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3套汇总★上海市2020年高考化学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648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卷3套汇总★上海市2020年高考化学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试卷3套汇总★上海市2020年高考化学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试卷3套汇总★上海市2020年高考化学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试卷3套汇总★上海市2020年高考化学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试卷3套汇总★上海市2020年高考化学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试卷3套汇总★上海市2020年高考化学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试卷3套汇总★上海市2020年高考化学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试卷3套汇总★上海市2020年高考化学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试卷3套汇总★上海市2020年高考化学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试卷3套汇总★上海市2020年高考化学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试卷3套汇总★上海市2020年高考化学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试卷3套汇总★上海市2020年高考化学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试卷3套汇总★上海市2020年高考化学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试卷3套汇总★上海市2020年高考化学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试卷3套汇总★上海市2020年高考化学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试卷3套汇总★上海市2020年高考化学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试卷3套汇总★上海市2020年高考化学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试卷3套汇总★上海市2020年高考化学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试卷3套汇总★上海市2020年高考化学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试卷3套汇总★上海市2020年高考化学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卷3套汇总★上海市2020年高考化学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

《★试卷3套汇总★上海市2020年高考化学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卷3套汇总★上海市2020年高考化学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试卷3套汇总★上海市2020年高考化学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BH4中H元素显+1价

B.操作③所进行的分离操作是蒸馏

C.反应①为NaBO2+SiO2+4Na+2H2═NaBH4+2Na2SiO3

D.实验室中取用少量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镊子、滤纸、玻璃片和小刀

6.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n(Cl﹣)=n(CH3COO﹣)=0.01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醋酸溶液的pH大于盐酸

B.醋酸溶液的pH小于盐酸

C.与NaOH完全中和时,醋酸消耗的NaOH多于盐酸

D.分别用水稀释相同倍数后,所得溶液中:

n(Cl﹣)=n(CH3COO﹣)

7.线型PAA()具有高吸水性,网状PAA在抗压性、吸水性等方面优于线型PAA。

网状PAA的制备方法是:

将丙烯酸用NaOH中和,加入少量交联剂a,再引发聚合。

其部分结构片段如图所示,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线型PAA的单体不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B.形成网状结构的过程发生了加聚反应

C.交联剂a的结构简式是

D.PAA的高吸水性与—COONa有关

8.下列关于实验室模拟侯德榜制碱法的操作正确的是()

A.将CO2和NH3的混合气体同时通入饱和食盐水中

B.将析出的NaHCO3固体过滤后灼烧得到纯碱

C.在析出NaHCO3的母液中加入消石灰以循环利用NH3

D.在析出NaHCO3的母液中通入NH3,加入氯化钠粉末,析出Na2CO3固体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稳定性:

HBr<

HI<

Hat

B.酸性:

H3PO4<

H2SO4<

HClO4

C.原子半径:

Sn>

As>

S

D.表中,元素Pb的金属性最强

10.对某溶液中部分离子的定性检测流程如图所示。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l-、SO42-、S2-等阴离子

B.步骤①所加试剂可以是浓KOH溶液

C.可以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无色气体

D.步骤②的反应为Al3++3HCO3-=A1(OH)3↓+CO2↑

11.对于工业合成氨反应N2+3H2⇌2NH3+Q(Q>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3体积和足量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向合成氨的方向进行

D.及时使氨液化、分离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和的利用率

12.X、Y、Z、W、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X、Y、Z、W是短周期元素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M>W>Z>Y>X

B.X、Z两元素能形成原子个数比(X:

Z)为3:

1和4:

2的化合物

C.化合物YW2、ZW2都是酸性氧化物

D.用M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电解NaHCO3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在阴极区会出现白色沉淀

13.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A.验证氨气的溶解性 B.分离提纯碘 C.检验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D.制取二氧化硫

14.某兴趣小组计划用Al、稀H2SO4、NaOH溶液制备1molAl(OH)3。

设计如下三种方案:

方案Ⅰ:

向Al中加入NaOH溶液,至Al刚好完全溶解,得溶液①。

向溶液①中加硫酸至刚好沉淀完。

过滤、洗涤、干燥。

方案Ⅱ:

向Al中加入硫酸,至Al刚好完全溶解,得溶液②。

向溶液②中加NaOH溶液至刚好沉淀完。

方案Ⅲ:

将Al按一定比例分为两份,按前两方案先制备溶液①和溶液②。

然后将两溶液混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种方案转移电子数一样多

B.方案Ⅲ所用硫酸的量最少

C.方案Ⅲ比前两个方案更易控制酸碱的加入量

D.采用方案Ⅲ时,用于制备溶液①的Al占总量的0.25

15.X、Y、Z、Q、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半径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Q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Q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Z2-相同。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

B.五种元素中Q的金属性最强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化合物M{[(CH3COO)2Cr]2·

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376}不溶于冷水,是常用的氧气吸收剂。

实验室中以锌粒、三氯化铬溶液、醋酸钠溶液和盐酸为主要原料制备该化合物,其装置如图所示,且仪器2中预先加入锌粒。

已知二价铬不稳定,极易被氧气氧化,不与锌反应。

制备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反应如下:

Zn(s)+2HCl(aq)===ZnCl2(aq)+H2(g)2CrCl3(aq)+Zn(s)===2CrCl2(aq)+ZnCl2(aq)

2Cr2+(aq)+4CH3COO-(aq)+2H2O(l)===[Cr(CH3COO)2]2•2H2O(s)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1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往仪器2中加盐酸和三氯化铬溶液的顺序最好是__________(填序号);

目的是_______。

A.盐酸和三氯化铬溶液同时加入

B.先加三氯化铬溶液,-段时间后再加盐酸

C.先加盐酸,-段时间后再加三氯化铬溶液

(3)为使生成的CrCl2溶液与醋酸钠溶液顺利混合,应关闭阀门__________(填“A”或“B”,下同),打开阀门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中锌粒要过量,其原因除了让产生的H2将CrCl2溶液压入装置3与醋酸钠溶液反应外,另-个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EPR橡胶()和PC塑料()的合成路线如下:

(1)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C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字母)_________。

A.反应Ⅲ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CH3OH在合成PC塑料的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

C.1molE与足量金属Na反应,最多可生成22.4LH2

D.反应Ⅱ为取代反应

(4)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5)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6)写出满足下列条件F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

①含有羟基,

②不能使三氯化铁溶液显色,

③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

2:

1;

(7)已知:

,以D和乙酸为起始原料合成无机试剂任选,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反应试剂和条件)_______。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VA族元素氮、磷、砷(As)、锑(Sb)、铋(Bi)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科研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

(1)铋合金可用于自动喷水器的安全塞,一旦发生火灾时,安全塞会“自动”熔化,喷出水来灭火。

铋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第三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大于磷的元素有_______(填元素符号)。

(3)Pt(NH3)2C12具有如图所示的两种平面四边形结构(一种有抗癌作用),其中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是_______(填“顺式”或“反式”)。

(4)氨硼烷(BH3▪NH3)是一种储氢材料,与乙烷互为等电子体,熔点为104℃。

氨硼烷晶体中各种微粒间的作用力涉及________(填标号)。

A.范德华力B.离子键C.配位键D.金属键

(5)偏亚砷酸钠(NaAsO2)是一种灭生性除草剂,可杀死各种草本植物,其阴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

(6)化肥厂生产的(NH4)2SO4中往往含有少量极易被植物根系吸收的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N4H44+,其结构式为_______,其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7)镧、铁、锑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固体能实现热电效应。

该固体晶胞结构如图l所示,晶胞参数为anm,Fe原子填在6个Sb原子形成的正八面体空隙中,晶胞6个表面的结构都如图2所示。

①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例如图l中原子甲的坐标为(0,0,0),原子乙的坐标为(,,0),则原子丙的坐标为________。

②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固体的密度ρ=__g·

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19.(6分)I.工业上可由氢气、氮气合成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

盐酸和氨水是实验室常见的电解质溶液。

一定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N2(g)和H2(g),发生反应:

N2(g)+3H2(g)2NH3(g)+Q(Q>

0),NH3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1)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

(2)该温度下,反应N2(g)+3H2(g)2NH3(g)+Q(Q>

0)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

其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25

125

225

平衡常数K

106

K1

K2

试判断K1________K2(填写“>

”“=”或“<

”)。

(3)下列能说明合成氨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字母)(反应是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

a.3v(N2)=v(H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25℃时,测得容器中c(NH3)=0.2mol·

L-1,c(H2)=c(N2)=0.01mol·

L-1

II.常温下,某同学将盐酸与氨水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氨水浓度/mol·

盐酸浓度/mol·

混合溶液pH

0.2

0.2

pH=x

c

pH=7

请回答:

(4)①中所得混合溶液,pH_______7(填“>

”“<

”或“=”)。

②中c___0.2(填“>

”或“=”),所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

(5)请你再设计一个能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的方案。

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对于气体来说,粒子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粒子的直径、粒子的质量,同温同压下气体粒子间的距离相等,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由V=nVm知,气体的体积取决于气体的物质的量,故答案为D。

2.C

【分析】

分析题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变化曲线图可知,a~c段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逐渐增大,说明这个过程中促进了水的电离,在c~d段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说明此过程中水的电离被抑制。

在c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NaCl和NaClO。

据此进行判断。

A.NaOH溶液的pH=13,则c(NaOH)=0.1mol·

L-1,新制氯水的浓度不确定,m不一定等于20,A项错误;

B.由题给信息可知,a点时还未加入NaOH,此时溶液呈酸性,c点中水电离程度最大,此时所得溶液溶质是NaCl和NaClO,溶液呈碱性,故b点溶液呈中性,c~d段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说明随着NaOH的继续加入,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故d点溶液应呈碱性,B项错误;

C.a~c点发生反应为Cl2+2NaOH=NaCl+NaClO+H2O,c(Cl-)=c(HClO)+c(ClO-),由物料守恒知,c(Na+)=c(Cl-)+c(HClO)+c(ClO-),故c(Na+)=2c(ClO-)+2c(HClO),C项正确;

D.由电离常数知,电离质子能力:

H2CO3>HClO>HCO3-,故H2O+ClO-+CO2=HCO3-+HClO,D项错误;

答案选C。

3.C

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可得到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过滤得沉淀物为碳酸氢钠,经洗涤、干燥得碳酸氢钠固体,滤液中主要溶质为氯化铵,再加入氯化钠和通入氨气,将溶液降温结晶可得氯化铵晶体。

A、氯化钠、水、氨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氯化铵,反应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由于氨气在水中溶解度较大,所以先通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故A错误;

B、氨气是污染性气体不能排放到空气中,碱石灰不能吸收氨气,装置②的干燥管中可盛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作用是吸收多余的NH3,故B错误;

C、通入氨气的作用是增大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纯度,故C正确;

D、用装置④加热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可实现步骤Ⅱ的转化,但生成的二氧化碳未被收集循环使用,烧杯加热未垫石棉网,故D错误;

故答案为:

C。

【点睛】

“侯氏制碱法”试验中,需先通入氨气,其原因是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先通入氨气所形成的溶液中氨的浓度较大,方便后续的反应进行;

“侯氏制碱法”所得到的产品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经过加热会生成碳酸钠。

4.C

A.二氧化碳属于共价化合物,碳原子和与两个氧原子之间各有两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表示正确,故A正确;

B.乙酸的分子式为CH3COOH,黑色实心球表示碳原子,灰色中等大小的球表示氧原子,灰色小球表示氢原子,故B正确;

C.根据能量变化关系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C错误;

D.反应中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或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反应为放热反应;

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或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反应为吸热反应。

5.A

A.NaBH4中Na元素显+1价、B元素显+3价、H元素显-1价,A错误;

B.异丙胺沸点为33℃,将滤液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异丙胺和固体NaBH4,所以操作③所进行的分离操作是蒸馏,B正确;

C.反应①为NaBO2+SiO2+4Na+2H2═NaBH4+2Na2SiO3,H2作氧化剂,Na作还原剂,C正确;

D.钠硬度小,且保存在煤油里,取用少量钠需要用镊子取出,滤纸吸干煤油,用小刀在玻璃片上切割,D正确;

故答案选A。

6.C

A.根据电荷守恒,当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中n(Cl﹣)=n(CH3COO﹣),氢离子浓度相同,溶液pH相同,故A错误;

B.根据电荷守恒,当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中n(Cl﹣)=n(CH3COO﹣),氢离子浓度相同,溶液pH相同,故B错误;

C.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当n(Cl﹣)=n(CH3COO﹣)时,n(CH3COOH)远远大于n(HCl),与NaOH完全中和时,醋酸消耗的NaOH多于盐酸,故C正确;

D.加水稀释时,醋酸电离平衡正向移动,醋酸溶液中醋酸根离子物质的量增大,而盐酸溶液中氯离子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分别用水稀释相同倍数后,所得溶液中:

n(Cl﹣)<

n(CH3COO﹣),故D错误;

选C。

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根据电荷守恒判断两种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等是解本题关键,再结合弱电解质电离特点来分析解答。

7.C

A.线型PAA的单体为CH2=CHCOONa,单体不存在顺反异构现象,故A正确;

B. 

CH2=CHCOONa中的碳碳双键发生的加成聚合反应,形成网状结构,过程发生了加聚反应,故B正确;

C.分析结构可知交联剂a的结构简式是,故C错误;

D.线型PAA()具有高吸水性,和−COONa易溶于水有关,故D正确;

故选:

8.B

A.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依据侯德榜制碱的原理:

向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析出碳酸氢钠,加热反应制备,则应该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的氨气,再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故A错误;

B.NaHCO3固体加热会分解成纯碱Na2CO3,故B正确;

C.侯德榜制碱法中,在析出NaHCO3的母液中加入生石灰(CaO),可以循环利用NH3,故C错误;

D.析出NaHCO3的母液中主要含NH4Cl,氯化钠粉末溶解度较大,有利于增加Cl-含量;

通入氨气,增加NH4+量,有利于NH4Cl析出,故D错误;

正确答案是B。

本题考查了侯德榜制碱的工作原理和流程分析,明确碳酸钠、碳酸氢钠、氨气、二氧化碳的性质,掌握工艺流程和反应原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9.A

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降低,则非金属性:

Br>I>At,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则稳定性:

HAt<HI<HBr,故A错误;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之间增强,则非金属性:

Cl>S>P,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酸性:

HClO4,故B正确;

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

Si>S;

Ge>As。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Sn>

Ge>

Si。

则原子半径:

S,故C正确;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故表中元素Pb的金属性最强,故D正确;

答案选A。

注意元素周期表中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规律:

(1)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降低,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10.B

溶液中加入物质后产生红褐色沉淀同时产生气体,所以加入的物质是碱,铵根离子和碱反应得到氨气,Fe3+和碱反应生成Fe(OH)3沉淀,溶液X是偏铝酸盐的溶液,偏铝酸根和碳酸氢根之间反应可以得到氢氧化铝沉淀。

A.因溶液中存在Fe3+离子,故一定不存在S2-离子,A错误;

B.根据上述分析,步骤①所加试剂可以是弄KOH溶液或是其他强碱溶液,B正确;

C.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无色气体是氨气,会变蓝,C错误;

D.步骤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AlO2-+HCO3-=Al(OH)3↓+CO32-,D错误;

故选B。

11.D

A.合成氨为可逆反应,则3体积H2和足量N2反应,氢气不能完全转化,生成氨气小于2体积,选项A错误;

B.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选项B错误;

C.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室温比500℃左右更有利于向合成氨的方向进行,选项C错误;

D.及时使氨液化、分离,可使平衡正向移动,则提高N2和H2的利用率,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为高频考点,把握温度、浓度、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A为解答的易错点,合成氨为可逆反应。

12.B

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应为H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应为C元素;

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则Z为N元素、W为O元素;

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应为Al元素。

A.H原子半径最小,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Al>C>N>O>H,即M>Y>Z>W>X,故A错误;

B.N、H两元素能形成NH3、N2H4,故B正确;

C.化合物CO2是酸性氧化物,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不是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

D.用Al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电解NaHCO3溶液,阴极生成氢气,不会生成沉淀,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

13.A

A、NH3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压强减小,水溶液呈碱性,遇酚酞变红,形成红色喷泉,故A正确;

B、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碘,应用蒸馏装置,故B错误;

C、SO2和CO2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故C错误;

D、铜与浓硫酸反应要加热,故D错误;

故选A。

14.D

发生反应为2Al+2NaOH+2H2O=2NaA1O2+3H2↑,2NaAlO2+H2SO4+2H2O==2Al(OH)3↓+Na2SO4;

则2Al—2NaOH—H2SO4—2Al(OH)3;

发生反应为2Al+3H2SO4=Al2(SO4)3+3H2↑,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

则2Al—6NaOH—3H2SO4—2Al(OH)3;

2Al+2NaOH+2H2O=2NaA1O2+3H2↑,2Al+3H2SO4=Al2(SO4)3+3H2↑,Al2(SO4)3+6NaAlO2+12H2O==8Al(OH)3↓+3Na2SO4,则2Al—1.5Na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