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对联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171878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奇妙的对联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奇妙的对联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奇妙的对联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奇妙的对联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奇妙的对联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奇妙的对联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奇妙的对联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奇妙的对联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奇妙的对联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奇妙的对联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奇妙的对联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奇妙的对联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奇妙的对联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奇妙的对联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奇妙的对联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奇妙的对联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奇妙的对联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奇妙的对联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奇妙的对联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奇妙的对联教案.docx

《奇妙的对联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奇妙的对联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奇妙的对联教案.docx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

【篇一: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赏析名联;尝试对对联。

(二)过程与方法

课前搜集整理,课内讨论交流,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借鉴仿写,使学生有所积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对联知识尝试对对子。

【教学方法】采用板块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

联系以前学过的古诗文,温故知新,引导学生掌握对联知识。

【教学准备】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搜集活动,积累一些对联故事和名联,为课堂活动做好准备;教师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亦可让学生讲述课外搜集的有关对联的故事)。

以郑板桥智识奇联的故事导入——上联:

二三四五,下联:

六七八九,横批:

南北。

[缺“一”(衣)少“十”(食)没“东西”]

二、板块一:

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进对联(多媒体课件显示)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常识。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显示)

l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

l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l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l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仄起平落。

2.指导学生根据对联的常识完成课本练习。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1)上联:

孙行者下联:

祖冲之(胡适之)

要求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说出理由即可。

(2)上联:

一代文章推《子夜》下联:

毕生心血似《春蚕》

(要求学生按照对联的基本要求回答,然后多媒体显示)

三、板块二:

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多媒体课件显示)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分类以及欣赏对联与语文学习的关系。

对联大体可以分为名胜类、喜庆类、哀挽类、谐讽类、文艺类、行业类、集句类等

2(见课本)

3.妙联撷趣。

(多媒体显示教师与学生辑录的妙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奇联共欣赏。

)(多媒体课件显示)

名胜联:

哀挽联:

①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洒泪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②千古奇冤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岳飞)

④此志得舒为民舍予(老舍)

谐讽联:

①昔具盖世(该死)之德今有罕见(汉奸)之才(讽刺汪精卫)

②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含义袁世凯对不住中国人民)

行业联:

①闻香下马知味停车(饭店)

②由此登堂入室任君平步青云(鞋店)

③虽为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

④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东南西北四方宾至如归(宾馆、旅社)

⑤常留桃李春风面聊解蒹葭秋水思(照相馆)

集句联:

①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酒店)

②君子之交淡如醉翁之意不在

妙联撷趣:

①曹梦德兵败赤壁刘欢孙悦汉高祖封侯洛阳萧红韩寒

②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休来(道者来)[增字联]

③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露秋霜百年(愁)[减字联]

④感时溅泪恨别惊心

⑤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黄埔军校大门联,后来有人巧妙的换了“请”和“莫”两个字的位置,具有了强烈的讽刺意味)

(此环节由学生讨论发言说明妙处,教师适当启发、点拨补充)

四、板块三:

牛刀小试显身手——撰写对联

(多媒体显示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发言,教师启发、点拨)

1.给出上联对下联。

①上联:

行千里路下联:

(读万卷书)

②上联:

精卫填海下联:

()

精卫填海雪中送炭

女娲补天(愚公移山)锦上添花

望梅止渴绳锯木断

画饼充饥水滴石穿

2.对联寻亲:

将下列打乱的对联准确配对。

①发愤识遍天下字②雨滋春树碧连天

③腊梅吐芳迎红日④学海无涯勤可渡

⑤书山万仞志能攀⑥立志读尽人间书

⑦绿柳展枝舞春风⑧风送花香红满地

(①⑥、⑧②、③⑦、④⑤)

3.对联与生活息息相关,凡眼前景、身边事皆可入对联。

请根据所提供的情境作集句联。

①今天,青春年少的学子、博学多才的老师和可亲可敬的长者济济一堂,辑一副对联,描写此盛况。

(参考:

群贤毕至,谈笑有鸿儒;少长咸集,往来无白丁。

②辑一副对联,表达你和远方的朋友之间的友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高考对联集锦:

(多媒体显示)

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1.扫千年旧习()

2.祖国江山好()

3.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五、布置作业(多媒体显示)

1.课外继续搜集妙联。

2.继续完成对联练习题。

3.为学校图书馆和宿舍各写一副对联。

【篇二: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市级公开课教案

开课人:

洪丹华

开课地点:

高一2班

开课时间:

2014、10、29周三第6节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会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4、尝试对对联。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尝试对对联。

教学方法:

学生课前完成导学案,课堂教学以师生共同梳理、探究、鉴赏、创作对联为主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猜一则谜语,引起探究、学习的兴趣:

两姊妹,一般长,

同打扮,各梳妆

满脸发红光,

年年报吉祥,谜底:

春联

二、介绍对联的特点(“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进对联)

梳理课本第77页对联常识,结合导学案第7题概括对联的特点

7、下面几副对联已经打散,请按照对联的相关知识重新组合。

a、人梯巧搭登攀路水深不乏破浪舟

b、学海无涯勤可渡阵阵渔歌卷春风

c、山高自有人行路雨滋桃杏万户红

d、风吹杨柳千门绿书山有径志能攀

e、点点轻舟腾巨浪心血勤浇栋梁材

小结:

概括对联的特点: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对联必须是上下两联相对,上下联字数要完全相等,而且上下联要结构相同,断句一致。

如:

文辞——气味;真比——还同;丰年玉——幽壑兰。

2、词性相对,结构相同。

上下两联位置相同的词语的词性要一致,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

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等。

3、平仄相对,音调和谐。

传统对联要求仄起平收。

古音分为“平、上、去、入”四声,“上、去、入”为“仄”声,现代汉语的四声分为“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上声、去声”为“仄”声,“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必须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必须用平声。

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声调对仗,音调和谐,读起来极上口。

4、内容相关,上下联系。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联系,不能是毫不相关的两个事物,但又不能完全重复。

从内容的关联性上可把对联分为三类:

(1)正对:

所谓正对,亦叫同类对。

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

比如:

“树一代新风,立百年大计”(2)反对:

所谓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反,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

所谓串对,亦叫流水对。

即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紧相衔接。

如: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三、合作探究(“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

课本第78页分小组讨论,欣赏、品味教材第二部分“对联欣赏”中的几幅对联。

(学生分小组分析讨论,交流意见,汇报探究成果)

1

2、分小组讨论,欣赏、品味教材第二部分“对联欣赏”中的几幅对联。

(学生分小组分析讨论,交流意见,汇报探究成果)

我最喜欢第副对联,理由是

1.欣赏、品味下面的书院学堂联。

此联是李秀峰(一说为朱熹)为白鹿书院题写的一副对联。

“傍百年树”既指书院有苍翠的古树,又用俗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

下联“读万卷书”即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对仗工整,内涵丰富,劝勉后学诸子勤奋读书,立志成才。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为明朝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

下联写读书不忘救国,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上下联对仗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琅琅书声。

2.欣赏、品味下面与文学家相关的名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宵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此联是陕西韩城司马迁祠联,作者不详。

上联是说司马迁不顾个人安危,据直为李陵辩争,凛然一身正气。

下联是说他忍受“宫刑”的奇耻大辱,发愤著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历史巨著《史记》,开创了中国和世界传记文学的先河,对后世历史学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3.欣赏、品味下面与历史人物相关的名联。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甫吟。

这是郭沫若先生为成都武侯祠题的联。

《梁甫吟》是古代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间曲调,音调悲切凄苦,后人多用于抒发志不得伸的感叹。

此联写诸葛亮立志出师一统天下,却难以实现远大志向的感慨。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这是杭州岳王庙秦桧跪像背后岳飞墓前的楹联。

忠骨指岳飞的尸骨,佞臣指奸臣秦桧等。

上联写此地以能埋忠臣岳飞而感到有幸;下联写岳飞坟前无辜之白铁,因铸造成秦桧夫妇像而日夜为人所唾骂。

“青山有幸”“白铁无辜”,天地万物仿佛都有了灵性,此联用拟人手法,表达了人们仰慕英雄痛斥败类的心声。

4.欣赏下面的名胜联,谈谈你的体会。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一楼何奇?

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

儒耶?

吏耶?

仙耶?

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

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

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这是清朝窦垿为湖南岳阳楼撰写的著名长联,全联一百零二字,以问句始,以问句终,上联咏史,借助名人典故、诗文名句、传说逸事,追昔抚今,无限感慨。

下联写景,描绘了洞庭湖的山川形势、地理环境,突出了岳阳楼的雄伟奇特。

这副对联思想内涵十分丰富:

湖、江、山、城,经过许多朝代兴亡,许多人事沧桑,但却不因此而改变它们的风貌,依然或潴、或流、或峙、或镇。

比起大自然看不出的缓慢变化,朝代的兴替、个人的得失多么渺小,实在算不了什么。

不以个人的坎坷遭遇耿耿于心。

这种感受,有几个人能真正领会呢?

四、妙联撷趣(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奇联共欣赏)

哀挽联:

①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洒泪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②千古奇冤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

③恩泽曾为天下雨来仪不愧古人风

谐讽联:

①昔具盖世之德今有罕见之才

②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行业联:

①虽是微末小技;却是顶上功夫。

②寻寻觅觅韶华转眼飞逝;犹犹豫豫知音再度难求

③锦绣成文,原非我有;琳琅满架,惟待人求。

④新花雪色晴能舞;古调琴声静可弹。

a、书店b、理发店c、弹棉花店d、婚介所

猜猜对联中的岁数

花甲重开,更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又过一个春秋

五、拓展训练(“牛刀小试显身手”——撰写对联)学生上台展示

1、朗读《笠翁対韵》和《声韵启蒙》的部分内容。

天对地,雨对风。

大地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节选自《声韵启蒙》

2、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

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

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以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

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下联调整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

撰写或对答之句,上下联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词性相对,内容相关,特别是要

注意音韵上仄起平收,忌上下联重复用字。

4、请分别给下面的上联对下联,给下联拟上联。

上联:

春满校园桃欢李笑下联:

上联:

下联:

探寻科学奥秘何惧逆水行舟

六、课内拓展:

趣联妙联绝联欣赏

1、清朝才子纪晓岚是作对联的高手。

有一次,乾隆见纪晓岚闷闷不乐,便问他有何心事。

纪晓岚请乾隆猜,乾隆以上联回答“十口心思,思家思民思社稷。

”纪晓岚见皇帝直猜到他心里,非常激动,马上叩头谢恩,以下联道谢:

“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2、一次乾隆和和珅、纪晓岚在一起,乾隆一高兴便出了上联:

四方台台四方四方四方四四方;和珅非常聪明,也特别能拍乾隆马屁,随即对出下联:

万岁爷爷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3、传说,有一次乾隆皇帝微服私访下江南,见到一户农家正在操办喜事,乾隆一时兴起,便派人送去几个铜板和一副上联“三个铜钱贺礼,嫌少勿收,收则贪财。

”他满以为这半联会使对方难堪。

没想到这家的大人还没来得及回答,只见一个十一二岁的顽童上前答道“两间茅屋待客,怕穷莫来,来则好吃。

”回答的工整巧妙,反而使乾隆举足不前,左右为难。

七、总结:

对联的特点: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2、词性相对,结构相同。

3、平仄相对,音调和谐。

4、内容相关,上下联系。

(1)正对(2)反对(3)串对

八、作业:

搜集探究生活中的古今趣联、名联、绝联

【篇三: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第一模块梳理探究单元第二课,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为第一模块的学习内容,可以很好地激发高一学生对文化文学的热爱,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探求活动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爱这一类型的课程,感觉到新课程教与学与过去的不同,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初中时已初步接触对联知识,中考有考对联,初中时对仗的基本知识已掌握,可不作为教学重点;但初中时对联多作为应试要求,对于对联的艺术性、趣味性、承载的文化没有专题的探究活动或未充分开展过有关对联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望得到充分的调动。

三、设计思想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在教学中扣紧“奇妙”二字,以欣赏与对对子激励兴趣,以兴趣激励学生对对联的知识、文化的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采用迁移教学法:

教学循序渐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迁移的方法就是能较好的进行类比推理,沟通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

启发式教学法:

在学生对对的过程中,采用启发的办法,帮助学生对出正确答案。

情境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书法展示、用学生姓名创设对联情境的办法,激发学生兴趣,感受对联艺术和文化。

作为梳理探究单元课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体现学生主体,提高学习兴趣,引发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愿望。

四、教学目标

通过对联的欣赏和对对子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领略对联艺术和文化的魅力,引发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学会基本的对仗方法,学会自主、创新、推理、演化。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参与活动,激发兴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赏与对。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学习

1.关于对联的知识,重点抓住“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相异”“区分上下联”“对联的张贴”的知识,学生课前解决。

2.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古诗中对仗的诗句四至五例,注明出处并交流。

(二)课堂教学步骤

1.开头要求同学以本学段学习过的《兰亭集序》中一句对仗的句子来形容今天来听课的人和盛况。

答案“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古文对)

2.以各小组搜集的古诗中的对句引入(古诗对),再以鲁迅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说明这也是名人励志对联,过渡到下一环节。

3.列举几个名人励志联(以课件展示)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②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③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教师指导:

名人励志联,嵌入自然地理、比喻,嵌入历史故事)

4.兴趣引导:

出个对子考考大家。

以成语为对,上联“望梅止渴”(板书),邀请学生上黑板前对下联。

答案“缘木求鱼”或“画饼充饥”(板书)

分析“缘木求鱼”、“画饼充饥”与“望梅止渴”的平仄,教师指导认为在合乎情境的情况下,“缘木求鱼”在平仄上对得更工整。

以此例说明平仄、上下联、语法结构、内容上相关或相对的对联基本知识。

5.兴趣激发:

古人从小学对要背一些规律,如《笠翁对韵》。

邀请学生齐诵课文中《笠翁对韵》片断。

由“天对地”说起,引入对子游戏。

(板书)“细”――请学生对字,并选择――“粗”(板书)

(板书)“羽”――请学生对字,并选择――“毛”(板书)

(板书)“禽”――请学生对字,并选择――“兽”(板书)

(进一步板书为)“家禽”――请学生对字,并选择――(进一步板书为)“野兽”(板书)“后”――请学生对字,并选择――“先”(板书)

(板书)“死”――请学生对字,并选择――“生”(板书)

(进一步板书为)“砖后死”――请学生对字,并选择――(进一步板书为)“石先生”由此黑板上已形成一幅对联:

“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

(起到激疑的作用)。

讲述一个关于这副对联的故事,说明故事中的学生把他的老师“石先生”讽刺了,但“石先生”却拿他没办法,因为从对仗来看,那学生确实逐字对得很工整。

6.在此摘取《笠翁对韵》中的几句,我们也来对一下,注意其中创设的情境和主题,注意押韵。

(1)清对淡,薄对(课件放映)

(教师提醒:

先来点简单的)

答案:

薄对(浓);

结合李清照诗句“薄雾浓云愁永昼”。

(2)暮鼓对(课件放映)

答案:

暮鼓对(晨钟)

(3)鱼书对(课件放映)

(教师提醒:

来点难点的)

答案:

鱼书对(雁字)

教师引导:

①鱼书:

东汉末年的民歌《饮马长城窟行》: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②雁字:

结合李清照词,师生一起背出“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4)草舍对(课件放映)

答案:

草舍对(柴扉)。

结合“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诗句。

(5)鸡晓唱,雉朝飞。

对绿肥

答案:

(红瘦)对绿肥。

结合李清照诗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骑马踏花归

(教师提醒:

来点更难的)

答案:

(举杯邀月饮)

(7)秋露横江,月明;冻云迷岭,韩公雪拥过蓝关。

答案:

(苏子)月明(游赤壁)

(注:

在对的过程中,结合的诗句可在引导学生时或学生自行对出后使用,视课堂即时情况。

结合诗句的目的不仅在于引导,还在于感受文化,加深文化印象)

7.奇联妙对欣赏(课件放映各联)

(1)猜猜有谁

①昨夜敲棋寻子路,今朝对镜见颜回(其中有孔子的两个弟子名字)

②悲哉,秋之为气——惨矣,瑾其可怀(这是一幅挽联,挽的是谁?

挽秋瑾)(藏字)③二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猜猜内中有何人名?

)(谐音,鲁肃、狄青)

(2)猜猜是什么地方

(3)猜猜下面什么行业

①操天下头等事业——做人间顶上功夫(是什么行业?

理发店)

②刘伶问道谁家好,李白唯言此处高(是什么行业?

酒家)

(4)欣赏艺术

承接前面讲到“刘伶”

①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唐伯虎妙对张灵,谐音。

对联可以戏)

②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地名国名,抗战胜利后的对联,双关。

对联可以欢)③蓮子心中苦,梨兒腹內酸(金圣叹,谐音,“怜子”、“离儿”。

对联可以悲)

④日落香残,免去凡心一点;炉熄火尽,务把意马牢栓(谜联,上联扣“秃”字,下联扣“驴”字。

对联可以讽)

(注:

欣赏时或介绍其中手法,或介绍对联故事,或介绍字谜猜法,言简意

赅带过)

8.以同学名入对出上联,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根据要求对出下联。

(1)(板书)春留柳青林佳利

(上联嵌入本班同学刘柳青、林佳利名字,且有谐音。

教师引导学生看出此联特点,不仅嵌入本班学生名字,而且创设了一定的情境。

要求学生也以班上学生名字入对,且用谐音,考虑平仄。

(2)学生讨论。

(3)请同学主动上黑板写出下联。

正确答案有两种情况:

夏无冰寒李颖华(嵌入吴冰寒、李颖华两同学名字)

冬无冰寒颜劲松(嵌入吴冰寒、颜劲松两同学名字)

(4)对联与书法艺术是分不开的。

好的对联加上好的书法,给人以美的享受。

下面邀请我们学校高三年语文组的黄同异老师把这幅对联写下来。

我们刚开始上课时看的那幅高三引用越王勾践的励志联,就是黄老师书写的。

他的书法是学朱以撒的,写得很好。

(5)黄老师已备好笔墨纸砚,上讲台书写上下联。

(6)黄老师书写期间,教师再讲讲“绝对”,与同学们再欣赏几个绝对。

①先点明“绝对”的含义:

独特,古往今来几乎没有比较工整的对。

②(板书上联)烟锁池塘柳

启发学生看出它之所以成为绝对的特点(含“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偏旁),鼓励大家尝试对一下。

③后人有对“炮镇海城楼”(板书)较为工整。

④(板书上联)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⑤启发学生看出它之所以称为绝对的特点(嵌入诸葛亮的名和字,且“葛”“格”谐音,上联情境天衣无缝),鼓励大家尝试对一下。

⑥后人有对“风送幽香,郁郁婉华梅兰芳”(板书)尚属工整。

⑦教师:

上面两联还可以说后人有一些比较工整的、公认的好对,但我下面再出一对,真的是至今也没有找到比较合适的下联。

清同光年间,民间流传这样一句上联:

(板书)今世进士,尽是近视

(不用问学生此上联特点,教师故意把它多读两遍,让学生心领神会笑出来)

激发兴趣:

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过后去尝试对一对。

⑧与黄老师一起将写好的上下联展示给学生看,并赠送给班级,请班长接过。

9.小结今天的欣赏和对对活动,要大家明确:

(1)对联种类多样,艺术手法丰富;

(2)对联需创设情境和主题,不单纯是文字游戏;

(3)对联是中国独特的艺术瑰宝。

10.(课件放映)探究作业:

(2)搜集整理泉州可见的对联,从对联的种类、内容、作法、鉴赏等角度进行分析归纳。

(3)以学习、生活、社会、时政中的任意一个为话题,尝试写一幅对联。

板书设计

望梅止渴,

缘木求鱼。

画饼充饥。

细羽家禽砖后死,

粗毛野兽石先生。

春留柳青林佳利,

夏无冰寒李颖华。

冬无冰寒颜劲松。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风送幽香,郁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