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德育尊重他人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6104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德育尊重他人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大班德育尊重他人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大班德育尊重他人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大班德育尊重他人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大班德育尊重他人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大班德育尊重他人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大班德育尊重他人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大班德育尊重他人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大班德育尊重他人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大班德育尊重他人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大班德育尊重他人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大班德育尊重他人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大班德育尊重他人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大班德育尊重他人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大班德育尊重他人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大班德育尊重他人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大班德育尊重他人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大班德育尊重他人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德育尊重他人教案.docx

《大班德育尊重他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德育尊重他人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班德育尊重他人教案.docx

大班德育尊重他人教案

大班德育尊重他人教案

【篇一: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

(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什么样的活动

a.自发性活动b.主体性活动c.生产性活动d.社会性活动

2.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

a.教育物资b.教育材料c.教育媒介d.教育环境

3.教育的宏观功能是

a.促进经济建设b.增进社会文明c.促进社会发展

d.提高人口素质

4.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a.社会生产b.经济发展c.工业革命

d.现代农业

5.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倡导

a.先天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后天决定论

d.环境决定论

6.儿童个体发展遵循

a.从脚到头的顺序b.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c.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d.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7.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是人类关于儿童认识史上的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这时出现了

a.人本位儿童观b.家族本位儿童观

c.社会本位儿童观d.自然本位儿童观

8.福禄贝尔创立的幼儿学校1840年更名为幼儿园,该幼儿园始创于

a.1827年b.1803年c.1837年

d.1823年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3年提出的未来教育的四大基础支柱是

a.学会生活、学会认知、学会工作、学会享受

b.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

学会生存

d.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10.托儿所(或幼儿园托儿班)具有如下特色

a.社会福利性和教育性b.社会福利性和保教性

c.保教性和辅助性d.辅助性和社会性

11.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活动

a.特殊的b.普通的c.唯一的d.少有的

12.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资和

a.教育材料b.教育内容c.教育环境

d.教育信息

13.教育的微观功能是

a.促进社会进步b.促进文明进步

c.促进经济建设d.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14.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最主要社会因素是

a.经济发展b.社会人口c.地理环境

d.政治制度

15.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白板说”属

a.父母决定论b.教师决定论c.环境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

16.在古代社会,人类普遍重视儿童,他们的儿童观是

a.家族本位儿童观b.社会本位儿童观

c.个人本位儿童观d.人类自然本位儿童观

17.夸美纽斯出版的幼儿教育方面的著作是

a.《夸美纽斯教育论著全集》b.《理想国》

c.《母育学校》d.《太阳城》

18.我国陈鹤琴倡导的教学法为

a.中心综合法b.完整教学法c.分科教学法

d.整个教学法

19.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包括

a.促进幼儿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b.促进幼儿智、德、体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c.促进幼儿美、体、智、德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d.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20.托儿所(幼儿园托儿班)的保教原则是

a.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进行教育b.让婴儿在一日生活中系统学习

c.寓教于养,保教并重d.保教合一,完整教育

二、名词解释:

1.教育者

2.人的个体社会化

3.儿童发展

4.儿童观

5.教育观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功能。

2.简述儿童发展的特征。

3.简述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4.试述蒙台梭利教育的基本内容

四、论述题:

1.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正确儿童观包括哪

些?

2.幼儿园如何作好大班幼儿的入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

(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a3.c4.b5.b6.d7.a8.c9.d10.b

11.a12.b13.d14.a15.c16.b17.c18.d

19.d20.c

二、名词解释:

1.凡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都是教育者。

2.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3.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4.是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5.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

三、简答题:

1.教育有两大功能:

一是教育的宏观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二是教育的微观功能——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2.儿童发展的特征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则:

(1)个体发展是有规律地进行的,表现在三个方面:

个体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个体发展都要经过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个体发展是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的;

(2)个体发展具有差异性;

(3)个体发展具有阶段性。

3.“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4.肌肉练习;日常生活训练也是蒙台梭利学校的一个显著特点;初步的知识教育;文化历史教育。

四、论述题:

1.答: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正确儿童观,主要包括下列几点:

(1)儿童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多层次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过程;

(2)发展不是孤立地、静止地由于某一因素的作用而发展,而是由多种因素参与其中的动态发展过程;(3)儿童是发展的主体,是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地发展的,而不是被动地发展;

(4)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在与适当的教育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潜力;

(5)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同,兴趣和爱好不同,不可能以年龄或班级为标准来武断地划一;

(6)儿童通过活动而发展,在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中发展知识、能力和个性,而不是坐着、只通过听或看教师的说和做而发展;

(7)儿童身心各方面是一个整体,对他们进行的体、智、德、美几方面教育也是互相联系的,应使儿童从小获得初步的全面的发展,不要孤立地只偏重某一方面的发展;

(8)每个儿童都拥有发展权、受教育权等,这些权力应当受到尊重和爱护。

2.答:

(1)培养入学意识:

培养幼儿向往入学学习的感情,激发良好的入学动机和学习态度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

组织幼儿参观附近小学;可参加少先队活动和入队仪式;要向大班幼儿提出要求,逐步养成小学生应有的行为习惯;进行毕业离园教育。

(2)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的能力;培养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3)培养学习适应能力: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的良好习惯;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一定的读书技能;加强幼儿手的小肌肉协调的训练,培养正确的执笔姿势。

【篇二:

2014年12月20日真题】

2014年12月20日四川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答案解析

一、判断(共27小题,每题1分,共计27分)

1、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是背道而驰的,强调个体功能会削弱社会功能错

2、教育既是明显的消费,也是潜在的生产力。

解析:

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3、在我国,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是同一个概念。

对4、教师专业化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提高自己地位的途径。

5、道家的教育思想是“道法自然”,这与西方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一致的

6、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是建构主义学习论的观点.。

7、教育目标是社会对教育所要成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要求。

8、我们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比古罗马昆体良所著的《论演说家的教育》还早得多。

9、程序教学是以学生个别学习为主的一种教学方式。

10、我国古代的“六艺”可以说是最早的活动课程。

11、学生每次按时上课均予以表扬的效果优于偶尔对学生进行表扬的效果

12、打乱的魔方重新“还原”,属于启发式问题解决模式。

13、课堂上学生看课外书不好好听课,教师没收课外书,这种行为属于负强化解析:

属于惩罚。

14、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间的差距叫“最近发展区”

15、道德推理的发展以逻辑思维的发展为前提。

16、技能的掌握与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无关。

17、越是困难的问题越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8、遗传素质是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19、“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体现的是学习策略。

解析:

属于学习迁移。

20、《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规定:

中小学低年级、幼儿园应该建立中低年级幼儿上下学时接送的交接制度,不得将对晚离学校的中低年级的学生、幼儿学生交予无关人员。

21、中小学校有权将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开除。

22、教师的教育权利是可以放弃的。

解析:

应该是部分权利可以放弃。

23、根据我国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如果没有过错则不承担法律责任

24、某校高二学生王某撕毁图书室一本书的彩图插页5页,学校根据本校的规定对王某进行

罚款,学校的这一做法是合法的。

25、师德的内涵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6、“保护学生安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应有内容

27、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y

解析:

实践是加强师德修养重要途径。

二、单选(45题,每题1分)

1.西方教育史上,创立实验教育学的是()

a、福禄贝尔

b、斯宾塞

c、裴斯泰洛齐

d、梅伊曼和拉伊

2、“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反映了那一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a、遗产素质

b、环境因素

c、学校因素

d、个体因素

3、在教学中,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期学习目标的过程称为()

a、课堂气氛

b、课堂管理

c、课堂凝聚力

d、课堂控制、

4、教育要素不包括()

a、教育影响

b、教育形态

c、教育者

d、学习者

5、工业社会教育的突出特征是()

a、阶级性

b、封闭性

c、生产性

d、个别化

6、在教育的社会功能中,与人类教育共始终的基本功能是()

a、文化功能

b、政治功能

c、经济功能

d、科技功能

7、明确规定教育”为谁(国家..)培养人”体现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

a、定向功能

b、调控功能

c、评价功能

d、指导功能

8、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一系列的执行过程,不包括()

a、教学思想的确定过程

b、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

c、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

d、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

9、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目的虽然在文字表述方面几经变化,但其基本精神却一以贯之,就是()

a、坚持社会为本

b、始终弘扬个性

c、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d、培养专业人才

10.以下不影响教学方法选择的是()

a、教学目的和任务

b、学科和教材的特点

c、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

d、学生的心理特点

11.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其行为的理性支点和专业自我的精神内核是()

a、建立专业理想

b、拓展专业知识

c、发展专业能力

d、形成专业自我

12.在学校的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

b、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教育关系

c、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的的心理关系

d、以传承文化为目标的授受关系

13.从教学内容设计的角度考虑,知识分类不包括()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条件下知识

14.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不包括()

a、当前的形势

b、学生的年龄特征

c、学生的思想实际

d、德育的方法

15.德育的知行统一原则要求()

a、理论重于实践

b、实践重于理论

c、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6.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其基本成员不包括()

a、班主任

b、任课老师

c、学校管理人员

d、学生

17.以下关于大班教学说法正确是()

a、有利于尊重个性、发展个性

b、能体现学习中为中心的理念

c、符合现代教育开发的潮流

d、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时间与次数有限

18.学生在公共社交场合讲话,总是出现发抖、脸红、声音发颤甚至口吃,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的现象,这种心理症状是()

a、抑郁症

b、强迫症

c、焦虑症

d、社交恐怖

19.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3-6、7岁儿童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自主感对羞怯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20.对追求成功者相比较,害怕失败者倾向于选择()

a、比较难的任务

b、比较容易的任务

c、难度适中的任务

d、非常难或者非常容易的任务

21.以问题为中心,将知识抛锚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教学模式是()

a、情景教学其他选项没有

22.如果某学生将“人人平等、尊重他人的尊严与权利等原则作为道德判断标准,那么该学生处于道德发展的()

a、前习俗阶段

b、习俗阶段

c、后习俗阶段

d、超习俗阶段

23.学生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学习失败,做了多种努力也不能改变这种失败现状后,表现出不听课、不做作业,成绩极差但遵守纪律的行为特征。

这被称为().

【篇三:

小班礼仪课题】

感恩教育开题报告

作者:

曹杨新村第三幼儿园课题组

发布时间:

2007年6月19日

一、课题意义:

在水中放进一块小小的明矾,就能沉淀所有的渣滓;如果在我们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思想,则可以沉淀许多的浮躁、不安,消融许多的不满与不幸。

感恩,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感恩是一种美德。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乐观的生活心态。

感恩,可以是病床上奄奄一息的病患看到第二天初升的太阳;可以是沙漠中断水口渴之人举步艰难之时发现一片绿洲;可以是迷茫无序之时忽然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恩”,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感谢”、“感激”,但也有此之意。

感恩,是一种更深的,发自内心的生活态度。

对生活感恩,其实也是善待自我,学会生活。

从有关资料上得知,约56%的教师和69%的家长对幼儿德育工作的目的性的认识比较肤浅,他们侧重于为幼儿组织活动和能为孩子入小学做准备等近期的实用价值方面;由于家长和教师比较偏重于知识的学习、艺术技能的培养,忽视对孩子道德情感教育,造成许多孩子对身边人的帮助熟视无睹,对父母长辈的爱已经习惯于接受,理所当然地享受他们的照顾和无私奉献,从来没有想到如何去回报父母,不懂感恩,就失去了爱父母的感情基础,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又怎么可能去爱事业、爱国家呢?

面对现实,我们国家领导人也意识到缺乏感恩教育的危机,中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总书记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上升到事关伟大民族复兴的重大高度,提出“‘感恩’教育不能缺席。

”感恩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是道德价值的源泉,家庭、社会和谐的根基。

所以开展“感恩教育”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培养现代公民的关键环节。

因此,进行感恩教育很有必要《纲要》中明确提出:

“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

由此可见,《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不仅有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感恩教育的本质目标是完善人的生命,特别是完善人的精神生命。

我们要教育幼儿感恩的是自己生活周围的人:

那些帮助过自己、关心过自己、鼓舞过自己的人,要引导幼儿学会对父母对家庭的感恩;对其他亲人的感恩;对同伴、老师、朋友的感恩;对国家、对社会的感恩;对大自然的感恩等。

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就要使幼儿能够感受到这种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恩惠,挖掘出这些小恩惠的价值,要让幼儿知道,并非报大恩大德的大举动才叫做报恩,对别人的点点滴滴,浑然不知的恩惠知道报答,有报恩的存在,有感恩行为更为可贵,对父母的点滴孝行,对他人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关心正是一种报恩的表现。

这样的心

和行会增强人与人的情味。

幼儿园应采取各种措施,通过感恩教育,让孩子们懂得人的一生中应该感谢的不只是父母,还有老师,朋友、同学、亲友、陌生人等等。

让孩子们带着感恩之心成长,使自己成为建设温馨和美丽的和谐社会的未来一代新人。

二、课题目标:

1、引导幼儿对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产生认同感、亲切感,能觉察并尊重他人的情绪和需要。

2、通过研究,探索家园合作对3—6岁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内容、途径、策略和实施原则,使幼儿学会感恩,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3、让孩子学会感动,学会感恩,学会爱与被爱,使他们的心更善、情更真。

三、课题内容与方法:

何谓“感恩”?

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

“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幼儿园如何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呢?

我们认为,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要让孩子学会关爱和分享,知道关心身边的人,关心父母、老师和同伴;关心周围的世界,爱护玩具,爱护花草树木和小动物。

能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玩具、食物,分享自己的快乐。

其次,要让孩子学习掌握生活中的礼仪,如在与人交往中,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初步学会与人交谈的礼节;初步学会作客的礼节;能尊重父母、长辈,会根据具体情况与他们打招呼,接受别人的帮助会表示“感谢”等。

最后,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独立能力和自理能力,初步形成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形成主动关心他人的习惯,初步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体验老师和父母的辛劳,珍惜别人的劳动。

为此我们将“小班的关爱和分享”、“中班的礼仪培养”和“大班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理能力的培养”作为我园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切入口。

(一)、研究内容:

1、研究对3—6岁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培养目标。

研究对幼儿开展感恩教育,各年龄阶段制定的培养目标的恰当性、适宜性、可行性。

2、选择和运用适宜开展幼儿感恩教育的内容和教材。

★小班的关爱,分享教育,可通过学习活动教材中的“娃娃家”、“我的幼儿园”和“好朋友”等主题,生活活动教材中的“关爱身边人”等活动中,通过活动“爸爸妈妈好”、“妈妈的节日”、“朋友的生日”、“想让你高兴”等,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家和家庭成员,亲近父母和长辈,以各种方式喜欢自己的朋友,体验与老师、同伴一起活动、分享快乐。

★中班的礼仪培养,可通过生活活动教材中的“文明的行为举止”、学习活动教材中的“我爱我家”、“高高兴兴”等主题,通过“学做小客人”、“水果超市买水果”、“照镜子”等活动,引导幼儿学说和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掌握一些公共场所的礼仪,学做心中有他人的文明人。

★大班孩子责任感、独立能力和自理能力培养,可通过学习活动教材中的“我要上小学”,生活活动教材中的“守规则”等主题,通过“我和书包做朋友”,“我的小天地”等,培养幼儿的的自理能力;结合节日活动,(三八节、重阳节等)培养幼儿对亲人、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对需要帮助的人的情感,并鼓励幼儿主动关心他人。

结合“下课十分钟”、“我的计划”等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学做小学生,学习自我管理,减轻父母负担,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导之恩。

3、研究家园合作对幼儿开展感恩教育的途径和策略。

★情感体验法:

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通过“三八妇女节”、“教师节”、“重阳节”等活动,让孩子体验到关心他人而给自己带来的快乐;通过“学做小客人”活动,体验文明做客给自己和别人所带来的愉快体验;通过“小鬼当家”活动,使孩子感受父母做家务的辛苦,从而珍惜父母的劳动,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关心。

★移情法:

移情法是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欣赏和理解别人的感情,替别人着想。

幼儿年龄小,在他们眼里,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物,因此教师要善于掌握幼儿、正确运用移情、让幼儿学会识别和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并将自己置身于他人的处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控制消极行为而做出互助、分享、谦让等积极的行为,如幼儿在撕书时就对他说:

“你把书的衣服撕破了,他多难受啊”,幼儿在揪小鸟的羽毛时就说:

“小鸟哭了,你在揪他,他就不和你做朋友了”。

用这样的方法比训斥、责怪、打骂效果要好,并培养了幼儿的爱心。

★故事教育法:

是用讲故事的方法,这种方式明白易懂。

老师可以选用短小精美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如东郭先生和狼、农夫和坨),童话故事或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等或让幼儿进行自论,明白感恩的道理。

★实践锻炼法:

幼儿在实践中亲身体验感恩,如教孩子亲自动手做一些感恩卡片,学会唱一些感恩的歌曲,在特定的时间献给特定的人,或是在特定的日子为特定的

人做一些令其感动的小事情等等,也可以让孩子讲述他自己对感恩的认识,讲让他非常感动的事情,讲让他受到恩情的感受及其自己报恩行为的体会的感想。

★榜样树立法:

通过“孔融让梨”、“黄香替母暖被”等故事,为幼儿提供仿效的榜样。

★角色扮演法:

采用情景表演讨论纠错的方法,根据社会认知冲突理论,设计了问题和问题情景,利用一日活动中的偶发事件或社会上有关特点,让幼儿讨论“哪个对”、“哪个错”、“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

★家园互动法:

a:

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荣誉感。

根据孩子年龄,经常有意识地指导孩子做一些家务劳动,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与做事能力;同时,鼓励和支持孩子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

开展小区环境卫生治理、安全防范宣传以及访问、帮助孤寡老人等公益性活动,要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等等。

从而感受到为他人服务是一件快乐的事的同时,体验父母的辛劳,更加珍惜家庭的幸福生活。

b:

通过家长学校、家长沙龙、亲子活动、家园同乐活动,专题讲座等,帮助家长了解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目标、内容,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

c:

选择家委会成员参与研究的全过程,成为行动研究的一员。

(二)研究对象:

本园小、中、大全体幼儿。

(三)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

在研究进行的过程中,及时反思、调整教师的指导策略,优化与改良环境,并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时设计具体的指导方案。

★个案研究法:

对幼儿感恩教育的发展情况,目标达成进行跟踪记录和分析。

四、课题步骤

(一)、准备阶段:

(05、12——06、8)

出版社

《生命美育》

姚全兴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一个紧迫的课题:

加强“生命美育”》

王琪森文汇报时评

《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

楼必生,屠美如著

《打造孩子一生幸福的幼儿教育——家园同步“学会生活”课程探索》少儿出版社王晓燕著

《卡尔.威特的教育》

“活教育”与新课程

上海教育出版社夏秀蓉著

l方案设计

(二)、实施阶段:

(06、9——07、8)

1、专家引领:

专题讲座——感恩

2、具体活动设计:

l设计多种艺术作品感染幼儿。

l设计形式多样的游戏激发幼儿愿意感恩的情感。

l创设多种情景为幼儿体验感恩提供舞台。

l形式多样的家长工作。

3、收集各年龄阶段开展感恩教育的内容,方法,并进行选择和提炼。

4、落实研究方案,并个案进行记录和分析。

(三)总结阶段:

(07、9——08、9)

1、汇总、整理资料和教育实践经验。

2、撰写课题的结题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