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68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docx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docx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P34区位:

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的位置。

在绝对意义上理解,区位是指人类活动在地球经纬网上占据的地理位置;在相对意义上理解,区位是指某一人类活动场所与相关人类活动场所的空间关系。

P34区位主体:

指占有场所的特定事物(即特定人类活动的内容或实体),如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城乡聚落等。

P34区位理论:

研究人类活动的地理空间选择以及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人类活动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

某些区位理论主要研究人类活动的地理空间选择,即在人类活动已知的条件下,寻找某种人类活动的最优区位,如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某些区位理论则是在空间区位已知的条件下,研究人类活动在特定场所内的最优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如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P36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即同样的场所对不同的人类活动而言,其区位条件是不同的;区位条件会随时间而变化,即人类活动(区位主体)对空间场所(区位)的要求会随时间而改变,因而要求的区位条件也随之变化。

P37区位因子:

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最早提出区位因子的韦伯,将区位因子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P40供应商园:

一种新的组织原材料供应的地域综合体,一般是指围绕某一组装厂而形成为这一组装厂提供零部件供应的供应商的空间聚集区。

P48交通网:

交通网由点和线组成。

点包括汽车站,火车站,道路的交差点,港口,机场等;线包括连接点与点的铁路、公路、水路以及空路(航线)等。

*交通流:

人和物的移动;存在着方向性,即从起点到终点之间存在着方向;交通流可区分为“起终点流”和“区间流”。

*地域:

有关交通现象的产生原因、结果以及那些促进与制约交通发展的人口、产业状况等地域条件,也是交通研究的重要因素。

P51交通网密度:

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

P52通达性(accessibility):

衡量点与点之间的难易程度,可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dispersionindex)表示。

P51交通网连接度(connectivity):

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常用贝塔指数(betaindex)(边数/顶点数)表示。

P53机场产业区:

布局于航空港附近并与方便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出入口相连结。

由于航空运输的巨大效益,促使在航空港相邻地区及空港交通走廊沿线地区出现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人口的聚集,从而形成的多功能经济区域。

“六大特征”:

临空指向性,技术先导性,市场速达性,产业聚集性,全球易达性,空间圈层性。

*经济可进入性:

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主要取决于地理位置和距离。

尤其是新的交通干线的铺设,会极大增强沿线区域地理可进入性(交通通达性)。

*劳动地域分工:

为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各地的优势,满足国家或地区的需要,而使经济发展在地域上实现合理的分工。

*地区经济结构:

地区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关系及其内部的地区经济联系。

*土地:

由地形、土壤、植被、岩石、水文和气候等因素组成的一个独立的自然综合体,其形成与发展主要取决于自然力的作用,同时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初级原料:

是指从自然界直接获取或者经过人工培育的原料。

*加工原料:

是经过一些材料型工业企业加工过的产品。

*金融资本:

是流动资本,也就是我们说的资金。

*固定资本:

如厂房、设备等。

顾名思义这种资本不能轻易移动,往往具有更新年限和地理惯性。

*现代科学技术:

指第三次科技浪潮和第四次工业革命及其以后的科学技术。

它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导,微电子、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三大基础,以电子计算机、生物制品、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及光纤通讯、海洋工程等为代表。

表现出信息化、综合化、分散化、全球化和快速化等特点,具有节能化、节约原材料化、产品高附加值化、知识集约化等职能特征。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P60地租曲线:

市场(运费为零)点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结而成的曲线。

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农场主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P61杜能圈:

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

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一种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的同心圆结构。

*逆杜能圈:

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的背景下,距离城市愈近的土地,愈有可能由农业利用转为城市利用,即愈接近城市,农业土地利用价值愈低,农业生产也愈粗放,从而使城市边缘地带的农业景观形态呈现出与杜能模式相反的现象,直到城市扩大或发展潜力终止的地带,才由此向外回复杜能模式。

P68一般因子:

与所有工业有关,例如运费、劳动力等;它是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基础,决定了区域工业基本格局。

P68特殊因子:

与特定工业有关,例如空气湿度等;在区位论中占次要地位。

*区域性因子:

P69集聚因子:

由于集聚利益(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促使企业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

*纯粹集聚:

由技术性和经济性的集聚利益产生的集聚,也称为技术性集聚。

*偶然集聚:

纯粹集聚之外的集聚,如运费指向和劳动费指向的结果带来的工业集中。

P69分散因子:

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由于过度集聚而促使企业趋于分散布局的因子。

其作用主要是消除由于集聚带来的地价上升造成的一般土地费、原料保管费和劳动费的上升。

P70原料指数:

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

原料指数>1,使用损重原料;原料指数=1,使用纯原料;原料指数<1,使用遍在原料。

*原材料:

遍在原料;局地原料(纯原料;损重原料(粗原料))

(偏在原料)

*遍在原料:

到处都可以有的原料;

*局地原料:

只在特定场所才存在的原料;

*纯原料:

原料转化为产品后重量基本上没有减轻;

*损重原料:

生产过程中丧失部分或全部重量的原料。

 

P70区位重量:

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

=(局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产品重量=原料指数+1。

区位重量>2,使用损重原料;区位重量=2,使用纯原料;区位重量<2,使用遍在原料。

P71等费用线:

运输费用相同的点的连线。

P72综合等费用线:

全部运费相等点的连线。

P73临界等费用线:

与劳动成本节约额相等的等费用线。

P73劳动费指数:

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费。

=劳动费/产品重量。

如果劳动费用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费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

*劳动费:

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工资部分。

它不仅反映了工资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劳动能力的差距。

 

P73劳动力成本系数:

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

如果劳动力成本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力区位的可能性就越大;否则,可能性越小。

P73劳动系数:

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它来表示劳动费的吸引力。

=劳动力成本/区位重量。

劳动系数大,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劳动系数小则表示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

进一步也可以说劳动系数越高,工业就会更加向少数劳动廉价地集中。

P74加工系数:

=单位区位质量的加工价值。

加工系数高,工业集聚的可能性也大;相反,集聚的可能性就小。

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P93中心地:

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中心地可以是一个城市(城镇)、一个集镇,也可以是一个大的居民点。

P93中心性:

是指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性,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某一中心地的中心性可用中心地向其周围地区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总量来度量。

P94商品服务范围(货物的供给范围):

货物的供给范围是指在经济上合理的前提下,货物在供应者与消费者之间移动的空间范围,通常用经济距离(用货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来度量。

经济距离主要决定于运输费用、运输时间和劳动力成本等要素。

*货物的供给范围上限:

是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供给范围的最大极限,为中心地的某种商品和服务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

*货物的供给范围下限:

是中心地为供给某种商品和服务而必须达到的该商品最小限度的门槛销售量时的销售距离。

P94门槛人口:

*中心地等级:

具有能提供高级商品和服务需求的中心地为高级中心地,反之为低级中心地。

高级的商品和服务:

是指商品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大的商品和服务。

低级中心地数量多、分布广、服务范围小,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档次低、种类也少,具有最低的中心地职能;而高级中心地数量少,服务范围广,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档次高,种类也多,并兼有低级中心地职能。

最高等级的中心地能够供应所有等级的货物。

第七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P173区域经济结构:

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包括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产业(industry):

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总称,是由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构成的、在统计上具有足够大规模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体(或称总和)。

从需求角度讲,产业是具有相互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的总和;从供给角度讲,产业是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的物质生产活动或具有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

P174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是区域进行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增值的载体。

在经济体制和企业效率一定的前提下,区域经济增长的效率与发展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及变化。

P174主导产业:

在全国同类产品生产中占重要地位,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在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或不同区域,主导产业是不一样的。

P174关联产业:

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前向联系产业:

利用主导产业产品的产业。

*后向联系产业:

为主导产业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

*侧向联系产业:

为主导产业提供技术、能源及其它服务的产业。

P175基础性产业:

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

根据作用性质的差异,基础产业可以分为生产性基础产业、生活性基础产业和社会性基础产业。

根据空间分布特点的不同,基础产业可分为消费趋向性产业、广布性产业和不可运移产业。

P175支柱产业:

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它存在于关联产业或基础产业中。

支柱产业虽然在本区域的经济总量扩张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全国的同类产业中所占比重却较小,或者与其它区域的同类产业相比并不具备发展的优势,产品输出率低,因而它不能发挥区际分工的作用,也就不具有主导产业应有的功能。

P175潜导产业:

指当前规模较小、影响有限,但具有发展潜力并且可能发展成为新的主导产业的产业。

潜导产业可能存在于现有的支柱产业中,也可能存在于现有的基础产业中,也可能是新形成的。

P175资源密集型产业:

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很高的产业,如农业、采矿业。

P175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

生产主要依靠技术和脑力劳动,知识和技术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

例如,航天、生物、高分子材料、信息、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

P175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生产过程中占用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比重较大的产业。

纺织、制革、服装、食品、零售、餐饮等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P175资本密集型产业: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大量资金购买生产资料、占用资本比重较大的产业。

交通、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基础产业和重化工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

P175传统产业:

主要采用传统技术并且在发达国家中发展趋于缓慢或萎缩的产业。

例如,发达国家的煤炭采掘、纺织、钢铁、造船和一般机械制造等产业。

P176高新技术产业:

采用现代高技术或新技术,发展速度快、增长潜力大的产业。

例如,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工程、海洋开发、航空航天等产业。

P176夕阳产业:

指产品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停止或下降,产业增长率低于国民经济的平均水平并呈下降趋势,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逐渐下降的产业。

P176朝阳产业:

又称新兴产业。

指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快速,产业增长率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水平并呈上升趋势,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不断上升的产业。

P178需求收入弹性:

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产业产品的需求增加率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率之比。

一般用收入弹性系数进行测度。

P181霍夫曼比例:

消费品工业(轻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重工业)净产值之比。

*霍夫曼定理:

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

据此,工业化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工业化第一阶段:

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霍夫曼比例为5±1;

——工业化第二阶段:

资本品工业的增长快于消费品工业,消费品工业降到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霍夫曼比例为2.5±0.5;

——工业化第三阶段:

资本品工业继续快速增长,与消费品工业的规模大致相当,霍夫曼比例为1±0.5;

——工业化第四阶段:

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标志着已经实现了工业化,霍夫曼比例为1以下。

P183区域空间结构:

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由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要素所组成。

点、线、网络和域面不是简单的空间形态,它们具有特定的经济内涵和相应的功能。

*均质空间结构:

前工业化时期,自然经济(农业)占主导地位。

城市(核心)数量少,规模小,呈稀疏均匀点状分布,相互间处于隔离状态。

*极核式空间结构:

点—增长极—极核式空间结构。

工业化初期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一种典型模式。

区域经济增长不可能同时在所有地点均匀地发生。

在区域发展的早期(工业化初期),由于各地资源禀赋的差异,经济活动往往会集聚在少数地点。

在外部机遇的促进下,其中一些点会加速发展成为具有较大经济活动规模的城镇,进而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起着主导和带动作用。

由此形成的以增长极为核心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点轴式空间结构:

增长极理论的延伸,是在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工业化中期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式。

当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并且有若干强大的经济中心(据点),这时,产业布局,就以经济中心为核心,沿着重要产交通干线,布局产业,最终形成产业密集带,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轴线。

由此,区域经济将形成以增长极和主要增长轴线为主导、其他地点和次要轴线相配合的空间结构。

*网络式空间结构:

点轴式空间结构发展的结果,是工业化后期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一种典型模式。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到工业化后期阶段时,位于轴线上的不同等级的点之间的联系会进一步加强,点和点之间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通讯、动力供应给网络,产业布局经纬交织,沿着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就会形成以城市为结点(节点),产业密集带为脉络的布局形态。

使得区域经济成为一个分工合作、全面发展的有机整体。

由此形成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P190区位指向:

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

通常可分为: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原料地指向;燃料动力指向;劳动力指向;市场指向;运输指向。

是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基本的力量。

P192空间近邻效应:

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各种经济活动或区域的经济影响力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即地理学中的空间距离衰减原理。

空间近邻效应所导致的差异影响着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P199区域创新网络:

集聚在某个区域内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关系通道、空间、节点)具有系统性、开放性、动态性、非中心化或平等性、本地化等特征。

*城市化:

*佩蒂-克拉克定理:

由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

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第三产业转移。

一个区域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那么,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就越大。

反之,则相反。

*库兹涅茨法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

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雁行形态说:

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

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

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

P204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即区域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

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过程。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

*区域经济发展:

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现代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

一般而言,经济目标是增强区域的经济实力,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社会目标是改善人民的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发展;环境目标是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

P209增长极:

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关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

由于区域的大小不一样,相应地,增长极也有规模等级之分。

P209支配效应:

增长极具有先进的技术和经济水平,因而可以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流动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

P209乘数效应:

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从而加强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

在循环积累因果机制的影响下,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加大和加强,影响范围和程度随之增大。

P209极化效应:

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增长极集聚,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

P209扩散效应:

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P209溢出效应:

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

即:

溢出效应=扩散效应-极化效应。

当溢出效应为正值时,表明增长极的存在有利于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当溢出效应为负值时,表明增长极的存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弊大于利。

*乘数原理:

指出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于投资增量的总收入的增加。

*加速原理:

说明了经济增长中收入或消费量的变化如何引起投资量的变动,即在工业生产能力趋于完全利用时,消费品需求的微小增加就会导致投资的大幅增长。

P215经济地域综合体:

在一个工业点或一个完整的地区内,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运输和经济地理位置,恰当地(有计划地)安置各企业,从而获得特定的经济效果,这样的一种各企业间的经济结合(相互制约的结合)。

(科洛索夫斯基)

以国家一定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的专业化部门企业的空间组合,在这些地区里有统一的生产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有共同的建筑和动力基地.(涅克拉索夫)。

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以开发利用优势资源为导向所形成的,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P217主导专业化部门:

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很大,产业关联性强,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与水平的部门。

选择标准:

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最大,产业关联性最大、需求收入弹性高、技术上处于兴旺阶段。

P217一般专业化部门:

产品主要输往区外,但在区内产业关联性小,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有限的部门。

P217综合发展的部门:

与专业化部门有着前向或后向联系的关联性部门,为专业户部门提供配套服务或产品的部门,以及为专业化部门正常运行服务的基础性服务部门。

P217区位商:

区域中某部门的就业人数或产值占总就业人数或总产值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的同类比重之比。

通过测定各行业(产业部门)在各地区的相对专业化程度,间接反映区域间经济联系的结构和方向。

常用的测定指标有增加值(销售收入、产值)等。

区位商(LQ)=(某地区A行业增加值/该地区全部行业增加值)/(全省A行业增加值/全省全部行业增加值)

LQ>1,表明A产业在该地区专业化程度超过全省,属于地区专业化行业,该行业具有比较优势,该产业或其产品可以对外扩张或者输出,LQ值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

LQ=1,表明该地区A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与全省相当。

LQ<1,说明该地区A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低于全省,需要从区域外引进该行业或者输入A产业的产品满足区域内的需要。

P218专业化指数:

某工业化部门的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与区域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之比。

一个部门的区位或专业化指数越大,则专业化程度越高。

P219产业集群:

指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基本特征:

在企业部门构成上,产业集群由生产销售部门、相关产业部门和支持机构组成;在企业的规模结构上,产业集群的企业主体是中小企业;在内部联系上,比较发达的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之间存在着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具有明显的专业化特点;产业集群具有植根性,即产业集群内部的各种网络关系和企业的活动是建构在地方社会结构之上的;产业集群具有明确的空间范围和边界。

P225经济区:

客观存在的经济活动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

基本特征:

组织上的同质性或群体性;空间上的连续性和排它性;对外联系的开放性;组合上的层次性。

P227经济类型区:

内部经济活动特征相似的经济区。

区内经济活动在某个或某些方面相似程度高,而与区外的差异性比较大。

常见的经济类型区主要是通过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的问题来进行识别。

常见类型: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判断,有经济发达区、中等发达区、欠发达(或称为不发达区、落后区);依据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判断,有贫困区、萧条区等。

P227部门经济区:

由某个经济部门的相关组织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集聚所形成的经济区。

区内的经济活动具有生产、经营特征的一致性,而且相互之间存在生产和经营方面的联系或类似。

一般来讲,部门经济区的资源基础和发展条件基本相同,内部面临的发展问题也大体相似。

常见类型:

常见的部门经济区有工业区、农业区、商业贸易区、旅游区等。

P227综合经济区:

区内国民经济体系相对完整的经济区。

由于它在区域和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强的经济空间组织功能,被经常用于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规划之中。

所以,一般所指的经济区即为综合经济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