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文化与生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7843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文化与生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思想品德文化与生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思想品德文化与生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思想品德文化与生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思想品德文化与生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思想品德文化与生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思想品德文化与生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思想品德文化与生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思想品德文化与生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思想品德文化与生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思想品德文化与生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思想品德文化与生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思想品德文化与生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思想品德文化与生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文化与生活.docx

《思想品德文化与生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文化与生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思想品德文化与生活.docx

思想品德文化与生活

《文化与生活》期中考试卷

第I卷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48分。

1.“文化的水越有活力,民主的船越能顺行”。

这句话所揭示的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是

A、文化决定政治B、政治决定文化

C、文化的发展对政治的进步有推动作用D、文化对政治会产生反作用

大师徐悲鸿创作的国画《四喜图》,是幅令人观后难以忘怀的不朽画作。

国画《四喜图》,构图合理,层次分明,形象准确,动感鲜明。

四只喜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柳树树干,浓淡晕写,辅以线条颇有气势。

柳树枝条,刚劲流畅,树静枝拂,鹊跃纸面。

此幅佳作堪称绝品,多视角地体现了画家把寺绘画艺术大观的超凡能力。

抗日战争胜利已经60个年头,悲鸿先生也早已离开了我们,但他创作合含义深邃的画作《四喜图》,仍然栩栩如生。

那些跳踏枝头、迎接春天的喜鹊,分明是在向人们诉说大师与祖国同安危、与民族共命运、同人民共呼吸的情怀。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2—3题。

2.大师徐悲鸿创作的国画《四喜图》,之所以成为令人观后难以忘怀的不朽画作,说明

A、优秀文化作品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B、人们是不自觉地感受文化熏陶

C、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发展D、优秀的文化作品能激发人的斗志

3.抗日战争胜利已经60个年头,悲鸿先生也早已离开了我们,但他创作的含义深邃的画作《四喜图》,仍然栩栩如生。

那些跳踏枝头、迎接春天的喜鹊,分明是在向人们诉说着大师与祖国同安危、与民族共命运、同人民共呼吸的情怀。

这说明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③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人类的精神财富

④中国当代文化工作者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营养,锐意创新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原始森林是自然的,人培植、种植、保护甚至欣赏的树林是文化的;天然的石头是自然的,人打造、磨制和(为了欣赏而)移动过的石头是文化的;野生动物是自然的,人培育的家畜家禽是文化的,没有发现其审美价值的高山是自然的,发现其审美价值的风景是文化的;如此等等。

这说明

A、文化是人的观念在自然物身上的体现B、纯自然与文化没有界限,毫无分别

C、人的观念在自然物身上的体现是文化的表现D、文化就是对自然物的简单改造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2005年6月17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部、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的通知。

据此回答5—6题。

5.对传统节日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

②它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

③它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④它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通过节庆活动要达到的目的是

A、增进人们的情感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剔除封建糟粕D、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7.广州,一座拥有2200余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自宋代以来一直是中国岭南地区的著名商业化都市。

历史留下了大量的建筑文化遗产,也使广州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格局。

近代,西洋新古典主义建筑形式和岭南建筑形式交汇共存于广州。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广州建设了一批以现代主义手法结合地方特点的、具有岭南风格的优秀建筑。

广州建筑的独特风格表明

A、传统文化必须与西方文明相结合才能有特色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D、传统文化的内涵应因时而变

8.教育在文化继承中具有特定的功能。

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它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它是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进行传递的

③它可以使受教育者获得所有的文化财富

④它是传承文化的唯一方式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9.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这种思想

①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人际关系②在今天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中,赋予了新内容

③要求我们去爱所有人④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应坚决剔除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10.孔子曰“学而不厌”、“见贤思齐”“博爱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反映了儒家开放的胸襟和求知精神,对我们年轻人在求知道路上有着深邃的影响。

这表明

A、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人类的精神财富

B、传统文化有保守过时的因素

C、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对人的价值观有积极的影响

D、传统文化中的那些不合理的因素始终制约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11.我国古代道学者主张要回到自然,但又反对文化、反对文明;强调个性自由,对统治者采取批评和不合作态度。

同时又有一种消极无为的处世态度。

法家主张法治,重视法律。

但他们所讲法治和法律主要是刑法,并不是维护人民的权利。

这说明

①我国传统思想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②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我国的传统思想

③我国应大力弘扬民族文化④我国文化发展要吸收民族文化中积极的因素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2.当今世界,文化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软实力”,它同时也是一种“硬实力”。

从“软实力”的意义上说,人们的观念、思想、智慧、精神、进取精神和创造力等文化要素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从“硬实力”的意义上说,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和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比例的提升,都显示出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举足轻重。

这里的“软实力”和“硬实力”是指

A、文化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方向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C、建立在一定经济、政治基础之上的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13.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这说明

A、文化创新是指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时代精神

B、文化创新就是吸收中外一切成果

C、文化创新必须突破传统文化的束缚,吸收人类有用的文化

D、文化创新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同时交融的过程

14.近年来,“尊重世界的多样性”成为我国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宾或出访时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一句话。

“尊重世界多样性”,从文化创新的角度来说,下列理解属于错误的是

A、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B、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只有相互借鉴、平等交流,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创新的成果

C、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必然造成文化交流的障碍

D、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15.在中外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中,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之所以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这是因为

①永葆文化的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都需要体现文化的民族特色

②外来文化不能为本民族的社会实践服务

③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就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④中华民族文化是世界优秀文化的代表,凝集了人类文化的精粹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16.主张全盘否定自己的文化传统,失去了民族自信心,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心甘情愿地接受异

族文化的“同化”。

这种观点属于

①守旧主义②民族虚无主义③封闭主义④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17.“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首诗所包含的关

于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有

A、传统文化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过时被抛弃

B、新的文化必然会战胜和取代传统文化

C、传统文化会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断推陈出新

D、不同时代的文化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18.文化继承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方面。

对于文化继承我们应有的正确认识是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②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③原封不动地承袭,保持传统文化的原味④只有全面否定才能全面创新

A、①④B、①③C、②D、①②

19.在影响文化发展的各种因素中,最根本的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制度的更替B、科学技术的进步

C、思想运动的激荡D、教育的发展

20.有人认为,文化创新主要来自创作者的灵感和聪明才智。

这种观点

①认为文化创新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②否认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③正确地认识到了文化创新的主体④是唯心主义在文化发展观上的体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1.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为此应

①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在文化竞争中合作和发展④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

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2.据2005年3月2日《人民日报》报道,目前我国科学论文、发明专利等重要指标都处在我国最高水平,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在占世界GDP92%的9个主要国家中,我国科技创新的总体能力位居世界第28位,尚未成为对世界有重要影响的科学技术大国。

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A、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

B、文化力量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

C、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D、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23.当今时代,世界文化灿若星河: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精彩纷呈;一年一度的美国好莱坞奥斯卡金像奖、法国戛纳电影节群星灿烂;每年的巴西狂欢节、圣诞节令人如痴如醉……。

这表明

A、世界上每种文化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B、民族文化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

C、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D、各种文艺形式是风格迥异的

24.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大众传媒的媒介有

①报刊②亲朋聚会③外出旅游④网络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错选、多选、少选该题不给分,每小题3分,共27分。

25.一位美国前总统说:

“我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

这是一种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

”这说明了

A、美国在推行霸权主义文化,并对全球进行文化渗透

B、只要懂得发挥文化生产力的作用,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C、美国文化促进了其经济和政治的联系,成为其不可分割的纽带

D、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竞争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26.2500多年以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民歌至今仍在湖北房县传唱。

房县是《诗经》的采

风、编撰者之一的周朝太师月尹吉莆的故里。

“自古好歌”,成千上万首古老民歌在房县积淀咸丰厚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生活则自然成了当地众多民歌大王自娱娱人的生存状态。

这种文化现象说明文化

A、主要是指传统文化B、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C、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D、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27.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企业精神提炼升华,整合成为全体员工广泛认同的、统一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以文化的力量激励企业员工,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

企业文化在企业所起的作用,反映了

A、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B、企业文化成为团结企业员工的精神纽带,使企业具有凝聚力

C、企业文化属于管理文化,是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

D、企业文化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影响

28.和是中国明朝著名航海家和外交家,他7次率领大船队下西洋的壮观之举使中华民族的平、文明形象声威远播,对今天的中国乃至世界都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这里所说的“意义”是指

A、说明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的向外辐射和传播

B、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是加强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C、在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要大力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活动

D、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9.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了让国人不忘历史,一些抗战纪念馆和博物馆采用信息技术开通网站、开通“南京大屠杀”网站,再现当年“卢沟桥事变”“百团大战”“地道战”等场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公众去深刻铭记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滔天罪行。

这说明信息技术

A、促进了文化传播B、超越时空的局限,最大限度地让公众享有文化遗产

C、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D、使文化资源的传播方式和手段发生根本性变革

30.要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就要

A、善于吸取外来文化的营养B、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C、推陈出新、革故鼎新D、兼收并蓄,不断丰富创新

31.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百家争鸣”的思想运动,各种观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影响,从而促进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这说明

A、不同思想文化是在斗争中发展

B、思想文化的矛盾运动促使社会大变革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

D、在今天我们仍要倡导“百家争鸣”

32.人和人类社会是借重于文化才得以进步和发展的,而文化则只有借重于不断地创新才能获得生机和力量。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实践早巳证明:

只有具有了充分的生机与活力的文化,才能更有力和更有效地推动人和人类社会走向文明与发达。

这说明

A、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B、优秀文化成果和实践都是文化创新的来源

C、文化创新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D、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33.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文化建设一定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这体现了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源泉B、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第Ⅱ卷

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4、2005年6月30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着力在打牢共同思想基础、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创造良好文化条件等方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上述要求的正确性。

35、毛泽东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

为什么在文化领域要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四、辨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36、2005年5月,胡锦涛在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时说:

两岸同胞同根、同祖、同脉。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辨析: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它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37、在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676家参展企业、700多个文化产业工程,在文博会上与市场直接对话,上演着一场价值380亿元的交易大戏。

文化产业的发展拉动了经济的发展。

按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CDP的0.38%,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辨析:

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就是依靠文化产业的作用实现的。

五、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第38题18分,第39题17分。

共35分。

每题设置2分综合评价分,用于对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评价。

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38、2004年9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致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的贺信中指出,优秀文艺作品具有

激励人心、感召社会的强大力量。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征程上,广大文化工作者担负着讴歌时代精神、塑造美好心灵的光荣职责。

希望大家深入火热生活,焕发创作激情,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描绘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灿烂画卷,创作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精品,努力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1)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2)文化工作者如何才能创作出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精品?

39、滩簧是我国清代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曲种。

滩簧沿用昆曲声腔,简繁相间,引吭高歌如大鼓,抑扬婉转似弹词,拖腔又类昆曲,是一种昆曲的通俗化唱法,称为前滩。

另有以民间小调演唱,以滑稽风趣的曲目见长,名为后滩。

至清末民初,小型戏曲蓬勃发展,各地滩簧也相继效仿戏曲形式,改为化装登台演出。

随着角色的增多,表演的需要,曲调、音乐逐步演变,形成了滩簧的各地方剧种,如苏剧、甬剧、锡剧、沪剧等。

(1)从滩簧演变为苏剧、甬剧、锡剧、沪剧等的过程,说明了哪些道理?

(2)它是怎样体现上述道理的?

 

答案

第I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c

a

c

c

c

d

d

d

d

c

c

c

a

c

b

c

c

d

a

d

d

b

题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答案

c

d

cd

bcd

abd

bc

abcd

abcd

acd

acd

abcd

第Ⅱ卷

34

(1)文化能够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4)人们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

35

(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是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阶段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3)文化多样性不仅有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还有同一国家内的文化多样性。

正是文化的多样性,才形成一个国家或全世界的文化繁荣,也才能满足不同人群的精神文化需要。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多样性文化的发展,即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

36

(1)传统文化是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反之就会起阻碍作用。

(3)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7

(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经济是基础,文化由经济决定;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对经济有重大的影响。

(2)文化产业是关于文化内容的创造、生产和商业化的产业,包括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

文化产业的发展必将推动经济的发展。

(3)但文化产业只是文化的一种外在形式,文化对经济的影响远不至如此。

在经济发展中,文化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推动,对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等都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济的发展,因此,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38

(1)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源泉。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文化也不可能实现任何新的发展。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因为:

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火热生活,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焕发创造激情,才能创作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精品,才能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材料中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优秀文艺作品具有激励人心、感召社会的强大力量”。

正体现了这一道理。

(2)文化工作者只有充分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意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作出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精晶,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39

(1)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传统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的创新,即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⑤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2)如上述材料中关于滩簧的发展从“流行于江浙一带”、“拖腔又类昆曲”、“效仿戏曲形式”、“表演的需要”、“各地方剧种”等体现了上述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