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楼防渗漏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2613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楼防渗漏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住宅楼防渗漏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住宅楼防渗漏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住宅楼防渗漏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住宅楼防渗漏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住宅楼防渗漏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住宅楼防渗漏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住宅楼防渗漏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住宅楼防渗漏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住宅楼防渗漏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住宅楼防渗漏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住宅楼防渗漏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住宅楼防渗漏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住宅楼防渗漏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住宅楼防渗漏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住宅楼防渗漏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住宅楼防渗漏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住宅楼防渗漏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住宅楼防渗漏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住宅楼防渗漏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住宅楼防渗漏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

《住宅楼防渗漏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楼防渗漏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住宅楼防渗漏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

本工法的主要特点是从基础到主体,从结构到装饰的全方位,全过程的防渗施工措施总结,而且不需要特别的材料,主要通过施工工艺的控制来达到控制施工质量的目的。

本工法工艺系统全面,是一套完整的工艺体系,适应于各种住宅楼工程。

利用本工法,无需其他参考资料,可进行该体系的全面施工。

3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各种住宅楼工程的防渗施工,也可以适用于框剪结构建筑的防渗漏施工。

4工艺原理

防渗漏可通过刚性防水、涂膜防水和卷材防水三种方式进行防渗,其原理是通过浇筑(混凝土、砂浆)、涂刷(涂料)和粘贴(卷材)等方式,使刚性层、涂膜层和卷材层形成一个连接紧密、不透水的整体,以达到防水的目的。

本工法主要是针对住宅楼容易发生渗水的部位,并根据其渗水原因在工程施工全过程中全方位地采取相应的防渗施工措施,来达到防止房屋渗水的目的。

5防渗施工的重点部位

住宅楼工程容易发生渗水的部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下室;

2、外墙面;

3、外墙门窗四周;

4、卫生间、厨房及阳台;

5、屋面。

6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6.1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措施

6.1.1工艺流程

地下室结构自防水施工→地下室外防水施工

6.1.2地下室结构自防水施工措施

1、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浇筑前,按照设计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制定配合比,适当掺入掺合料以降低水化热,同时考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早期强度与抗混凝土收缩能力的匹配。

施工中严格按制定的配合比配制混凝土,确保混凝土抗渗等级满足设计要求。

2、穿地下室外墙的支模螺栓及穿墙管件均设止水片,螺栓上为40mm×

40mm的方形止水片,其他穿外墙管件上为宽4mm的圆环形止水片,且止水片要与螺栓、管件满焊牢固。

3、外墙封模前对钢筋绑扎扎丝头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扎丝头不与迎水面模板接触。

4、混凝土分层浇筑在下部混凝土不失去塑性的条件下继续浇上层混凝土,振动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防止发生上下混凝土脱节造成水平裂缝而渗漏。

5、留出同条件强度养护试块,并坚持上层混凝土施工时地下室支撑不得拆除,支撑拆除强度除应符合规范规定外,同条件养护试块相对强度不得低于70%。

6、加强及延长湿养护时间,规定地下室底板、顶板和外墙板为蓄水养护或草袋覆盖湿养护,侧墙适当延迟拆模时间,以达到50%强度时拆除,约3天,并继续浇水湿养护至14天。

7、后浇带和施工缝是防水的薄弱环节之一,接头部位应有足够浓浆到位。

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在后浇带部位设置加强钢筋,同时在新旧混凝土连接部位设置钢板止水带,加强钢筋和钢板止水带均按要求与先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搭接设置。

另外,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抗渗等级提高一级,同时掺加HEA微膨胀剂以抵消混凝土收缩,从而减少后浇带的裂缝,见图6.1.2-1(a)、图6.1.2-1(b)。

底板与外墙板混凝土之间的水平施工缝留在底板以上300mm部位,采用3mm厚钢板止水带,见图6.1.2-2。

为使接缝严密,后浇带部位混凝土和外墙板混凝土浇筑前对先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清除浮粒及垃圾,用水冲洗并保持湿润,然后铺上一层20mm厚的级配与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相同的水泥砂浆,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图6.1.2-1(a)底板后浇带部位结构防水处理

图6.1.2-1(b)外墙和顶板后浇带部位结构防水处理

图6.1.2-2地下室外墙水平施工缝结构防水处理

6.1.3地下室外防水施工措施

1、确保防水卷材的原材料质量,防水卷材必须有质保书,且现场取样进行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2、做好基层清理工作,确保基层的坚实、平整和清洁干燥。

3、按正确的施工工艺和方法进行防水卷材铺贴,确保防水卷材的施工质量。

4、加强细部和节点的防水施工处理,特别是变形缝部位和穿墙管道的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各细部防水处理分别见图6.1.3-1~9。

图6.1.3-1桩头防水处理

图6.1.3-2基础底板变形缝防水做法

图6.1.3-3基础底板后浇带卷材防水做法

图6.1.3-4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卷材防水做法

图6.1.3-5基础底板集水坑防水做法

图6.1.3-6地下室外墙穿墙管道防水做法

图6.1.3-7地下室外墙穿墙管束防水做法

图6.1.3-8地下室外墙卷材收口做法

图6.1.3-9地下室顶板与外墙交接处防水做法

5、三维阴阳角处卷材处理。

阴阳角(此处的阴阳角专指三维交叉部位)在防水层施工中,数量诸多,也是防水层薄弱的部位之一,该处的通常做法是由施工作业人员按照下图方式现场裁剪和铺贴:

图6.1.3-10(a)阴角附加卷材裁剪图

图6.1.3-10(b)阳角附加卷材裁剪图

6、防水卷材施工完毕并经验收后,尽快进入下道工序。

7、做好防水层成品保护。

在地下室回填过程中,要确保回填土中不含有坚硬或尖刺的物体,以免刺破防水卷材而导致渗漏。

同时要重视操作者行为,避免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破坏防水层而导致渗漏。

6.2主体外墙面防渗漏施工措施

6.2.1工艺流程

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防渗处理→砌体结构施工防渗处理→外装饰施工防渗处理

6.2.2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防渗措施

1、施工缝处理:

一般为水平施工缝,其控制要点是去浮浆,接浓浆,振捣仔细,密实。

楼层之间的水平施工缝按如图6.2.2-1方式处理。

图6.2.2-1墙水平施工缝示意图

2、预留孔洞:

为使预留孔洞外观准确,先留加大的方孔,再准确定位,用防水砂浆分层嵌实。

3、墙与梁板连接处,为防止因混凝土下沉造成上、下脱开,造成水平缝隙而发生渗漏,采取墙浇至板梁底后,稍停歇0.5h左右,在不失去塑性的前提下,加上层混凝土,震动棒尚应插至下层50~100mm,特别是对钢筋密集处,更应细致,增加振捣次数。

4、做好施工脚手洞的塞补和防水处理。

悬挑脚手架H型钢洞:

采取加高支模呈喇叭口浇混凝土,其基本顺序是:

剔除松散物、浮浆→修补钢筋、支模→刷浆、浇混凝土→养护→拆模→轻轻剔除多余混凝土并检查是否完好。

见图6.2.2-2。

图6.2.2-2H型钢脚手洞堵塞防水处理

5、凸窗顶板及雨蓬

凸窗顶板及雨蓬是容易渗漏部位,在主体结构阶段施工中特别注意的是板在下,为反梁,梁板交接采取通常的先浇板,后浇梁,浇梁的混凝土采取短时振捣,加密插点,以减少梁下口翻出混凝土,翻出的混凝土应在上部混凝土沉落稳定后轻轻刮去,再找平板面,板面根部可稍高10mm,以利排水。

在装修阶段板面宜用防水砂浆抹灰。

根部按泛水要求处理,做圆角。

6、穿墙螺杆洞:

数量多,因此堵塞修补应有专人检查,该工作在抹灰工序展开前完成,并应做喷淋试验,确保不渗水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6.2.3砌体结构施工防渗措施

1、填充墙基层:

清扫,剔除松散物质,提前湿润,阴干。

2、第一皮砖下必须座灰,不得干砌。

3、所有竖缝,包括与混凝土墙接触处均应灰浆饱满,其竖缝灰必须挤浆形式,不得采用装头缝,或只刮表面,内部空缝。

既要砌筑灰缝的砂浆饱满,又要保证砂浆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4、墙体顶部后塞斜砖,用皮数杆控制好墙顶塞斜砖空间高度满足要求,该后塞部分,应在下部墙砌筑7天以后进行,砌筑前尚应对下皮砖预湿水,砌筑斜塞砖应采用专门平行四边形砖,上、下和竖缝灰必须饱满,敲紧,且应从两端起,中间结束。

确保头缝、竖缝密实,不得有透亮和瞎眼缝。

5、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顶在板底及梁底中间的做法:

首次浇筑至板底50mm左右,该50mm采用塌落度较小的同标号细石混凝土塞满并插捣密实。

构造柱顶在结构梁底且与梁侧边平的做法:

构造柱顶应设斜模,构造柱混凝土分层浇筑,并用小型振动器将混凝土振捣密实,超高灌筑,见图6.2.3-1,把突出的多余混凝土凿除以便与梁及墙面平整,确保顶部接头密实。

图6.2.3-1构造柱外侧与结构梁侧边平的做法

6、墙体修补及孔洞堵塞宜用专用修补材料。

可用砌块碎屑拌以水泥、石灰膏及适量的建筑胶水进行修补,配合比为水泥∶石灰膏∶砌块碎屑=1∶1∶3。

7、与屋面卷材接触部位,在泛水范围内及泛水板以上1~2皮砌实心砖。

8、所有门窗洞口边不得用断头砖或砍砖。

6.2.4外装饰施工防渗措施

1、所有外墙体不同材料的接界处在抹灰前铺设镀锌钢丝网。

2、各种外填充墙洞在做墙体粉刷前认真嵌填密实。

3、外墙粉刷前做好外墙面的基层清理工作。

外墙粉刷前,清除墙面浮物,隔夜洒透水。

若墙面太湿,也不宜直接粉刷,否则砌体内部水分蒸发不出,渗入墙内。

4、严格控制抹灰厚度以防空鼓渗水。

底层粉刷不宜过厚,严格控制不超过12mm,有时为了保证墙体达到规定的平整度需加厚粉刷时,在凹凸相差大处事先刮一度,刮糙务必将砂浆压实。

5、做好抹灰施工缝的留设和处理。

6、做好滴水槽和滴水线的施工处理。

7、墙体饰面之前完成预埋件的安装,抹灰时,对预埋件根部精心操作,抹压密实,并对预埋件根部做好防水处理。

根部留设20mm×

20mm凹槽,内设背衬材料,分层嵌填,密封材料,外抹聚合物水泥沙浆保护层。

8、做好外面砖或外涂料的施工质量。

6.3外墙门窗防渗漏施工措施

6.3.1工艺流程

门窗制作防渗处理→门窗安装要求及其四周缝隙封闭处理

6.3.2门窗制作防渗措施

1、选材必须能抵抗规定风压值,同时在制作阶段通过三性检验。

2、构造以堵为主,以疏导为辅,特别体现在推拉门窗的构造上。

3、所有露明铆钉、螺钉均应为不锈钢。

6.3.3门窗安装要求及其四周缝隙封闭处理

1、保证窗台底于室内窗台板并设置顺水坡。

2、门窗洞口的大小,应按设计规定校正准确,推迟窗台抹灰时间,使结构沉降稳定后进行,窗台抹灰加强养护。

洞口四周无起壳酥松问题,否则应修整到位。

3、门窗框固定的镀锌件不得固定在空心砖上,防止打松基层造成隐患,如修整粉刷层高于混凝土预埋砖,此处粉刷层应用切割机切开,不得乱锤乱打。

窗框安装时要首先检查其平整度和垂直度。

4、门窗框塞缝,是防止门窗渗漏的关键施工操作。

门窗框缝隙填塞应用柔性材料,并留5~8mm深槽口。

窗上口、两侧窗框和洞口之间的缝隙满打发泡剂,窗框下口的缝隙用水泥砂浆塞缝捣实。

窗口下口、两侧及上口缝隙处理分别见图6.3.3-1(a)、图6.3.3-1(b)、图6.3.3-1(c):

图6.3.3-1(a)窗框下口缝隙防水处理

图6.3.3-1(b)窗框两侧缝隙防水处理

图6.3.3-1(c)窗框上口缝隙防水处理

5、发泡剂在发泡充分,迎水面无切割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形成渗水通道。

因此往门窗框缝隙打发泡剂应采取如下措施:

门窗框固定后,清除缝隙中杂物,吹净灰尘,门窗框两侧和上部的外侧用夹木板封口,由内往外连续均匀注液发泡,尽可能不溢出窗外,切割只能发生在内侧。

6、外墙面抹灰面层或面砖在两侧和上部可压框5mm,窗台、门下槛的装饰面层都应与窗框间设泛水圆角,留出排水坡度。

7、为保证门窗框缝隙的防渗质量,框四周内外侧均连续通长打硅胶。

硅胶必须采用国家批准、抽检合格的厂家品牌,并检查出厂合格证和相关准用证明。

8、在落实以上措施基础上,对所有门窗分批做喷淋试验,对不合格者,根据问题所在进行修补。

6.4厨卫间及阳台防渗漏施工措施

6.4.1工艺流程

厨卫间穿楼板管洞防渗漏施工处理→防止厨卫间倒泛水、溢水的施工处理→细部防渗施工处理

6.4.2厨卫间穿楼板管洞防渗漏措施:

按照穿楼板管道防水处理的要求做好,灌注好管道与楼板之间的孔隙和嵌好密封膏,严格按照图6.4.2-1所示要求堵孔洞:

填堵混凝土用与原楼板混凝土相同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同时要灌捣密实,缝用建筑密封膏封严,最后把楼板孔洞周围用砂浆围绕,做灌水试验,保证24小时孔洞不渗水后方为合格。

图6.4.2-1厨卫间穿楼板管洞防水处理

6.4.3防止厨卫间倒泛水、溢水的措施:

1、防止地漏偏高,地面倒泛水。

施工中应保证厨卫间楼地面基层标高标准,抹地面砂浆前,以地漏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冲筋,找好坡度,楼地面向地漏处排水坡度为2%,地漏处排水坡度以地漏边向外50mm处排水坡度为3~5%,地漏标高应根据门口至地漏的坡度确定。

2、厨卫间四周填充墙下应浇筑与墙同厚,高度为200mm的混凝土防水导墙。

3、厨卫间采取以排为主,以防为辅的设防原则,防水层做在楼地面面层的下面,防水层根据设计采用防水涂膜或防水卷材,防水层上翻墙体300mm高。

楼地面防水层全部完成后,应做蓄水试验,经蓄水24小时无渗漏后再做面层。

6.4.4防止阳台部位渗水的主要措施为:

1、保证阳台找坡正确,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2、保证阳台地漏设置正确,不倒泛水。

3、阳台和室内门槛做法如图6.4.4-1。

图6.4.4-1阳台门槛防水处理

6.5屋面防渗漏施工措施

6.5.1工艺流程

防水卷材施工→刚性防水层施工→细部防水处理

6.5.2防水卷材施工

防水卷材开裂,主要是由于温差变形、施工过程中不注意对半成品的保护、卷材本身质量问题等导致卷材开裂。

针对上述原因施工中采取以下措施:

1、找平层留设分格缝,分格缝间距不大于6m,分格缝上附加卷材,单边粘贴覆盖。

2、改进粘贴工艺,使防水层尽量于基层脱开,屋面周边800mm范围内满贴卷材收头密封膏封严密实。

3、加强变形缝的施工处理,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半成品保护。

4、所用的防水卷材必须有质量合格证,并经取样复试合格。

6.5.3刚性防水层施工

1、分格缝的设置,其间距纵横向不大于6m,屋脊处应留设分格缝。

2、刚性防水层(细石混凝土)的配比和内掺的防水粉量要准确。

3、按设计要求在细石混凝土层中设置钢筋网,且确保钢筋网的保护层满足要求。

6.5.4天沟、檐沟防渗措施

天沟、檐沟渗水主要是由于其变形不与基层同步,或落水斗高于沟底、或接缝有空隙、落水口过少或常堵,造成溢水流向室内,或施工不当造成。

根据上述原因,重点是严格按照图纸和正确工艺要求施工。

6.5.5出屋面管道洞口防渗措施

出屋面管道洞口渗水主要是由于补洞时未做好防水施工处理,或防水卷材在管道洞口处的收头不符合要求造成。

各部位的防水措施见图6.5.5-1~6。

图6.5.5-1烟道出口防水处理

图6.5.5-2女儿墙部位防水处理

图6.5.5-3屋面排气出口防水处理

图6.5.5-4伸出屋面管道部位防水处理

图6.5.5-5屋面落水口部位防水处理

图6.5.5-6屋面变形缝部位处理

6.5.6防止屋面积水

1、排水坡度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控制好排水线路。

2、天沟容量、汇水面积、水落管、水落管径和数量控制,按照规范水落管内径不小于75mm,汇水面积不超过200㎡。

3、控制好水落口杯的标高比天沟壁找平层低大于30mm,水落口周围500mm长度不小于5%。

7材料及机具设备

本工法所用的材料主要为工程设计所定的材料,包括防水涂料、卷材、防水油膏及其他建筑材料,其种类、型号、规格和质量标准都是根据工程设计施工图决定;

另外,也不需要特别的机具设备,一般工程所用的机具设备即可满足施工要求。

8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措施主要是严格按施工工艺和操作顺序进行,并保证每一工序的施工质量,在未做好上一工序的施工质量之前,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9安全环保措施

用本工法进行防渗施工,因为不会产生重大危险源,所以只要严格采取正常的安全措施就可以确保工程安全,同时由于本工法没有使用特别的材料,主要通过施工工艺的控制来达到控制施工质量的目的,因此使用本工法既不会浪费资源,也不会严重污染环境,不用采取特别的环保措施。

10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检查地下室未见渗水现象为质量合格,对外墙和门窗四周进行喷淋试验,对厨卫间穿楼板管道部位和屋面进行蓄水试验,24小时后未发生渗水才能定为质量合格。

11效益分析

运用本工法进行住宅工程的防渗施工和质量控制,能有效减少甚至消除日后工程的维修量,减少工程保修期间的维修费用,提高了工程经济效益,同时也能赢得建设单位和广大用户对我局施工质量的较高评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我局住宅工程业务量的不断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质量和技术支持。

12工程实例

本工法已运用于大华清水湾住宅工程和锦绣满堂商品住宅工程的防渗水施工,其中锦绣满堂商品住宅工程为一个大型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

因运用本工法而取得了良好的防水施工质量,工程竣工已经快一年,但至今未发生任何一起小业主投诉或抱怨房屋渗水的事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