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46721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2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初中地理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初中地理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初中地理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初中地理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初中地理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初中地理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初中地理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初中地理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初中地理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初中地理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初中地理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初中地理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初中地理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初中地理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初中地理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初中地理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初中地理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初中地理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初中地理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

《初中地理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地理校本教材文档格式.doc

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与宁夏、内蒙古两自治区毗邻,西北—隅和蒙古接壤。

省境从东南部的泾、渭河平原向河西荒漠内流区斜长绵亘。

面积45.4万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2237.1141万。

辖7地区、2自治州、5地级市、8县级市、60县、7自治县。

省会兰州市。

第一节自然条件

甘肃地处中国东部湿润森林草原向西部干旱荒漠草原与高寒荒漠草甸草原的过渡带,亦为华北、华中、西北与青藏的交错毗邻区,以及东部农业区与西部游牧畜牧区的过渡带,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地质与地貌

省境西南部的祁连山、阿尼玛卿山及西秦岭都是地质构造的活动带,属祁连褶皱系和秦岭褶皱系,由于大规模的岩浆活动,生成多种金属矿产。

尤其是走廊南山—冷龙岭,与其南北两侧的乌兰达坂—拉脊山及河西走廊等构造带中矿藏最丰。

在复背斜内形成巨型的铁、铜、锰、磷等矿带。

在走廊以北龙首山断裂带,铜镍及少量钒钛矿的生成。

在走廊中诸盆地内,多有富集的煤层和石油构造。

东北部陇山以东及祁连山以北广阔地面,地表较少起伏,多高原残丘和准平原,覆盖有第三纪及第四纪疏松层。

地形

甘肃是以高原、山地为主的省区。

全省可分为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祁连山地、河西走廊、北山山地等6类地形区。

地势西南部特高,海拔3000米以上;

而东、北、西三面均低于米。

最高峰为甘、青两省的界山祁连山主峰团结峰,海拔5808米;

最低点则在陇南白龙江中游文县罐子沟,海拔仅550米。

全省地势呈阶梯状下降,分为明显的三级地势区。

山地包括阿尔金山东段、祁连山大部、甘南高原及岷迭山原,占全省面积20.2%,海拔高于3000米,中有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峰,多现代冰川。

高山草甸草原为夏季天然牧场。

高原、中低山包括陇中黄土高原、陇南山地及河西走廊与北山大部,占全省面积59.2%,海拔低于2000米。

土地利用程度高,人口最多。

尤以河西绿洲与东部各河谷川台地,为本省开发利用及经济发展精华之所在。

其中东部外流区各河流的中下游谷地,由于纬度和海拔均低,气温高,属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宜于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植。

气候

甘肃深居内陆,具有明显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类型十分复杂。

大致由陇南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区,渐向陇中暖温带半湿润与温带半干旱区,河西温带、暖温带干旱区及祁连山地高寒半干旱、半湿润区,甘南高寒湿润区过渡。

冬春干旱而少酷寒,夏季多暴雨而冷暖变化大,年降水变率大。

南部的文县、武都年均温在15℃左右,北部的景泰、金塔在8℃左右,海拔3000米以上的乌鞘岭低于0℃。

10℃以上活动积温,陇南南端在4500℃以上,陇南北端各河谷及河西走廊西部多在3000℃以上,祁连山区及甘南高原则在2000℃以下,其余部分在2000~3000℃。

全省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大,河西日较差达12~16℃。

全省最低温-33.7℃与最高温42.8℃均出现在河西西部。

降水的年变化和地区变化更大,年降水量从东南的807.5毫米到西北减为36.8毫米。

省境日最大降水量为25~190毫米。

本省光照足,热量大。

除陇中南部外,年日照时数达2400小时以上,河西大部逾3200小时。

但不同地区每有不同程度的灾害性天气,如河西的大风、沙暴及干热风,陇中的干旱、冰雹、霜冻等常给农业带来危害。

植被与土壤

甘肃植被、土壤类型复杂多样,陇南山地针阔叶混交林下,发育着黄褐土。

其中,在徽成盆地以北的中心丘陵地带分布有山地褐色土和山地棕壤;

陇东黄土高原广大塬区及其边缘台地区,地带性植被为森林草原和草原,但由于大都已被开发利用,天然植被保存无几,发育黑垆土;

陇中地区植被则属草原向荒漠草原的过渡类型,兼有荒漠草原和草原,发育灰钙土,唯兴隆山、马衔山分布有云杉和山杨林等;

河西走廊一带多属荒漠和半荒漠,土壤以灰棕荒漠土为主。

河西走廊嘉峪关以西植被更为稀疏,土壤多属棕色荒漠土;

甘南高原属温带森林草原垂直带向高寒草原过渡带,发育山地草原土和山地草甸土。

此外,在省境各大河谷平原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还发育有草甸土和沼泽土。

在陇东南河谷地带尚有水稻土。

北部和西北部靠近沙漠地带则有风沙土等。

境内有秦岭、祁连山地、甘南高原以及兴隆山和马衔山等山体植被、土壤垂直变化则因山地所处自然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水文

甘肃河流皆发源于西南山原,呈放射状向西北、东及东南分流,大致以冷龙岭、乌鞘岭至景泰长岭山一线为界,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属外流区。

内流区主要有哈尔腾河、疏勒河、黑河及石羊河四水系,均源山祁连山,除前者外,其余三水系均切穿河西走廊南山,流至走廊平地,形成广阔的冲积扇与洪积戈壁滩及其前缘绿洲与盐碱滩。

外流区河流分属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

横贯陇中的黄河,由积石峡至黑山峡(省境内长420公里)间,形成一束一放的十大峡谷与九个盆地。

峡谷如刘家峡、盐锅峡均为优良坝址;

盆地则为重要城镇之所在,如兰州、靖远等。

华家岭以南的渭河及陇山以东的泾河两水系,均东流至陕西,汇入黄河。

北秦岭为渭河和西汉水的分水岭,也是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全省年径流总量为617.1亿立方米。

但地面水地区分布不均,省境黄河流域占全省径流总量62.4%,长江流域占20.3%,而占全省土地面积61.6%的内陆流域仅占17.3%。

且季节变化较大,一般6~9月为洪水期,约占年总水量60%,冬春旱季为枯水期,小河多断流。

本省河流年输沙总量达6.51亿吨,90%集中于陇中黄土区,水土流失严重。

全省年径流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共有30多条,为本省主要的水利资源,现已发展灌溉地达86.3万多公顷,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4.3%。

地下水较丰富,仅主要农牧区即有静储量1.4万亿余立方米,动储量年有68亿多立方米。

第二节人文概况

人口与民族

甘肃人口分布极不均匀,历史变化亦大。

20世纪初,省境人口约600万,由于旱灾、地震、疾疫、战争等原因,使全省人口增长极为缓慢。

1942~1990年人口增长迅速,加之外地人口大量迁入,全省人口猛增到2237.1141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2.04%。

全省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9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每平方公里118人),在西北5省区中,次于陕西和宁夏,高于青海和新疆。

省内人口分布一般由东南向西北人口逐渐稀少。

陇中黄土区每平方公里平均为118人,各河谷则超过200人;

陇南山地为61人,河谷则超过200人。

甘南高原、河西荒漠区为13~14人,而大部山地与戈壁、沙漠区,每10平方公里尚不到1人。

但河绿洲区每平方公里约201人,绿洲耕作区达575人。

高者达750人。

甘肃是多民族聚居省区之一。

在省内的11个民族中,以汉族人口最多,约有1802万人,占全省人口92.1%,分布遍及全省。

回、藏、东乡、裕固、保安、蒙古、哈萨克、土、撒拉等少数民族,人口约有154.9万人,占总人口的7.9%,多集中于各民族自治州及自治县。

其中以回族人口最多,约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61.4%,藏族占19.7%,东乡族占15.4%。

其余各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及少数民族人口均不到1%。

经济概况

甘肃1949年以前经济、文化落后,人民多从事较原始的农牧业。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境内石油、煤、铁和多种金属的开采利用,甘肃一跃而为以石油化工和有色金属冶炼为主的新兴工业基地和中国西北工业较发达的省区。

农、牧、副、渔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农林牧业

农业甘肃土地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草场资源较丰,并有一定面积的天然森林,但降水量少而变率大,干旱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威胁,农业以旱作为主,全省约有耕地353.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8%。

耕地中约有75%为旱地,水浇地及水田约占25%。

农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主,小麦、玉米、马铃薯及糜、谷5种高产抗旱粮食作物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的80%和82%。

其中以小麦分布最广,东南部以冬小麦为主,西北部则以春小麦居多。

秦岭以北多耐旱的糜子和谷子。

陇南则以玉米和薯类为主,甘南高原多青稞。

经济作物分布广,品质优。

胡麻为重要而广布的油料作物,以兰州附近各县分布最为集中。

本省土特产种类繁多,如“三红”苹果、白兰瓜、黑瓜籽、百合、当归、兰州水烟、杏仁、黄花菜等。

当归、大黄、党参及黄(红)芪、甘草等为传统出口商品。

野生栽培药材产量居中国第2位。

玫瑰精油年产500千克左右,占全国产量80%以上,远销海外。

全省天然森林面积135.45万公顷,森林覆被率约为2.98%,林木总蓄积量为1.608亿立方米。

天然森林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东部和南部山地,白龙江、洮河流域一带为省内木材生产基地。

本省主要用材林树种有云杉、冷杉、油松、华山松、落叶松、泡桐、椴桦、青冈及各种杨树等,主要经济林木有核桃、油桐、杏、板栗、杜仲、漆树、白蜡、栓皮栎、乌桕、花椒等,大部分布于陇南河谷北亚热带区。

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力营造用材林、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及经济林等。

甘肃草原面积居全国第5位。

全省约有草原面积1366.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1%。

农区还有宜牧的草山和草坡466.7万公顷。

草原类型丰富,主要产牦牛、黄牛、犏牛、马、羊等。

甘南、河西及陇中北部为省内主要牧场,是中国重要牧区之一。

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历来以牧为主,或半农半牧。

甘南高原河曲马、欧拉羊为中国有名的优良牲畜品种。

工业

甘肃近代工业始于19世纪70年代。

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仅玉门油矿初具规模,工业基础甚为薄弱。

50年代以后,甘肃为中国内地重点建设省区之一,现已建为中国重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石油机械基地和中国西北工业较发达省区。

工业主要分布于省内各大河谷、重要交通线及主要矿产地。

其中,兰州市是甘肃重要的机械、石油、化工及纺织工业基地,天水市也为重要工业城市,为省内机械、电工器材和纺织工业基地。

甘肃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其中以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和机械工业等基础较好,在中国工业体系中地位重要。

其次,有电力、煤炭、钢铁和建材等工业部门。

甘肃石油开采较早,石油河中游的玉门(老君庙)油矿是中国最早的石油工业基地,陇东的庆阳城则为长庆石油产地的中心。

炼油工业以兰州为重要,主要生产多品种、高档的石油产品。

化学工业则生产化纤及化肥等产品,所产合成橡胶居全国首位。

机械工业主要生产石油化工、矿山勘探及采掘、通用机器等多种工业机械和铁路车辆、汽车修造等交通运输机械以及农业机械等。

电力工业以兰州及其附近地区规模为较大,兰州西固热电站与新建的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3座大型水电站组成了兰州电力网。

钢铁工业主要有酒泉钢铁联合企业,生产钢铁、焦炭等产品,采煤工业较大的有窑街、靖远、阿干镇和华亭等煤矿。

省境有色金属矿藏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有色金属矿藏达60处,其中大型、特大型矿床有9处。

矿藏中的镍、钴等13种金属的储量居中国首位。

1990年10种主要有色金属共生产25万多吨,居中国第3位。

其中氯化稀土元素综合生产能力居世界第3位。

白银(铜、铅、锌、铝)、金川(镍、铜、钴及铂族元素)、靖远(稀土)、西成(矿产品)为本省四大有色金属生产基地。

轻工业以食品和纺织为主,其他有制革、医药、造纸等。

其中,食品工业中以粮油加工分布最为普遍。

纺织工业有毛纺、棉纺和化学纤维纺织等。

所产毛毯、地毯等产品远销国外。

传统手工艺品以酒泉夜光杯、天水雕漆和甘肃洮砚等著名。

交通运输

甘肃近代交通落后,与东部各省联系甚为不便。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甘肃的铁路、公路及航空运输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以兰州为中心的现代化陆、空交通网。

铁路运输主要有天兰、兰新、包兰、兰青等4条干线和甘(塘)武(威)、宝(鸡)成(都)线、兰(州)长(征)线、兰州—小川线,以及兰州、金昌、嘉峪关、玉门等市郊支线,联系着省内重要城市及邻近省区,组成本省交通运输网的骨干。

兰州已成为中国西北铁路交通的枢纽,1990年又建成中国规模最大的伸长式铁路枢纽。

公路通车里程已达3.2万多公里,省境县市和98.5%的乡通汽车。

主要公路有西(安)兰(州)、甘(肃)新(疆)、兰(州)青(海)、华(家岭)双(石铺)、兰(州)郎(木寺)等干线,分别与陕、新、宁、青、川等省区相联。

航空运输亦以兰州为中心,有通往北京、成都、上海、乌鲁木齐、西宁、广州等大城市的航线,还有通往省内的酒泉、敦煌、庆阳、天水等地的班机。

省会兰州

甘肃省会,甘肃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第2条横贯亚欧大陆铁路上的重镇,中国西北地区最大重工业城市,历史名城。

位于陇中黄土高原西北部,陇海铁路西端终点,黄河流贯市区。

兰州自古为西北地区军事重镇,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在今兰州旧城设立金城县,故有“金城”之称。

西魏改名为子城县。

后由于黄河兰州段的北移,县城迁至今兰州城南鼓楼巷一带。

隋开皇八年(588)于子城县设置“兰州总管府”,兰州由此得名。

此后历代王朝多在此设置兰州。

中唐至北宋300年间,黄河不断北移,至宋元丰六年(1083)在兰州西南黄河畔建新城,因该城建于形如大龟的红色砂岩上,故别称“龟城”。

清康熙五年(1666)兰州始为甘肃省会。

1941年设兰州市。

第二部分生活地理

第一章 

气象万千

 

第一节如何观天气

生活中的天气

1、晕

天空中有一层高云,阳光或月光透过云中的冰晶时发生折射和反射,便会在太阳或月亮周围产生彩色光环,光环彩色的排序是内红外紫。

称这七色彩环为日晕或月晕,统称为晕。

其中对观测者所张的角半径为22度的晕最为常见,称22度晕,偶尔也可看到角半径为46度的晕和其他形式的与晕相近的光弧。

由于有卷层云存在才出现晕,而卷层云常处在离锋面雨区数百公里的地方,随着锋面的推进,雨区不久可能移来,因此晕就往往成为阴雨天气的先兆。

2、华 

天空中有一层透光薄云,云中的水滴大小均匀,若是由冰晶组成的云则要求冰晶尺寸均匀。

月光或阳光透射云层过程中,受到均匀云滴(水滴或冰晶)的衍射,结果会在月亮或太阳周围紧贴月盘或日盘形成内紫外红的彩环,称为华。

因日光太亮,所以人们不易观察到日华,月华则比较常见。

紧贴月盘的华又称华盖,通常华盖的紫色不太显著故内环呈青蓝色,其外呈黄色为主,最外呈红色。

有时在华盖外隔一暗圈后还会出现一个甚至几个彩色排序与华盖相同,但亮度弱得多的同心光环,称为副华。

3、虹和霓

含七种色光的太阳光线,射入大气中的水滴(雨滴或雾滴),各种色光经历折射和反射后,可在雨幕或雾幕上形成彩色光弧环。

当光弧环对观测者所张的角半径约42度,光环的彩色排序是内紫外红时,称为虹。

在虹的外面,有时还出现较虹弱的彩色光环,光环对观测者所张的角半径约为52度,彩色环的排序与虹相反即内红外紫,称为霓或副虹。

虹和霓都要背对太阳而立才能观察到。

在夏日的傍晚,西方放晴而东方天空有云雨时,最易看到虹和霓。

4.曙暮光 

日出前,即太阳未露出地平线前,阳光照射到高层大气,阳光被大气分子散射,造成天空微亮,地面微明,从这时刻起到太阳露出地平线为止的光亮称曙光。

日落后即太阳西沉到地平线以下后,仍有一段时间阳光可照射到高空大气,因空气分子散射使天空和地面仍维持微明,这段时间的光称暮光。

曙光与暮光合称曙暮光。

曙光时段称黎明,暮光时段称黄昏。

由于曙光开始与暮光终了的标准不同,通常分为民用曙暮光,航海曙暮光与天文曙暮光。

晴朗日子当太阳在地平线以下的角度大约为7度时,民用曙光开始和暮光终了;

大约12度时,航海曙光开始和暮光结束;

当大约18度时,天文曙光开始和暮光终了。

曙暮光持续的时间在赤道最短,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听民谚 

识天气

异常的气候变化事件总会给人们留下异常深刻的记忆和思索。

我国古人就曾对严寒等异常气候条件联系气候变化过细致的观察并形成民谚。

夏有奇热,冬有奇寒。

夏秋时,当太平洋台风来袭之前多 

酷热,令田间鱼儿被晒死,民间视当年气温变幅增大,冬天有严寒之兆。

奇热必有奇寒。

是指入冬之后如果持续温暖,则一旦冷空气南来,降温可能剧烈、持久。

放眼于更长的时间范畴,世界连续数年暖冬,就得留心终归会来一个寒冬。

日暖夜寒,东海也干。

这主要指半个月的天气。

通常寒潮于冷空气笼罩下,天气整日晴朗,所以日夜温差大。

奇寒必有奇旱。

奇寒本身就表明干冷空气势力特强,大气环流形势有利于冷空气继续频繁南下,暖湿空气萎缩退居外海。

此种局势往往持久,若至今春雨水推迟,导致冬春连旱。

历史上不少严重冬春连旱年皆为前期严寒有关。

冷得早,回暖早。

如果最冷时段明显提前,则同一冬季中往往不容易再次出现同样量级的严寒,也表明季节会相应提前,春天可能早来。

如何预测天气 

1、清晨,太阳未出之前,看东方黑云,如鸡头、龙头、旗帜、山峰、车马、星罗,如鱼、如蛇、如灵芝、如牡丹,或紫黑气贯穿,或在日上下者,主当日有雨,多在13~17时。

2、夜晚,看月亮颜色,或青或红,主次日有雷雨。

月亮周围有白云结成圆光,或大如车轮者(月晕),主来日大风。

所谓”日晕则雨、月晕则风,何方有缺、何方有风”。

又曰”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础润者,即柱脚石是有水珠渗出,主不日有雨。

结合现代情况有人总结出”暴热生风、管润生雨”,即:

突然暴热数天,一两日必有大风,自来水管管道上面有水珠渗出,擦去后仍渗出者,主一两日内有雨。

3、星光闪烁,必定风作。

白云遮住北斗星的2~4小时。

”天公作变,水面生靛”,夏日水底生苔、水作靛青色,主有暴雨。

水有泥腥味或有香味时,主雨水将至。

下雨时,泥腥味甚浓者,一二日内难晴。

4、阴历正月初七、初八,北风必定发。

阴历二月初三、三月清明、四月夏至、六月十二日主阴天或雨天。

风来雨到

风来雨到是众所周知的一种天气变化现象。

一般在夏季较为多见。

从降水的类型来看,应属于对流雨中一种较特殊的降水形式。

它的形成,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在相邻地区强烈受热,空气大规模上升,水汽凝结并产生对流雨以后受其影响而形成的。

其特点是:

风一定从降水的地区吹来,雨随风而到。

一般范围小,历时短,强度大。

多表现为雷阵雨。

在我国南方盛夏的”双抢”季节,人们往往被这种突如其来的风和雨搞得措手不及。

究竟这种风是怎样形成的,雨又是怎么到来的呢?

首先,风的形成和到来主要是由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

当某地强烈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并产生对流雨以后,天空中的云层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热量,特别是大量雨水降落后更

加剧了大气的冷却程度。

从而使气温迅速降低,空气密度增大;

气压升高。

而相邻地区却还在继续受热,气温高,空气密度小,气压低。

这样,在同一水平面上便存在了一个气压梯度,气压梯度促使大气从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流动。

这就形成了从开始降水的地区吹向相邻地区的风。

这就是”风来”的形成原因。

其次,从降水的情况来看,主要与气流性质及其活动有关。

前面所述风的到来当然可以促使云层的移动,加快降水的到来。

但这只是降的一个条件,而不是主要原因。

当开始降水的地区大气强烈冷却后,对于相邻还在继续受热的地区来说,就形成了一种较冷重的气流。

这种较冷的气流随着气压的升高,迅速向四周移动。

在移动过程中,同所流经地区的暖而轻的气流相遇。

这时,暖而轻的气流迅速爬到较冷重的气流之上,在上升过程中,水汽遇冷凝结并迅速形成降水。

这大概就是雨随着风的到来而到来的缘故吧!

第二节气候与健康

天气影响生男生女

婴儿的出生日期与天气有关;

在所有实行生命统计的国家里,婴儿的出生季节呈现出明显的统计规律。

以日本为例,在1月份和3月份婴儿出生数最多,7月份最少;

而双胞胎则大都出生在下半年。

气候对胎儿的性别具有一定影响;

1977年英国出生的男女婴儿比例为140:

100,著名的生物学家赖斯特通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指出,这与英国1975-1976年发生特大干旱之后又普降了一场大雨有关。

而1952年在伦敦出现异常大雾的320天后,当地不少医院报告出生的女孩比例比男孩多24%。

出生月份与个性:

统计表明,最冷月份出生的人,性格可塑性较强,易在任何领域中取得成功。

而出生在夏天的人性格则趋于内向。

感冒与天气

在我国很多地方,感冒都被称为“着凉”,可见感冒与天气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感冒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冬春季节为多发期,因为流感病毒容易寄生在低温、干燥的寒冷环境里。

中医也认为,当气候突然变化、寒暖失常之时,风邪病毒最易侵袭人体。

临床实践也表明,每当发生一次天气突变,感冒的人数常常也就随之突增。

天气突变主要表现在气温、气压、降水、风、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剧烈变化上,一般都是由锋面天气系统带来的(锋面,即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交界面),尤其是冬春季,北方冷空气不时南下,锋面活动更为频繁,常常诱发感冒或出现其它病症。

人患感冒的症状会因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即所谓的四时感冒:

风寒感冒(冬季受风寒或春季降温所致)、风热感冒(春天温度高或秋冬天升温所致)、夹湿或夹暑感冒(夏季湿度大、温度高所致)、夹燥感冒(秋季空气干燥所致)。

其中前两种感冒症状是一般的头疼、发热、鼻塞流涕等,而第三种感冒则常伴有胸闷、骨节疼痛等症状,夹燥感冒则一般伴有鼻燥咽干、咳嗽无痰或少痰、口渴舌红等症状。

因此,因天制宜应成为预防感冒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

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熟悉本地天气和气候变化规律的前提下,注意收听和收看天气预报节目,当天气发生突变时,要及时更换衣被,注意保暖,以防受凉而诱发感冒;

在天气突变后的一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