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辨证法论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0319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辨证法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自然辨证法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自然辨证法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自然辨证法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自然辨证法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自然辨证法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自然辨证法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自然辨证法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自然辨证法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自然辨证法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辨证法论文.docx

《自然辨证法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辨证法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然辨证法论文.docx

自然辨证法论文

科学与技术关系的再认识

摘要

科学与技术总是共同存在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这是因为两者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科学提供知识,技术提供应用这些知识的手段和方法。

科学与技术的进步给社会的整体性变化带来了强大的动力。

科学与技术是辨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科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也变得日益明显,出现了科学技术一体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关键词:

科学,技术,辩证

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进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识体系。

技术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应用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物化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物质装备。

技术则是对科学的运用。

一、科学、技术的含义

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中使用频率极高的科学用语,但人们对其却没有达到一致性的理解,即使在学术界,对科学技术的定义也是多种多样的。

关于科学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点:

第一、科学就是知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判断。

第二、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规律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这说明科学是一种系统化的知识,但仍将科学作为一种静态的知识成果。

第三、科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不断深入认识的过程,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认识活动。

这一定义强调了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和认识行为。

第四、科学是一种方法,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手段。

这一概括强调了科学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的作用。

第五、科学也是一种社会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社会功能不断增强,社会地位日益提高。

科学也由个人的业余爱好,发展成为众多的人组织起来共同从事的社会活动事业。

第六、科学是通过特殊的社会创造活动而形成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知识体系和知识的社会创造过程的统一。

它主要是把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成果和认识活动来理解的。

从以上几个定义可知,很难给科学下一个严格确切的定义,只能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去理解和认识。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认识的不断深化,科学的内涵将不断被揭示。

自然科学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包含与从属、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只是自然界及其规律性,而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现象及其规律性。

本文所要阐述的科学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科学。

同理可对自然科学作如下定义:

自然科学是通过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形成的关于自然事物及规律的知识体系,是自然知识体系与自然知识的社会创造过程的统一。

与科学的概念一样,技术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技术的概念也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

对技术的不同理解和概括,也反映了技术本身的历史发展以及人类对技术本质认识的深化。

在古代,人们把技术看成是个人的技能、技艺,那时主要是手工劳动。

工业革命兴起之后,大机器生产的出现使人类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18世纪末,法国哲学家狄德罗在他主编的《百科全书》中,把技术定义为:

“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

这个定义包含了五个要点:

①技术“是为某一目的”,有别于科学;②强调技术是通过“共同协作”完成的;③指明技术的表现形式是“各种工具”(硬件);④指出技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规则”(软件),即生产使用的工艺、方法、制度等知识;⑤技术和科学一样,落脚点是“体系”。

现在,虽然技术活动的领域已扩展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但许多辞书上对技术的界定,基本上还没有超出狄德罗的技术概念范畴。

例如,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运用科学知识改造、保护和利用自然,创造宜人生存的人工自然环境的方法、技能和工具、手段的总和,是人工自然物及其创造过程的统一,技术的表现形式分为:

知识形态的(称为软技术)和物质形态的(称为硬技术)两方面。

技术可分为经验性技术和科学性技术。

经验性技术主要是根据长期实践经验而创造发明的各种物质手段以及方法、技能等;科学性技术主要指依据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物质手段以及方法、技能等。

二、科学与技术的主要区别

1、科学与技术的目的、任务不同

首先,科学的目的和任务在于认识和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它侧重回答自然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和“能不能”等问题。

技术的目的和任务在于对客观世界的控制、利用和改造,发明世界上尚没有的东西,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它侧重回答社会实践中“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有什么用”等问题。

其次,科学活动的目的是逐步建立知识体系,对某种现象作出解释,为一些事件提供一个真实的描述,判断一些状态的性质;而技术活动的目的是为实现人类的愿望提供便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知识得到有益的应用。

2、科学与技术的知识结构不同。

从知识结构的系统化来看,我们可以把科学归结为一种较弱的“演绎体系”;而技术学科则可以称为一种广义的“算法体系”。

前者强调逻辑严格性和体系完备性,后者则重视算法的程序化和有效性。

3、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积累所依赖的认知模式不同。

科学主要表现为一元性的知识,它将纷杂的现象统一于某一种本质,从众多的假说中筛选出一种定论,使其简洁明了。

技术由单一到多样,它将某一种科学知识转化为多种技术设施、工艺手段,从相同的原理中做出多种类型的设计方案。

现代科学的发展是从理论构造经过逻辑批判再到经验检验——以判断其真假性;应的技术则更多地表现为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般模型,经过求解模型再到实验检验——以判断其有效性。

所以,科学知识的发展很符合证伪主义理论,而技术知识的积累则更符合实证主义的模式。

科学知识完全由真假性、合理性来决定,而技术知识则依赖于变革客体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阿基米德的名言: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在科学上是合理的判断,是科学理性的豪言壮语,但在技术上是无意义的判断。

4、科学和技术研究对象的不同。

科学从科学理论与科学实验的矛盾、科学理论自身的矛盾、多种科学假说争鸣等科学发展自身的逻辑中去寻找、发现和选择研究的课题。

科学是以获得对客体的全面系统的认识为目的,技术以有效地变革客体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目的;科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主体试图认识的一切客体,它的范围更加广泛,但不能要求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立见成效。

相对而言技术的研究对象则更加具体。

科学既关注人类试图支配的客体,同时关注着支配人类的客体,技术则只关心人们试图支配的客体。

所以技术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支配,可这并不影响科学强调自然对人的支配。

5、科学和技术的社会功能不同。

科学研究的最终成果是完备的知识体系,技术开发的最终成果是人造物——物化产品。

科学在人类零散、粗糙的经验材料和深奥精致的形而上学体系之间架起一座理性的桥梁;技术则在人类社会与天然自然之间筑起了“人工自然”的屏障,透过它使人类获得了认识自然的独特方式和变革客体的有效手段。

前者构成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后者的影响则主要在物质文明的层面。

科学反映着人们对客观存在的正确认识,并为人们的认识提供普遍的理性标准。

特别在科学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科学性”成了合理性的代名词,而技术则直接与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经济行为相联系。

科学成果的评价主要由科学共同体普遍认可的标准决定,而技术价值的判断则由相应的人造物决定。

同时,科学发展所必需的社会条件是崇尚理性的文化氛围和个性自由创造的环境,而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的实际需要,恰当的先例以及有才华的发明家。

科学具有广泛的社会作用,具有认识、文化、教育和哲学等多方面的价值,但科学一般并不具有明确的、直接的社会目的;技术则不同,具有明确的、具体的社会目的,如技术是直接追求经济的、军事的和社会的利益。

因此,对科学进行评价,追求的是正确性和深刻性;对技术进行评价,追求的是先进性、经济性和可行性。

科学的作用是教导人类,技术的作用是用现有的知识去为人民服务。

科学需要大量的调查研究,思维的典型方式是纵向的,技术则需要结合知识的创造能力,其思维方式是横向的。

6、科学和技术的人文关怀不同。

科学在本质上是自由的学问,从它脱离原始宗教开始就体现着人的自由精神。

“为宗教幻想摇摆不定所主张的个性独立思考,从实践生活问题扩展到对自然界的认识;在认识自然界时这种独立思考首先获得摆脱外在目的的自由,首先获得知识的自我限制,这就构成了科学的本质。

”所以,科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

科学正是通过帮助人们获得系统的知识,通过获得真理而使人“免受无知的惩罚”。

可见,科学为个性的自由和完美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比之下,虽然技术通过变革客体为人们认识更加广泛的客体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但重要的价值在于通过提供丰富的人造物以满足人类及其个体较低层次的需要。

在现代社会中技术直接通过不断扩大人工自然、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环境表现出它的作用。

总之,科学则更加自由地满足着人类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技术的价值明显受人造物的制约。

7、科学与技术的成果形式与肯定方式亦不同

科学活动的成果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主要是科学发现、科学预见、科学原理等,属于由物质向精神转化的范畴。

例如报告、论文、著作等;技术活动的成果主要表现为物质形态,技术成果是知识形态的东西与物质形态的东西的有机结合,它更多地表现为由精神向物质的转化。

例如产品、装置、设施及控制软件等。

在肯定方式上人们通常把科学上的突破叫做发现,而技术上的创新叫做发明。

8、管理方式不同。

科学是由科学共同体、通过制定行为规范来实施的,其管理是柔性的、松散的。

科学是无国界的,他的知识是公有的、共享的,属于全人类。

技术是由国家专利部门通过专利法来实施的,这种管理是严格的、在一定时期是保密的。

技术是有国界的,未经公司或政府许可时不能够输出的。

科学无专利,保密是不道德的,而技术有专利,有知识产权,泄露技术秘密、侵犯他人的专利与知识产权是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

9、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同。

科学家需要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活跃的理论思维,要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勤于思考,长于推理,甘于寂寞,专心致志,默默无闻地去做学问、做实验,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建树。

而技术专家除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灵通的信息来源,丰富的实践经验,顽强的攻关精神,以及一定的组织才能和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的能力,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三、科学和技术的联系

1、科学的技术化

科学的技术化是指在总体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包含着大量的技术科学研究,技术发展研究和技术应用研究作为其辅助部分。

这些辅助的技术活动并非用于科学研究成果向相应技术领域的转化,而是服务于科学研究活动自身的需要。

在一些重要领域的科学研究活动不仅离不开现代化的昂贵的技术设备,而且研究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上的突破。

天文学的研究离不开高倍数的射电望远镜,生物学的研究也离不开高倍的显微镜和其他仪器设备。

这些高性能的现代化仪器设备制造又依赖于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发展。

现代科学就是用现代技术武装起来的科学,技术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要素,这就是科学的技术化趋势。

2、技术的科学化

技术的科学化,一方面是指已有的技术上升到技术科学,通过相应基础科学的指导,形成系统的技术知识体系,反过来完善和提高已有的技术。

如工程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使建筑工程师不必像古代工匠那样反复用试错法才能找出新建筑的最佳结构,只需运用该学科形成的技术科学体系就能设计出新的最佳结构。

另一方面是指技术创造发明根据已有的基础科研成果而得出,即技术进步以科学进步为先导。

19世纪后期出现的电力技术,本世纪发展起来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核技术等等就是先有基础科研的成果,其后由于实践需要的推动再转化为实用技术的。

现代的尖端技术都是以坚实的科学理论为前提的,离开了科学理论的指导,重大技术的发明几乎不可能,这就是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3、科学技术的一体化

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发展趋势,使科学进步与技术进步互为前提,互相推动,促进了科学技术连续体的形成。

这种连续体的形成一般通过两种途径:

一种是科学的技术化与技术的科学化两个过程相对展开,衔接后由于实践需要的推动相互渗透与融合而成。

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一方面使得各自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引起新的革命;另一方面,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相互交融,统一发展,不仅前次革命与后次革命的界限不清,而且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分界也难以辨识,因而人们统称为现代科学革命或当代科学革命。

科学技术的一体化对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方式及发展速度、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科学和技术总是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

科学常常可以启发我们提出新的、以前没有想到过的事物特性,进而导致新技术的产生。

新技术常常需要新见解,新研究也常常需要新技术,人们运用技术,发明了越来越多的新仪器和新技艺,进而推动了各方面的科学研究。

5、技术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工具,而且还可以激励理论研究动机并提供方向。

随着现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兴起,科学与技术越来越趋向一体化。

技术与科学的联系就越紧密。

许多新兴技术尤其是高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就直接来自现代科学的成就。

科学是技术的升华,技术是科学的延伸。

科学与技术的内在统一和协调发展已成了当今“大科学”的重要特征。

四、科学与技术的统一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起首要作用的论断。

指在现代生产力中,同其他各构成要素相比,科学技术的比重已上升到第一位,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正确认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这对于迅速发展我们的科学事业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他在1988年的一次讲话中又提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共十四大肯定并发挥了这一论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振兴科技。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

首先,一部世界经济发展史就是先进生产力替代、淘汰落后生产力的历史,决定这一进程的直接原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

尤其到了近代,科学技术从生产力的非独立因素变成了相对独立的因素,并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其次,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幅度地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将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

再次,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

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就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战略地位。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

2、科学技术的双刃剑

人们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实科学技术本身并没有善恶之分,只不过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当事人对于利益的不同考虑和追求,才导致了科学技术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结果。

一项科学成果,一种技术手段,往往既可能被用来为人类造福,也可能被用以满足某些人的邪恶需要。

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不是所有的都按照人们的良好愿望行事,于是在发展过程中,给人类生存、社会生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两面性,它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造福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的后果.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科学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由于科学的是在不断的发展中进行完善的.所以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我们不能因为这样而全面否定科学.汽车的发明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在世界发达国家,汽车几乎对每个人来说是必不可少。

然而也正是这柄锋利的“双刃剑”,不仅制造了频繁的交通堵塞、交通事故,而且还是消耗能源的无底洞和大气污染的移动污染源。

虽然这样但我们不能否认他的确给人类带来了很多方便.只是由于人们没有找到更好的科学技术来使它得到发展.氟里昂使人类坐享舒适得以梦想成真,然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作为制冷剂而被最先发明的氟里昂,一方面使人类的生活提高了一个档次,同时,也带来了臭氧层空洞日益扩大的问题,甚至即使现在立即停止氟里昂的使用,要恢复已遭破坏的臭氧层也要到本世纪中叶。

滴滴涕一度曾是全世界农民的宠儿,甚至二战后在控制疾病方面都显示了神奇的功效,但就是这一所谓人类的宝贵财富、划时代发明的滴滴涕,竟然成了破坏生态之链、毁灭动植物种群、危害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

现在,尽管全世界已禁用滴滴涕,但其残毒仍然顽固地滞留在大自然的循环中,即使是远在南极的企鹅也在劫难逃。

电池的确是人类的一个重要发明,它能根据人的需要,随时随地为人类带来光明和动力。

然而,就是电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得不重视这样一个事实:

人类可能在200多年的时间里享受电池的益处,却要用更多更长的时间遭受其害!

手机的发明无疑给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带来了更多的便捷,然而就在手机备受人们青睐时,关于手机无线电波辐射是否会伤害人体DNA并杀死肿块的细胞修复系统这一话题,前后矛盾的传言漫天飞舞,让人不知应该相信谁。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现代科学技术也对人类社会环境存在负面作用.其主要表现为在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和破坏的统一上。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只注意到了科学技术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的功能性作用,它可以在人们转化资源成为财富的过程中,给人们提供巨大的能量和很高的效率,因此去欢呼科学技术对自然征服的胜利。

参考文献

[1]金吾伦。

必须划清科学和技术的界限[N]。

科技日报。

2001,(4)

[2]吴光宗,戴桂康。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1

[3]郭守之。

自然科学与现代科技概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7

[4]梅森。

自然科学史[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5]孙世明,潘昌新,范杰敏主编。

自然辩证法概论[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08

[6].黄顺基主编自然辨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3-95,184-186

[7]曾国屏.自组织的自然观[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330.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82.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506.

[10]朱晓华,王建.分形理论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展望[J].大自然探索,1999,l8(3):

42-46.

[1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1.l58-159.

[12]吴彤.生长的旋律自组织演化的科学[M].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1-162.

[13]林娅.未来的选择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1-162.

[14]李培超.环境伦理[M].北京:

作家出版社,1998.1-1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