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6697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浙江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浙江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浙江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浙江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浙江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浙江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浙江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浙江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docx

《浙江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docx

浙江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附:

《浙江省“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实施方案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01年8月

目录

⒈项目实施的意义1

⒉项目实施的指导思想2

⒊项目实施的目标2

⒋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3

4.1关键、共性技术攻关3

4.1.1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4

4.1.2企业管理信息化关键、共性技术攻关4

4.1.3面向大批量定制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4

4.1.4流程工业信息化技术攻关5

4.2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的示范5

4.3关键、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6

4.4培育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支撑服务体系7

4.5继续推广应用CAD/CIMS技术7

⒌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工程组织和运作方式7

5.1技术路线7

5.2工程组织8

5.3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的组织架构及运作方式9

5.4推广应用的组织架构及运作方式10

⒍项目的可行性分析11

⒎项目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13

7.1社会效益13

7.2经济效益14

⒏年度计划安排14

⒈项目实施的意义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综合实力的体现。

历史证明,一个没有强大制造能力的国家,永远不可能成为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强国。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我国传统制造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迎接挑战,我国的制造业必须按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针,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与提升传统制造业,才能实现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00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30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序已由1978年的第12位上升到目前的第4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达到13400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将近1倍左右。

在浙江省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加工制造业是各国民经济产业部门中贡献最大的产业部门。

据统计,2000年浙江省28个加工制造业所完成的产值达到5899亿元。

所以,在“十五”期间,组织实施好浙江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不仅对提高制造业本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有极大的作用,而且对进一步推进我省高新技术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相结合的进程,促进全省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实现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同时,通过突出重点、上下联动、加强综合集成、加大公开招标力度,组织实施浙江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对建立以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发展研究、科技攻关、科技产业化、创新条件与环境建设等为主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计划体系,解决当前科技项目经费安排中存在的低、小、散和重复等问题有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⒉项目实施的指导思想

以国家组织实施“十五”高技术发展计划(863)与重大攻关计划为契机,以我省“九五”CAD应用工程和CIMS应用示范工程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充分发挥我省体制与机制改革的先发优势、区域经济特征明显的优势和中小企业众多的优势,通过各级政府的组织和推动,对制造业信息化中若干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进行攻关与示范,并以示范带动推广,达到加快我省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步伐的目的。

⒊项目实施的目标

从浙江省制造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本项目选择信息技术中4项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组织攻关,并在16家左右制造业龙头企业中实施相应的应用示范;通过示范和政府推动,在200家企业中推广应用上述关键、共性技术;在组织攻关示范和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开发出3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并扶持和培育10家制造业信息化的技术支撑服务机构。

同时,结合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继续在20家企业中推广应用CIMS,在500家企业中推广应用CAD技术。

⒋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

4.1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图1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的内容

从当前我省制造业改造和提升中急需解决的、且具有一定普遍性的信息技术中,选择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共性技术、企业管理信息化关键共性技术、面向大批量定制的关键共性技术、流程工业信息化技术等4项技术进行攻关(图1)。

4.1.1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针对我省制造业发展的需要,对网络环境下的产品协同开发、信息集成、设计流程管理和资源共享等技术进行研究,研制基于Web的支持产品创新设计的CAx/PDM集成化软件系统,为制造业产品创新设计提供一个集成的信息化平台,并最终形成具有自主版权的应用软件。

本项攻关选择在2家企业中进行,并为较大规模的应用推广起到示范作用。

4.1.2企业管理信息化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开发基于因特网、面向中小企业、低运行成本的生产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CRM系统和现代物流管理系统等。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ASP的服务器使用这些系统,或者将上述系统下载到本企业的计算机上运行。

本项攻关选择在5家企业中进行,并为较大规模的应用推广起到示范作用。

4.1.3面向大批量定制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研究和开发面向大批量定制(MassCustomization)的产品设计技术和工具、支持大批量定制的管理技术和工具以及可重构制造系统等大批量定制的关键、共性技术。

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使企业能以大批量的效益生产出用户需要的个性化产品。

本项攻关选择在4家企业中进行,并为较大规模的应用推广起到示范作用。

4.1.4流程工业信息化技术攻关

针对流程工业的复杂性和特殊要求,重点开展多变量模型预测控制技术与软件、预测函数快速跟踪控制技术与软件、油品调和先进控制技术与软件、数据校正技术与软件以及流程工业数据挖掘技术与软件的研究和开发,使我省流程工业企业实现高质、低耗、绿色、高效生产,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进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本项攻关选择在5家企业中进行,并为较大规模的应用推广起到示范作用。

4.2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的示范

本项目拟在我省机械制造业、电器制造业、轻纺制造业、五金制造业、服装制造业和流程工业等区域经济(或行业)龙头企业中,选择16家作为与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密切相结合的示范企业。

 

4.3关键、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

重点在上述攻关示范企业所在的行业或地区,通过攻关示范工程在该行业或区域经济中所形成的一定示范面,依靠当地政府的推动,使关键、共性技术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应用,达到促进行业和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目的。

在行业或区域制造业中推广面达到200家企业左右。

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应用示范和推广应用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应用示范工程和推广应用的关系

4.4培育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支撑服务体系

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支撑服务体系的建设是确保全面实现我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目标的重要举措。

在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的基础上,开发出3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围绕各行业或区域推广应用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在“九五”已形成一批信息系统集成公司和自动化工程公司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壮大10家信息技术服务公司和自动化工程公司,初步形成我省制造业信息化的技术支撑服务体系。

4.5继续推广应用CAD/CIMS技术

通过政府对信息技术服务公司适当补助,信息技术服务公司以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在“十五”期间,再在20家企业中推广应用CIMS,在500家企业中推广应用CAD技术,进一步深化CAD/CIMS技术在我省企业的应用。

⒌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工程组织和运作方式

5.1技术路线

(1)坚持有限目标。

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突破我省制造业改造和提升中急需解决的若干关键共性技术。

(2)坚持应用驱动。

通过应用示范工程驱动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工作上要由点到面,先攻关示范,再面上推广。

(3)协调好与国家“十五”计划的关系。

如与“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工程”、国家“十五”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等的关系,以创造更大的合力。

(4)继承和利用“九五”期间我省CAD/CIMS的研究成果和推广应用成果(技术、组织和人才)。

(5)尽量采用国内外已有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鼓励创新,突破关键技术。

开发具有自主版权的软件产品,带动高技术产业化发展。

5.2工程组织

(1)整个《浙江省“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列入浙江省“十五”重大科技专项,由省科技厅领导和组织整个工程的实施。

具体负责项目总体方案、总体目标以及总体实施计划的审定,负责项目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课题组的最终审定,负责示范企业的最终审定,负责项目经费使用计划的最终审定,并负责项目实施的监督,协调和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2)由省科技厅聘请建立《浙江省“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专家组,负责项目总体方案和实施计划的制订,项目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课题的组织,攻关课题组和应用示范企业的遴选,项目经费使用计划的制订,并负责对攻关课题和示范工程实施的指导、中期检查和验收。

(3)采用监理制,由科技厅监察部门牵头,对项目执行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4)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一般由行业(或区域)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示范企业和技术依托单位联合组成攻关课题组,在专家组责任专家的指导下,实施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与应用示范。

(5)推广应用工作由各市和市以下政府及其科技行政部门以及区域或行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负责,省科技厅和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专家组负责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

5.3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的组织架构及运作方式

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的组织架构如图3所示。

运作方式:

通过招投标选择项目攻关课题组,整个工程采用“政府决策、专家组运作、课题组实施、责任专家指导、攻关与示范相结合”的运作方式,确保所有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课题的顺利实施。

图3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的组织架构

5.4推广应用的组织架构及运作方式

推广应用的组织架构及运作方式如图4所示。

运作方式:

采用“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科技服务机构作用”的运作方式。

推广应用工作由各市和市以下政府及其科技行政部门以及区域或行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负责,省科技厅和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专家组负责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

图4推广应用的组织架构及运作方式

⒍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1)我省企业的灵活机制以及对信息技术的迫切需求,是成功实施本项目的前提

我省制造业中的广大中小企业机制灵活、富有活力。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广大中小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十分迫切。

这样,不仅为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带来了机制和体制上的保证,同时,也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2)本项目与提升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为获得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浙江省的加工制造业带有明显的区域特色经济的特点。

而这些区域特色经济又往往是当地国民经济的支柱,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本项目的攻关示范和推广应用都与当地制造业的区域经济密切结合,这就为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获得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打下了基础,也为在区域经济中迅速推广信息化技术带来了便利。

(3)我省已具有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的良好技术基础

“九五”期间,浙江省被国家科委同时列为全国首批CAD应用工程重点示范省和全国首批推广应用CIMS示范省。

通过5年的组织实施,不仅使CAD和CIMS技术在全省一大批示范行业和示范企业中得到成功推广,而且,还使浙江省在CAD/CIMS技术的研究、开发、产业化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具体表现为:

●突破了一批CAD/CIMS的关键技术。

如三维特征建模技术、并行工程、CIMS集成技术、PDM技术和ERP技术等。

●形成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CIMS单元产品。

如二维参数化CAD系统GS-ZDDS、轻纺CAD/CAM系统,服装CAD系统、基于特征的三维参数化CAD系统、产品数据管理系统GS-PDM、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管理系统GS-CAPP、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企业资源规划管理系统等。

●形成了一批产业化的系统集成公司。

如浙江大天电子信息系统工程公司、浙江中天信息技术公司、浙江大学中控技术公司、杭州爱科软件公司和绍兴金昌轻纺技术服务中心等,其中浙江大天电子信息系统工程公司和浙江中天信息技术公司分别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CIMS技术集成与咨询服务公司和CIMS技术咨询服务公司。

建立了国家863/CIMS技术培训中心,培育了CAD/CIMS软件产业,现已初具规模。

●培养了一支熟悉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技术的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队伍。

因此,“十五”期间,以已有的CAD/CIMS工作成果为起点,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可以在较高的水平上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浙江省制造业再上一个台阶。

⒎项目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

7.1社会效益

(1)提高一批制造业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同时也可提升一批以制造业为主的区域支柱产业的技术水平。

(2)促进我省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

(3)培养一批从事高技术创新服务的机构和队伍。

7.2经济效益

(1)提高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使示范企业的新产品贡献率达到30%。

(2)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使示范企业的产品开发周期和产品生产周期平均缩短30%。

(3)提高示范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

项目完成后,示范企业及推广应用企业新增年产值120亿元。

(4)扶持10家产业化的软件开发、信息集成或自动化工程公司。

其中3家公司的年技工贸总收入争取达到亿元以上,其余的达到2000万元以上。

⒏年度计划安排

(1)项目起止时间

本项目的起止时间为:

2001年8月~2005年12月。

(2)分年度计划的安排

参见附表。

附表:

《浙江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计划进度安排表

进度

内容

2001年8月

2001年9月

2001年10月~2002年6月

2001年底前

2003年6月~2003年12月

2003年9月~2004年6月

2005年6月~2005年12月

组建项目专家组,着手启动项目

选择第一个攻关课题及示范企业,确定联合攻关课题组、并启动攻关课题。

选择第二至第四个攻关课题及示范企业,确定的联合攻关课题组,并启动攻关课题。

选择一批信息系统集成公司,签订分年度推广应用CAD/CIMS技术各500家和20家的任务。

启动第一至第四个关键、共性攻关技术的推广应用。

逐个验收第一至第四个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课题及相应的示范工程。

对推广应用关键、共性技术的行业和区域进行验收和总结。

分年度验收CAD/CIMS技术的推广应用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