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填方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8418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填方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西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填方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西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填方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西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填方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西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填方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广西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填方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广西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填方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广西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填方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广西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填方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广西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填方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广西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填方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广西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填方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广西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填方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广西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填方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广西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填方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广西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填方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广西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填方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填方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

《广西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填方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填方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填方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x

广西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填方段路基强夯施工方案

 

 

灌凤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一二年三月十日

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灌阳(永安关)至全州(凤凰)高速公路No.1合同段,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石塘镇内,标段起于灌阳县文市镇永安关(湘桂界),接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湖南省宁远至道县段高速公路,中经文市、灌阳新圩、石塘,在全州县凤凰乡三里村附近,与全州至兴安高速公路相接,路线全长47.964721公里,本工区起止桩号为K27+000~K47+997.265。

1.1、工程特点

项目区地处广西东北部,为南岭山脉的西段,地势西部、北部及东南部高,中部较低。

路线布设于地势相对较低的中部“湘桂夹道”内,为东-西、南东-北西走向,海拔高程在190-450米之间。

根据现场调查,本标段沿线天然筑路材料中石料和土料基本满足工程要求,砂料较为缺乏,水电沿途均有,使用方便。

1.2、气候特点

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多暴雨,秋凉气爽,冬冷霜降。

年平均气温16~19℃,1月最冷,最低气温可达-7.5℃,7、8月份最热,最高气温达38℃。

开区域为广西降雨最充沛的地区之一,年总降雨量为1400~2200mm,主要集中在4~7月,超过全年的一半,秋天有干旱现象。

风向和风速随季节有变化,多北东向或近南北向,春节风速较大,最大风速可达24m/s,夏季受南来海洋气团影响,秋、冬、春季主要受寒潮控制。

1.3、工程数量

本工区共计两段强夯施工路段,一段为K27+925K28+220,长度为295m,另一段为K30+381K30+580,长度为199m。

二、编制依据

2.1、灌阳(永安关)至全州(凤凰)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2.2、灌阳(永安关)至全州(凤凰)公路土建工程招标文件相关技术规范及合同文件;

2.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2.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2004;

2.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2.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2.7、《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2.8、相关法律、法规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安全管理的规定。

三、编制原则

3.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3.2、合理布置施工现场,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3.3、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施工,进行有序、可控施工。

四、施工组织计划

4.1、人员配置

现场配备足够的技术、质量、试验管理人员等,已经到位,详见人员配置一览表。

表4-1人员配置一览表

序号

姓名

职责

备注

1

邢俊平

总负责人

2

孔祥武

技术负责人

3

寇建华

现场施工负责人

4

牛振欣

现场试验负责人

5

杨秀杰

路基工程师

6

支晨

质量检查负责人

7

王红兵

测量工程师

8

刑润涛

安全工程师

9

苏捷嘉

环境工程师

10

黄敏

机料工程师

11

顼春江

现场质量、生产进度控制负责人

12

陈杰

现场技术人员

13

朱磊

现场技术人员

根据工程量及工期要求,施工队伍及劳动力投入见施工队伍及劳动力投入一览表

 

表4-2施工队伍及劳动力投入一览表

施工队伍

人数

人员分配

强夯作业队伍

14

起重工:

1

装载机操作工:

1

推土机操作工:

1

压路机操作工:

1

杂工:

10

4.2、机械设备配置

详见进场设备报验单。

五、施工总进度计划和安排

填方段路基强夯工程施工计划为2012年5月8日至2012年6月20日,共44天。

六、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介绍

强夯法是利用起重机械吊起大吨位夯锤,起重到一定高度处自由落下,给路基填料和地基以强大的动力冲击,迫使岩土颗粒位移,提高填筑层密实度和地基强度的有效施工方法。

对强夯施工后的表层采用推土机平整,振动压路机碾压法进行压实。

见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6-1施工工艺流程图

七、施工方案

7.1、施工准备

7.1.1、施工参数

强夯施工夯击能采用2000KN.m,夯击四遍,第一遍夯距为5m,第二、三遍夯距为2.5m,夯点击数以夯坑的压缩量最大,夯坑周围地面隆起最小为原则,且最后两击平均沉降量不大于50mm。

最后一遍为满夯,夯点相互搭接1/2、1/3夯痕。

每遍夯击完成后均以推土机推平。

7.1.2、场地平整

7.1.2.1、清除表层土,进行表面松散土层碾压,修筑机械设备进出道路,排除地表水,施工区周边作排水沟以确保场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

7.1.2.2、查明强夯场地范围内地下构造物和管线的位置及标高,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因强夯施工造成损坏。

7.1.2.3、一般即有建筑50m范围内不宜采用强夯措施。

当桥台附近,涵洞附近需进行强夯时,可先进行路基范围的强夯后,再施工桥台、涵洞。

7.2测量放样

由测量人员放出线路中线,并根据夯点布置图在平整后的场地上放出夯点,用白灰定点。

夯点布置图见下图

图7-1夯点布置图

7.3、第一遍点夯施工

强夯机械就位以后,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检查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定点位置的高程,如锤顶倾斜,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重复以上步骤,按设计规定的夯实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夯实。

单点夯击能控制在2000KN.m,单点夯击次数一般按最后两击沉降量差不大于50mm控制,每点夯击3~5次,夯点间间距5m。

重复以上步骤完成全部夯点的第一遍夯击。

完成后用推土机将夯坑整平,测量夯后高程,做好施工记录。

7.4、第二、三遍点夯施工

整平后测量放线夯点,重复第一遍点夯施工步骤(夯距及夯击次数见夯点布置示意图)完成第二、三遍点夯施工。

7.5、第四遍满夯施工

重新测量定位夯点,夯点相互搭接1/2、1/3夯痕,重复第一遍点夯施工,完成第四遍满夯施工,用推土机整平场地,测量夯后高程。

7.6、强夯质量检验

7.6.1、地基强夯检测项目

强夯施工完毕后,应对强夯区沉降量和强夯区压实度及时予以检测。

7.6.2、检测步骤

7.6.2.1、夯点沉降量测量

第一遍点夯每击夯沉量随着击数的增加逐渐减少,一般主点采用35击,具体击数以最后两击沉降差不大于50mm为限。

第二、三遍点夯同第一遍点夯

第四遍满夯夯点每击夯沉量随着击数的增加逐渐减少,同样一般主点采用35击,具体击数以最后两击沉降差不大于50mm为限。

7.6.3、夯区平均沉降量检测

在第一次点夯完成后,推土机对路基进行平整并压实,随意选择强夯范围内的测点进行沉降量检测。

满夯完成后,推土机对路基进行平整并压实,对沉降量进行检测。

八、质量保证措施

8.1、质量目标

贯彻“严格施工管理、规范作业程序、提供优质服务、创建优良工程”的质量方针,科学管理,精心施工,加快速度,降低成本,消灭通病,提高质量,创建一流工程和精品工程。

8.2、保证措施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创建精品工程,本投标人在开工之前,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建立系统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参见质量保证体系图。

图8-1质量保证体系图

8.2.1、组织保证措施

成立全面质量管理小组,第一管理者亲自抓。

配齐专职质检工程师和质检员,制定相应的创精品工程规划和质量岗位责任制,卓有成效地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责任管理,从组织措施上使创精品工程计划真正落到实处。

8.2.2、思想保障措施

8.2.3、积极宣传建成精品工程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建设本高速公路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8.2.4、把创精品工作列入各级工程会、总结会的重要议题,及时总结创精品工程的经验,分析解决存在问题,引导创精品工程的健康发展。

8.3、技术保证措施

8.3.1、建立设计文件图纸分级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

重点工程由总工程师、主管工程师审核;一般工程由专业工程师审核,每份图纸必须经过二名以上技术人员审核并填写审核意见。

在严格审核的基础上由技术人员向施工单位进行四交底:

施工方案交底,设计意图交底,质量标准交底,创精品工程措施交底,并有记录。

同时,应认真核对现场,并与建设单位一道优化设计。

8.3.2、完善各类工艺、工序技术质量标准细则,严格按照路基、桥梁、隧道、防护、排水工程施工工艺和部颁施工规范组织施工,并结合工程特点和创精品工程计划,进一步细化制定各类工艺标准和作业指导书。

8.3.3、认真贯彻“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三体系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检查程序,使每个施工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

要定期召开质量专题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推进和改善质量管理工作。

8.3.4、技术资料和施工控制资料详实,能够正确反映施工全过程并和施工同步,同时满足竣工验交的要求。

8.4、施工保证措施

8.4.1、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8.4.1.1、实行“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制度

“五不施工”即:

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桩位和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者不施工;工程不经检查、签证不施工。

“三不交接”即:

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8.4.1.2、建立原始资料的积累和保存制度对每一单位工程都要准备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

8.4.2对生产全过程进行严格质量监控

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影响作用的有七个方面:

①、熟练的操作人员;②、先进的机具设备;③、良好的工程材料;④、合理的工艺参数;⑤、正确的加工工艺;⑥、有效的监控手段;⑦、严格的检测验收标准。

8.4.3狠抓重点,确保整体

在不同的施工项目中,由于其设计要求、

技术标准、工艺方法、施工条件、功能、作用各不相同,因此,它们在确保质量标准的难易程度和对工程整体质量的影响上也必然各不相同。

为此,本投标人根据各项工程的不同特点,找出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以便抓住重点,确保整体。

8.5、建立健全自检制度

8.5.1、成立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的质量检测小组,配齐专职质检工程师、质检员,施工安全质量监察员,制定相应对策和质量岗位责任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责任管理,真正使创精品工程计划落到实处。

8.5.2、对工序实行严格的“三检”制,即:

自检、互检、交接检。

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

8.5.3、建立严格的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班组、施工队、项目经理部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应会同监理工程师一起复检,检查结果填入验收表格,由双方签字。

8.5.4、任何一项工程完工后,都要进行质量检测,验收检测在项目部内部分两级进行,先由施工队进行全面检测,并认真作好记录,确认质量合格后交项目部审查,并由项目部进行“复检”或“抽检”,确认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复检”或审批。

九、工期保证措施

9.1、工期保证方案

为确保业主工期要求,按期优质完成施工任务,拟采取以下工期保证方案:

9.1.1、选拔业务精、能力强的管理和施工人员,配齐配足技术工人。

9.1.2、充分细致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工作准备。

9.1.3、按照总工期目标,利用倒排工期法,制订详细的分段工期控制计划。

9.1.4、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提高施工效率,抓住物资供应关,保证足量、准时满足进度要求。

9.2、工期保证措施

9.2.1、快速组织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和物资材料进场,按工作内容和进度配齐各项生产要素,保证“三快”,即进场快、安家快、开工快,抓住有利施工季节,实现施工进度良好开端。

9.2.2、建立健全领导机构。

成立由一名项目副经理任组长,有关人员参加的领导小组,全权处理施工有关问题,协调各方面关系。

9.2.3、精心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科学组织施工,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各分项工程的进度计划和机械、劳力配置。

9.2.4、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和生产要素配置,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和施工机械化作业程度。

9.2.5、实行工期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计划、检查、考核与奖惩制度;加强施工指挥调度与全面协调工作,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9.2.6、重点抓质量、安全,以促进度,确保不出任何安全质量事故,以便工程施工顺利进展。

9.2.7、积极推广和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技术、设备含量,不断加快施工进度。

9.2.8、强化施工调度指挥与协调工作,超前布局谋势,密切监控落实,及时解决问题,避免搁置延误。

重点项目或工序采取垂直管理,横向强制协调的强硬手段,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决策速度和工作效率。

9.2.9、严密组织施工,精心安排工序,保证均衡生产,并适时掀起施工高潮。

9.2.10、挖掘内部潜力,广泛开展施工生产劳动竞赛,营造比、学、赶、帮、超和人人争

先的氛围,不断掀起施工高潮,确保总工期目标和阶段工期目标的顺利实现。

9.2.1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宣传优质、高效建好本高速公路的重要性,鼓励全体参建职工,以主人翁的工作姿态,按期建好本工程。

十、安全保证措施

表10-1强夯施工过程危害辩识及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

控制措施

1

施工准备

起重设备伤人

强夯前应对起重设备、所用索具卡环等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试吊、试夯,检查各部位受力情况,一切正常,方可进行强夯。

每天开机前,应检查吊锤机械各部位是否正常及钢丝绳有无磨损等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2

施工准备

设备倾倒伤人

对桅杆等强夯机具应经常检查是否平稳和地面有无沉陷,桅杆底部应垫80~100mm木板

3

夯击

设备伤人

吊锤机械停稳并先对好坑位后,方可进行强夯作业。

起吊夯锤,吊索要保持垂直;起吊夯锤或挂钩不得碰撞吊臂,应在适当位置挂废汽车轮胎加以保护

4

夯击

落锤伤人

夯锤起吊后,臂杆和夯锤下15m内严禁站人,且不得在起重臂旋转半径范围内通过。

非工作人员应远离夯点30m以外,现场操作人员应戴安全帽

5

夯击

夯锤脱落伤人

起吊夯锤速度不应太快,不能在高空停留过久,严禁猛升猛降,以防夯锤脱落;停止作业时,不得将夯锤挂在高空

6

夯击

坑壁塌方

夯击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坑壁有无坍塌可能,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

7

夯击

设备倾倒伤人

为减少吊臂在夯锤下落时的晃动和反弹,应在起重机的前方用推土机拉缆风绳作地锚。

8

施工管理

人员伤害

施工场地周围设置警示标语、警示线,悬挂警示牌,夜间应有警示灯

10.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突出专职安全员的责权,健全岗位责任制,从组织、制度、防范措施三方面的保证安全,做到规范施工,安全操作,参见下图。

图10-1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框图

10.2、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组织配置齐全后及时召开安全生产会议,逐级签订安全承包合同并明确各自的安全目标,制定好各项安全规则,达到全员参加、全面管理的目的,充分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并按“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原则组织施工生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见下图。

图10-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图

10.2.1、参加施工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教育,熟知和遵守本工种的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应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准上岗操作。

对于从事电气、起重、登高架设作业、压力容器、焊接、车辆驾驶、爆破、等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获得合格证后,方可持证上岗。

10.2.2、应按国家规定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管理机构和设立专职或兼职安全检查人员。

10.2.3、施工现场要设置足够的消防设备,施工人员应熟悉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并应组织一支经过训练的义务消防队伍。

10.2.4、应加强与气象、水文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气温、风雪、风暴、和讯情等预报,做好防范工作。

10.2.5、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必须制定相应安全技术措施。

10.2.6、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施工负责人和安全检查人员应随时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情况,不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的人员不得上岗。

10.2.7、施工所用的各种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应定期进行检查和必要的检验,保证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不合格的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严禁使用。

10.2.8、下挖工程,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复查地下构造物(电缆、管道等)的埋设位置及走向,并采取防护措施;施工中如发现危险品及其他可疑物品时,应立即停止下挖,报请有关部门处理。

10.2.9、重要的安全设施必须执行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的原则,即:

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使用。

10.2.10、进入林区及易燃易爆等地区严禁烟火,加强电焊场、氧焊割场等易产生火花地方的管理。

所有场所产生的烟火必须及时熄灭。

10.2.11、进入施工场所必须配戴安全帽,严禁穿拖鞋。

10.2.12、所有施工机械严格按照相应机械操作规程操作

10.2.13、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带好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

针对各工种的特点按时配发劳保用品。

10.2.14、特殊工种人员上岗必需要有上岗证。

进场设备报验单

承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合同段:

No.1

监理单位:

广西桂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号:

致_______监理组:

下列施工设备已按合同规定进场,报请验证并准予使用。

 

承包人:

年月日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进场日期

技术状况

拟用何处

1

运输车

红岩

5

2011.8.18

良好

2

推土机

山推SD16

1

2011.8.18

良好

3

压路机

山推SR22MP

1

2011.8.18

良好

4

装载机

柳工856

1

2011.8.18

良好

5

强夯机

1

2011.8.18

良好

监理审查意见:

监理组组长:

年月日

监理收件人: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