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7582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2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docx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docx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A.3:

4B.4:

3C.2:

1D.1:

2

 

2.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减小,密度减小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3.如图为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B.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C.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

D.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4.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

B.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C.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

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5.阿基米德采用排水法解决了王冠掺假问题,现有一个金和银做成的王冠,用排水法测量出其体积为56.9cm3,若与王冠质量相同的纯金块和纯银块的体积分别为52.5cm3和96.5cm3,则王冠中银的质量和金的质量之比为(  )(ρ金=19.3g/cm3ρ银=10.5g/cm3)

A.1:

8B.1:

9C.1:

10D.1:

11

 

6.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

A.①②③④⑥B.⑤①②③⑥C.①②④③⑤⑥D.⑤①②④③⑥

 

7.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

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8.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B.物理书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

C.1kg的棉花比1kg的铁块质量小

D.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

 

9.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铁块磨掉一个角B.铁块熔化成铁水

C.铁块轧成薄铁片D.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

 

10.航天员将地球上质量为50kg的物体带到月球上,此时物体的质量将(  )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

 

11.今年5月25日,我市部分地区遭受洪水侵袭,小明利用天平测量一杯洪水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杯和洪水的总质量为(  )

A.80gB.82.4gC.77.6gD.83g

 

12.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则水结冰后(  )

A.质量变大B.质量不变C.密度变大D.密度不变

 

13.汽车油箱的汽油用掉一半后,关于油箱内汽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B.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C.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D.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14.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D.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15.根据下表提供的“一些物质的密度”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ρ/(kg•m﹣3)

物质

ρ/(kg•m﹣3)

8.9×103

7.9×103

1.0×103

酒精

0.8×103

空气

1.29

氧气

1.43

A.充满氧气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

B.将体积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匀速提高相同的高度,拉力所做的功相同

C.将一个铁圆柱体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所受浮力与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其中图线a表示在酒精中的情况

D.将质量不等的两个铜块,做成横截面积相等的铜丝,质量大的铜块做成的铜丝电阻大

 

16.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B.ρ甲=ρ乙

C.若V甲=V乙,则m甲<m乙D.若m甲=m乙,则V甲<V乙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7.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小明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则应该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向右调平衡螺母B.向右盘中加砝码C.向右移动游码

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物块的质量为      .

(3)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顺

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      kg/m3.

(4)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请你写出这类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制造的优点:

      .

 

18.某同学想用天平称量一块岩石的质量,实验前发现指针停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面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称量时将岩石放入天平左盘,当天平再次平衡后,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岩石质量是      g,若将该岩石带到月球,其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小明五一随父母去西藏旅游,回到益阳时发现他在西藏喝剩的矿泉水瓶变瘪了,则这瓶矿泉水的质量      ,瓶内气体的密度      (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小红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

(2)将盛有适量液体的杯子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测出杯子和液体的总质量为128g.然后将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

(3)再将盛有剩余液体的杯子放在天平左盘内,改变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杯子及杯内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      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液体的密度为      kg/m3.

 

21.质量为0.5kg的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2.0kg,装满某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1.7kg,此液体密度为      kg/m3(ρ水=1.0×103kg/m3)

 

22.如图所示,装满水的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会使玻璃瓶破裂,由水变成冰的过程中质量      ,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冰的密度为0.9×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那么体积为2m3的冰的质量为      kg.

 

24.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kg/m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体积增大了      cm3.(ρ冰=0.9×103kg/m3)

 

 

三.解答题(共4小题)

25.实验室有如下器材:

天平、量筒、烧杯(2个)、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细线(质量和体积不计)、足量的水(密度已知)、足量的未知液体(密度小于金属块的密度).

(1)甲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步骤是:

①在量筒中倒入20mL水;

②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甲所示,此时液面示数为      mL;

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a.      ;

b.向      (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c.在左盘放金属块,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如图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m=      g.

④计算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

该实验所测密度与金属块实际的密度相比较      (填“偏大”或“偏小”).

(2)乙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没有天平),设计了一种测量未知液体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写出他们的实验过程.

选用器材:

      

主要实验步骤:

未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ρ=      (用字母表示)

 

26.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      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右”或“左”)调.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      g,酱油的密度为      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27.某实验小组为了测某种液体浓度,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请你仔细阅读后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第一种方案: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液体,再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V1;根据测得的数据就可以算出该液体密度.

第二种方案:

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液体,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2,再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4;根据测得的数据就可以算出该液体密度.

(1)按第      种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要更精确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2)如图是按照第二种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g)

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g)

倒出液体的体积(cm3)

液体的密度(g╱cm3)

50

 

28.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1)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天平调节水平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

“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①      ;②      .

(3)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情况,他应该      ;

(4)天平再次调到水平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      g.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A.3:

4B.4:

3C.2:

1D.1:

2

解:

天平左右两侧的质量相等,根据公式m=ρV可得,2ρ甲V+ρ乙V=ρ甲V+3ρ乙V,

ρ甲V=2ρ乙V,

ρ甲:

ρ乙=2:

1.

故答案为:

C.

 

2.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减小,密度减小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解:

气球升空过程中,只是位置的改变,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

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气球升空过程中,气球外的气压减小,为保证内外压强相等,所以球的体积增大来减小球内压强,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密度变小.

故选B.

 

3.如图为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B.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C.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

D.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解:

从图象可知,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线性关系,且图象过原点,

说明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在体积相同时,甲物体的质量大于乙物体的质量,

由此可以判断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

故选:

C.

 

4.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

B.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C.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

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解:

由图象可知,当Va=Vb=2×10﹣3m3时,ma=1kg,mb=4kg,

则a、b的密度分别为:

ρa=

=

=0.5×103kg/m3,

ρb=

=

=2×103kg/m3,

∴ρa<ρb,即a物质的密度最小,且b物质的密度是a物质密度的4倍,故AC错误,B正确;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无关,故D不正确.

故选B.

 

5.阿基米德采用排水法解决了王冠掺假问题,现有一个金和银做成的王冠,用排水法测量出其体积为56.9cm3,若与王冠质量相同的纯金块和纯银块的体积分别为52.5cm3和96.5cm3,则王冠中银的质量和金的质量之比为(  )(ρ金=19.3g/cm3ρ银=10.5g/cm3)

A.1:

8B.1:

9C.1:

10D.1:

11

解:

∵与王冠质量相同的纯金块的体积为V=52.5cm3,

∴王冠的质量m=ρ金V=19.3g/cm3×52.5cm3=1013.25g;

设王冠中含金和银的体积为V金、V银,则

王冠的质量为ρ金V金+ρ银V银=1013.25g,

即19.3g/cm3×V金+10.5g/cm3×V银=1013.25g﹣﹣﹣﹣﹣﹣①

王冠的体积为V金+V银=56.9cm3﹣﹣﹣﹣﹣②

由①②两式可得:

m银=101.325g或V银=9.65cm3;

黄金的质量m金=m﹣m银=1013.25g﹣101.325g=911.925g.

所以王冠中银的质量和金的质量之比:

m银:

m金=101.325g:

911.925g=1:

9.

故选B.

 

6.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

A.①②③④⑥B.⑤①②③⑥C.①②④③⑤⑥D.⑤①②④③⑥

解:

先测空烧杯质量,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液体烧杯总质量,再将液体倒入量筒测体积,这种做法因烧杯壁粘液体,测出的体积偏小,算出的密度偏大.因此测盐水等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故选A.

 

7.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

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解:

称量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说明左边重,左边放的是物体,则应向右盘里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右盘中增加了一个更小的砝码.而此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B、C、D错误,

故选A.

 

8.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B.物理书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

C.1kg的棉花比1kg的铁块质量小

D.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

解:

A、水结成冰后,状态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A错误;

B、物理课本在北京和上海只是位置不同,质量不变,故B正确;

C、1kg的棉花和1kg的铁块的质量相等,故C错误;

D、把铁块压成铁饼,形状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9.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铁块磨掉一个角B.铁块熔化成铁水

C.铁块轧成薄铁片D.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

解:

A、把铁块切割掉一部分,铁块的质量会变小,故A正确;

B、铁块熔化成铁水是改变了铁的状态,铁块的质量不会变化,故B错误;

C、铁块轧成薄铁片是改变了铁的形状,铁块的质量不会变化,故C错误;

D、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是改变了铁块的位置,铁块的质量不会变化,故D错误;

故选:

A.

 

10.航天员将地球上质量为50kg的物体带到月球上,此时物体的质量将(  )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

解: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把一个质量为50kg的物体从地球上带到月球上,是位置的改变,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质量不变,仍是50kg.

故选:

C.

 

11.今年5月25日,我市部分地区遭受洪水侵袭,小明利用天平测量一杯洪水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杯和洪水的总质量为(  )

A.80gB.82.4gC.77.6gD.83g

解:

使用天平称量物体时,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且图示中标尺的分度值为2.4g.

则杯和洪水的总质量:

50g+20g+10g+2.4g=82.4g.

故选B.

 

12.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则水结冰后(  )

A.质量变大B.质量不变C.密度变大D.密度不变

解: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由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决定,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水结冰后质量不变;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

得V=

即可知,质量一定时,冰与水相比密度变小,则冰的体积变大.故ACD不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3.汽车油箱的汽油用掉一半后,关于油箱内汽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B.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C.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D.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解:

汽车油箱中的汽油用掉一半后,汽油的质量减少一半,但密度、热值和比热容是不变的.

故选A.

 

14.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D.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解:

A、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水中山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

D、电影院的荧幕做的很粗糙,光线射到上面能发生漫反射,使坐在电影院的任一角落里,都能看清屏幕上的图象,故D错误.

故选:

A.

 

15.根据下表提供的“一些物质的密度”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ρ/(kg•m﹣3)

物质

ρ/(kg•m﹣3)

8.9×103

7.9×103

1.0×103

酒精

0.8×103

空气

1.29

氧气

1.43

A.充满氧气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

B.将体积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匀速提高相同的高度,拉力所做的功相同

C.将一个铁圆柱体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所受浮力与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其中图线a表示在酒精中的情况

D.将质量不等的两个铜块,做成横截面积相等的铜丝,质量大的铜块做成的铜丝电阻大

解:

A、从表中要以得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因此,充满氧气的气球不能飘在空中,而是会落向地面,故说法错误;

B、体积相等的铁块和铜块,铜的密度大,所以质量大,重力也大,在提升相同的高度时,所做的功更多,故说法错误;

C、读图可知,当物体完全浸没时,图线a表示所受浮力大,根据浮力公式F浮=ρgV排,说明a所浸没的液体密度大,因此是浸没在水中,故说法错误;

D、质量不等的两个铜块,做成横截面积相等的铜丝,质量大的铜块做成的铜丝长度一定大,在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长度越长,电阻越大,故说法正确.

本题要求选错误答案.

故选ABC.

 

16.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B.ρ甲=ρ乙

C.若V甲=V乙,则m甲<m乙D.若m甲=m乙,则V甲<V乙

解:

A、由图示图象可知,两物质体积V相同时,m甲<m乙,由密度公式ρ=

可知:

ρ甲<ρ乙,故AB错误;

C、由图示图象可知,V甲=V乙时,m甲<m乙,故C正确;

D、由图示图象可知,m甲=m乙时,V甲>V乙,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7.(2014•山西)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小明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则应该 C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向右调平衡螺母B.向右盘中加砝码C.向右移动游码

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物块的质量为 16.4g .

(3)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顺

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 820 kg/m3.

(4)分析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