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读书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565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读书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读书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读书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读书报告文档格式.docx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读书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读书报告文档格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读书报告文档格式.docx

第一部斗士

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希波克拉底-盖伦学派带来的医学萌芽,到被质疑、产生新发现、新成果,研究方法从单靠观察以及对观察结果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到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并借鉴数学、物理学、化学得以进步,也存在过“治疗虚无主义”的逆流,但最终仍然逐渐进步。

而对于美国医学界,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建有着重要的地位。

韦尔奇领导并创建了医学科学事业运动,带领霍普金斯大学培养出一代杰出科学家。

同时期,疫苗、抗毒素、治疗血清的发明带来现代医学的曙光,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的成立同样重要,美国医学教育体制改革提升了美国国内医学平均水平,这些最终为未来抗击疫情打下基础。

第二部蜂群

迈纳博士的研究提出1918大流感可能的发源是堪萨斯州哈斯克尔县,并由福斯顿兵营带往全美国,最终感染全世界。

巴里同时解释了病毒感染机制、免疫系统机制、抗原漂变以及历史上几次流感大流行。

第三部火匣

威尔逊政府试图将国家铸造成兵器,在这过程中,将几百万年轻人塞进兵营极端紧张的空间里,几百万工人带进工厂和没有足够居住空间的城市里。

同时,通过胁迫和自愿达成的协调,除了明显的漠视事实,政府控制了信息的流通。

在此期间,戈加斯、韦尔奇、沃恩和他们的同事为军队疾病防控做部署和准备,但是医生和护士缺口过于庞大,民间尤甚,而军营过度拥挤造成麻疹、肺炎的爆发,但最终得以解决。

埃弗里和科尔对肺炎双球菌进行研究,同时军队认为拥挤问题已经解决,准备足够了。

第四部起始

1918年的大流感和其他的许多大流感一样,一波接一波地袭击人类。

春季流感从美国爆发并蔓延至全美,然后传播至欧洲。

由于病毒的适应性,第二波病毒重新传播回美国,且致命性升高。

以德文斯军营为例,第一位流感患者出现,随后流感如爆炸般在军营中蔓延,军营医疗资源不足,且患者症状严重。

第五部爆发

从来自波士顿的300名水手到达费城,自此以后,费城所发的生的一切可以当成典型。

由于过度拥挤,贫富分化和政治因素,当流感从海军传播到市区时,言论被控制导致宣传自由公债的游行仍然继续,流感因此更快传播,并带来死亡和噩梦。

格兰特军营则是军队中流感传播的典型,由于军医避免人群过度集中的建议未被采纳,流感仅数天就造成大面积传染,同样带来无数的死亡。

第六部瘟疫

1918年流感的亲历者回忆了当年的惨状,整个城市笼罩着恐惧。

流感患者的症状种类之多、强度之强前所未有,同时青壮年死亡比例最大。

通过尸体解剖发现在病毒与免疫系统间的抗争中,为应对病毒对肺部的高效侵染,免疫应答引发细胞因子风暴导致致死率极高的ARDS症状,青壮年免疫系统更加强大,也就是在这次流感中青壮年死亡率高的原因。

第七部竞赛

通过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病理学分析和病原体分析,医学科学家才能获得足够的信息,以影响疫情的进程。

菲弗认为流感嗜血杆菌是流感的原因及致病因子,由此引起作者对科学研究判断力的重要性的讨论。

帕克、威廉斯、刘易斯以及埃弗里都对流感的可能原因进行研究。

第八部丧钟

威尔逊政府对此次疫情持隐瞒态度,甚至导致前往欧洲的运兵船全船感染的惨剧,而在民间,公共卫生部的无作为导致疫情的快速恶化。

费城对流感应对不足,流感带来的死亡和灾难使费城几近崩溃,而费城的遭遇是全美国的缩影。

尽管报纸等舆论被控制,疫情仍然不断扩散和加重,给当时的人们带来恐惧和灾难。

由于并无有效的科学治疗方法,当时出现各种偏方和有害或落后的治疗方法。

而这次流感同样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灾难。

第九部苟延

在后续传播过程中,流感最终回归均值,致命性有所下降。

然而流感的最终后遗症,包括影响大脑及神经系统,带来巨大的世界影响,流感的复发回潮最终导致极为严重的死亡数。

第十部终场

在流感过后的研究中,研究者通过数据证实秋季致命性流感是春季流感的第二波,同时还有其他重大研究发现。

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埃弗里在研究肺炎球菌的过程中,经历过研究的低谷,最终通过肺炎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而刘易斯在之后的研究生涯存在不顺,成为遗憾。

四、读后心得:

“世上的罪恶差不多总是由愚昧无知造成的。

”——加缪《鼠疫》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璀璨的时代之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新技术和新发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现代生物学的开山之作,麦克斯韦电磁理论预示着电气化时代的到来,而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提出诞生了现代物理学。

在这样一个现代自然科学的黄金时代,医学尚还在襁褓之中。

“壶中之水将要沸腾时,底部会先出现一个泡,随后升至表面。

接着是又一个泡,然后水泡三三两两同时出现,再是六七个一起。

如若温度不降,没多久整壶水就会骚动起来,水面则剧烈地翻滚。

”但在这场大流感爆发的第一个气泡之前,这壶开水已然被加热数十分钟。

1918年大流感的爆发并不只是一个偶然。

当时美国医学教育体制的急需改革正揭示了医疗资源的匮乏,而现代医学发展时间尚短,治疗手段有限,加之美国加入一战,征兵征工以及诸多政治因素最终导致流感的大爆发,蔓延全美,遍及全球。

流感的流行开始于美国的一个偏远小镇,病毒随征兵流散到了军营,又从军营流散到另一个军营,然后随军队流散到了欧洲战场,甚至随军队传回美国,随劳工流散到亚洲——尤其是印度和中国。

“它乔装而来,再脱去伪装,露出嶙嶙白骨。

病魔所经之处,随风飘荡着哀悼死者的悲恸哭声。

当然,1918年的大流感事件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关于毁灭、死亡和绝望的故事,也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如何与自然强加于人类社会的灾难作斗争的故事。

1918年的大流感是自然与现代科学的一次大冲突,是人类社会和自然力的一次大对决。

在这个社会中,有人拒绝屈从于自然的力量,拒绝倚靠神助使自己免遭厄运,他们决定用发展的技术和自己的信念直面自然的力量。

在美国,这场流感也是关于包括刘易斯在内的少数几个人的故事。

他们就是那些没有在病魔面前退缩的人,他们大大发展了基础科学,现代医学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他们研制出的疫苗和抗毒素、发展出的技术至今仍在使用;

在某些项目上,他们取得的研究成果与今天我们的知识水准也相去不远。

这是现代医学发展开始以来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医学与各种领域的摩擦,以及其他领域之间相互的摩擦将深深地影响我们的世界,造就了我们现在所见的一切。

或许是多难兴邦,除了死亡,除了在幸存者中徘徊不去的并发症,除了流感病毒导致的20世纪20年代的困惑、背叛、痛苦和虚无主义之外,1918年的大流感也留下了其他东西。

在1920年,国际联盟卫生组织在日内瓦成立,即是现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前身;

这场大流感给我们带来了应对严重公共卫生事件的宝贵经验,也引发了新的科学进步,如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埃弗里通过肺炎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同时,随着我们对疾病的认识逐渐加深,更有效的应对手段也会出现。

当然,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下,在新时代我们会面临疾病新的挑战,但是我相信对于公共卫生事件我们会有更充分的准备,从而避免悲剧和灾难的产生。

我们仍需保持警惕,因为乌云从未散去,我们耳边仍能听闻从遥远黑暗的天际传来昭示危险的隐隐闷雷。

五、评语:

巴里的著作不只是对1918年事件的精湛描述,这本书更是对科学、政治和文化的思考。

本书从现代医学的发展起笔,并由此基础上阐述1918年流感为什么会如此传播,以及在传播过程中科学、政治与疾病传播互动的过程,并描写了在抗击流感中当年科学家、医学工作者等在巨大压力下所显示出的勇气、信仰。

整本书的描述生动,如同在读侦探小说一般,在这些引人入胜而又令人惊恐的有关疾病、恐惧、愚昧、科学探索和偶有所见的英雄主义描写中,展现出作者对科学、政治和文化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