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600C启动运行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709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55 大小:3.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600C启动运行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D600C启动运行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D600C启动运行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D600C启动运行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5页
D600C启动运行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5页
D600C启动运行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5页
D600C启动运行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5页
D600C启动运行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5页
D600C启动运行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5页
D600C启动运行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5页
D600C启动运行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5页
D600C启动运行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5页
D600C启动运行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5页
D600C启动运行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5页
D600C启动运行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5页
D600C启动运行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5页
D600C启动运行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5页
D600C启动运行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5页
D600C启动运行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5页
D600C启动运行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600C启动运行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D600C启动运行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600C启动运行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1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D600C启动运行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温态起动

5

1-4

热态起动

6

1-5

极热态起动

7

1-6

正常运行

1-7

异常运行

9

1-8

正常停机

10

1-9

故障(甩负荷)

11

调节与控制系统

12

2-1

调节控制系统-起动检查

13

2-2

调节控制系统-故障排除

14

2-3

调节控制系统-危急遮断器

15

液压系统

16

3-1

液压系统起动检查

17

3-2

液压系统起动程序

18

3-3

液压系统-正常操作/备用操作

19

3-4

液压系统故障检修

20

3-5

液压系统-危急操作

21

润滑油系统

22

4-1

润滑油系统-起动检查

23

4-2

润滑油系统-起动程序

24

4-3

润滑油系统-正常运行

25

4-4

润滑油系统-故障检修

26

4-5

润滑油系统-紧急状态运行

27

汽封系统

28

5-1

汽封系统-起动检查

29

5-2

汽封系统-起动程序

30

5-3

汽封系统-正常运行/使用中运行

31

5-4

汽封系统-故障处理

32

5-5

汽封系统-紧急停机操作

33

疏水系统

34

6-1

疏水系统-故障处理

35

高、低压旁路系统

36

起动与停机曲线

37

电厂运行的限制

38

9-1

汽轮发电机组超越合同范围的运行

39

9-2

温度和压力的允许变化范围

40

9-3

新汽温度与再热蒸汽温度间的允许差值

41

9-4

运行实践---运行步骤说明

42

9-5

超速试验(冷态起动准备步骤---注意事项)

43

9-6

低负荷运行

44

9-7

甩负荷运行

45

9-8

起动和加载说明

46

9-9

起动和加载时旁路系统的使用

47

9-10

起动与升负荷图

48

9-11

升速和升负荷说明

49

9-12

中心部位应力限制

50

9-13

高压转子曲线

51

9-14

中压转子曲线

52

9-15

主汽阀阀壳内外壁允许温差

53

9-16

汽轮机调节阀阀壳内外壁允许温差

54

9-17

高压第一级后金属与中压阀壳体金属的允许温差

55

9-18

再热蒸汽温度限制

56

9-19

主蒸汽温度限制

57

9-20

汽轮机运行限制项目

58

9-21

偏周波运行

59

9-22

加热器运行

60

9-23

蒸汽中的杂质及其对汽轮机的影响

61

周期性运行试验

62

10-1

周期性运行试验项目

63

10-2

主汽阀试验(日常)

64

10-3

抽汽止回阀试验(日常)

65

10-4

主汽阀试验(每周)

66

10-5

汽轮机主油箱油位计试验(每周)

67

10-6

自动泵启动试验(每周)

68

10-7

大轴电压测量(每周)

69

10-8

危急遮断器试验(每周)

70

10-9

主脱扣电磁阀试验(每周)

71

10-10

备用超速遮断试验(每周)

72

10-11

自动液压泵启动试验(每周)

73

10-12

高压调节阀活动试验(每月)

74

10-13

危急遮断器试验(6~12个月)

75

10-14

真空电磁阀遮断试验(6~12个月)

76

10-15

阀门汽密性试验(6~12个月)

77

10-16

备用超速遮断试验(12~24个月)

78

附录

79

11-1

高压内缸金属温度近似值与遮断时间的关系

80

11-2

调节级后缸体温度与负荷的关系(定压方式)

81

11-3

调节级后缸体温度与负荷的关系(滑压方式)

1汽轮机起动与停机

机组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方可进行启动:

a.机组各部套齐全,各部套、各系统均按制造厂提供的图纸、技术文件和安装要求进行安装、冲洗、调试完毕,各部套、各系统联接牢固、无松动和泄漏、各运动件动作灵活、无卡涩。

各部套、各

系统清洁度必须达到JB/T4058-1999《汽轮机清洁度标准》有关规定要求。

b.新机组安装完毕或运行机组检修结束,在投运前油系统必须进行油冲洗,冲洗验收须符合《油

系统冲洗说明书》有关规定。

抗燃油系统验收须符合《调节、保安系统说明书》有关规定。

c.需作单独试验的部套、系统必须试验合格,满足制造厂的安装试验要求。

d.机组配备的所有仪器、仪表、测点必须齐全,安装、接线正确、牢固。

所有仪器、仪表和电缆

检验合格。

e.机组必须保温良好,本体部分应按制造厂提供的《汽轮机保温设计说明书》进行保温,管道及辅助设备等应按电力行业有关规定进行保温,保温层不得有开裂、脱落、水浸、油浸等现象存在,保

温层与基础等固定件间应留有足够的膨胀间隙。

f.现场不得有任何妨碍操作运行的临时设施(按电业安全法规执行)。

g.机组运行人员和维护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熟悉各分管设备的位置、结构、原理、性能、操

作方法及紧急状态下的应急处理方法。

1-1汽轮机起动前检查

步骤

实施项目

附注

预起动前检查的准备工作

在汽轮发电机组作预起动前的检查工作之前,应作如下几项预备性检查,并确认:

1.所有电气附件的电源供给是正确无误的。

2.仪表压缩空气系统已投运,接至仪表和控制系统的供气压力是正常的。

3.所有监控仪表运行情况良好。

4.冷却水系统已投运。

5.辅助设备的润滑油供给正常。

6.所有通道口和检查孔口均密闭。

7.辅助设备的液压介质供给正常。

起动前检查1.盘车马达起动

在达到下列参数或条件后,盘车马达才能允许起动。

1)轴承供油压力大于0.107MPa,顶轴油泵油压不小于3.43MPa

如果上述参数未能满足,则盘车马达不能起动。

这是通过压力开关进行电气联锁来实现的,以保护汽轮发电机组轴承巴氏合金避免由于润滑油供给不充分而引起磨损。

1.在机组操作系统(OIS)上检查汽轮机润滑油箱中的油位。

通过活动油位浮球计来实现油位报警。

偏离正常油位±

100mm时,应发出油位报警信号。

2.按下OIS上的起动按钮,起动汽轮机的辅助油泵(TOP)。

检查并确认:

---汽轮机润滑油箱的油位是正常的,油位显示于OIS上。

---系统中已充满了循环泵供来的油。

---在OIS上的指示仪表ANN“TURBBRGOILPRESS”显示正常。

---从每一轴承的回油观察窗口观察回油正常。

---在TOP(辅助油泵)运行时,轴承供油温度既不低于27℃,也不高于40℃。

3.按下OIS上的起动按钮,起动盘车装置马达

检查并确认马达的起动电流和啮合后电流正常。

盘车装置马达起动后,通过电气联锁使盘车装置啮合的电磁阀通电,此时OIS上红灯亮,表示啮合电磁阀已通电。

2.疏水阀开启状态检查

1.检查并确认真空破坏阀处于开启状态。

2.检查并确认起动疏水阀是开启的。

并保证:

---抽汽管道疏水截止阀是开启的,并接通凝汽器,疏水阀状态已显示在OIS上。

---两个主汽阀下阀座的疏水阀是开启的,此两阀可通过按下OIS上的按钮来打开。

---锅炉和主汽阀间的所有主汽管应彻底吹干净并预热。

这是通过主汽管和再热蒸汽管的疏水系统来初步实现的。

此步骤是必要的,以避免和保护阀杆阀座和喷咀遭受可能出现的水冲击。

蒸汽温度(过热度)应足够高以免节流后进入湿蒸汽区。

---除主汽阀外的其余位于汽缸和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阀均应开启并接通凝汽器。

---中联阀(CRV)下阀座的疏水阀是开启的并接通凝汽器。

---按下OIS上的按钮可控制这些阀门。

---汽轮机疏水系统包括主汽管和再热蒸汽管热段疏水、主汽阀疏水、中联门疏水、抽汽管道疏水以及汽封加热器上开设的永久性节流孔疏水。

3.读出汽轮机调节阀壳内表面的温度。

根据汽轮机阀壳内表面温度,应使锅炉供汽温度在机组起动时高出汽轮机金属内表面温度约42℃。

虽然要时刻满足此温度要求比较困难,但应尽一切努力来尽可能满足此要求。

3.起动和暖机的准备

1.检查并确认危急遮断阀是处于跳闸状态。

检查并确认汽轮机主汽阀是关闭状态。

这样就确保了当控制油压建立起来后调节门由于误操作被打开后没有蒸汽进入汽轮机,并可验证它们的关闭位置。

2.按下OIS上的停止按钮,关闭辅助油泵(TOP)

检查并确认事故油泵(EOP)能自动起动而且运转正常。

当EOP泵起动时,在OIS上的作为运行指示的红灯会亮,当从TOP油泵切换到EOP油泵时,出现的短时油压突降会被盘车的联锁装置检测到,因此,此时盘车装置可能会停止运转。

检查并确认汽轮机轴是否仍然在转动。

如果它已停转重新起动盘车装置并使其啮合,然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3.按下OIS上的起动按钮,起动TOP泵

在汽轮机通汽冲转前,轴承润滑油温必须在27~40℃范围之内。

3.起动和暖机的准备(续)

4.按本章1-2节的“高压缸预暖程序”进行高压缸预暖。

5.在高压缸预暖完成后,检查并确认通风阀(VV)是打开的,当VV阀打开时,OIS上的红灯亮。

6.关闭主汽阀下阀座上的疏水阀。

7.按下OIS上的主脱扣复位按钮使危急遮断阀复位,并出现下述情况。

按运行按钮,主汽阀和中压主汽阀全开。

8.在蒸汽进入汽轮机轴封系统前,应先起动凝汽器循环水泵。

9.让水进入汽封蒸汽加热器,并起动汽封蒸汽抽汽器(风机)。

按下OIS上的起动按钮,可以起动汽封系统。

在开始调节汽封蒸汽加热器系统时,抽汽器管道上的阀门应关闭。

然后逐渐开启此阀直至没有蒸汽从汽轮机轴封处泄漏出去为止,通常在汽封蒸汽抽汽器进口处建立约250mm水柱的真空度。

注意事项:

如果转子不转时,决不允许向汽封送汽。

如不遵守此准则将引起转子弯曲。

10.关闭真空破坏阀。

11.起动抽气泵(真空泵)。

12.检查并确认喷水切断处于通电状态。

当接通电源时,OIS上的红灯亮。

一旦开始建立真空,本条款应立即执行,使低压缸喷水一直进行到机组带上负荷并且排汽缸的温度冷却到低压排汽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时为止。

13.重新检查并确认汽轮机的高压调节阀和中压调节阀处于全关位置,这可以在OIS上指示出来。

14.检查汽轮机监控仪表,确认汽轮机转子未弯曲。

偏心:

应让所有操作人员都了解汽轮机的偏心特性,如果偏离了此特性就说明主轴呈弓状弯曲。

如果出现主轴弓状弯曲,开启真空破坏阀并立即停机。

用盘车装置维持转子转动直到偏心指示主轴已平直为止。

1-2汽轮机冷态启动

1.高压缸预暖

1.高压缸预暖

(续)

实现预暖的最有效措施是高压缸中通入蒸汽使汽缸内蒸汽压力升高,从而使汽缸金属温度升高至蒸汽对应的饱和温度或更高。

通常规定此压力为0.4~0.5MPa,当第一级后汽缸金属内表面温度低于150℃时应进行高压缸预暖,当高压内缸第一级处内层金属温度比这一值高时,预暖就不需要了。

程序:

高压缸预暖系统示于图1-2-1。

1.高压缸预暖操作的条件

当下列条件达到后预暖操作就可开始。

(1)检查盘车运转情况正常。

(2)检查冷段再热管道内蒸汽压力应不低于700kPa。

(3)检查凝汽器中压力应不高于13.3kPa(a)。

(4)确认汽轮机处于跳闸状态。

(5)检查并确认高压缸第一级后汽缸内壁金属温度低于150℃。

2.高压缸预暖的操作程序

本操作程序由三部分组成。

即:

操作准备,预暖操作和预暖完成后的操作。

(1)操作准备

①如果高压缸预暖管系上设有疏水阀时,首先将其完全开启,并保持5分钟,然后将其关严。

②将汽轮机调节阀与汽缸间导汽管上的疏水阀由100%开度关闭到20%开度。

(2)预暖操作

①将高压缸预暖阀开启到10%的开度,同时应检查通风

阀处于全关位置。

完成该操作后,预暖蒸汽通过再热冷段流入高压缸。

②高压缸预暖阀10%开度保持30分钟后,再开启到30%开度。

③高压缸预暖阀30%开度保持20分种后,再由30%开度开启到55%开度,保持此开度直至高压缸第一级后汽缸缸内壁金属温度升至150℃。

④一旦金属温度达到150℃,应立即进行高压缸闷缸。

闷缸时间从图1-2-2中的曲线上查出。

⑤预热蒸汽进入高压缸的控制(详细说明参见D600C-000110ASM《汽轮机预暖系统说明书》)。

预热蒸汽进入高压缸是通过电动预暖阀来实现的,该阀设在冷段再热蒸汽管止回阀前的旁路管上。

高压缸内蒸汽压力应当增压至390~490kPa(g),这是通过仔细地调节预暖阀和各疏水阀来实现的。

⑥在预暖期间,金属表面的温度升高率不应大于第9章9-15、9-16、9-17节指出的金属表面允许的温度差。

(3)预暖完成后的操作

①完全开启汽轮机调节阀(CV)与汽缸间高压导汽管上的疏水阀。

②在强迫开启高排止回阀前完全开启冷段再热管(C/R)上的疏水阀。

③将预暖阀开度关闭至10%的开度位置并保持5分钟,然后在5分钟内逐步关闭预暖阀直至全部关严。

当高压缸预暖阀全部关严时,检查通风阀应全开。

④在将C/R管止回阀的控制模式由强迫模式切换至自动模式前将冷段再热管上的疏水阀全关。

至此,汽机已做好启动准备。

2.汽轮机调节阀蒸汽室的预热

当调节阀(CV)蒸汽室内壁或外壁温度低于150℃时,在汽轮机起动前必须预热调节阀蒸汽室,以免汽轮机一旦起动时调节阀蒸汽室遭受过大的热冲击。

从调节阀蒸汽室预热开始,直至完成预热前1号高压主汽阀(MSV1)是不开启的。

预热用的主蒸汽通过2号主汽阀的预启阀进入调节阀蒸汽室。

预热程序:

1.检查并确认危急遮断阀处于跳闸位置,而负荷限制设定是关闭位置。

2.检查并确认控制系统油压已由液压泵建立起来。

3.将MSV上的疏水阀和CV与汽缸间导汽管上的疏水阀打开。

4.建议:

主蒸汽温度应高于271℃。

5.汽轮机重新复位。

高压遮断电磁阀通电,而机械遮断电磁阀是失电。

6.按下“阀壳预暖”下的“OPEN”按钮,此时MSV2阀开启至预热位置21%。

7.注意观察CV阀蒸汽室内外壁金属的温度差。

当温差超过80℃时,按下“阀壳预暖”下的“CLOSE”按钮,此时MSV2阀关闭。

8.注意CV阀蒸汽室内外壁金属间的温度差。

当温差小于70℃时,按下MSV-2OPEN”按钮,此时”MSV-2OPEN”灯亮,MSV-2阀开启至预热位置。

9.重复实施上述项目7和8的操作直至CV阀蒸汽室内外壁金属的温度都升至180℃以上,并且内外壁金属温差低于50℃。

10.当上述项目9的要求被满足或者CV阀蒸汽室预热已进行了至少1小时后,则认为已完成蒸汽室预热操作。

3.摩擦检查

1.摩擦检查的目标转速选定为200转/分。

加速率选定为100转/分/分。

当转速达到约200转/分时,关闭所有阀门,可避免升速太快并且蒸汽流动噪声已消失便于汽轮机运转声音的传出。

2.仔细倾听有无摩擦声。

在此期间,机组不允许停转。

3.检查并确认摩擦检查已完成并且高压调节阀(CV)和中压调节阀(ICV)应关死。

4.暖机

1.检查并确认通风阀(VV)和事故排放阀(BDV)是全部关闭的。

2.目标转速选定为1500转/分,选择器装于OIS上。

3.根据起动和加负荷图(见第9章9-10节)选定升速率为

100转/分/分,选择器装于OIS上。

检查并确认OIS板上的”ALLVALVESCLOSE”指示灯灭。

4.汽轮机升速

CV阀微微开启直到转速升至400转/分。

检查并确认高压缸VV阀是全开的。

5.当转速升至400转/分时,CV阀的开度被电液调节器锁定。

而中压调节预启阀仍将开启,使汽轮机升速至1500转/分。

在暖机运行时,汽轮机转速由中压调节阀控制。

6.当暖机运行完成后按“HEATSOAK”下的“RESET“按钮复位,检查并确认。

a)CV阀关死

b)VV阀全开

7.在OIS板上选定目标转速和升速率。

至此汽轮机组已做好升速准备。

在凝汽器压力降至尽可能低的极限范围内之前(见第9章9-20节”汽轮机运行的限制项目)汽轮机转速不能超过半速。

如果所有设备运行正常的话,就不应有理由不能满足此要求。

5.辅助设备状况检查

1.检查并确认盘车装置马达已自动停止转动。

当盘车装置马达停转后,绿灯亮。

2.在升速时注意观察下列情况:

a)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任一临界转速。

不允许在临界转速区延长运行时间。

汽轮机转速在过临界转速区时应快速而稳定地升速,因此汽轮机在临界转速区不能受EHG程序约束。

b)测金属温度的热电偶:

---CV阀蒸汽室内壁金属温度

---CV阀蒸汽室外壁金属温度

---高压第一级汽缸内壁金属温度

5.辅助设备状况检查(续)

---高压第一级汽缸外壁金属温度

---再热蒸汽入口处汽缸内壁金属温度

---再热蒸汽入口处汽缸外壁金属温度

内外壁金属间的温度差应尽可能小,并应低于第9章9-15、9-16、9-17节中所规定的允许极限值。

c)汽缸膨胀和胀差:

用下述指示值来检查汽缸膨胀和胀差

---高中压缸膨胀指示

---高中压缸与转子胀差指示

---低压缸与转子胀差指示

当转速变化时,应预料到胀差会发生变化。

如果转子正在冷却,转子会缩短。

当升速或机组加负荷时,胀差会接近红带区。

注:

在汽轮机起动时,转子通常不会缩短,如果转子比汽缸升温快,则转子将相对伸长,如果胀差指示接近红带区,应降低蒸汽温度、转速或减负荷使胀差减小。

如果高中压缸胀差进入红带区,应立即停机并启动盘车装置,带动大轴旋转,致使汽缸和转子温度相匹配。

如果低压汽轮机胀差进入橙带区,不用停机而是采取其它措施直到胀差指示低于橙带区。

因为机组在橙带区跳闸可能引起转子伸长从而使胀差指示进入红带区。

d)振动检测:

检查并确认汽轮机监控仪表(TSI)中测振探头在工作正常,这可由记录仪指示出来。

如存在振动超标应立即停机。

e)监听摩擦声

如发生严重的摩擦,应立即停机并调查原因。

f)真空度

在正常运行和具有正常真空度时,低压缸排汽温度在并网前不应超过80℃。

凝汽器真空度显示于OIS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