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相结合的体系”。

●当代对技术本质的认识:

◆人类活动的行为方式,做事或制作的方法。

◆劳动手段的总和

◆对自然规律有意识的运用,是科学的物化。

人类为满足自己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他非生产活动的需要,运用自然和社会规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手段及方法的总和。

(《哲学大词典》1992年版779页)

3、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

科学与技术的共同性:

有关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1、从目的和任务看:

科学--认识自然界,回答“是什么”,“为什么”。

技术--利用和改造自然,回答“做什么”,“怎么做”。

2、从活动过程看:

科学--从实践到认识,物质-精神。

特点:

探索性和不确定性强。

技术--从认识到实践,精神-物质。

计划性强。

3、形态:

科学--一元性的东西,即排他性。

技术--多元性,把某一种科学认识转化为多种工艺方法,从相同原理去作出多种类型的设计方案。

4、评价标准:

科学--是非,讲真理性标准。

技术--合理性,讲效用性标准。

5、与社会的相关程度:

科学较远离现实经济法律、政策资源。

技术则注重可靠性、安全性、宜人性及经济、法律、伦理、资源、环境等因素。

(2)科学与技术的联系——科学技术一体化

1、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研究提出课题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手段。

恩格斯在论及近代工业技术与科学发展的关系时就指出:

“从十字军东征以来,工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并产生了许多力学上的(纺织、钟表制造、磨坊),化学上的(染色、冶金、酿酒)以及物理学上的(眼镜)新事实,这些不但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使新的工具成为可能,可以说,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才第一次成为可能。

2、科学研究和科学成果可以指导技术发展,科学可以成为技术的先导并转化为技术。

   文艺复兴以来的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每一次都是科学为先导,产生相应的技术革命,使生产力发生巨大的飞跃,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文质变革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

       

第一次科学革命(16—17世纪)

1543年:

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创立了日心说

1687年:

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形成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

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以纺织技术的改进为开端,以蒸汽动力技术达到实用阶段为标志,形成了一个以机器技术为主导技术,以机器加工、蒸汽动力、机械制造、铁路运输和钢铁冶炼等技术为主导技术群的技术体系,实现了从手工劳动方式向机器生产的转化

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

第二次科学革命(19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

1819年:

奥斯特实验发现非牛顿中心力现象

1821年:

法拉第电磁回旋转实验发现了电动机原理

1831年:

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发现了变压器和发电机原理

1860年:

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创立了经典的电磁理论。

第二次技术革命:

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以实用电动机、发电机的发明为开端,以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形成了一个以电气技术为主导技术,以电力技术、电信技术、热工技术、化工技术、石油技术、钢铁和有色金属与非金属材料技术,以及公路、航空、海洋运输等技术为主导技术群的技术体系。

使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学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 )

1905年:

狭义相对论

1916年:

广义相对论

20世纪20年代:

量子力学

20世纪30年代:

原子结构

20世纪40年年代:

基本粒子理论

20世纪50年代:

分子生物学

第三次技术革命:

原子能技术

电子计算机技术

空间技术

信息技术

材料技术

生物技术

海洋技术

二、科学技术的本质与结构

(一)科学的本质特征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本质特征的分析

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是一般生产力。

感性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科学只有从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两种形式的感性出发,因而,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

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它和资本结合起来,就成为资本家统治的工具而“迫使反叛的工人就范”。

2.国外对科学本质特征的研究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科学技术成为意识形态,成为统治社会的决定力量。

西方科学哲学对“科学是什么”的思考经过了从实证主义到逻辑实证主义再到证伪主义、精致证伪主义、历史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演变历程。

科学划界标准

逻辑实证主义——经验证实

批判理性主义——经验证伪

历史主义库恩——统一范式的建立

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

费耶阿本德——消解科学

逻辑实证主义

经验证实原则:

 知识依赖于经验。

一个命题是否有意义取决于此命题是否表述经验内容,即是否能被经验证实。

只有能被经验证实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毫无意义。

批判理性主义波普尔:

反归纳主义

经验证伪原则:

科学命题根本不能证实,而只能证伪。

一是切知识命题,只有能被经验证伪的才是科学的,否则就是非科学的。

历史主义库恩

自主性的科学史观

范式是指具有规范作用和指导作用的成规,其实质是信念。

 

天文学——地心说

力学——亚里士多德的力学理论

化学——炼金术理论

社会科学——无统一范式,非科学

但范式的选择是一种约定,相信,无理性标准。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经验不能证伪理论1)经验的主观性2)理论的正确必须有条件性3)关于理论的背景知识问题

科学研究纲领理论1)硬核:

是研究纲领的最基本的理论部分,它是其它理论或命题的基础与核心。

在既定的研究纲领中,它是不可被反驳和否定的。

2)保护带:

是保护硬核,使其不受反驳的一些辅助性假说或理论。

3)启示法:

A、消极启示法B、积极启示法

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认识论

科学非理性化

批判统一的科学方法论原则

科学是最新的宗教

取消了科学划界问题

无政府主义认识论

怎么都行(AnythingGoes)

3、科学的本质特征

▲实证性自然科学必须有实证材料和数据,经过实践检验。

▲客观性必须反映客观真理,使用科学方法

▲理性从感性表象经过理性概括表现为理性形式的(概念、判断的)经验知识。

▲探索性和创造性提出新问题;

揭示新属性;

提出新观点;

得出新结论;

创造新的物质成果。

▲不确定性

(二)技术的本质特征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技术本质特征的分析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第一,劳动资料延长了人的“自然的肢体”。

第二,工艺学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

第三,技术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技术的本质特征

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中立性与价值性、主体性和客体性、跃迁性和累积性的统一。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一)国外关于科学发展模式的研究

主要观点:

科学发展就是通过归纳获得的科学知识的不断增加;

科学发展是一个不断渐进的积累的发展过程,没有渐进的中断,没有革命;

观察事实越多、越深入,通过归纳逻辑得出的科学定律或理论越被高频率经验证据所证实,则它就越普遍,解释力和预见力越强,非科学成分就越少。

缺陷:

忽视了科学中的革命,不能解释人们怎样提出逻辑上和传统理论不同的革命性新理论。

批判理性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

问题1—尝试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理论—试错(实践检验)—问题2—……

P1(Problem)—TT(TentativeTheory)—EE(EliminateError)—P2(Problem)—……

缺陷:

否认科学知识的积累,用间断出现的对传统对传统理论的证伪来代替科学发展的全貌;

过分强调猜测、想象、灵感在科学假说中的作用,忽视逻辑思维;

片面否定归纳法的作用;

否定观察实验的客观性和可靠性,认为普遍性规律性不是来自于自然界,而是来自于人的理性。

历史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

1962年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他的科学发展模式。

  

(1)前科学

(2)常规科学3)反常与危机4)科学革命

范式的选择是任意的,有浓厚的相对主义色彩;

新旧范式不可通约,否认了科学史的连续性。

拉卡托斯的科学发展模式

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科学研究纲领的退化阶段→新的科学研究纲领替代退化的研究纲领→新的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

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硬核,反映了认识上的局限性;

贬低实践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发展模式及动力的分析

1.科学发展呈现从分化到综合的整体化趋势

2.科学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3.科学发展是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一)国外学者关于技术发展模式的研究

星野芳郎:

能源、动力、交通、通信

第二次产业革命,推动了以电气工业为中心的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出现。

随着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以及石油的开采和加工,导致了汽车、飞机制造业的产生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还形成了一些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生产部门。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技术发展模式及动力的分析

1.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

2.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

3.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一科学问题的涵义

科学问题,就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它包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的答案。

科学问题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科学问题的基本特征

真实性——可被科学事实证实或证伪

待解决性——没有或者没有完全解决

正确性——提法的正确性

二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1“科学始于观察”

2科学始于问题

A科学理论的萌发、进步以及新旧理论的交替、更迭,往往来源于理论本身的不完备性所引发的问题。

B科学认识主体总是以科学问题为基本框架,有选择地收集事实材料,有目的地进行科学观察和实验。

C“科学始于问题”并不否认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它们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不同命题。

科学始于问题——科学研究的起点

认识以实践为基础——科学本身的起点

三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1科研选题的意义

A、选题为科学研究确定研究方向和具体目标。

B、选题为科学研究规定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对科学研究起着制约作用。

C、选题的正确恰当与否决定着科研的成败、成果的大小和进展的快慢,对科学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D、选题能调整和加速科研人员的知识积累,培养和训练他们的思维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E、选题不仅是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也是科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带有全局性的决策过程。

2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A、需要性原则

所谓需要性原则,是指科研选题必须着眼于社会实践的需要和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体现的是科学研究的目的性。

B、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原则,是指选定课题必须有事实根据或科学理论根据,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确保科研路线的正确。

体现了科学研究的根据。

C、创造性原则

所谓创造性原则,是指所选定的研究课题要具有创新性,它应当是当前人所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并预期能从中产生出新成果的科学问题。

体现科学研究的价值。

D、可行性原则

所谓可行性原则,又叫可能性原则,是指在选定科研课题时,必须考虑完成课题的主观和客观条件,根据实际具备的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来确定课题。

体现了科学研究的条件性。

科研选题的四个基本原则:

需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分别体现了科学研究的目的,根据,价值和条件。

四条原则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3科研选题的步骤

A、文献调研和实际考察

B、提出选题

C、初步论证

D、课题决策

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中的哲学问题

一科学事实的含义

在科学认识中,事实常常在两种意义上使用。

(1)本体论意义上:

把客观实在的现象、事件、事物本身称为事实,科学方法论中常常标明为“事实1”,也就是通常说的客观事实。

(2)认识论意义上:

指人们关于事物的比较直接、比较确实的知识,是对被认识的事件和现象的某种经验陈述或判断,科学方法论中把它标明为“事实2”,也就是通常说的科学事实。

二观察与理论的关系问题

1中性观察说

2观察渗透理论说

观察渗透理论

什么是“观察渗透理论”

A理论决定观察目标的选取

B理论影响对观察结果的解释

为什么观察渗透着理论

  首先,观察不仅是接收信息的过程,同时是加工信息的过程。

 其次,观察陈述是用科学语言表述出来的,而科学语言总与特定的科学理论相联系着。

“观察渗透理论”与“观察的客观性”的关系

观察渗透理论不影响观察的客观性。

1正确理论的渗透是观察客观性的保证。

2客观性不会自发显现,而是需要依靠理论来揭示。

3观察中所渗透的理论必须是经过以往实践检验,上升为定理定律的理论。

量子力学中的哲学问题——观察的客观性问题

微观世界主客关系问题(仪器归属问题,测量问题)

因果决定论问题

哥本哈根学派的正统诠释:

由于量子属性的存在,仪器对微观客体的干扰已不可避免,并且这种干扰既不能忽略不计,又不能通过修正控制条件而得到补偿。

对于微观客体来说,观测结果与观测对象之间原则上不可能达到完全一致,在微观世界中独立于观察者的客体是不存在的,对于微观实在本身的认识则不可能。

主体论:

仪器是主体的一部分,由于微观测量中仪器与客观实在的相互作用不可控制,观测结果中仪器与客观实在难以区分,主客体不可分是量子力学与经典物理学本质上不同的新特点,微观领域不存在对客观实在本身的认识。

困难:

主体的介入使量子力学的认识过程失去了客观基础。

客观实在论:

极力把主体排斥在量子力学之外,否定仪器对客观实在的干扰作用不可忽略,否认微观测量与宏观测量的区别。

认为量子力学已经是完全成熟的理论体系,象经典物理学一样,揭示的是自然界客观的运动规律。

其目的是维护经典反映论,排除量子力学在认识论上表现出的新特点。

排除量子力学的新特点,使人们对量子力学存在的必要性发生了疑问。

驳主体论者:

1)关于仪器2)关于测量3)关于仪器与微观实在原则上不可分

驳客观实在论者:

1)仪器干扰在量子力学中的作用2)关于量子力学的完备性问题

量子力学中的因果决定论问题

统计描述并不取消因果关系,几率并不排斥因果,而仅仅改变了因果关联的形式。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总的概括和进一步发展。

科学技术社会功能观、科学技术伦理观、科学技术运行观、科学技术文化观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的核心内容。

第一节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

(一)马克思科学技术社会功能观

1、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推动着整个人类物质生产的迅猛发展。

2、作为强大精神力量的科学技术,能够促进人类思想的解放,在产业革命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变革,对社会生产关系产生有力影响。

3、作为人类最终走向自由的科学技术,能够作为解放的杠杆,增进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自我发展能力,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现代科学革命包括相对论革命、量子力学革命和分子生物学革命等。

新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海洋、空间、环境与管理等方面的技术革命。

(三)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形态变革

1.生产力方面,从手工化、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走向信息化和智能化。

2.生产关系方面,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调整:

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各种社会阶层如寄生阶层、蓝领阶层、中产阶层等开始出现;

科学技术的政治功能得到加强,专家治国、网络民主凸现出来。

3.生活方式方面,从农业时代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生活方式,走向工业时代商品经济生活方式。

(四)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引发一系列经济转型

1.产业结构呈现升级。

原有产业部门得到改造,新的产业部门和朝阳产业开始出现,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减小。

2.经济形式发生变化。

新的经济形式,如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生物经济等开始出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经济增长方式出现转变。

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逐渐被低消耗、高产出、低污染的集约型经济代替。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被提出并得到贯彻实施。

第二节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科技统计上(与日常语言有别),科学家就是获得学士学位并仍然在从事科技活动的人。

19世纪下半叶以前,科学家人数不多。

19世纪下半叶以来,人数迅速增加;

1896年世界职业科学家人数估计有5万。

20世纪以来急剧增加,1970年世界科学家人数已达300万。

(贝尔纳)

(2)科学共同体

科学家作为群体的一般抽象存在形式,亦称科学家群体。

其深刻内含在于它的特殊的体制目标、行为规范或精神气质。

(3)科学家的行为规范:

普遍主义(Universalism)

坚信科学真理具有普遍性,放之四海而皆准,强调科学的标准到处都一样。

公有主义(Communism)

是指科学知识和成果为全人类是共有;

通过公有成果以获得知识的公开审查,来保证知识的可靠性。

无私立性(Disinterestedness)

从事科学活动、创造科学知识的人不应以科学谋取私利;

科学主要是对真理的追求,仅仅在次要的意义上才是谋生的手段。

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所有的科学知识都可以被怀疑,此怀疑应以科学事实为根据;

决不未加分析批判而盲目接受一切,有责任评价其他科学家的成果,也要容许别人对自己的成果的怀疑。

(4)科学共同体的奖励系统和社会分层

奖励机制与规范机制互动发生作用。

因为目标是增进知识。

把科学独创权提到了首位;

又因为规范要求科学家向社会公开他的成果。

不可作为“私有财产”;

科学家还剩下什么呢?

这就是同行的承认。

“承认是科学王国的最高通货。

谋求“成果—承认”,争取科学发现的优先权,就成为科学家行为的内在机理激励因素,成为科学共同体灵活运转的“能源”和动力。

由社会承认的不同而形成了无形的等级体系。

主要是通过职位的承认和名望的承认表现出来的。

后者更为重要、更为基本。

以成果的引证数和荣誉称号为标记。

这是一种特殊的权威机构,特点是建立在自愿接受的基础上。

成为科学共同体维系、规范和精神气质得以保持和发扬的重要保证。

(4)科学上的优势积累效应(马太效应)

概念:

“马太效应”揭示了存在于科学奖励制度(包括荣誉、人力与资源分配等方面)中的一种现象——优势积累效应。

马太效应的表现和作用:

(1)具有积极的效应:

它引导科学家继续努力,获得更大的成绩,以证明自身有更大的潜力和非凡的能力。

马太效应所强调的优势积累效应,在学术机构之间表现为:

那些人才辈出的单位,由于马太效应的作用,更容易集中优秀人才,更容易得到各种资源(资金、设备、图书资料等等),形成难以抗衡的巨大优势,成为超一流的学术机构。

(2)具有消极的效应:

在科学奖励与报偿制度中涉及个人事业及荣誉分配的一种不大公正的效应。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

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有学派、“无形学院”、学会、科研机构等基本形态。

(1)学派

一种重要的社会内在形式,具有共同学术思想的人们组成,有公认的学术权威为带头人。

有的学派还有世代相继的师承关系,甚至有广泛的国际性。

①内聚性,权威作为组织的核心;

②整体性,形成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