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6925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结题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结题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题报告.docx

《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题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结题报告.docx

结题报告

 

有效地运用课堂评价机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结题报告

 

莘县第二中学周现朝

日期:

2013、5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校自2008年开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希望寻求一条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新路子。

经过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决定以课堂展示为突破,把评价机制引入课堂。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就需要对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模式进行深入探究探索,制定具体的操作方案,总结出可操作的、适合各学科的课堂评价模式。

当前,对应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初中知识掌握不牢、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

走入高中之后,由于高中知识难度大、知识跳跃性强、内容多。

导致学生学习跟不上、学习兴趣不足、学习内驱力小,混日子的情况严重。

怎样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言语,行为等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内驱力,是摆在我们普通中学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为此,我们对课堂中如何调动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希望总结出可操作的、适合各学科的课堂评价机制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1、从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改革入手,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新型教学过程和模式。

2、通过教学评价机制模式的探究,为师生共同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3、使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4、以教法和过程性评价和课堂双向性评价为抓手,全面构建不同课型

研究内容:

1、课堂中教师的随机评价的表达方式。

2、课堂中教师的言语评价的常用方式。

3.高效课堂量化评价的功能。

4.如何更好地使用“量化评价”为主的激励性评价

5.如何体现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的新型师生关系。

6.方式、方法的探索:

不同学科,不同内容,方法不同,强调各学科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三、课题研究所遵循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学生学习的评价应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体现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正确导向,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知识。

因此,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基础和年龄特征出发,投其所好,使他们主动地得到发展。

3、可行性原则。

教学评价的目标要多元性,评价方法要多样性。

但它们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评价要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

在保证科学性、针对性、发展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简便易行。

4、差异性原则。

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发展上是存在差异的,要求没有差异就意味着不要求发展.我们要尊重这个差异,应该让评价成为学生自由发展创造足够的空间,实现不同的人在学习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5、激励性原则。

评价首先要对学生的作业或学习做出正面评定,肯定他们的学习成绩或进步,使学生的自尊和需要得到满足,从而唤起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古人云“数子之短,不如赞子一长”。

6、趣味性原则。

有效的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

四、课题研究的措施及方法

研究对象:

普通高中高一学生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参看文献,形成区别于文献的研究思路;

实践研究法:

通过行动研究,探索“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模式及不同环境下实施策略;调查研究法:

通过质量检测和问卷调查等方式验证研究效果。

研究措施:

1、设置五个课堂教学环节: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展示、质疑补充、教师点评,教师严格按照环节上课。

在课堂上,教师紧紧围绕“学习目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互相尊重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是情感交流、信息沟通的平等朋友的关系。

教师走近学生,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否、敢做,形成学生的自由民主的思想;并且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得,享受学习的快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引领者”的角色,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自我竞争、生生竞争、组组竞争,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不断拓展思维的广度及深度,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课堂要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即通过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给予关注和引导,在一定的目标指引下通过评价改进教学,不断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的过程性应具体体现在收集学生学习状况的数据和资料,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和判断,在一定的目标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分数,让学生根据这个分数来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感和成就感,从而促使和强化其学习的内驱力。

3、“课堂大比武”课堂小组评价体系的建立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机制由传统的以成绩为评价标准拓展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课题组建立“课堂大比武”课堂小组评价体系,其目的在于更好的、更公平的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欲望,起到其评价的真正作用:

激励学生奋发图强。

①分层组织教学评价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有很大的差异性,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等都有着一定的差异性。

而作为教师,应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结合学生的自身素质进行分层评价,将学生根据同组异质原则和班级人数合理分为六个小组,实施组长负责制,对各组的学习活动制订评价机制,保证各组不同层次学生有参与活动的机会,特别是要让低层次的学生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互相帮扶,共同提高。

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实现合作共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励学生参加学习的主动性,分层组织教学评价,要确保让每个阶段的学生在教学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体验成功的喜悦感,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实现评价体制的目标:

激励学生学习。

②使用“量化评价”为主的激励性评价课堂上应按照课堂量化评价表对各小组实施量化评价,根据《课堂量化评价的实施与表彰》办法对各组进行总结和表彰。

并在教室外面设置“文化长廊”产生“展示之星”、“帮扶功臣”、“进步标兵”、“周冠军团队”与“月冠军团队”,及时进行周总结和月总结,拓展评价内容,将学生的综合素质纳入到评价中去,让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相互约束,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摒弃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成绩评价标准,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想办法拓展评价内容,善于发现学生的“发光点”让每位学生都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其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以“量化评价”颁奖、竞争的方式激励学生,从而让学生更好的约束和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③生物、数学、化学课堂教学与综合素质结合评价新的国家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和带有明确指向性的评价理念:

“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

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传统的评价体系,只是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学生平时不学习,到考试的最后几天,奋发图强,死记硬背的现象,而这种记忆是短暂性的,其实践、运用能力相当差,出现了学生只为考试而学习,背诵的现象,失去了学生学习的本身意义:

学以致用。

因此,教师应改变这种不良的学生学习的态度,将课堂教学与综合素质相结合进行评价,将平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知识的实践运用情况等综合能力方面也纳入到评价体制中,注重学生平时学习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习方法的探究、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教学中体验知识的重要性,感悟知识的价值所在,从而正确的认识和学习知识。

4、构建“一五三”课堂模式学案。

导学案是学生“预习新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巩固训练”的载体,对学生进行课堂量化激励评价体系的建立,必须有配套的“体系模式学案。

”教师要严格按照《导学案的制作格式与要求》高质量地制作导学案,并遵循“三发两收”制度。

5、使用分组教学,根据“同组异质”原则和班级人数将每班学生合理地分为六个组,建立对各组学习活动的评价机制,保证各组不同层次学生有参与活动的机会,特别是让低层次的学生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并形成组长负责制,兵教兵,兵督兵,可试行生生课代表制度。

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6、构建小组和个人晋级评价模式。

在课堂上,教师从导学案、温故、学生展示、质疑补充等方面对各小组实施量化评价。

模仿我国陆海空三军军衔制,班级根据每周学生的表现对小组评出分数,实行从列兵到元帅的16级晋级制。

表现好的组每周可晋一级,表现不好的组则不能晋级。

平时学生上网打游戏就是为了升级,这个学习中“升级”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

学生对在学习中“升级”感到很新鲜,学习积极性非常地高,都要争着当将军、元帅。

从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2009年以来我校进行了进入了课改,我校部分教师积极参加了课改培训,并远赴杜郎口、昌乐二中进行学习,教育教学观念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提出并实施了量化评价,深受学生及家长的欢迎。

在此基础上,2007年我校正式申报了该项课题,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1、经过多次研究确立了课堂的操作模式流程及评价机制:

 

 

课堂大比武

组别项目

学案

温故

展示

质疑

总分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2、进行了二次问卷调查,确定了“一五三”课堂评价机制能取代普通课堂老师的随机评价。

在三次问卷的设立中教师、学生满意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3、教师在此课题的研究中撰写论文多篇,高一学案四本,总结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交流常用语”和“教师课堂常用教学用语”,理论学习材料一本,学生课堂展示录像课共4节次。

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在问卷调查中,学生认可度可以度占90%,教师认为可以推广的占85%。

六、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一)存在的问题

1、课题研究周期太短。

我们的课题主要是实证性的,实践的周期应该比较长,但三个学科(我们主要以生物、化学、数学为载体)的实验还比较难得到有效的结果,这就需要反复做多个重复实验,在实验中进行改进。

所以,二年的实验时间就显得太短了些。

2、在研究过程中,各学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有的学科在对学生活动的开展上还流于表面形式,只是一个雏形,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改善。

3、由于对学生的小组性的评价每一节课都要有要,时间长了教师感觉划分数有些机械,有些学生也对分数敏感度变差。

如何长时间的使学生对评价有积极的主动的回应,值得思考和研究。

(二)今后的设想

1、设置适当的晋级制度和奖励措施,并与评价挂起钩来,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和动力感。

2、以各年级班级为单位,加强任课教师对学生即时性评价的理。

3、3、建议对一些总结的课堂常用语言在学校新教师中推广。

4、把此项工作作为学校的特色工作来抓,继续深入地开展,使其做地更好,更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