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8891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看——

放映课件(新年到,鞭炮声声,小孩子欢天喜地,午夜将要到来,春节联欢会上新年钟声敲响前全体倒计时的情景,镜头定格在运动的钟面上。

生:

(情不自禁地高声跟着数)10、9、8、7、6、5、……

(新年的钟声敲响)

跟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又倾听了一次新年的钟声。

那么,谁能说说,10、9、8、7、6、5、4、3、2、1应该用什么时间单位?

秒。

(用疑惑的语气重复)秒?

板书:

(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是相连相通的,新年、鞭炮、倒计时……又是小孩子最喜欢、向往的情境,利用这些熟悉的情境,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兴奋起来,也让他们在不经意中调集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二)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1.认识秒针和1秒。

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时、分。

我们没有学过“秒”啊,你是怎么知道“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呢?

钟面上有秒针。

……

(放映课件,展示钟面模型)哪一个针是秒针?

最细最长的那一个。

秒针是怎样计时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到前面)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

哦,原来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就是这样?

(放映课件:

钟面上秒针一动,同时滴答一响。

(笑)是!

(“秒”这个时间单位学生早有认知,几乎所有的大挂钟都有秒针,只是从前让学生有意去忽略它,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可能不注意到那个形状特殊的“高个子”。

所以由学生自己引出课题,由自己传授知识。

教师在这里扮演疑惑、验证的角色,吸引学生“帮助”教师解惑。

2.体验1秒的长短。

一秒钟就是这么滴答一下,你能做些什么呢?

拍一下手。

(做动作)

(跟着做)对,很好!

我眨一下眼就是一秒。

(跟着做动作)你没错,真棒!

我写一个1字就是一秒。

我跺下脚就是一秒。

(在这堂课中,把学生对秒的体验预设为重点,新课程着力强调“经历”,对于抽象的、非物化的“时间”,通过学生自己用声音和动作等来配音、配动作,使学生有了具体的、物化的感受。

三年级的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生活经验已经足够丰富,学生自由发挥,增加感性认识。

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与能力,能在实际动作中体验“1秒”的长短。

3.1秒的价值。

短短的1秒钟,滴答一下就过去了,我们实在做不了什么事情。

但是现在科技发达,很多现代化的工具1秒能做很多事情,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也能在1秒的时间里走很多路程,谁知道一些这样的知识?

(没有人说话,面面相觑)

(出示课件)

飞机每秒约行250米

火车每秒约行55米

小汽车每秒约行20米

喷气式飞机每秒约行500米

卫星每秒约行7900米

有的电脑一秒可以计算约3万亿次

(惊叹)

(增加知识积累。

这些孩子年龄较小,家庭状况也并不太好,课外书很少,我预料到不太可能有学生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所以事先准备了大量资料,让学生通过课件自由选择获得和关注的内容,开阔他们的眼界。

怎么样?

时间很珍贵,连1秒钟都不能小看,对吗?

谁记得2004年8月27日的雅典奥运会上,刘翔获得男子110米栏世界冠军的成绩是多少?

12秒91。

在微不足道的还不足13秒钟时间里,刘翔成了闻名世界的飞人,为我们祖国争了光,如果他慢上1秒,站在领奖台上获得金牌的就不是他了。

如果你去问他,他一定会告诉你:

1秒,对他来说无比重要。

同学们,还有什么事情也让你觉得连1秒钟的时间都非常重要呢?

发射火箭的时候也要倒数10、9、8……

我们开运动会的时候也是1秒1秒地算。

(通过介绍,学生明确1秒虽然短暂但是用处也非常大,正是由那么多的“秒”才构成时间长河,使学生自己意识到要珍惜时间,并借机渗透做比较短的事情就可以用“秒”来记时。

教师饱含激情的语气和刘翔闯过终点的精彩瞬间让学生也激情澎湃,为他取得的成绩而骄傲,也为祖国而骄傲。

4.认识几秒。

还有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都在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所以一起兴奋的数着新年钟声敲响前的最后几秒。

刚才新年钟声敲响前的倒计时是几秒完成的呢?

(重复播放刚才倒计时的情景图,学生又不自主地跟着数数)

(再一次观看动画,让学生刚才散乱的思绪收回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直观演示“10秒”是怎样数出来的,而且是由学生自觉自愿地数,让学生经历10秒是由10个“1秒”组成的过程,学习计算几秒的方法。

(抢答)10秒。

你怎么看出是10秒的?

秒针从10走到了12,经过10个小格就是10秒。

同学们真聪明!

那老师再考考你们,我写一个“秒“字的时候,秒针从1走到2,经过了几个小格,就是几秒?

秒针从1走到2经过了5个小格,就是5秒。

谁能象老师一样出题考考同学们?

你做了一件什么事,秒针从钟面上的几走到了几?

我写一个“针”字,秒针从3走到4经过了几秒?

秒针从3走到4经过了5秒。

我系红领巾的时候,秒针从5走到8经过了几秒?

秒针从5走到8经过了15秒。

(在给同学出题的过程中,学生同时也在思考几秒钟究竟能做什么事情,锻炼对较短时间的估计能力,以便能够把课堂学习的知识应用的生活中去。

对学生提出的明显不能完成的事情教师及时指导,并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让学生亲自体会一下,改善学生的错误印象。

比如说脉搏的跳动,我就是让学生真的按照中医诊脉的方法找到寸关尺的部位,体验一下脉搏跳动的速度,并且为他们看时间,让他们了解10秒钟自己的脉搏大概跳动了多少下。

同学们反应真快,拿出你的钟表来考考你的同桌好不好?

(学生活动)

(让所有的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会拨、会认、会出题,充分认识几秒。

学生在这时候争先恐后,十分高兴。

手中的学具钟表可以拨时间,闹表可以计算时间,学生玩得不亦乐乎。

5.教学1分=60秒。

有没有被同桌考倒了的同学?

没有。

同学们真棒!

这样的题目太简单了是吧?

是。

又轮到老师出题了,老师出道难些的题,同学们怕不怕?

不怕!

我们知道1时=60分,因为分针主转动一圈的同时时针转动一个小格,所以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是60,秒是一个比分小的单位,它和分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用你手中的学具钟表转一转,或者观察一下你手中的小闹表,然后把结果跟小组成员汇报讨论一下,看看是不是一致的。

(教师板书1分=()秒)

谁把你们的观察结果向大家报告一下?

秒针转一圈,分针走一个小格。

它们之间的进率是60。

秒针走一圈是60个小格,是60秒,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钟,所以分等于60秒。

大家观察到的都是这样吗?

老师也观察一下。

同学们跟我一起看好不好?

 (放映:

课件,钟表的秒针转动一周,分针移动一个小格)

真的是这样啊,秒针转动一圈经过60个小格,也就是60秒,分针经过一个小格,也就是1分,那么……

(板书:

60)

(齐读)1分=60秒

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连这么难的问题也能研究出来,真棒!

既然1分等于60秒,那平常我们说的半分钟就是多少秒?

30秒。

(1分=60秒是本课的难点。

但由于有1时=60分的知识基础,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不会感到非常困难。

在教学设计中考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交流而得出结论,老师给予适当指导。

要让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看看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是不是正确的结论,这样结论的得出水到渠成。

小组汇报时候注意培养学生活动意识和交流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力和习惯,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当把学习方法的指导放在重要位置上。

6.体验1分的长短。

刚才我们同学说拍一下手就是1秒,半分钟需要拍多少下手?

30下。

1分钟呢?

60下。

好,咱们来做个拍手游戏。

男同学拿笔,在练习本上写数字,从1开始写起,看女同学拍完1分钟后,你们写到了数字几。

(学生活动:

男生写数字,女生拍手。

教师带领拍手,掌握好节奏。

然后交换。

(统计结果:

最快的可以写到72,最慢的写到31。

)一分钟的时间,我们写字的话可以写这么多,那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

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想一想,然后,看看谁一分钟时间做的事情最多、、最别出心裁。

(放映课件,钟面滴答滴答的行进一分钟)

(再次放映课件,学生自由活动)

谁来说说,你们做了些什么事?

我写了35个字。

我把上衣脱下来再穿两回。

我系了三次红领巾。

(通过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再一次体验“秒”,难度也随之加大,鼓励学生估算出大概的时间,渗透估算意识,并把活动延伸到课外,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拍手、写字,是在教师控制下的动作体验活动,活,但绝对不会乱;

安静地想一分钟也是体验的过程,比拍手体验更准确,而且是让学生亲眼盯着钟面上的秒针转动了一圈,再一次巩固1分=60秒的结论;

自由活动是学生自由发挥的过程,需要学生有创造性。

经过前两次的体验,学生基本能够正确控制自己行动的时间。

体验过程动静交替,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知识习得的过程,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

7.小结

同学们这一分钟做的事情可真是不少。

那么,我们这一节课有多少个1分钟呢?

40个。

这40个1分钟里你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说明同学们也会充分利用时间,你们真棒!

不过,老师还想让同学们思考一些问题,你们愿意吗?

愿意。

大多数钟面上都有秒针,我们这节课学习了看秒针认识时间和看秒针知道经过几秒,那么除了有秒针的钟表之外,还有其他的计时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几秒的时间吗?

老师这里有一个电子辞典,这个位置有两个小小的数字,它们就表示秒,你们还能搜集到其他的计时工具吗?

如果搜集到了,下节课把它带到课堂上来,让大家认识一下。

(计算秒的工具还有秒表,但不常见,家长的手机上一般有这个设置,学生可以通过询问和自己操作找到,不过带到课堂上的可能性不大。

带有“秒”计时的电子表也不太常见,所以需要搜集,下节课展示给了他们充分准备的时间。

(三)作业

1.课后练习十四第1题,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学生在课上做,集体订正。

2.课后练习十四第6题。

学生回家自己看钟表统计时间,然后完成。

(四)总结全课

(重新回到主题图,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图)

同学们,时间是由一秒、一分、一时、一天、一年组成的,每倾听一次新年的钟声,我们就长大了一岁,到现在我们已经倾听过九次新年的钟声,对吗?

时间在不停流逝,一去永不会重新回来,在过去的时间里,你们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了吗?

愿我们能够做时间的主人,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古人说过: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让我们再一次倾听新年的钟声,倾听时间远去的脚步声……

全体倒计时,新年的钟声敲响)

钟声回响中下课。

(最后总结重新回到主题图,情境设置具有完整性。

 

分类精心精选精品文档,欢迎下载,所有文档经过整理后分类挑选加工,下载后可重新编辑,正文所有带XX或是空格类下载后可自行代入字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