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512《爷爷和小树》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6448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512《爷爷和小树》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上册512《爷爷和小树》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上册512《爷爷和小树》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上册512《爷爷和小树》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上册512《爷爷和小树》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上册512《爷爷和小树》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上册512《爷爷和小树》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上册512《爷爷和小树》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上册512《爷爷和小树》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上册512《爷爷和小树》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上册512《爷爷和小树》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512《爷爷和小树》教案.docx

《一年级上册512《爷爷和小树》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512《爷爷和小树》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上册512《爷爷和小树》教案.docx

一年级上册512《爷爷和小树》教案

2019-2020年一年级上册5-12《爷爷和小树》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10个生字和立刀旁、两点水、四点底、人字头四个偏旁。

2.情感目标

能读通课文,读懂读好课文第1---2自然段。

3.情感目标

初步感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要爱护它们。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读懂读好课文第2自然段。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看图谈话揭题:

出示爷爷图,问:

他是谁?

和爷爷打声招呼,板书:

爷爷,读读“爷爷”这个词;出示小树图,问:

他又是谁?

和小树也打声招呼,板书:

小树,板书:

和。

2.读课题。

3.质疑:

爷爷是老人,小树是一种植物,把他们放在一起,你们想到了什么?

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自学课文,问:

碰到不会读的字怎么办?

2.检查自学。

(1)说说课文大意:

小朋友会读这个故事了,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吗?

(同桌说说故事大意。

(2)自由读读生字。

(3)解决难读的字,集体正音(随机)。

(4)小老师带读生字。

(5)指名读课文,评议。

三、指导读懂课文第1、2自然段

1.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

2.指导观察课文插图。

(1)说一说:

冬天到了,小朋友有什么感觉?

小树有什么变化?

它也会感到怎么样?

(出示小树冷得发抖的图)小树冷得怎么样?

它会说些什么?

小树冷成这样,你们说怎么办呢?

(指名说)把这句话找出来读一读。

(2)指导学习句子:

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

请小朋友读读句子,看看课文里的插图,找找看暖和的衣裳在哪儿?

理解暖和的衣裳就是小树身上绑的稻草。

问:

爷爷给小树穿上了衣裳,小树怎么样了?

(出示课文插图)从图上哪里看出来?

请把这句话找出来读一读。

(3)指导学习句子:

小树不冷了。

4.练习想象说话:

如果你就是这棵小树,冬天,树叶落光了,在寒风中光着身子会怎么样,闭上眼睛做做看,爷爷给你穿上了衣裳,现在你感觉怎样?

请你们读读这段话,把你刚才的感觉说出来。

(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

小树不冷了,高兴地说(?

5.讨论:

你们觉得爷爷怎么样?

(随机板书)

6.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过渡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

课文中讲的这棵小树在哪里呢?

7.指导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学生找到这句话。

(2)读读这句话。

存疑:

冬天,爷爷给小树带来了温暖,到了夏天,小树给爷爷做了什么呢?

我们下节课学习。

四、课中操:

我家门前一棵树

春天到,天气暖,秋天到,天气凉,

树哥哥,穿新衣。

树哥哥落叶飘。

爷爷给它来上肥,爷爷给它扫落叶,

树哥哥点头笑。

树哥哥把手招。

夏天到,天气热,冬天到,天气冷,

树哥哥绿荫荫。

树哥哥有点冷。

撑开大伞把阳遮,爷爷给它穿棉衣,

爷爷乐得哈哈笑。

树哥哥真暖和。

五、巩固生字

1.拼字游戏:

把“热、冷、到、伞”分别拆成两部分组成拼盘,请学生把字拼起来,同时还要学四个新偏旁。

2.开小火车读读其他几个生字。

3.联系生活学生字:

小朋友,这些生字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有没有看到过、听到过或用到过?

4.读新词,丰富词汇:

把刚才学生说的一些新词存储在电脑里,并写在树上,让学生边读新词边种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巩固本课的生字,学会写四个字。

2.能力目标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通过朗读来感悟人与自然的互相帮助,和谐共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人

1.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5课——爷爷和小树(学生)。

谁能把课题念得好听一点(指名读课题)。

他念得真好,我们也像他一样,再念一遍。

(全班齐读课题。

2.上一节课,我们了解到,在冬天,小树一开始——(哭了),是因为——(太冷了),后来小树——(笑了),是因为——(爷爷给小树穿上了衣服)。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冬天发生在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吧。

(全班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3.过渡:

小树穿上了衣服,不冷了,它快乐地长着。

春天到了,小树长出了嫩嫩的新叶,它多高兴呀。

小朋友,让我们把这些绿叶也送上枝头去吧(游戏:

把树叶送回家。

二、学习新课

1.过渡:

小树的叶子越长越多,过了几个月,夏天到了,现在的小树长成什么样了呢?

出示图(指名说)。

唉,夏天可真热呀,热得我直想躲在家里不出来,就算出来也要戴上太阳帽,不敢走在太阳底下。

你们还记得今年的夏天是怎么过得吗?

(指名说。

2.夏天可真是热得让人难熬啊,那爷爷和小刚在干什么呢?

(出示图)仔细看看他们的表情,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是呀,他们笑眯眯的,怎么好像一点儿也不热呢?

快到我们的课本里面去找找答案吧。

把你找到的部分自由读一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3.谁已经会读了?

(指名二人读)这么热的夏天,爷爷和丁丁为什么不热了呀?

再去看一看图,读一读课文,想想你明白了吗?

(自由读课文。

)你们明白了吗?

(指名回答。

4.你们再读一读这句话,想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A学生提出问题,谁能帮帮他?

(指名说。

B老师有一个地方不太明白,你们愿意帮帮我吗?

(课文中说到的绿色小伞,老师在图中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这伞究竟在哪儿呢?

)指名说。

如果你们也讲不清楚,那就在图上指一指,到底绿色的小伞在哪儿?

(你能不能读一读这句话呀。

5.那你们想想在这把绿色的小伞下,爷爷会想些什么?

说些什么?

还可能做些什么?

(你可以选一样来说一说)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指名说(啊,你说得真好,就好像你自己也在树荫底下一样,那就请你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吧,把你的舒服,把你的高兴读出来)看到你读得这么高兴,我心里真痒痒,也真想来读一读,你们愿不愿意支持我?

如果你觉得我读得好,可以送给我掌声,如果你对我的朗读不满意的话,你也可以站起来读。

(师范读加动作。

6.你们想读吗?

可以看着屏幕自己练一练,喜欢加动作的小朋友可以加上动作来读。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7.小树看见爷爷和丁丁这么快乐,它会想些什么呀?

(指名说)这个夏天爷爷很快乐,小树也很快乐,让我们也快快乐乐地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吧(齐读)。

8.你们读得真好听,现在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你们愿意帮我实现吗?

我想听你们美美地读一读整篇课文。

(全班齐读。

9.读了爷爷和小树的故事,你是喜欢爷爷呢,还是喜欢小树,或者你既喜欢爷爷又喜欢小树?

为什么呀?

(冬天爷爷给小树付出了爱,到了夏天小树回报给了爷爷爱,他们互相帮助,在院子里快乐的生活。

三、课间操。

《我家门前一棵树》

四、拓展延伸

1.小院子里的故事还很多很多,瞧,这又是什么季节呀?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那看这幅图,你想说什么呀!

(和你的同桌说说)指名说。

2.讲完了春天的故事,那秋天的小树又怎么样了呢?

这个故事就留给你们回去讲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

(出示秋天图。

五、复习巩固

看到你们学得这么好,老师有一份礼物要送给你们,瞧,他们来了。

谁会读这些词语,请你来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卡片读课外一些词。

六、写字指导

1.今天我们还要学写四个生字,它们是(出示四个生字)你仔细看一看,觉得哪个生字最难写呢?

(随机教学。

2.你有什么想提醒小朋友要注意的?

师范写。

3.学生练习写。

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

基本定义与运算定律

(一)数与数字的区别:

数字(也就是数码),是用来记数的符号,通常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0~9这十个数字。

其他还有中国小写数字,大写数字,罗马数字等等。

数是由数字和数位组成。

(1).0的意义:

0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作为某些数量的界限。

如温度等。

0是一个完全有确定意义的数。

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

0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

是任何自然数(0除外)的倍数。

0不能作除数。

(2).自然数: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叫做自然数。

简单说就是大于等于零的整数。

(3).整数:

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都是自然数。

(4).小数:

小数是特殊形式的分数,所有分数都可以表示成小数,小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

但是不能说小数就是分数。

(5).混小数(带小数):

小数的整数部分不为零的小数叫混小数,也叫带小数。

(6).纯小数:

小数的整数部分为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7).有限小数:

小数的小数部分只有有限个数字的小数(不全为零)叫做有限小数。

(8).无限小数:

小数的小数部分有无数个数字(不包含全为零)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

例如,圆周率π也是无限小数。

(9).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如:

0.333……,1.2470470470……都是循环小数。

(10).纯循环小数:

循环节从十分位就开始的循环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

(11).混循环小数:

与纯循环小数有唯一的区别,不是从十分位开始循环的循环小数,叫混循环小数。

(12).无限不循环小数:

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二)分数: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1).真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2).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3).带分数:

一个整数(零除外)和一个真分数组合在一起的数,叫做带分数。

带分数也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相互之间可以互化。

(三)十进制:

十进制计数法是世界各国常用的一种记数方法。

特点是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10个较低的单位等于1个相邻的较高单位。

常说“满十进一”,这种以“十”为基数的进位制,叫做十进制。

(1).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其中两个数都叫“加数”,结果叫“和”。

(2).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其中“和”叫“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

(3).乘法:

求n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其中相同的这个数及n个这样的数都叫“因数”,结果叫“积”。

(4).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其中“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来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

(5).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

(6).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二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二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其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a+(b+c)

(7).减法性质:

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差不变。

a-b=(a+c)-(b+c)ab=(a-c)-(b-c)

在减法中,被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减数不变,差随着增加或者减少多少。

反之,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被减数不变,差随着减少或者增加多少。

在减法中,被减数减去若干个减数,可以把这些减数先加,差不变。

a–b-c=a-(b+c)

(8).乘法的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a×b=b×a

(9).乘法的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b×c=a×(b×c)

(10).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c=a×c+b×c

(a-b)×c=a×c-b×c

(11).乘法的其他运算性质:

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必须把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其积不变。

a×b=(a×c)×(b÷c)

除法的运算性质:

商不变性质,两个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一个数(0除外),商的大小不变。

a÷b=(a×c)÷(b×c)a÷b=(a÷c)÷(b÷c)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

a÷b÷c=a÷(b×c)

(12).乘法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

例如:

27×13,表示求13个27的和是多少?

也可以表示求27的13倍是多少?

求一个数的若干倍是多少?

例如:

27×0.3或者的意义:

求27的十分之三是多少?

(13).除法的意义:

一个数里有几个除数。

简称“包含除法”。

例如,24÷3表示24里面包含有几个3。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

例如:

24÷3,表示24是3的多少倍?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是多少?

简称“等分除法”。

例如:

24÷3,表示把24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例如:

表示:

已知一个数的三分之一是24,求这个数。

(四)整除与除尽

(1).整除:

甲数除以乙数(甲、乙为自然数),商是整数,余数为零。

就说甲数能被乙数整除。

(2).除尽:

甲数除以乙数(乙数不为零),商是有限数。

就说甲数能被乙数除尽。

整除可以说是除尽,但除尽就不能说一定叫整除。

例如:

1÷5=0.2,叫除尽,但不叫整除。

因为商是小数。

又如:

10÷3=3……1,既不叫整除,(因为余数不为零)也不叫除尽。

约数和倍数:

当甲数能被乙数整除时,就说甲数是乙数的倍数,乙数是甲数的约数。

这两个概念都是相对而存在。

一个自然数,不存在是否倍数与约数。

例如:

“3是约数”,就是一个错误说法。

只能是对3、6、9、……等数而言,是其中某个数的约数。

附送:

2019-2020年一年级上册5-15《太阳的话》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开了一次公开课,选择了艾青的抒情散文诗《太阳的话》。

本首诗歌是一首抒情散文诗,诗歌采用拟人手法,赋予太阳人的语言与思想,展示了太阳渴望走进小屋,召唤人们敞开心扉迎接光明的急切心情。

诗歌内涵深刻,因此我在教学时主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自主学习。

教学完之后,我有以下感受:

一、注重诗歌写作背景的认识,引学生入情入境。

这首诗歌是诗人在延安写的第一首诗歌,当时艾青正投身到拯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中,面对闭塞、陈旧、落后的社会现状,艾青写了这首诗歌,表达了光明一定战胜黑暗的理想。

随着学生对写作背景的认识,明白了艾青是一个追求光明的诗人,对诗歌的情感内涵也有了初步的理解。

二、以朗读,背诵作为学习诗歌的主要手段。

诗歌的内容理解有时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

因此,读就成为最好的体会交流方式。

在课上,我请学生采用多种方式用心的去读,去品,去悟。

师生在共同朗读中感受语言的美,读中品味诗歌的情,读中加深理解,体会诗歌丰富的内涵。

三、我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想象力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反复读诗,同学之间交流讨论,老师只作适当点拨。

对于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知道大概就可以了,我把重点放在了对太阳这一诗歌形象的感受上。

我引导学生思考:

太阳急切地想进到我们的房间来,她是想给我们带来些什么呢?

花束、香气、亮光、温暖和露水,这些礼物让你们觉得心里充满了什么情绪呢?

通过这样的层层引导,让学生理解太阳带来的是光明,是温暖,是幸福和快乐。

三、仿写。

语文学习要以听说读写为主。

因此,我在教学时注重挖掘诗歌的读写训练点,对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当学习到“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芬芳,我带着亮光和温暖,快乐地向你走来”时,我让学生想象“金黄的花束”、“林间的芬芳”是怎样的。

接着我让学生思考“太阳还会带着什么向我们走来?

”,请用“我带着(),我带着(),我带着(),我带着()。

快(),快(),快(),让()。

”的句式练习写一写句子,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到太阳带给我们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并学习写作。

学生在课堂中完成的作品,虽然稚嫩,但是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我带着春天的红花,我带着夏天的绿树,我带着秋天的黄叶,我带着冬天的白雪。

快睁眼,快睁眼,快睁开你大大的双眼,让你的眼看见彩色的未来。

四、课外延伸,在学习完课文之后,请同学朗读艾青的另一首诗歌《向太阳》的节选,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太阳这一光明的象征。

回顾整个课堂,我觉得自己的这节课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是在朗读中对学生的启发还可以再充分一些,在说话练习中还可以多给学生一些交流的机会,这样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能力就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其次要充分地让学生质疑问难。

我在这节课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避免学生提出问题,影响教学速度,于是或多或少剥夺了学生质疑问难的权利。

其实,一些学生有不懂的地方,或他们迫切想了解的问题,就得给他们这样一个时间和空间去提出、去探索、去解决,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只要经过这样一阶段慢慢地培养,学生就能成为一个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