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届高三上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6428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菏泽市届高三上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菏泽市届高三上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菏泽市届高三上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菏泽市届高三上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菏泽市届高三上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山东省菏泽市届高三上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山东省菏泽市届高三上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山东省菏泽市届高三上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山东省菏泽市届高三上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山东省菏泽市届高三上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山东省菏泽市届高三上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山东省菏泽市届高三上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山东省菏泽市届高三上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山东省菏泽市届高三上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山东省菏泽市届高三上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菏泽市届高三上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山东省菏泽市届高三上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市届高三上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菏泽市届高三上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6.宋太祖说:

“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

”为此,北宋采取的措施有()

①解除统军大将和地方节度使兵权②实行将兵法以控制军队

③由中央掌控地方财政④派文官管理地方政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最高命令称上谕:

一种是明发上渝,一种是寄信上谕。

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

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巡抚,旁人谁也不知道。

……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渝发出了。

”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做好政令的保密工作

C.提高行政效率D.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8.法国学者布罗代尔这样写道:

“当雅典西端的普尼克斯山顶上升起通知召开人民议会的黑烟时,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

”这段话反映了()

A.雅典公民履行职责意在避免极少数人的暴政

B.雅典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较强

C.狭隘的城邦体制制约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D.交逋落后促使雅典民主制实行直接民主

9.古代雅典法庭上,诉讼人不仅从语言上打动陪审员,唤起陪审员的同情,而且有时他们还诉诸行动,把亲属带到法庭上哭诉,引起陪审员的怜悯,从而受益。

这种现象侧面反映出()

A.雅典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的事实B.戏剧家在司法审判中扮演重要角色

C.雅典司法审判有法不依的现象严重D.诉讼环节在司法审判中占重要地位

10.“公元前5世纪,经过平民的长期斗争,罗马颁布了一些新的法案,其中规定贵族与平民之间缔结的婚约应是合法的。

”这些新法案的制订,其目的在于()

A.健全法律体系,维护贵族特权B.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罗马帝国统治

C.缓解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D.强调平等,废除罗马法律的阶级性

11.有学者认为:

“(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权力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英国君主制度结束

12.关于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②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③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政治体制④都赋予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权力

A.

②③④B.

②③C.②③④D.

③④

13.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

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

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白治权力不断增强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14.近代美国和法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以后,逐渐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但也各有特色。

下列有关近代美国和法国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总统都是国家元首B.总统都可以解散国会

C.总统都必须对国会负责D.总统都由选民直接选出

15.蒋廷黻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

“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

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即这段话反映了作者

A.寻求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理由B.讨论探索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

C.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

16.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

“(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作者评价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国民大革命

17.“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

……但是紧张的救亡需求带来了准备的不足,并往往忽视了对封建主义的严峻斗争。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很不成熟的状态下被推上历史舞台的。

”这种“不成熟”的核心体现是()

A.军事准备不足B.政治经验短缺C.思想理论肤浅D.经济基础薄弱

18.右图是何剑士在1911年创作的政治讽刺漫画《小磨香油》,作者旨在形象地说明清政府()

A.为挽救统治,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B.成为洋人的朝廷,为洋人服务

C.加重税收,大兴土木,穷奢极欲

D.统治已经崩溃,沦为殖民地

19.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奇佩服。

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A.否定其排外主义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D.全面赞扬与肯定

20.著名历史学家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中指出:

“近代中国在20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民主革命实现了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

”促使中国实现“转折”的根本因素是()

A.五四运动的爆发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三罢”斗争出现D.上海工人举行大罢工

2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

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五四”精神②“延安”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长征”精神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①③④②

22.读右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④为《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

B.革命党人在③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

C.李鸿章在②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

D.北伐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从④迁到②

23.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

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

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

“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依法治国方略

24.根据国情,我国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

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B.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C.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25.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这表明()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冷战”局面已经形成

C.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D.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确立

26.1971年,日本政府发表的《经济白皮书》中,难掩得意:

“回首往事,风雨25年,完成战后复兴的日本经济,在技术革新和振兴出口两只车轮驱动下,正朝着先进国的道路迈进。

”从战后的国际情势来看,下列属于日本战后“风雨25年”经济发展机遇的是()

A.在美苏对立加剧下,美国急需日本产业技术协助重建欧洲

B.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下,日本政府清除军国主义残余

C.在两大阵营对抗下,美国扶植日本为对抗共产势力的盟友

D.在国际冷战氛围下,日本幸运成为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国家

27.1963年法国拒绝了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欧共体前身)的请求。

戴高乐在解释法国的决定时说,如果让英国加入,就意味着最终会出现“一个依赖美国并由美国领导的庞大的大西洋共同体”,这是不能接受的。

这说明

A.欧洲一体化进程停滞B.法国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

C.美国加强对西欧的控制D.西欧已完全摆脱美国的控制

28.有学者认为:

“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

……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

”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C.“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D.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29.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最早采用铁犁牛耕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水利灌溉工程形成网络D.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

30.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观察下列几种生产工具的演变历程,你认为可以适用研究的主题是()

A.播种方式的变革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D.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31.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

这一形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B.徽州出现了许多特色作物种植区

C.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D.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推高地价

32.《汉书》记载:

“(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

”材料反映出西汉()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33.假如你为一部以唐玄宗时期为历史背景的古装电影担任历史顾问,你认为以下情节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项是()

A.主人公在晋商会馆里喝茶B.主人公在尚书省担任殿阁大学士

1750年

1830年

中国

32.8%

29.8%

英国

1.9%

9.5%

美国

0.1%

2.8%

日本

3.8%

C.主人公屋内摆放着一件精美的青花瓷 

 

D.长安城里有很多的外国商人

34.阅读1750年至l83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

份额表(依据美国学者保罗·

肯尼迪《大国的兴

衰》),指出对该表解释正确的是()

A.19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产量急剧下降

B.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

C.工业革命对欧美经济发展的影响尚未体现

D.该统计数据出自外国人,所以不可信

35.下表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它反映出这一时期江南()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

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计日受值”;

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

“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

南浔镇“烟火万家”。

①商品经济发达②纺织业发展③资本主义萌芽④自然经济解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6.从右边材料可见当时()

高其倬(1676—1738)曾上奏雍正帝:

“福、兴、漳、泉、汀五府地狭人稠,无田可耕,民且去而为盗。

出海贸易,富者为船主、为商人,贫者为头舵、为水手,一舟养百人,且得馀利归赡家属。

曩者设禁例,如虑盗米出洋,则外洋皆产米地;

如虑漏消息,今广东估舟许出外国,何独严於福建?

如虑私贩船料,中国船小,外国得之不足资其用。

臣愚请弛禁便。

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B.重农抑商政策不得人心

C.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扰

D.闭关锁国政策受到质疑

第Ⅱ卷(材料题,共46分)

37.(14分)17世纪英国在光荣革命后走上了宪政制度,国王的力量已经很有限了,并且在法律的牢笼中变得温顺;

国家在众多人手中运行,随着经济的增长,个人权力永远不能再左右国家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89年,威廉接受了阐明国会至高无上的《权利法案》。

这一法案规定:

国王不能中止法律;

除非经国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

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得以颁布的背景?

(2分)这一法案有

何重要意义?

(3分)

材料二本国法律和法令的确认:

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

——《英国王位继承法》(1701)

(2)材料二文件体现了哪些重要民主理念?

(2分)材料一、二有什么关系?

(1分)

材料三(18世纪英国)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

……1760年乔治三世的即位,他把乔治一世时起几乎一直在执政的辉格党人赶下台,开创了一直延续到1830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

……革命民主主义者潘恩的批评最为深刻,他说“尽管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但同时我们也十分愚蠢,曾让国王掌握了钥匙。

”——阎照祥《英国虚君制的逐步形成》

(3)据材料三,概括18世纪英国国王拥有的权力。

(2分)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上半期

英国人针对这一状况是如何推进其民主进程的?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以来英国政治体制演进的基本趋向。

38.(16分)阅读下列中外历史上法制建设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

二柄者,刑德也。

何谓刑德?

曰:

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

”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1)材料一与材料二中“法”的职能有什么区别?

(2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罗马法”在近代世界“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有哪些?

(4分)

材料三“人何以尊于禽兽!

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

”……“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

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

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

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四“法制”就是法律制度……而“法治”即法的统治(RuleofLaw),法律至上,标志着民主政治……“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做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

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2)材料三、四有哪些共同观点?

(4分)材料四中的“法治”与材料一中的“法治”有何本质区别?

(2分)

(3)请举一个中国现代史的史实论证材料四中“民治”这一观点,指出20世纪末中国提出的“民治”目标,并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自己对“法治”的认识。

39.(16分)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当时的经济政策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

……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繁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对县以下区域治理的方式及特点。

(2分)为什么说“小农们……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材料二清朝时期,广东怡和行商(广州十三行行商之一)伍秉鉴拥有资本达2600万两白银,约为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

如今欧美各国也没有哪一位大资本家能够拥有如此比例的巨额财产。

——韩德强《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2)材料二反映清朝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

(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

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

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

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

胡晓琳《中国全史·

商贾史》

(3)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并说明其影响。

(6分)

高三历史试题(A)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54分):

1-5CBBDD6-10CABDC11-15BBDAB16-20ADBCB

21-25CBBCC26-30CBCBC31-35AADBA36D

二、主观题(共46分)

37.

(1)原因:

资产阶级革命或光荣革命胜利;

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妥协。

意义:

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保障了议会的权力;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体制确立。

(2)理念:

主权在民;

法律至上。

(2分)关系:

继承与发展。

(3)权力:

部分立法权;

控制内阁,掌握行政权。

推进:

1832年议会改革。

(4)基本趋向:

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

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议会权力至上);

君主立宪体制不断完善。

(任答1点给1分,共3分)

38.

(1)材料一:

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

(1分)材料二:

调节经济关系(商贸关系)。

(1分)原因:

罗马法中有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等内容,法律程序严谨;

罗马法中包含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律体系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任意两点得4分)

(2)立法权应归人民;

所立之法应维护众人权益;

法律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任意两点4分)

区别:

材料一法治实质是君主专制统治;

而材料四的法治是其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分)

(3)史实: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民主国家的性质,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写1982年全面修改的宪法也可。

)(1分)

民治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认识:

古今中外均强调法治,但法的阶级实质不同;

在今天的法治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善于借鉴中外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来完善我们的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所规范的是不同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应从国情出发进行法治建设。

(任意2点即得2分)

39.

(1)方式:

利用宗族(宗法制)管理;

(1分)特点:

注重血缘关系。

原因:

小农是封建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

(2)现象:

出现了拥有巨额资本的大商人。

主要原因:

广州是闭关锁国政策下对外交往的窗口;

行商具有经营对外贸易的特权。

(3)财富主要用于购田置地;

供应子女求取功名。

影响:

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