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箴言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47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益阳箴言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益阳箴言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益阳箴言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益阳箴言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益阳箴言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益阳箴言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益阳箴言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益阳箴言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益阳箴言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益阳箴言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益阳箴言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益阳箴言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益阳箴言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益阳箴言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益阳箴言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

《益阳箴言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益阳箴言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益阳箴言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

益阳箴言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

益阳市箴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3月月考

历史试题

总分:

100分时量:

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你所选择的英文答案填涂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下图出自《天工开物》。

这一组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注:

耙:

碎土,平地;耔:

培土)(  )

①农业精耕细作;②农业技术先进;

③农民辛勤劳作;④水利设施的完善;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马克垚在《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中指出,英国13世纪的农户,其年收入中直接消费与进入市场部分几乎各占一半,储蓄率则占收入的15%;而中国清代晚期的农户,进入市场部分仅为总收入的14%,储蓄率只占6.7%。

材料实质上说明(  )

A.中国农户在商品率与储蓄方面远远低于英国;B.当时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比较低

C.当时英国商品率和储蓄率相对比较高;D.当时英国政府对经济影响力相对比较大

3.《庄子·让王》: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天仙配》: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材料()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④表达了自耕农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

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

”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庄园经济力量强大;②自给自足程度很高;③草市发达;④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谚语是民众智慧和经验的总结。

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B.黄牛过河各顾各;

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D.小满芝麻芒种谷

6.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唐朝人陆羽在他的《茶经》中说:

“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

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

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据此,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唐朝时瓷器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系列;B.陆羽推崇越州青瓷做茶具;

C.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D.唐朝时期白瓷开始出现;

7.据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

“(在广东佛山罗定)凡一炉场,环而居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

计一铁场之费,不止万金,日得铁20余板则利赢,得八、九板则缩。

”材料蕴涵的历史信息有()

①生产规模大;②生产分工明确;③产品以出售赢利为目的;④采用雇工经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8.《汉书·食货志》记载:

“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这表明当时()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D.重农抑商出现上下相背倾向;

9.“(明)洪武四年十二月,‘诏吴王左相靖海侯吴桢,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三府军士……隶各卫为军,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

”对材料反映的政策,下列所述不正确的是()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B.促进了官方朝贡贸易的发展;

C.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10.“(石门)镇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夜作晓罢,即丁夫不能日操杵。

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

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

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

”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

A.古代官办手工作坊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C.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古代家庭结构的变迁

11.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二年,朝廷在景德镇设“御窑厂”,镇内有官窑58座,“昼间白烟掩盖天空,夜则红焰烧天”,生产规模宏大。

一般来说,历代由朝廷垄断专用的瓷窑均称“官窑”,由官员管理。

因为这样做主要是可以(  )

A.保证朝廷有丰富的财政收入;B.生产足够精美的产品

C.显示朝廷的威严;D.保证新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12.《隋都城图》题记:

“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

而朝廷宫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

”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

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

13.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场景的是(  )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14.下列诗句中,可以获取我国唐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信息的是(  )

A.“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B.“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C.“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15.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车辐)辏(聚集),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

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

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16.下图反映的是徽商老字号,据图可知,徽商(  )

①起源于今安徽境内的长江沿岸

②经营种类多

③活动范围广

④“贾而好儒”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②④

17.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货存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地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18.唐朝前期存在三种土地占有情况。

一是地主占有的土地:

这种占有关中最多,长江流域次之,关东最少;二是按均田法农民占有的土地:

这种占有关东最多,长江流域次之,关中最少;三是百姓自己开垦的土地。

在关中地区,农民按均田法占有的田地最少,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A.商品经济发达;B.存在井田制;C.小农经济落后;D.地主占有大量土地;

19.“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往往足君子之泽,数世而斩。

所谓‘千年土地八百主’的谚语正是惯见人世沧桑之后的概括。

”文中的谚语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  )

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B.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变迁

C.自然经济渐趋瓦解D.土地所有权的非连续性

20.据古碑记载:

“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

”材料表明汉代(  )

A.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D.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

21.清朝曾规定:

第一,严禁火药、铁器外销。

第二,夷商到岸必须起卸武器。

第三,不准夷商购买中国书籍、学习中国语言文字。

这些规定不能反映清政府(  )

A.限制对外贸易B.对西方持防范态度

C.禁止对外贸易D.以天朝上国自居

22.下列出土文物或古迹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B.④②①③C.④③①②D.①②③④

23.某高一学生在学完《历史·必修②》《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后,对以下说法仍然有疑惑。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助这位同学,判定哪些是正确的?

()

①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②与汉唐的城市相比,宋代及以后的城市经济功能明显增强,到明清,四大商业名镇形成;

③汉代的耦犁、耧车和水排、曹魏的翻车、唐代的筒车,都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农用工具;

④明清时期出现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我国封建制度的衰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4.康熙五十六年,清政府下令禁止人民前往南洋贸易。

一位学者曾经指出:

“沿海居民……深知水性,惯船务之舵工。

水手不能胜任担负重物,以谋得一朝之食。

或走险海中,为贼驾船,图目前糊口之计;其游手无赖,更无所事事”。

这位学者认为海禁造成(  )

A.国家海防力量有所增强;B.科技发展逐渐停滞

C.政府无法掌握国际变化;D.人民就业机会缩减

2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材料指出了()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26.有人就新航路开辟的前因后果问题画了以下四幅漫画,下列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图1反映了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促使欧洲人寻找新航路;

B.图2反映了西、葡两国掠夺了大量财富,加速了本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C.图3反映了英国利用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开展海外掠夺和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D.图4反映了意大利失去有利的贸易位置,逐渐衰落;

27.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就越大。

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价格指数

100

167

270

370

407

515

685

A.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B.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C.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28.哥伦布在其遗言中说:

“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我发现了很多其他住着食人者的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王上)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建立殖民地。

”结合这段材料和所学知识,下列结论具有真实性的是()

①哥伦布对外探险受到了天主教会的鼓励,其根本动机是对黄金等海外财富的狂热追求;

②哥伦布到达“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时,当地确实住着食人者;

③哥伦布远航得到了西班牙王室支持,确实建立了海外殖民地;;

④哥伦布根本就没有到达印度,但到他死时他都始终认为自己发现了印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9.某位同学对新航路开辟做了如下评价:

“它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它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它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壮大之路;它是人类文明交融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该同学在评价中分别使用的史观是( )

A.社会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

B.文明史观、社会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

C.社会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

D.社会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

30.为了找到通向东方的新航路,1492年,相信地圆学说的意大利水手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展开了海外探险,结果,碰到了美洲大陆。

对这一事件,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提法。

请你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四种说法分别强调的角度是()

①“当时如果没有哥伦布,也一定会有别人碰到美洲大陆”;②“哥白尼发现美洲大陆”;③1984年,美洲学者建议称之为“两个文明会合”;④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两个大陆相遇500年”

A.①文明平等;②全球文明;③欧洲中心;④必然性原因;

B.①全球文明;②欧洲中心;③必然性原因;④文明平等

C.①欧洲中心;②必然性原因;③文明平等;④全球文明;

D.①必然性原因;②欧洲中心;③全球文明;④文明平等;

31.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敌对。

……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

为此(  )

A.1588年英国打败荷兰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

B.17世纪初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C.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打击了荷兰贸易

D.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荷兰,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32.历史上曾有过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法国东印度公司等“公司”。

对于这些“公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特权贸易公司,负有政治、军事职责;B.极大地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C.兴起于地理大发现,衰落于自由贸易时代;D.是工业资本的代表,有国家资本主义属性

33.右图是《黑奴贸易路线图》,因为其行程呈三角形,因此又称为“三角贸易”。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①贸易路线是从非洲到美洲再到亚洲,主要出现在15—19世纪的近四百年间;②兴盛的主要原因是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还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和这种贸易的暴利诱惑;③逐渐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兴起后西方资产阶级更热衷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④反映出资本原始积累具有血腥性和残暴性;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④;

34.马克思在《资本论》一书中,对资本曾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

“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据此,你认为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有(  )

①早期殖民制度是以最残酷的暴力为基础的 ②“肮脏的东西”包括了奴隶贸易 

③殖民主义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④我们要反对资本的扩张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

35.“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

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理转化为资本。

”马克思这段话实质上揭示了()

A.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B.殖民活动的进步意义;

C.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D.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血腥性质;

二.非选择题(3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白圭,周人也。

……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与:

出售)。

……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

故曰:

‘吾治生产(经商之事),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

’……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西汉)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皇城之南,东西十坊,南北九坊;皇城之东、西各十二坊,两市居四坊之地;凡一百一十坊。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三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北宋《东京梦华录》

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南宋《梦粱录》

材料三 首先,唐代租庸调制,意味着人民向政府纳地租、服力役和提供生产成果。

唐代中叶开始的两税制到了宋代王安石的新法,人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意义更加确实,同时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繁荣、交子出现并使用,可见,唐宋之交为实物经济之终结,货币经济之开始;其次,政治权为贵族政体中的多数人所分割,官吏从独裁时代的配合庶民方式变为容许机会均等;再次,文学艺术的性质亦有明显变化,文学由注重形式的四六体演变为自由表现的散文体,诗、词、曲等亦都由注重形式转为自由发挥。

-----(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材料四 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

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

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

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

---(唐)元稹《贾客乐》对唐前期商人贩运商品的描述

(宋时开封)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

……卖蒲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脯腊之类。

……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帽子之类。

——(北宋)《东京梦华录》

材料五 “明清两朝,都是延续了数百年的统一王朝,政治统一和社会相对安定”,“(明万历年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

新安大贾,鱼盐为业。

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

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和(明)谢肇潮《五杂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白圭的经商理念(9分)。

依据材料二,指出宋朝商业活动与唐朝相比所出现的主要变化(3分)

 

(2)材料三中,内藤湖南认为唐宋之际中国社会发生重大转变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9分)

 

(3)材料四中商品的属性有何变化?

(3分),据材料一、五,分别概括战国商业和明代商业发展的特点(6分)

 

历史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35×2=7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C

B

D

A

D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D

D

C

C

B

D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B

D

A

B

A

C

A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C

D

C

D

D

二.非选择题(30分)。

36.

(1)理念(9分):

①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②掌握经商时机,当机立断;

③讲究经商计谋策略;

变化(3分):

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或城市中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夜市)

(2)主要依据(9分):

①由自然实物经济向商品货币经济发展(或封闭性的自然经济向开放性的商品经济过渡);

②官吏位置由贵族把持变为机会均等;

③文学艺术由贵族文化变为庶民文化;

(3)变化(3分):

由奢侈品到日用品。

特点(6分):

①战国时期出现大商人;

②明代出现“商帮”(或出现徽商和晋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