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有答案16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4626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有答案16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有答案16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有答案16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有答案16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有答案16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有答案16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有答案16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有答案16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有答案16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有答案16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有答案16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有答案16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有答案16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有答案16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有答案16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有答案16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有答案16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有答案16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有答案16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有答案16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有答案16页.docx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有答案1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有答案16页.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有答案16页.docx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有答案16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

1.古诗三首

1、看拼音写词语。

zhòuyèyúntiánsāngshùfúxiǎo

二、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昼(zhòuzòu)出耘田夜绩(jījì)麻。

2.彩丝穿取当(dāngdàng)银钲(zēngzhēng)。

3.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pō)。

三、形近字组词。

昼()耘()桑()晓()供()

但()耕()嗓()浇()洪()

四、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1.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破碎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要求完成填空。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所作的一首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本诗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中的一个场景。

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所作的七言绝句《稚子弄冰》。

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的场景。

3.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村晚》。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

形象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似被山含住的红红()以及放牛回家的()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

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和()之情。

六、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学种瓜。

1.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①在田里锄草②犁地

傍()①靠近②并排

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填字词的意思。

村晚

宋代: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山衔落日()寒漪。

牧童()横牛背,短笛无腔()吹。

1.。

2.。

3.。

4.。

八、请发挥想象,把《四时田园杂兴》改写成一篇短文(自由发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昼夜耘田桑树拂晓

二、1.zhòujì2.dāngzhēng3.bēi

三、昼夜但是耘田耕地桑树嗓子春晓浇水供给洪水

四、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五、1.南宋范成大春、夏、秋、冬夏日

2.南宋杨万里“脱冰作戏”

3.南宋雷震池塘落日孩子曲子喜爱赞美

六、夜绩麻童孙未解供耕织桑阴

1.①①

2.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七、陂浸归去信口

1.陂(bēi):

池塘。

2.浸:

淹没。

3.归去:

回去。

4.信口:

随口。

八、略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

2.祖父的园子

2、看拼音写词语。

chǎntǔgēdiàochéngrènshuānzhùguàngjiē

húdiémàzhayīngtáobácǎoxiānào

二、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蚌壳(bàng bàn)樱桃(yīng yīn)啃吃(kěn kěng)毛嘟嘟(dūdōu)

倭寇(wō wēi) 水瓢(piáo páo)玩腻(mì nì)明晃晃(huǎnghuàng)

三、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A.蜻蜓密蜂闪烁B.樱桃榆树锄头

C.谷穗遮住栓住D.抛弃草冒蝙蝠

四、形近字组词。

 

蝶(  ) 漂(  ) 逛(  ) 瞎(  ) 砾(  )

谍(  ) 瓢(  ) 狂(  ) 割(  ) 烁(  )

五、照样子,写词语。

1.例:

胖乎乎(ABB)

2.例:

马马虎虎(AABB)

六、判断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把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A.比喻B.拟人C.夸张D.反问E.排比

1.蜜蜂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

()

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

3.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就带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

4.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

七、选择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凡是……都是……不是……而是……不但……反而……

1.()在太阳下的,()健康的、漂亮的。

2.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往菜上浇,()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上一扬。

3.园子里还有一颗樱桃树、一棵李子树,()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4.我有时()没有盖上菜种,()把它踢飞了。

八、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①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

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②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1.本文选自《》,作者___________。

2.“祖父就把锄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句中“头”上的引号作用是_______。

3.阅读片段,联系全文,用准确的词语填空。

(  )的园子 (  )的我(  )的祖父 (  )的童年

4.用“______”划出可以概括段落②主要内容的句子。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风雪夜中的一盏灯

我家对面有一座山,山腰上有一所学校,童年,我就在这里上学。

隔着弯弯曲曲的小河和绿油油的稻田,我的窗户正好对着学校里张老师的窗户,我常常喜欢向那里眺望。

每晚,那个窗口都闪烁着灯光。

那一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天气也格外冷。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我早早就钻进了铺得软软的被窝。

一觉醒来,我又习惯地向对面山腰望去,透过纷纷扬扬的雪花,张老师的窗口像往常一样闪烁着灯光,在这沉沉的雪夜,这灯光显得分外明亮、耀眼,我猛然想起,张老师的木柴已经烧光了!

这样冷的天,张老师拿什么取暖?

我急忙翻身下床,悄悄爬上小楼阁,把大哥留着大年三十炖猪头的好木柴"背"了一捆,向对面山腰跑去。

赶到老师窗下,我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寒风夹着雪花顺着窗棂的缝隙不住往里灌,年久失修的窗扇也在风中不住颤抖着。

张老师握着红笔,正在批改作业。

他不停地跺脚,还不时放下笔来,往手里哈着热气,灯光照着他清瘦的面庞和冻得发青的嘴唇,他的鼻尖和耳朵冻得通红……看着这一切,我的心里就像吞进了铅块,难受极了。

我贴着窗户,轻轻地叫了一声:

“张老师”。

他吃惊地抬起头来,认出是我,便急忙打开了门……回到家,我又钻进被窝,还做了一个梦:

我梦见张老师穿着厚厚的新棉衣,做在红红的炭火旁给我们批改作业,他的眼睛闪着光,脸上露出了笑容……

学校门前的桃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一批批同学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张老师窗口的灯光却无论风霜雨雪,暑往寒来,每天都亮到深夜。

他是在用青春和心血点燃着知识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路……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喜欢()前进()寒冷()急忙()

近义词:

分外()吃惊()明亮()往常()

2.选择正确的答案,(在序号上打"√")

(1)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我"为张老师送柴,说明"我"尊敬关心老师。

(2)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张老师伏案批改作业,说明张老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3.理解句子的含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看着这一切,我的心里就像吞进了铅块,难受极了。

”我难受是因为()。

a、张老师冷得厉害。

b、张老师工作到深夜,实在太辛苦了。

c、张老师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那么恶劣,工作却那么辛苦,会把身体搞垮的

(2)“学校门前的桃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一批批同学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文章写这一句是为了说明()

A、“我”毕业离校已有多年。

B、张老师教出了许多学生。

C、张老师多年如一日辛勤工作,培养了许多学生。

D、在漫长的岁月中,张老师培养了一批批学生。

 

答案:

1、铲土割掉承认拴住逛街蝴蝶蚂蚱樱桃拔草瞎闹

二、bàng yīng kěndūwōpiáo nìhuǎng

三、B.

四、蝴蝶间谍漂流水瓢闲逛狂风瞎眼割草闪烁石砾 

五、1.白花花黑乎乎绿油油

2.干干净净安安全全漂漂亮亮

六、1.A.2.D.3.E.4.B

七、1.凡是……都是……2.不是……而是……3.因为……所以……4.不但……反而……

八、1.呼兰河传萧红2.特定称谓

3.祖父太小能干快乐

4.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九、1、讨厌后退暖和缓慢格外惊讶耀眼以往

2、

(2)

3、

(1)C

(2)D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

3.月是故乡明

3、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篝(gōu)火点缀(zuì)B.无垠(yíng)巍峨(é)

B.萌(méng)动旖(yǐ)旎D.浩渺(mǎo)瑞(ruì)士

二、下面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嚼烂朗闰一碧万顷B.点辍幽鸣良辰美景

C.耄耋徘徊相映成趣D.闪耀陪衬美妙绝轮

三、比一比,再组词。

渺(  ) 萌(  ) 澄(  ) 垠(  ) 峨(  )

妙(  ) 盟(  ) 橙(  ) 根(  ) 饿(  )

四、把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换成恰当的四字词语,意思不变。

1.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亮的光辉充满四周,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

2.我在故乡只呆了六年,以后就离开家乡到外地,漂泊天涯。

()

3.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蓝而广阔无际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

五、给句子中的“望”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①看,往远处看;②拜访;③希图,盼;④人所敬仰的,有名的;⑤向,朝着;⑥月圆,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

1.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

()

2.昨天我因去探望病情严重的好朋友,知道他时日无多心情无比沉重。

()

3.那些老人们听说我们来看望他们,人人脸上泛起了红光,精心地梳妆打扮起来。

()

4.愿你扬起信念的帆,载着希望的梦幻,驶向辽阔的海洋。

()

六、按要求写句子。

1.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

(用加点词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仿写排比句)

七、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却到处都是。

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

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

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

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

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

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1.上面两段话选自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__________写的。

2.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

选择正确的答案()

(1)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星星;

(2)在古柳树下点篝火摇树捉知了;

(3)在大苇坑边望月游玩;

(4)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3.你对“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一句中的“此”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却写了那么多童年趣事,多余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会飞的蒲公英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

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鹏、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

花儿怪逗人的:

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______(yíng)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

“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

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

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喝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

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

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

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

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

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是真切了。

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

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

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

“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阴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阴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一段话:

“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_____(nèn)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

  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

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座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

画上题有一行字:

山里的孩子。

  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

  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地唱着:

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

(选文有改动)

1.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①轻________(yíng)②娇________(nèn)

2.文章第一段中写“火红的杜鹊、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最能体现蒲公英性格特点的一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成长的不同时期,妈妈为我做的事都和______________有关。

妈妈这样做的用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中三次运用了“飞来飞去”这个词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以“会飞的蒲公英”为题,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最后一段中“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B.

二、C.

三、渺小美妙萌芽联盟澄清橙子无垠根本巍峨饥饿

四、1.清光四溢2.背井离乡3.碧波万顷

五、1.⑥2.②3④4.③

六、1.我的小月亮,我怎么能忘不掉你呢?

2.不管明天天气如何,我们就去看电影。

3.在山坡上,在田野中,在校园里,都有美丽的景色。

七、1.季羡林月是故乡明

2.

(1)

(2)(3)(4)

3.句中的“此”是指代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点起篝火摇树捉知了。

对这两件事的回忆更突显“我”对童年和家乡的眷念。

4.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捉知了、看月亮、做梦都跟月亮有关,不是多余,反而更能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

八、1、①盈;②嫩。

  2、衬托蒲公英白色小花淡雅(或平凡)。

  3、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4、蒲公英;教育“我”像蒲公英那样,不满足现状,积极进取,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5、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在妈妈的教育下求知、成长、努力进取的情景。

  6、既揭示了蒲公英的性格特征,有包含了母亲对“我”的殷切希望。

  7、每一个山里的母亲都期待孩子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

4.梅花魂

4、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C.玷污(diàn)葬身(zhàng)B.撩乱(liāo)眷恋(juàn)

D.华侨(qiáo)欺凌(líng)D.腮红(sāi)凉飕飕(shōu)

二、下面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真藏秉性能书善画B.漂泊偶尔颇负盛名

C.唯独玷污唐诗宋词D.郑重训斥缕缕悠香

三、比一比,再组词。

侨()腮()撩()眷()衰()

骄()鳃()燎()拳()哀()

4、选词填空。

偶尔偶然

1.他()在街上遇见了多年未见的老友。

2.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

五、给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填序号。

1.能书善画。

()

①善良,慈善;②善行,善事;③友好,和好;④擅长,长于;⑤容易,易于。

2.颇负盛名。

()

①背;②担负;③依仗;④遭受;⑤享有;⑥失败。

3.独在异乡为异客。

()

①有分别,不相同;②奇异,奇特,特别;③另外的,别的;④惊奇,奇怪;⑤分开。

六、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的在括号里画“√”,不是的画“×”。

1.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

2.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

3.祖国就是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

()

七、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例:

叶明说:

“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叶明说,他长大了要当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吴小东说:

“我要像小明那样关心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枝梅花,有什么希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