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Ⅰ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7037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Ⅰ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国Ⅰ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国Ⅰ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国Ⅰ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国Ⅰ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全国Ⅰ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全国Ⅰ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全国Ⅰ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全国Ⅰ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全国Ⅰ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全国Ⅰ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全国Ⅰ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全国Ⅰ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全国Ⅰ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全国Ⅰ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Ⅰ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三.docx

《全国Ⅰ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Ⅰ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三.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Ⅰ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三.docx

全国Ⅰ版高考生物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三

2019名师猜题卷(三)

(时间:

35分钟 满分:

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生长素也能促进高等动物的生长

B.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C.卵清蛋白在煮沸时可被分解为氨基酸

D.磷脂是一切细胞器的组成成分

解析 植物生长素(IAA)是氨基酸的衍生物,能促进植物的生长,与促进动物生长的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蛋白质)不同;另外,植物生长素只能作用于植物体,而不能作用于动物体(缺乏相应的受体),A错误;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B正确;卵清蛋白经高温煮沸,会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破坏,但肽键不会断裂,C错误;中心体、核糖体无膜结构,不含磷脂,D错误。

答案 B

2.浙江大学教授项春生的研究团队,从女子经血中分离出宫血(经血)干细胞,在临床疾病的治疗中无需配型。

下列有关推测不成立的是(  )

A.宫血(经血)干细胞的自我复制与定向分化能力较强

B.与骨髓干细胞相比,宫血(经血)干细胞具有免疫原性低,异体移植无免疫排斥反应的特点

C.宫血(经血)干细胞在增殖过程中会出现四分体

D.捐赠者提供的“经血”中不能含有病原体

解析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

在一定条件下,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因此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

在医学界,干细胞被称之为“万用细胞”,“生命种子”,A正确;与骨髓干细胞相比,经血干细胞在临床应用时免疫排斥作用小甚至无排斥,有研究表明,该种细胞可能具有抑制免疫系统的效果,从而使其可以移植到其他人身上而无排斥反应,B正确;宫血(经血)干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的,在增殖过程中不会出现四分体,C错误;捐赠者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排除病毒类的病原体,包括乙肝、梅毒以及艾滋病等,D正确。

答案 C

3.如图1为适宜温度下小球藻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2表示将小球藻放在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容器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光照强度为8时叶绿体产生O2的最大速率为8

B.图1中光照强度为2时,小球藻细胞内叶绿体产生的O2全部被线粒体消耗

C.若图2实验中有两个小时处于黑暗中,则没有光照的时间段应是2~4h

D.图2实验过程中,4~6h的平均光照强度小于8~10h的平均光照强度

解析 图1中由于没有呼吸作用消耗O2的值,因此无法计算出光照强度为8时,叶绿体产生O2的最大速率,A错误;光照强度为2时,没有O2的释放,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全被线粒体消耗,B正确;图2实验中在没有光照的时间段,小球藻消耗O2,产生CO2,其中2~4hCO2的增加量最大,因此没有光照的时间段应是2~4h,C正确;图2实验过程中4~6h与8~10h都属于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但由于4~6h容器中CO2浓度高于8~10h,因此4~6h的平均光照强度小于8~10h,D正确。

答案 A

4.基因在表达过程中如有异常mRNA则会被细胞分解。

下图是S基因的表达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异常mRNA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图示过程②④所使用的酶,其酶切的部位相同

C.以图中正常mR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法人工合成的基因与自然界中的S基因的结构相同

D.若图中正常mRNA的起始密码为AUG(编码的氨基酸为甲硫氨酸),则最终形成的成熟蛋白质的第一位氨基酸一定是甲硫氨酸

解析 据图可知,异常mRNA的出现是对RNA前体剪切出现异常造成的,不是基因突变的结果,A错误;图示过程②④所使用的酶,其作用分别类似于限制酶和水解酶,但它们的作用部位都是磷酸二酯键,B正确;S基因中存在不能翻译成多肽的片段,以图中正常mR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法人工合成的基因,不存在非编码序列,与自然界中的S基因在结构上差异很大,C错误;经过翻译形成的多肽链,往往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可能经过蛋白酶的加工过程,切除部分片段),D错误。

答案 B

5.为了确定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刺激小白鼠下丘脑前部,发现小白鼠有出汗现象,刺激小白鼠下丘脑后部,小白鼠出现寒战现象。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前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

B.刺激小鼠的下丘脑不同位置出现的变化说明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发送信息

C.刺激小鼠下丘脑的前部,还可观测到的是小鼠毛细血管收缩

D.下丘脑和大脑皮层共同调节人体体温

解析 实验小组在实验中发现刺激小白鼠下丘脑前部有出汗现象,说明下丘脑前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刺激小白鼠下丘脑后部出现寒战现象,说明下丘脑后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A错误;刺激小鼠下丘脑不同部位后产生了不同的生理现象,说明下丘脑感受到了刺激,产生相应的神经冲动,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出现汗腺分泌增加或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等效应,B正确;刺激小鼠下丘脑前部,发现小鼠有出汗现象,属于散热现象,故还可观测到的是小鼠毛细血管舒张,C错误;由题干信息不能得出人体体温的调节与大脑皮层有关,D错误。

答案 B

6.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常会导致不同类型的人类遗传病,分析、研究人类遗传病对于人类遗传病防治起着重要作用。

已知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血友病(缺乏凝血因子)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父亲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而母亲患有红绿色盲,所生的女儿不一定患病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

C.某家庭中母亲患血友病,父亲正常,生了一个凝血正常且性染色体为XXY的孩子,则其形成原因可能是卵细胞异常

D.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则所生子女不患该病的概率为

解析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父亲患病,女儿必患该病,A错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导致蛋白质结构改变,进而使生物性状改变,B错误;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血友病的母亲的基因型为XhXh(设控制该病的基因为h),正常的父亲的基因型为XHY,生了一个凝血正常且性染色体为XXY的孩子,说明该孩子的基因型为XHXhY,则其形成原因是父亲产生了基因型为XHY的异常精子,而母亲产生了基因型为Xh的正常卵细胞,C错误;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设该病用基因A表示),则aa的概率为81%,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以推出a的基因频率为0.9,A的基因频率为0.1,则人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1×0.1=0.01,Aa的基因型频率为2×0.1×0.9=0.18,aa的基因型频率为0.81。

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A_),丈夫正常(aa),即妻子基因型是AA的概率为

,是Aa的概率为

,则所生子女不患该病(aa)的概率为

×

,D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54分)

29.(10分)叶绿体基质是进行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它含有还原C3与合成淀粉的全部酶系。

叶绿体进行暗反应的中间产物磷酸丙糖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磷酸丙糖从叶绿体输出的同时伴随着无机磷(Pi)进入叶绿体,当无机磷缺乏时,磷酸丙糖从叶绿体中输出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在生产上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措施增加蔗糖的合成,从而使果实更甜。

(2)叶绿体中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

(3)研究表明,TPT(载体蛋白)活性是限制光合速率大小的重要因素,CO2充足时,TPT活性降低,磷酸丙糖从叶绿体输出受阻,淀粉合成增多。

由此推测生产上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来提高小麦淀粉产量。

(4)某同学从资料中看到“生长素可以影响玉米叶片和果穗中的蔗糖分配”,请简要写出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思路。

答案 

(1)减少(1分) 增施无机磷肥(2分)

(2)类囊体(1分)

(3)适当增加CO2含量(增施农家肥)(2分)

(4)将实验所用玉米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使用生长素溶液处理,一组不用生长素处理,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两组叶片和果实中的蔗糖含量,然后对比分析。

(4分)

30.(9分)足球比赛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队员间的配合,配合需要信息的传递,队员通过眼、耳等获得信息,通过神经调节快速反应,完成协调配合。

如图是足球队员在踢球过程中某一部分的神经调节(图甲中1为肌肉,图乙为动作电位在轴突上传导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____(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

(2)若图乙是刺激图甲N点获得的,则b处的膜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乙是刺激图甲M点获得的,则b处的膜可能为________。

图乙中④所指电位对应的膜主要对________有通透性。

(3)足球队员在踢球过程中,当兴奋传到M点时,M点处的膜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踢球过程中,队员间协调配合,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控制机体完成反射活动。

解析 

(1)根据图示分析,5为感受器,1为效应器的组成部分(肌肉),因此兴奋的传递方向是5→4→3→2→1。

(2)刺激N点,兴奋向效应器方向传导,可经过多个图乙所示结构,故图乙中b处突触后膜可以是神经元胞体膜、树突膜或肌细胞膜。

刺激M点,兴奋只能传向1处(肌肉),此时图乙中b处突触后膜是肌细胞膜。

图乙为动作电位在轴突上传导的示意图,表示的是轴突上各处膜电位的分布情况(注意与动作电位产生示意图的区别,在动作电位产生示意图中横坐标为时间,而图乙横坐标表示的是膜上位置),且兴奋向右传导,④所指电位对应的膜正处于动作电位即电位由外正内负到外负内正的变化阶段,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

(3)当兴奋传到M点时,M点膜电位变化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踢球过程中,队员间协调配合需要大脑皮层控制。

答案 (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5→4→3→2→1(2分)

(2)神经元胞体膜、树突膜或肌细胞膜(2分) 肌细胞膜 Na+

(3)外正内负→外负内正(2分) 大脑皮层

31.(11分)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各器官之间功能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都是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实现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在没有合适的时机或场所时能够憋尿,这是因为________中枢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控制,这体现了神经系统具有________调节的特点。

(2)向小白鼠体内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会使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

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不同的假说:

假说一:

该现象是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

假说二:

该现象是促甲状腺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

为了验证哪一假说与实际情况相符,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与用具:

生理状态相同的甲、乙两组小白鼠、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手术器械等;

实验步骤:

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________的含量:

切除乙组小白鼠的甲状腺,甲组做相同的外科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向两组小白鼠注射________溶液;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饲养甲、乙两组小白鼠一段时间;测定两组小白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甲、乙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支持假说一。

若甲、乙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支持假说二。

(3)机体感知到寒冷侵入后,在位于________中枢的调控下,自身________战栗加大产热,从而发生寒战;同时甲状腺激素和________(激素)分泌增多,促进细胞代谢加快,体温升高。

解析 

(1)神经系统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如脊髓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2)要证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减少是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还是促甲状腺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可通过设置切除甲状腺与不切除甲状腺并都注射等量且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的两组进行对照,然后通过测量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来证明。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切除甲状腺前,应测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二是不切除甲状腺的小白鼠也应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三是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如小白鼠的性别、生理状态、体重、饲养条件等要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检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若甲组小白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减少,乙组小白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不减少(或增加),则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减少是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即观点一正确;若甲组小白鼠和乙组小白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的量相等,则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量减少是促甲状腺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即观点二正确。

(3)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可以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加速物质氧化分解,提高产热量。

答案 (除标明外,每空1分,共11分)

(1)脊髓排尿

分级

(2)实验步骤: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等量且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甲组下降乙组上升(2分)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都下降(2分)

(3)下丘脑的体温调节 骨骼肌 肾上腺素

32.(9分)某雌雄同株的高等绿色植物具有茎的颜色(绿茎、紫茎)和花的颜色(红花、白花)两对相对性状,其中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另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一绿茎红花植株与一紫茎白花植株杂交得到F1,再用F1自交得到F2,统计结果如表所示(子代数量足够多)。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F1表现型及比例

全为紫茎红花

F2表现型及比例

紫茎红花∶紫茎白花∶绿茎红花∶绿茎白花=27∶21∶9∶7

(1)在绿茎和紫茎这对相对性状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__。

F1紫茎植株自交得到的F2中同时出现了绿茎和紫茎,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之为________。

(2)花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________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F2白花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在F2的紫茎白花植株中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于一绿茎植株与一紫茎植株杂交得到的F1全为紫茎,可知紫茎是显性性状;F1紫茎植株(杂合子)自交得到的F2中同时出现了绿茎和紫茎,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性状分离。

(2)据表格数据可知,F2中紫茎∶绿茎=(27+21)∶(9+7)=3∶1,红花∶白花=(27+9)∶(21+7)=9∶7,故茎的颜色(绿茎、紫茎)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颜色(红花、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再结合题干信息“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可知,花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假设花色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则F1(AaBb)自交,F2中有9/16A_B_(红花)、3/16A_bb(白花)、3/16aaB_(白花)、1/16aabb(白花),在F2白花植株中纯合子有1/7AAbb、1/7aaBB和1/7aabb,故在F2白花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3/7;设控制紫茎的基因为D,则F2的紫茎白花植株(3/7D_A_bb、3/7D_aaB_、1/7D_aabb)中,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DDA_bb、DDaaB_、DDaabb)的比例是1/7+1/7+1/21=1/3。

答案 

(1)紫茎(1分) 性状分离(1分)

(2)自由组合(1分) F1自交得到的F2中,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之比为9∶7,说明花色的遗传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答案合理即可)(2分)

(3)3/7(2分) 1/3(2分)

三、选做题(共15分)

37.[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如图为酵母菌在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中种群数量生长速率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________(填“a”或“b”)曲线图表示酵母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21~25h液体培养基中酵母菌生长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2点),可通过________方法稍微降低这种影响。

(2)为保证该实验严谨性,接种过程除了保证严格的________操作,如使用________法对接种工具进行灭菌;还要保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固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统计其数量使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该方法统计的数量和实际值相比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对微生物实验流程的把握程度,以及对微生物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

解析 

(1)液体培养基的主要用途是扩大生产,a曲线在前期菌株的生长速率高于b曲线,因此图中a曲线图表示酵母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曲线,12~21h培养基中酵母菌生长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培养基的碳源和氮源等营养成分不足、培养基氧气不足、酒精对酵母菌的毒害作用;可通过震荡或者搅拌液体培养基的方法稍微降低这种影响。

(2)为保证该实验的严谨性,接种过程要保证无菌操作,如使用灼烧灭菌法对接种工具灭菌,还要保证两种培养基中接种的酵母菌量一样。

(3)使用固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统计其数量使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该方法统计的数量和实际值相比偏小。

答案 (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5分)

(1)a(1分) 培养基的碳源和氮源等营养成分不足;培养基氧气不足;酒精对酵母菌的毒害作用(答出2点即可)(3分) 震荡或者搅拌液体培养基

(2)无菌(1分) 灼烧灭菌 接种的酵母菌量相同

(3)稀释涂布平板法 偏低

38.[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如图所示为培育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的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过程获得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是从某条DNA上切割下来的,进行②过程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需要与切开的质粒进行拼接。

上述过程中所用的工具酶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②过程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过程获得单个成纤维细胞不能使用胃蛋白酶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成年母猪体内获得卵母细胞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先用促性腺激素处理,该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从输卵管中冲取卵子,该卵子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

(4)成纤维细胞不能发育成早期胚胎,而图中⑥过程获得的重组细胞能发育成早期胚胎,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该重组细胞发育成早期胚胎时,⑦过程所用培养液成分一般都比较复杂,除了一些________________外,还需要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和血清等物质。

(5)图中⑧过程所用的技术是胚胎移植,该技术对接受胚胎的个体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1.5左右,而细胞适宜生存环境的pH接近中性,可见胃蛋白酶最适宜的酸碱环境不利于细胞的生存,而适于细胞生存环境的pH又会破坏胃蛋白酶的活性,因此获得单个成纤维细胞不能使用胃蛋白酶。

答案 (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2)显微注射法 胃蛋白酶在接近中性的环境下基本没有活性(答案合理即可)

(3)获得更多的卵子(或让成年母猪进行超数排卵) 能(1分)

(4)体细胞的细胞质对体细胞的细胞核的全能性表达有抑制作用(或卵细胞的细胞质对体细胞的细胞核的全能性表达无抑制作用) 无机盐和有机盐类

(5)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

实抓好班级安全工作,实现班级安全教育的三结合,形成班级整体育人优势。

  一、班主任是实现班级安全教育三结合的中枢。

  班级安全工作是通过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劳动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班主任是组织和发挥班级各方面教育力量,实现安全目标,做好班级安全工作,形成班级整体育人优势的核心力量。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联系班级科任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桥梁。

在具体实践中,班主任必须做到一要制定班级安全工作目标,与其他教育力量形成共识。

二要落实班级安全教育的内容,这是实现班级安全工作目标的保证。

三要强化班级安全教育的过程管理,这是实现班级安全目标,使教育力量形成合力,增强实效的关键。

  二、只有实现三结合,才能形成班级安全教育合力。

  班级安全工作是由各个方面的教育力量共同进行的。

要实现班级安全工作目标,班主任必须与各科教学、班队活动、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与任课教师的学科教学结合

  科任教师是班级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班级安全教育工作主要通过科任教师把握学科特点,延伸教材内涵,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从而达到科学、稳定和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更具有防患于未然的功效。

要做好这一结合,一是要强化结合意识,进一步使每位教师以安全教育为已任;二是要在教学中认真探索安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不断改进结合的形式和方法,把安全教育与学科的教学结合落到实处;三是要加强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联系,统一目标,严格要求,齐抓共管,以增强安全育人的效果。

  与班队活动相结合。

  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要充分发挥班集体和少先队组织作用,开展好自主性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教育。

要做好这一结合,一要在传统的活动中有机地穿插渗透安全教育,如庆祝六一儿童节过程中,根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交通法》等法规中的有关内容,有目的地编排一些节目,让学生在看演出过程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二要开展主题性教育活动与经常性训练相结合,如主题活动: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签名活动,逃生自救演练、学校是我家,平安靠大家征文活动等;经常性训练:

每期组织一项雏鹰争章活动,举行一次消防知识手抄报比赛,办一期用电常识黑板报等。

  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生家长的影响和教育的效力是构成学生接受班级教育的基础。

家长的教育作用,不仅直接影响其学生本人,而且还影响到班级整体面貌和教育效果,因此班级安全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要做好这一结合,一是建立班级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安全育人素养。

二是发挥家校联系卡的作用,做好家访工作,主动与家长联系配合,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汇报在校表现,统一教育要求,增强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定期举办讲座,有目的地请家长参与,从而端正家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