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押题卷 考前必练 高考语文押题卷一.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2582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押题卷 考前必练 高考语文押题卷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卷 考前必练 高考语文押题卷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卷 考前必练 高考语文押题卷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卷 考前必练 高考语文押题卷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卷 考前必练 高考语文押题卷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卷 考前必练 高考语文押题卷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卷 考前必练 高考语文押题卷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卷 考前必练 高考语文押题卷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卷 考前必练 高考语文押题卷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卷 考前必练 高考语文押题卷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卷 考前必练 高考语文押题卷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卷 考前必练 高考语文押题卷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卷 考前必练 高考语文押题卷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卷 考前必练 高考语文押题卷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卷 考前必练 高考语文押题卷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卷 考前必练 高考语文押题卷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卷 考前必练 高考语文押题卷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卷 考前必练 高考语文押题卷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卷 考前必练 高考语文押题卷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押题卷 考前必练 高考语文押题卷一.docx

《高考押题卷 考前必练 高考语文押题卷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押题卷 考前必练 高考语文押题卷一.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押题卷 考前必练 高考语文押题卷一.docx

高考押题卷考前必练高考语文押题卷一

2017届高考语文押题卷

(一)

本试题卷共14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游民”一词在历史文献中并不陌生,而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一直被作为一个负面的社会问题从政治角度加以看待。

“游民”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礼记·王制》中:

“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成按其居,乐事劝功,尊君亲上,然后兴学。

”这个“游民”是指离开其特定土地的居住地区,没有固定职业的人们,实际上是一种宽泛称谓,指代那些脱离土地的人。

把脱离土地不务农的人们视为游民的看法几乎支配了整个皇权专制社会的主导舆论。

到明太祖朱元璋时还说:

“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作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

”到了清代,统治者对“游民”的概念有了新的理解,开始把流民和游民区分开。

严寄湘的《救荒六十策》中说:

“平日居民有不农不商不工不庸者,令绅查早保甲册时,于姓名下添注‘游民’两字。

”从这里看出,清代统治者是把游民看作了社会上的不良和不法分子。

很明显,又把游民的概念狭窄化了。

这种理解一直延伸到了建国后,建国初期,“游民改造”的对象就是从事“乞讨、诈骗、偷窃、抢劫、聚赌”等活动的人们。

以上都是在政治范畴中对游民进行定义,所以多是从他们的道德品质或生活状况及职业状况来确定的。

这样进行的概念划分总是或宽或窄,清代之前把流民和游民统称,清代之后却又将游民等同于流氓了。

直到近代,杜亚泉在《中国政治革命不成就及社会革命不发生之原因》中,第一次从学术角度赋予游民以正面意义。

许多学者开始在学术范畴中对流民、游民和流氓的概念进行区分,从而使游民的概念得以规范化。

王家范在《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一书中提出了“流民”的概念,即“脱离了社会整合,丧失其原有的职业社会角色,游离于法定的户籍管理之外的人口。

”在中国主要是自然灾害和战乱原因会造成大量农民离开自己的土地,迁移到富庶的地区。

陆德阳在《流民史》中也定义:

“流民为因遭遇自然灾害、社会厄难或其他的种种原因,为了避难、求生而背井离乡、流向他乡的人。

”在流民的流动过程中,许多人是整个家族或宗族大规模迁移的,像福建客家人,但他们没有一直保持流动的状态,而是换了一个地方稳定下来,继续按原来的秩序生存。

当然,在这其中,有一部分人彻底脱离土地成为“游民”。

池子华在《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中区分游民和流民说:

“流民可以说是游民的前身,其转化条件是流民没有寻到营生的门径。

”所以游民就不能简单归纳为天灾人祸的客观原因,而是更多地融入了政治、文化及心理因素等深层原因,游民的主要特点在于“游”,代表一种脱离当时社会秩序的状态,换言之,“游”是有目的的,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游于社会——不管这种理想是好是坏。

游民尽管脱离了土地和当时的社会秩序,但并不意味着就沦落成了不法分子,即流氓。

关于流氓,完颜绍元在《流氓的变迁》一书中有很系统的阐述,他认为“氓”原指“流亡之民”,后特指脱离生产不务正业而在社会上游荡,并以背离传统道德文化和破坏社会秩序为特征的不良分子,所以流氓是涵盖在游民中的一部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游民”一词在历史文献中最早出现在《礼记·王制》中,这里指离开其特定土地的居住地区,没有固定职业的人们。

B.无论是明太祖朱元璋还是清代统治者都把脱离土地不务农的人们视为游民,清代更是把游民看作为了社会上的不良和不法分子

C.杜亚泉是第一个赋予游民以正面意义的近代学者,他开始对流民、游民和流氓的概念进行区分,从而使游民的概念得以规范化。

D.王家范的《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和陆德阳的《流民史》都提出了“流民”的概念,其共同之处都包含有指离开自己的土地之人。

【解析】“他开始对流民、游民和流氓的概念进行区分”与原文不符,是许多学者进行区分才使游民的概念得以规范化

【答案】C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游民”一词受皇权专制社会的主导舆论影响,一直被作为一个负面的社会问题,因此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关注。

B.建国初期,从“游民改造”的对象来看,这是将“游民”等同于“流氓”了,这是对“游民”的概念划分过窄的体现。

C.封建统治者对“游民”的概念多是从他们的道德品质或生活状况及职业状况来确定的。

直到近代,游民的概念才得以规范化。

D.池子华在《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认为流民与游民有很大的关联,流民都是因为天灾人祸没有寻到营生而转化为游民的。

【解析】“流民都是因为天灾人祸而转化成游民的。

”错。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客观原因。

【答案】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清代之前还没有“流民”的概念,而是将流民和游民统称为“游民”,到了清代,开始把流民和游民区分开。

B.在中国,流民主要是指自然灾害和战乱原因的造成的,而游民的形成却更多地融入了政治、文化及心理因素等深层原因。

C.“游民”指彻底脱离土地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为目的而游于社会的人。

游民的主要特点在于“游”,他们遭到历代统治者的歧视与迫害。

D.流氓只是“游民”中的一部分,是指那些脱离了土地和当时的社会秩序,沦落成为不法分子的“游民”。

【解析】遭到历代统治者的歧视与迫害。

于文无据

【答案】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有光其人

周有光的一生,遭到了时代的剧烈冲击,转机与厄运相伴而来。

  古城常州的青果巷,承载了周有光的童年时光,他的父亲在常州女子中学里当教员,后来自己办国学馆。

有趣的是,家人没有送周有光进私塾,也没有逼迫周有光从小读很多书,理由是早读书对身体不好,且周有光是唯一的男孩子,需要倾全家之力呵护。

  六岁时,周有光进了一所新办的小学。

十岁时,周有光举家移居到苏州,这一搬家可以说改变了周有光的命运。

当时的常州人会说,读完中学就行了;苏州人说,一定要上大学;与苏州近在咫尺的上海,则盛行“大学不行,一定要留学”的观念。

“外国的新思想、新生活都是从上海传到苏州,再传到常州。

一个地方差那么一点点,思想不一样。

”他日后感慨。

  小学毕业后,周有光回到了常州,进入常州中学。

中学毕业后,经过严格、艰难的连续六天考试,周有光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

在这里,他不仅打下了学术基础,也切身体会到了欧美的先进制度。

在走入校门前,他不会穿西装,拍报名照片时闹出了把领带、领结一起系上的笑话。

西方大学注重通识教育,大学二年级才分文理科,他主要学国际贸易方向的经济学。

周有光在友人、媒体、公众面前娓娓而道大学期间获得的种种方法论和经验时,百年后的国人很难不产生惊讶、羡慕的表情。

1925年的五卅运动,使得很多参与其中的中国学生和老师为了表态而离开圣约翰大学,周有光也在其中。

新办的光华大学收容了周有光,他在这里读了两年,毕业后去杭州教书,同时参加银行的工作。

在杭州的岁月里,他参与了汉语拉丁化运动,更重要的,他和张允和从爱情开始发酵到水到渠成结婚。

他们在婚后就去日本,周有光想跟着左翼经济学家河上肇,但河上肇很快被捕,周有光失去了学业目标。

后因妻子怀孕,他们在日本只住了两年就回到国内,时值中日战争阴云密布,难以预料的命运在等待着这位学识与眼光兼备的青年。

1937年8月13日,被誉为“血肉磨坊”的淞沪会战爆发。

正在做银行工作的周有光,跟随中央政府迁移到重庆。

在大后方的陪都,他经历了物质的贫瘠,以及日本飞机对重庆的反复轰炸。

  抗战胜利后,国府派周有光去美国学习如何办银行。

他将工作的业余时间用来读书,他至今仍然念念不忘美国图书馆的服务之好。

美国生活不仅让他学到许多专业知识,也体会到了社会管理的很多细节。

  内战即将结束,自认患有“左倾幼稚病”的周有光在建设国家、照顾老母的焦虑下急忙回上海,在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教书,同时从事银行工作,但赶上了经济结构推倒重来的时代,最直接的遭遇是薪水骤降。

社会主义市场替代资本主义市场,周有光一眼就看出苏联的银行制度落后还不如中国民国时期。

此后,深谙西方经济学的周有光,面对正在全国推行的苏联经济学感到格格不入,甚至荒谬。

  早在1920年,周有光就参加过上海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改革运动是受到苏联的倾力支持,原则方案是在海参崴开会通过。

有了这段经历,政府很容易想到这位有经验者。

1955年,他去北京参与文字改革会议,结束后就决定留在北京,改行研究语文。

就这样,他进了文字改革委员会,从一个业余研究语言者,变成了大陆的“汉语拼音之父”。

他的上级领导是胡愈之,汉语拼音方案的草案由叶籁士、陆志韦、周有光三个人花了3年完成。

  “文革”来了,周有光被批为反动学术权威,和一群同事被下放到宁夏的五七干校。

一到这荒凉之地,大家被逼着宣誓,此生在此扎根,永不回北京。

林彪出事后,他们还是被送回了北京。

回到北京后,周有光继续潜心于他的文字改革研究工作。

这一段时间,家门内的生活终于恢复了正常,他在家里看书写文章,妻子在另一个房间里看书写文章。

动荡过去后,周有光出版了一本又一本的书,除了他在文字学、文字史上的研究学术成果外,还将许多零碎材料写成通俗易懂的文章。

  经历了波折的生活,见证了时代的多次剧变,周有光在晚年开始思考专业外的政治、历史、文化问题。

尤其是1988年12月,他离休了,当有了大把闲暇可以挥霍在读书写字上,周有光发表了大量的杂文。

2008年,李怀宇的《周有光百岁口述》出版,把这位关心时事、批判现实的百岁老人带到了普通读者面前。

从此,多家出版社来找他出书,出一本火一本。

老人的年岁是个奇迹,能在如此高年龄的时候还关注新闻、反思现实政治、倡导民主道路,闻听者很难不会拍案叫绝。

新京报记者朱桂英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周有光小时没进私塾,也没有读很多书,一是因为周有光是唯一的男孩子,担心早读书对身体不好,一是家人的开明,没有逼迫他。

B.无论是圣约翰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还是美国学习的切身体会,都对周有光的人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致于多年以后还念念不忘。

C.年轻时的周有光就参加过上海和杭州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所以后来他去北京参与文字改革会议时被调进了文字改革委员会。

D.百岁之后的周有光还能关注新闻、反思现实政治、倡导民主道路,而且多家出版社来找他出书,出一本火一本。

【解析】“家人的开明,没有逼迫他”原文无据

【答案】A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十岁时,周有光随家人一起来到苏州,让他强烈感受到苏州人的新思想、新生活,从而产生了“大学不行,一定要留学”的想法。

B.周有光在经过严格、艰难的连续六天考试,终于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章记叙这一件事是为了体现了周有光过人的天赋。

C.周有光去日本学习本想跟随左翼经济学家河上肇,河上肇的被捕使得他失学,加上妻子怀孕了,所以他在日本住了两年就回到国内。

D.内战即将结束,周有光回到上海,他一边教书,一边从事银行工作,却遭遇经济结构重建,薪水反而骤降。

E.“文革”开始后,周有光被批为反动学术权威,林彪出事后,周有光是被送回了北京,继续潜心于他的文字改革研究工作。

【解析】A“让他强烈感受到苏州人的新思想、新生活,从而产生了“大学不行,一定要留学”的想法”与原文不符,这只是他日后感慨。

B“文章记叙这一件事为了体现了周有光过人的天赋。

”理解错误。

C“使得他失学”与原文不符,原文是失去了学业目标。

【答案】DE

6.根据全文,归纳周有光人生中经历了哪些重大转变。

(5分)

【答案】

(1)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学国际贸易方向的经济学,开始了经济之路。

(2)1955年,改行研究语文。

从一个业余研究语言者,变成了大陆的“汉语拼音之父”。

(3)晚年开始思考专业外的政治、历史、文化问题。

发表了大量的杂文。

(每点2分,答满3点给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制造声音

贾平凹

我去采访这个州刚刚离休的专员。

采访结束后我们坐在客厅喝茶,他却放了一段录音问我听到什么,我说是风里的树声。

是树声,他说,你听得懂这树声吗?

有树风就有了形状,但风里的树是要说话的。

你知道,这个州是一个贫困的地区,当组织上安排我来,我就想提前离休,或者调往省城寻一个清闲的部门,拈弄笔墨,句读里暗度春光罢了。

但到任后的那年秋天,我改变了心态,就一直在州里干了五年。

一日下午,我们从城南××县回来,才要步行去视察我们的商厦,十字路口那里就拥了一堆人,听得很嘶哑的喊声:

“树会说话的!

树真的会说话的!

”只见一个70岁左右的老头,个子高大,但枯瘦如柴,头发和胡子已成毡片,浑身散发着一股难闻的酸臭味。

于是我开始询问老头。

你叫什么名字?

杨二娃。

你有什么冤枉事?

树是一九四八年栽的,不是一九五二年栽的。

怎么能是一九五二年呢?

不是一九五二年,是一九四八年。

树会说话的。

就为这事吗?

就为这事。

你告了多少年了?

十五年零三个月。

为一棵树值得告十五年?

可树就是一九四八年栽的,为什么要说是一九五二年栽的?

这点事村里就可以解决嘛!

德贵是坏人!

德贵是谁?

村长。

他谋算这棵树哩,他想收回去再买了给他爹做棺材的。

你找过乡长吗?

乡长我找过三十二次,他派人打我,我到县上去,县上的父母官我都找过,父母官两年就换了人。

张县长说要解决,但他调走了。

又来了陆县长,他让乡里解决,乡里不解决,向上反映我是刁民。

我不是刁民。

我又找刘县长,王县长,马县长,他们都不理我了,说我是疯子。

我是疯子吗?

我要是疯子我能记得树是一九四八年栽的?

你说树是一九四八年栽的,你有什么证明?

我老婆证明。

一九四八年春上我和我老婆去她娘家当天回来我栽的,栽了树老婆给我擀的宽片杂面,调的干辣面,没有盐的,老婆说你将就将就吃。

那你老婆怎么不出来证明?

她死了。

这娘们害了我一辈子,该她作证的时候,她就上吊死了!

这狗娘儿们,她死了我懒得给她烧倒头纸,别人家的老婆都是帮夫运,她却猪一样要我养活!

家里还有什么人?

一个儿子,死了。

儿子是好儿子。

他像我,村人都说我们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

儿子陪我去县上上访,回来搭的拖拉机,拖拉机翻了,我没事,拖拉机却压在他肚子上,肠子就压了出来。

我那老婆向我要儿子,我骂了她,她就死在绳上的。

专员,树肯定是一九四八年栽的,不是一九五二年栽的,你去听听,树会说话的。

我打电话给××县的马县长,托他把有关杨二娃的档案材料送上来。

马县长亲自来州城向我汇报,杨二娃竟没有什么档案材料,但马县长知道这件事,说这棵树是在东洼村南头,树下的那块地解放前属杨二娃的地,解放后土地收公,树却归私人。

那时树小,谁也没在意,后来树大了,杨二娃说树是一九四八年栽的,树权归他私人,村里人说树是一九五二年栽的,一九五二年栽在地头的树应归村里。

村里每年要伐,杨二娃都护树,他把旧屋拆了重新盖在树下,现在树身就长在屋当堂里。

就为这棵树,能值几个钱?

马县长说,农民爱认死理,杨二娃疯疯癫癫告了15年,活得真没个意思!

那你说,怎么活着有意思呢?

我训斥着我的部下,命令他们组织个专案组,去东洼村落实这件事,树是有年轮的,可以请一些专家考证一下树到底是一九四八年的还是一九五二年的。

专案组很快就回来了,考证出树是一九四八年栽的。

我作了批示:

树归属于杨二娃。

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

第二年春天,××县旱象严重,我下去检查灾情,突然想起了杨二娃和那棵一九四八年栽下的树。

我和马县长坐车往东洼村,打问杨二娃,村人说,杨二娃吗,早死了。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中写我被组织上安排来到贫困的地区后就想调往省城,过上拈弄笔墨,句读里暗度春光的幽闲生活,杨二娃的事改变了我的想法。

B.“这狗娘儿们,她死了我懒得给她烧倒头纸,别人家的老婆都是帮夫运,她却猪一样要我养活!

”这一语言描写刻画了杨二娃对妻子的仇恨心理。

C.马县长说,农民爱认死理,杨二娃疯疯癫癫告了15年,活得真没个意思!

”一句刻画了一位不把百姓疾苦放在心上的官场反面人物形象。

D.小说以“村人说,杨二娃吗,早死了”结尾意蕴深长,反映出杨二娃的遭遇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同情的现实,这主要更是为了突出村民的麻木不仁。

【解析】B“对妻子的仇恨心理”错误C“刻画了一位不把百姓疾苦放在心上的官场反面人物形象”错误D“这主要更是为了突出村民的麻木不仁”错误。

这一结尾主要借杨二娃之死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环境使得人良知泯灭,表达了对这一小人物之死的莫大悲哀。

【答案】A

8.“树会说话的”一句在文中反复出现,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5分)

【答案】

(1)突出了杨二娃执着坚韧的个性特征,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2)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起故事情节的发展。

(3)深刻的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要认真听取百姓的心声,不要制造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声音。

9.就为这棵树,杨二娃疯疯癫癫告了15年,儿子和老婆都死了,你认为杨二娃值得吗?

(6分)

【答案】值得:

(1)树代表的是自身的权益,当应有的权益受到侵犯,我们必须坚决捍卫。

(2)面对权力的肆意,只有敢于直面它,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

(结合文本言之有理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程公许,字季与,叙州宣化人。

嘉定四年举进士,调温江尉,未上,丁母忧。

服除,改隆州,未上。

会金人犯阆中,制置使桂如渊遁,三川震动,朝廷擢李代之,辟公许通判施州,行户房公事。

时诸将乘乱抄劫,事定自危,以重赂结幕府。

大将和彦威怀金宝以献,公许正色却之,彦威惭而退。

吴彦者,缄僧牒于书尾以进,公许卷还之而责其使,闻者畏服。

嘉熙元年,御史杜范论执政李鸣复,不行,徙右史,竟拂衣东归,鸣复坐政府自若。

公许轮对,言:

“志士仁人,婴逆鳞,贾众怒,不过为陛下通耳目,为朝廷立纲纪而已。

今也假以职而弃其谏,幸其退而优其迁,则是自裂其纲纪,自蔽其耳目,遂使居是职者虽被亲擢,言不得行,始焉固辞而弗从,终焉强留而饮愧。

臣恐自此同类沮失,各起遐心,来者相戒,以为容默,陛下愈孤立无助矣。

权礼部侍郎,差充执绥官。

郑清之以少保奉祠,侍讲幄中,批复其子士昌官职,且许侍养行在所。

盖士昌尝以诏狱追逮或云诈以死闻清之造阙泣请于帝故有是命。

公许缴奏:

“士昌罪重,京都浩穰,奸宄杂糅,恐其积习沉痼,重为清之累;莫若且与甄复,少慰清之,内祠侍养之命宜与收寝。

”帝密遣中贵人以公许疏示清之。

公许自缴士昌之命,清之日夜于经筵短公许。

清之再相,公许屏居湖州者四年。

后清之授稿殿中侍御史陈垓以劾公许,参知政事吴潜奏留之,帝夜半遣小黄门取垓疏入。

后二日,二府奏公许不宜去,朝廷寻授宝章阁学士、知隆兴府,而公许已死矣。

遗表上,帝嗟悼,进龙图阁学士致仕,赠宣奉大夫,官其后,赐赙如令式。

公许冲澹寡欲,晚年惟一僮侍,食无重味,一裘至十数年不易。

家无羡储,敬爱亲戚备至。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盖士昌尝以诏狱追逮/或云诈/以死闻/清之造阙泣/请于帝/故有是命

B.盖士昌尝以诏/狱追逮/或云诈以死/闻清之造阙泣/请于帝/故有是命

C.盖士昌尝以诏狱追逮/或云诈以死闻/清之造阙/泣请于帝/故有是命。

D.盖士昌尝以诏/狱追逮/或云诈以死/闻清之造阙/泣请于帝/故有是命。

【解析】原文标点盖士昌尝以诏狱追逮,或云诈以死闻,清之造阙,泣请于帝,故有是命。

【答案】A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丁母忧:

又称“丁母艰”“丁外艰”,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

B.经筵:

古代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C.致仕:

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赠:

这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

【解析】“丁外艰”指父亲去世

【答案】A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程公许为官廉洁自律。

他将吴彦藏在书信后面的僧侣度牒卷起来还给他而且责骂了送信的人。

B.程公许敢于直言。

他在御史杜范弹劾宰相李鸣复时为李鸣复打抱不平,还直接向皇帝进言。

C.程公许不畏强权。

他向皇帝上呈驳斥郑清之的奏疏,后来郑清之整天在经筵上说他的坏话。

D.程公许淡泊俭朴。

他吃饭没有吃过两样菜肴,一件皮衣用十几年不换,家没有多余储蓄。

【解析】“为李鸣复打抱不平”错误,是为杜范打抱不平。

【答案】B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时诸将乘乱抄劫,事定自危,以重赂结幕府。

(5分)

(2)臣恐自此同类沮失,各起遐心,来者相戒,以为容默,陛下愈孤立无助矣(5分)

【答案】

(1)当时各位将领乘乱抢劫,事情平息后为自己担心,用重金赂赂结交幕府。

(得分点抄劫、自危、赂结各1分,大意2分)

(2)我担心自此这样的人沮丧,生出隐逸避世之心,后来的互相告戒,从而造成容忍沉默,陛下更加孤立无助了。

(得分点遐心,、来者、以为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程公许,字季与,叙州宣化人。

嘉定四年考取进士,调任温江尉,还没上任,遭遇母亲去世。

丧期已满,改任隆州知州,未上任。

恰逢金人进犯阆中,制置使桂如渊逃跑,三川震动,朝廷擢升李代他,征召公许任施州通判,处理户房公事。

当时各位将领乘乱抢劫,事情平息后为自己担心,用重金赂赂结交幕府。

大将和彦威身藏金宝来进献,公许严肃的拒绝他,彦威羞愧而退。

吴彦把僧侣度牒藏在书信后面来进献,公许卷起来还给他而且责骂了送信的人,听到的人都敬畏佩服。

嘉熙元年,御史杜范弹劾宰相李鸣复,没有结果,调任右史,竟拂衣东回,李鸣复坐在政事堂泰然自若。

公许轮流上奏,说:

“有志之士,触犯君主尊严,招致众人怨恨,不过为陛下开通视听,为朝廷端正纲纪罢了。

如今给他职务而不用他的进谏,希望他让步却优先给他升迁,这是自己毁坏纲纪,自己蒙蔽视听,使得担当这个职位的人即使被提拔,意见不被采纳,开始坚决推辞而不听从,最后勉强留下而满含羞愧。

臣恐自此这样的人沮丧,生出隐逸避世之心,后来的互相告戒,从而造成容忍沉默,陛下更加孤立无助了。

担任礼部侍郎,差遣充执绥官。

郑清之以少保授宫观官,在侍讲期间,批复他的儿子郑士昌官职,而且允许在皇帝身边侍养。

因为士昌曾经奉诏追捕要犯,有人说谎报死讯,清之上殿,向皇帝哭求,所以才有这道任命。

公许驳回上奏:

“士昌罪大,京都人员众多,为非作歹的人参杂在里面,恐怕他积习难改,加重成为郑清之的拖累;不如暂且甄别起用,稍稍安慰清之,给在京宫观官侍养的命令应该收回。

”皇帝暗地派宦官将公许的奏章给郑清之看。

公许自从驳回士昌的任命,郑清之整天在讲席上说公许的坏话。

郑清之再次任宰相,公许退居湖州四年。

后来郑清之起草文书交给殿中侍御史陈垓弹劾程公许,参知政事吴潜上奏挽留他,皇帝半夜派小太监取陈垓的奏章进宫。

两天之后,二府上奏程公许不应该走,朝廷随即授宝章阁学士、隆兴府知府,而公许已经死去。

遗表进上,皇帝叹息哀悼,授以龙图阁学士退休待遇,追赠宣奉大夫,给他儿子封官,按国家规定赏赐助丧财物。

程公许淡泊寡欲,晚年仅有一个僮仆,吃饭没有两样菜肴,一件皮衣用十几年不换。

家没有多余储蓄,尊敬爱护父母亲属非常周到。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早行

杜牧①

垂鞭信马行,数里未鸡鸣。

林下带残梦,叶飞时忽惊。

霜凝孤鹤迥,月晓远山横。

僮仆休辞险,时平路复平。

【注】①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对于晚唐的时局有着较为深切的了解和关切,他的许多诗歌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首句诗人写上马启程以后,让马自己自由自在地前进,写出诗人早行时内心的惬意。

B.“数里未鸡鸣”紧扣标题,走过了数里,还未听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