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6192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9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9页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9页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9页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9页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9页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9页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9页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9页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9页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9页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9页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9页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9页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9页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9页
亲,该文档总共1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1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永春县轻工新城安置房工程(霞林安置区)

 

 

福建煤炭工业基本建设有限公司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永春县轻工新城安置房(霞林安置区)工程建施图、结施图

1.2、永春县轻工新城安置房(霞林安置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3、规范、规程: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木结构设计规范》

《钢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第二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永春县东平镇,轻工大道东侧,轻工南路北侧,由1#~8#楼及地下室组成,本工程建筑总面积为146097.67m2,地下建筑面积为20305.7m2,由永春县轻工基地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由泉州住宅建筑设计院设计;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剪力墙1#、2#、5#、7#楼为三级,4#、6#、8#楼为四级。

1#楼:

上部结构体系为框-剪结构:

建筑面积为21032.7m2。

层数为地上18层,建筑高度55.7m,首层层高4.4m,标准层层高3m。

2#楼:

上部结构体系为框-剪结构:

建筑面积为21275.1m2。

层数为地上18层,建筑高度55.7m,首层层高4.4m,标准层层高3m。

3#楼:

上部结构体系为框-剪结构:

建筑面积为9182.09m2。

层数为地上18层,建筑高度54.3m,首层层高3.0m,标准层层高3m。

4#楼:

上部结构体系为剪力墙结构:

建筑面积为25661.43m2。

层数为地上24层、部分为21层,建筑高度72.30m,首层层高3.2m,标准层层高3m。

5#楼:

上部结构体系为框-剪结构:

建筑面积为7838.54m2。

层数为地上18层,建筑高度55.55m,首层层高4.4m,标准层层高3m。

6#楼:

上部结构体系为剪力墙结构:

建筑面积为9214.86m2。

层数为地上21层,建筑高度64.55m,首层层高4.4m,标准层层高3m。

7#楼:

上部结构体系为框-剪结构:

建筑面积为12763.33m2。

层数为地上18层,建筑高度55.7m,首层层高4.4m,标准层层高3m。

8#楼:

上部结构体系为剪力墙结构:

建筑面积为18823.92m2。

层数为地上24层、部分为21层,建筑高度73.55m,首层层高4.4m,标准层层高3m。

地下室层高为4.85~3.9m。

第三章、施工部署

3.1、施工部位及工期安排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地下室模板安装计划每一施工段12天;一层模板安装计划8天;二层以上模板安装计划2天/层、段。

3.2、工人分工及数量

现场木工班组按施工段为两个班组,每组40人,分别由1名木工工长统一指挥,以提高支模速度和质量。

操作工人均为熟练工,经“三级”教育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一节、主要材料要求:

楞木:

50×100、100×100松方木

模板:

采用915×1830×18胶合板

楼梯踏步挡板:

35厚松木板

(二)、竖向支撑形式:

底层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二层及以上采用碗扣式钢管架支撑体系或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

第三章、模板施工

第一节、模板安装

1.1柱模板安装

(1)柱模板概况

本工程柱断面尺寸如柱网表:

柱网表(单位:

mm)

部位

高度(m)

截面尺寸(mm)

1#、3#楼柱

4.4、3.0

600×600、400×850、550×550、650×650、

500×650、500×500、400×650

地下室部份±0.00以上柱

4.4、3.0

650×650、450×950、600×600、500×650、

600×850、750×750、700×700、600×600

地下室柱

4.85~3.9

650×650、450×950、600×600、500×650、

600×850、750×750、700×700、600×600

(2)柱模板施工顺序

安装柱模时,应先在楼面(底层承台面)上弹出柱轴线及边线→测定标高→找平柱脚→安装柱钢筋→立柱模→加柱箍→支设侧面稳定斜撑→浇捣砼(梁板模板安装后)→拆柱模。

(3)柱模板施工的要点及细部要求

为保证断面尺寸,在柱断面用四个脚用25×25×3mm角钢焊接在柱筋上作限位,用水准仪将相邻的准点转移到柱钢筋上(一般为楼层结构标高上1000mm),以此标高来控制柱模顶的标高。

柱与梁板的接头尺寸准确与否是影响结构外观的主要因素,在施工中也是难点之一。

首先在安装柱模时,控制好垂直度与断面尺寸大小,梁板模安装基本结束时,在梁板模上做二次放样,核对柱头是否偏位,对柱施工缝留设较低的柱头应加设一道柱箍,防止涨模。

在柱模接头处,用电钻钻出两个孔洞,排除柱头积水,以保证砼质量。

清理孔留设:

为了清理干净柱内垃圾、锯末、木屑等,在柱一侧模底下留出100×200的清扫洞口,从而保证砼浇捣质量。

拉结筋埋设:

当砖砌体与框架柱相连接时,应在柱模上弹出砌体厚度控制线,然后沿高度方向每隔400mm钻两个孔,最后在浇捣砼之前插入2Ф6拉结筋,长度一般不小于700mm,确保砌体拉结筋位置正确。

(4)柱模板安装示意图(详见附图一:

柱模安装示意图)

1.2剪力墙模板

1.剪力墙模板概况介绍

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墙厚有350mm、300mm、250mm、200mm等,墙高为4.85~3.9m。

2.剪力墙模板的施工要点及细部处理

1).墙模板安装时,根据边线先立一侧模板,临时用支撑撑住,用线锤校正模板的垂直,然后钉牢,再用斜撑和平撑固定。

为了保证墙体的厚度正确,在内墙两侧模板之间,上下两道采用3cm短角钢加焊Ф10钢筋做撑头,水平间距@500,中间对拉螺栓两头加焊垫片,间距@300(如图示);在外墙和水池模板两侧之间另用止水板撑头,螺栓两端沿止水板面割平,然后用水泥砂浆补平。

2).针对墙模与梁板模板接缝处,以往工程出现砼表面平整度偏差较大,有蜂窝、砂带夹层现象。

因此,本工程将采取如下几点措施,来避免此现象发生:

I.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第一次浇捣的砼位于对拉螺栓上方30~50mm;

II.在第二次浇筑砼之前,先把接缝处下方30~50mm的对拉螺栓夹紧;

III.在施工缝处模板增设钢管斜撑;

IV.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在第二次浇筑砼前,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缝处理,即先在施工缝处浇筑与墙砼同配合比的水泥砂

浆50~100mm厚。

V.用电钻在施工缝处钻孔,以便排除墙头积水。

3).清理孔留设:

为了清理干净墙内垃圾、锯末、木屑等,在墙一侧模底留出100×200清扫洞口,从而保证浇捣质量。

1.3梁板模板安装

(1)梁板模板及支撑的设计

本工程梁断面尺寸如表:

梁截面尺寸

部位

高度(m)

截面尺寸(mm)

地下室顶板

4.85~3.9

300×500~2250、350×500~1100、400×500~1100、500×800~1300、450×700~1100

二层梁板

4.4

300×700、250×600、300×800、250×500、200×500

标准层梁板

3.0

300×700、250×600、300×800、250×500、200×500

梁板模板采用胶合板模,楞木采用50×100及100×100等。

梁和板全部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

地下室大截面梁设计计算详见大截面梁板模板支撑方案,梁板模板示意图详见模板设计计算。

①斜撑用断面50×100mm的方木,为了确保梁模支设的坚实,应在夯实的地面上立柱底垫厚度不小于40mm,宽度不小于200mm的通长垫板,用木楔调整标高。

②当梁高在700mm以上,其砼侧压力随梁高的增大而增大,单用斜撑及夹条用圆钉钉住,不易撑牢。

因此,常在梁的中部用螺栓将两侧模板拉紧(对拉螺栓),

防止模板下口向外爆裂及中部鼓涨。

③为了深梁的绑扎钢筋的方便,在梁底模与一侧模板撑好后就先绑扎梁的钢筋,然后再装另一侧模板。

④当梁的跨度在4m或4m以上时,在梁模的跨中要起拱,起拱的高度为梁跨度的1‰~3‰。

⑤梁模板安装后,对柱中线进行检查,复核各梁模中心位置是否对正,待平板模板安装后,检查并调整标高,将木楔钉牢在垫板上,各顶撑之间要设水平撑或剪刀撑,以保证顶撑的稳固。

(2)梁板模板安装操作流程

立支撑→梁模板安装→楼面模板安装→次梁外侧模安装→梁板钢筋安装→梁板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模板翻转上一层→继续以上工序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悬挑部位及跨度8m以上的梁板模板达到28d龄期后全部拆除。

(3)要点及细部要求

梁:

梁模板安装后,要拉中线进行检查,复核各梁模中心位置是否对齐,待平板模板安装后,检查并调整标高,将木楔钉牢在垫板上。

各立杆之间要设水平撑或剪刀撑,以保持立杆的稳固。

为了深梁绑扎钢筋的方便,在梁底模与一侧模板撑好后,就先绑扎梁的钢筋,后装另一侧模板。

次梁模板的安装,要待主梁模板安装并校正后才能进行。

板:

平板模板安装时,先在次梁模板的两侧板外先弹水平线。

水平线的标高应为板底标高减去平模板厚度及搁栅高度,然后按水平线上牵杆托木,托模上口与水平线相齐,再把靠梁模旁的搁栅先摆上,按设计间距,摆放搁栅,最后在搁栅上铺钉平模板。

为了便于拆模,只在模板端部或接头处钉牢,中间尽量少钉。

为了节约模板,不造成浪费现象,大面积配板位置先用标准尺寸的整块胶合板对称排列,不足部分留在中央及两端,用胶合板锯成所需尺寸嵌补。

所有板缝力争拼密缝,确保砼表面光滑平整。

(4)梁板模板安装示意图(详见附图)

1.4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⑴模板及其支撑结构的材料、质量,应符合规定和设计要求。

⑵模板及支撑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不致发生不允许的下沉与变形,模板的内侧面要平整,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⑶模板安装后应仔细检查各部构件是否牢固,在浇灌砼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如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要及时修整加固。

⑷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洞口均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

⑸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墙、梁

+4,-5

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大于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

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插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寸

+10,0

第二节、模板拆除

2.1模板拆除要求

①不承重或侧压的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边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②承重模板应在与结构或构件同条件养护的砼拆模试块符合规定时,才能拆除。

③芯模或预留孔洞的内模,应在砼强度能保证构件和孔洞表面不发生坍陷和裂缝时,方可拆除,拆除时应避免振动和碰伤。

2.2模板拆除注意事项

①拆模前要有混凝土强度报告,并制定拆模程序、拆模方法及安全措施,在经过申请批准后方可拆模。

模板拆除时要设置警戒线,并有专人监护。

严禁硬砸乱撬,摇晃振动,不得将撬棒直接着力于砼表面及受力薄弱的局部位置。

②已拆模的结构,应在砼达到设计标号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设计荷载。

当承受施工荷载大于计算荷载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③拆除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

④拆模程序一般应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

重大复杂模板的拆除,事前应制定拆模方案。

⑤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

⑥快速施工的梁和楼板模板,其底模及门架支撑的拆除时间,应对所有砼的强度发展情况分层进行核算,确保下层楼板及梁能安全承载。

第四章、模板施工安全措施

第一节支、拆模安全措施

1、支模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遇途中停歇,应将就位的支顶、模板联结稳固,不得空架浮搁,拆模间歇时应将松开的部件和模板运走,防止坠下伤人。

2、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装拆模板。

3、支设悬挑形式的模板时,应有稳固的立足点,支设临空构筑物模板时,应搭设支架或脚手架。

拆模高处作业,应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支架。

4、拆模时应搭设脚手板。

拆楼层外边模板时,应有防高空坠落及防止模板向外倒跌的措施。

5、废烂木楞不能用作龙骨。

6、安装、拆除外墙外模板时,必须确认外脚手架符合要求。

7、内模板安装高度>2.5m时,应搭设临时脚手架。

8、在4m以上高空拆除模板时,不得让模板、材料自由下落,更不得大面积同时撬落。

操作时,必须注意下方人员的动向。

楼层口边、通道口、脚手架边缘等处,严禁堆放任何拆下物件。

9、正在施工浇捣的模板其下一层楼板的支顶不准拆除。

10、安装二层及二层以上的外围墙、柱及梁模板,应先搭设脚手架或安全网。

11、水平拉杆不准钉在脚手架或跳板等不稳定物体上。

12、夜间支拆模时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制定夜间施工的安全措施,必要时应设安全巡守人员。

第二节、木工机械使用安全措施

1、工作前应检查机械设备各部件是否完好和安装牢固,检查无错后,再注油试车,运转正常后,方可进行正式生产。

2、机械应由专人负责,他人不得擅自开动。

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

各用电人员必须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有设备的性能,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

3、机械运转速度应符合规定要求,不得随意调速,工作时思想要集中,密切注意机器的声响,振动及电机温度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停车检修。

4、每日操作完毕后,必须将电源关闸,锁好开关箱,必须将机械清理干净,并及时清理锯末、创花等。

5、机械外露的传动部分必须有安全罩,动力线路必须架空敷设,严禁随地拖拉,电动机必须接零或接地保护,应装设漏电保护器,操作人员的衣袖要扎紧,不得戴手套。

6、各种机械在停车、停电、检修或休息时,必须切断电源,开关箱必须加锁。

7、各种机械在使用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第三节、其他安全措施

1、新工人、特殊工种工人必须经岗位技术培训、安全教育后,持合格证上岗。

操作者应严格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实行标准化作业。

2、不得在楼面集中超重堆放钢筋或砼,防止模板坍塌。

3、竖向模板和支撑的支撑的支承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措施,以防倾覆。

4、因作业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得施工员、安全员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后立即恢复。

5、施工现场所有可能坠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高处作业中所用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应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第五章、模板安装体系的验算与计算

第一节、地下室柱模板计算

(一)、450×950柱模计算:

1、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柱名称

地下室柱模

新浇混凝土柱长边边长(mm)

950

新浇混凝土柱的计算高度(mm)

4850

新浇混凝土柱短边边长(mm)

450

2、荷载组合

混凝土重力密度γc(kN/m3)

24

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t0(h)

3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β1

1.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β2

1.15

混凝土浇筑速度V(m/h)

2.5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H(m)

4.85

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荷载标准值Q3k(kN/m2)

2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min[0.22γct0β1β2v1/2,γcH]=min[0.22×24×3×1.2×1.15×2.51/2,24×4.85]=min[34.56,116.4]=34.56kN/m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承=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0.9max[1.2×34.56+1.4×2,1.35×34.56+1.4×0.7×2]=0.9max[44.27,48.62]=0.9×48.62=43.75kN/m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34.56kN/m2

3、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mm)

18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10000

柱长边小梁根数

5

柱短边小梁根数

4

柱箍间距l1(mm)

450

模板设计平面图

3.1、强度验算

最不利受力状态如下图,按四等跨连续梁验算

静载线荷载q1=0.9×1.35bG4k=0.9×1.35×0.45×34.56=18.9kN/m

活载线荷载q2=0.9×1.4×0.7bQ3k=0.9×1.4×0.7×0.45×2=0.79kN/m

Mmax=-0.107q1l2-0.121q2l2=-0.107×18.9×0.242-0.121×0.79×0.242=-0.12kN·m

σ=Mmax/W=0.12×106/(1/6×450×182)=4.92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3.2、挠度验算

作用线荷载q=bS正=0.45×34.56=15.55kN/m

ν=0.632ql4/(100EI)=0.63×15.55×237.54/(100×10000×(1/12×450×183))=0.14mm≤[ν]=l/400=237.5/400=0.59mm

满足要求!

4、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矩形木楞

小梁材质规格(mm)

50×100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

416.67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

83.33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44

小梁弹性模量E(N/mm2)

9350

最低处柱箍离楼面距离(mm)

300

4.1、强度验算

小梁上作用线荷载q=bS承=0.24×43.75=10.39kN/m

小梁弯矩图(kN·m)

Mmax=0.47kN·m

σ=Mmax/W=0.47×106/83.33×103=5.61N/mm2≤[f]=15.44N/mm2

满足要求!

4.2、挠度验算

小梁上作用线荷载q=bS正=0.24×34.56=8.21kN/m

面板变形图(mm)

ν=0.44mm≤[ν]=1.5mm

满足要求!

5、柱箍验算

(规范中缺少相关计算说明,仅供参考)

柱箍类型

钢管

柱箍合并根数

1

柱箍材质规格(mm)

Ф48×3

柱箍截面惯性矩I(cm4)

10.78

柱箍截面抵抗矩W(cm3)

4.49

柱箍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柱箍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模板设计立面图

5.1、柱箍强度验算

长边柱箍计算简图

长边柱箍弯矩图(kN·m)

长边柱箍剪力图(kN)

M1=0.28kN·m,N1=8.86kN

短边柱箍计算简图

短边柱箍弯矩图(kN·m)

短边柱箍剪力图(kN)

M2=0.41kN·m,N2=12.39kN

M/Wn=0.41×106/(4.49×103)=92.13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5.2、柱箍挠度验算

长边柱箍计算简图

长边柱箍变形图(mm)

短边柱箍计算简图

短边柱箍变形图(mm)

ν1=0.07mm≤[ν]=l/400=0.99mm

ν2=0.06mm≤[ν]=l/400=0.86mm

满足要求!

6、对拉螺栓验算

对拉螺栓型号

M12

轴向拉力设计值Ntb(kN)

12.9

扣件类型

碟形18型

扣件容许荷载(kN)

18

N=12.39×1=12.39kN≤Ntb=12.9kN

满足要求!

N=12.39×1=12.39kN≤18kN

满足要求!

(二)、750×750柱模计算:

1、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柱名称

地下室柱模

新浇混凝土柱长边边长(mm)

750

新浇混凝土柱的计算高度(mm)

4850

新浇混凝土柱短边边长(mm)

750

2、荷载组合

混凝土重力密度γc(kN/m3)

24

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t0(h)

3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β1

1.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β2

1.15

混凝土浇筑速度V(m/h)

2.5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H(m)

4.85

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荷载标准值Q3k(kN/m2)

2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min[0.22γct0β1β2v1/2,γcH]=min[0.22×24×3×1.2×1.15×2.51/2,24×4.85]=min[34.56,116.4]=34.56kN/m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承=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0.9max[1.2×34.56+1.4×2,1.35×34.56+1.4×0.7×2]=0.9max[44.27,48.62]=0.9×48.62=43.75kN/m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34.56kN/m2

3、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mm)

18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10000

柱长边小梁根数

4

柱短边小梁根数

4

柱箍间距l1(mm)

450

模板设计平面图

3.1、强度验算

最不利受力状态如下图,按三等跨连续梁验算

静载线荷载q1=0.9×1.35bG4k=0.9×1.35×0.45×34.56=18.9kN/m

活载线荷载q2=0.9×1.4×0.7bQ3k=0.9×1.4×0.7×0.45×2=0.79kN/m

Mmax=-0.1q1l2-0.117q2l2=-0.1×18.9×0.252-0.117×0.79×0.252=-0.12kN·m

σ=Mmax/W=0.12×106/(1/6×450×182)=5.1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3.2、挠度验算

作用线荷载q=bS正=0.45×34.56=15.55kN/m

ν=0.677ql4/(100EI)=0.68×15.55×2504/(100×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