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会考物理公式一览表(全面).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9515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会考物理公式一览表(全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会考物理公式一览表(全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会考物理公式一览表(全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二会考物理公式一览表(全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二会考物理公式一览表(全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高二会考物理公式一览表(全面).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会考物理公式一览表(全面).doc

《高二会考物理公式一览表(全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会考物理公式一览表(全面).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会考物理公式一览表(全面).doc

会考物理公式要点一览表

必修一

一、运动的描述

1.参考系是研究某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参照(假定不动)的另外的物体。

2.质点是没有大小、形状,有质量的点。

当物体的大小形状相对所研究的问题来说可以忽略的时候,即可视为质点。

3.时刻是某个瞬间,时间是两个时刻间的间隔。

4.位移是矢量,方向为起点指向终点;路程是标量,是运动轨迹的长度,常见于指示路标。

5.速度的大小叫速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一般常见于汽车仪表和限速标志

6.加速度,当a与v同向(无论a大小如何变化),物体加速;反向,物体减速。

7.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

(匀加速直线运动:

a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

a为负值,计算时需规定正方向)

8.自由落体:

9.纸带数据计算

瞬时速度(一般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T=5x0.02=0.1s)

加速度(以上式子均需注意将位移单位转为m)

10.s-t图:

水平直线表示静止,斜向上的直线表示正向匀速直线运动,斜向下直线表示反向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v。

(在目前所要求的s-t图中,a均为0)

v-t图:

水平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斜向上的直线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斜向下直线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a,图线下的面积表示位移s。

二、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

1.重力:

方向竖直向下(g随高度增大而减小、随纬度增大而增大)

2.胡克定律:

(F为弹簧一端所受的力,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本身有关。

3.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

a、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水平面上N=G,f=μmg

b、m为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2)静摩擦力:

由二力平衡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F1

F

F2

4.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

同向:

F=F1+F2,   反向:

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见右图)

若夹角为90°,可由勾股定理求解。

(3)合力大小范围:

|F1-F2|≤F≤|F1+F2|(合力可以大于、等于、小于某个分力)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越大,合力越小

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实验:

原理:

等效替代,先用两把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把橡皮筋拉到“O点”,记下弹簧秤示数和拉力的方向,画出力的图示,作出对角线,此即为理论上的合力;再用一把弹簧秤也拉到同一位置,记下弹簧秤示数和拉力的方向,画出力的图示,此即为实际的合力。

注意正视刻线读数,弹簧秤要和木板平行,线长一些,角度大一些,拉力大一些都能减小误差。

5.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F合=0,平衡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推论:

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那么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

6.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

任何物体任何时刻都具有惯性,惯性只和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运动状态(速度)以及所处的位置无关。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7.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F合=ma加速度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水平面上常用)

探究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实验:

原理:

控制变量法,控制m不变,探究a和F成正比,控制F不变,探究a和m成反比,实验开始时要垫高木板直至小车在没有挂小桶的时候能匀速下滑,平衡摩擦力;电源用交流电源;细线方向平行于木板;桶和砝码的总质量要远小于小车的质量;a-F图像的误差:

Ⅰ平衡摩擦力过度(木板抬得太高)

Ⅱ平衡摩擦力不足(木板抬起角度太小或者没有抬高)Ⅲ正确

8.国际单位制中得基本单位:

(千克)kg,(米)m,(秒)s

9.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异同点):

(1)相互作用力是指发生在两个物体间作用于对方的力,其特点为:

受力的是两个物体,且互为施力体和受力体2两个力等值反向3.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2)平衡力是指同一个物体的受到的相互平衡的力,其特点为:

受力的是一个物体2.两个力等值反向3.有可能是不同性质的力

10.超重和失重

超重:

,N>G,实际上物体没有变重,是秤的示数(N)变大

情景:

加速上升、减速下降(加速度方向向上)

失重:

,N

情景:

加速下降、减速上升(加速度方向向下)

必修二

一、机械能和能源

1.功:

若F与S同向,则,若反向,

不做功的情况:

1.有力没有位移,2.有位移没有力,3.力和位移垂直

合力做的功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

2.功率:

平均功率或(为平均速度)

瞬时功率(为瞬时速度)

汽车上坡,若保持功率P不变,则需减小速度v来增大牵引力F

汽车行驶能获得的最大速度(P为额定功率,f为受到的阻力)。

3.动能和势能:

动能:

重力势能:

(参考平面以上为正,以下为负)

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仅取决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

4.动能定理:

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一般可用来计算曲面物体滑下后能运动多远以及踢球时人对球做的功等于球动能增加量。

5.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守恒条件:

只有重力做功。

公式: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不需要用到天平(质量不用测出),先通电源,再释放纸带;两计数点间的间隔时间为0.02s;通过测量和计算,验证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与动能增加量

ΔEk之间是否相等;由于摩擦阻力(空气阻力以及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摩擦),ΔEp略大于ΔEk。

6.能量转化:

各种能量在转化的时候总量保持不变;能量转化是有方向的,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反之不一定;永动机无法制成。

二、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1.小船过河:

最短时间过河:

船头需垂直河岸,合速度方向偏向下游,此时若水流速度增大,则过河时间不变,而过河的位移增大。

最短位移过河:

船头需偏向上游,合速度方向垂直河岸。

2.竖直上抛运动:

上升最大高度(从抛出点算起)

往返时间(抛出直至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抛出点到最高点的时间等于最高点落回到抛出点的时间

3.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的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

运动时间t仅由高度h决定,而水平射程x由水平初速v0和高度h共同决定

4.匀速圆周运动:

角速度

v=ωr

1、同轴转动ω相同

2、传动装置v相同

线速度

向心加速度

向心力

向心力一般由合力提供,不是物体实际的受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

汽车过弯,向心力由静摩擦力提供;火车过弯,若弯道处倾斜(外轨高于内轨),则向心力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若水平,由外轨的弹力提供(会挤压直至损坏外轨);洗衣机甩干,向心力由桶壁对衣服的支持力提供。

车过凸桥:

;过凹桥(坑):

;(其实就是看圆心决定谁减谁)

车恰好过凸桥,过山车恰好过最高点,“水流星”中的水恰好不流出,,即;

离心现象:

当合外力突然消失或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时,物体将沿着运动的切线方向飞出。

三、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1.万有引力:

G为引力常量,r为两天体中心的距离,m为两天体质量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最终测得引力常量G,开普勒提出行星三大定律。

主要公式:

,(黄金代换式)

Notice:

(h才叫距地面的高度)

2.人造卫星:

第一宇宙速度V1=7.9km/s,是地球卫星在圆轨道(贴地飞行)的最大环绕速度,也是最小的发射速度;第二V2=11.2km/s;第三V3=16.7km/s;所有卫星的线速度均小于7.9km/s。

重要结论:

随着轨道半径r增大,线速度v减小,角速度ω减小,向心加速度a减小,周期T增大。

(一同三反)

3.同步卫星:

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24h),角速度和高度一定。

4.相对论初步: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内容主要有:

光速不变且无法达到与超越;高速运动的物体中测得的时间变慢,长度缩短,质量增大;广义相对论中提出时空扭曲。

选修1-1

一、电磁现象与规律

1.库仑定律(注意r有平方)

k为静电力常量,r为两个点电荷的距离,q为两个点电荷的电量。

2.电场的描述

场强:

,其中q为试探电荷,Q为场源电荷,r为试探电荷到场源电荷的距离,

E取决于Q和r,与q无关;电场力,F与E、q均成正比。

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负电荷则相反;电场线:

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即为电场方向,电场线越密集的地方,场强越大;互相平行且间距相等的一组电场线称为匀强电场,匀强电场内场强处处相等。

3.静电的利用:

静电复印,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防止:

避雷针,油罐车后的铁链,在车间洒水调节湿度;静电带的电压很高(几千伏)但电流很小,通常对人体没有危害。

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电生磁),法拉第发现磁生电(电磁感应),安培提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分子环流假说和安培力,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存在,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存在并测得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等于光速。

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和洛伦兹力)

I

安培定则(右手螺旋)

4.通电螺线管判断小磁针N极指向:

外反内同

5.磁通量:

条件:

;若B//S,则=0(与匝数是无关的)单位:

韦伯Wb

6.安培力F=BIL(当I⊥B时,F=BIL;B//I时,F=0),使用左手定则

B取决于磁场自身,与长度L、电流I均无关,同一道题B往往是不变的。

7.洛仑兹力F=qvB(当v⊥B时,F=qvB,v//B时,F=0),使用左手定则

其中四指与正电荷运动方向相同,与负电荷相反。

注意“叉进点出”:

“和”表示电流I的方向,“×和·”表示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

8.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

感应电动势

(1)(通用,计算时不要忘记要乘以匝数)

(2)(导体棒切割磁场线时,感应电流的方向:

右手定则)

1、发电机:

利用电磁感应

2、电动机:

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记住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回路闭合和磁通量变化两个条件

9.变压器

(电压之比等于匝数之比)

10.应用:

电磁铁(电流的磁场)、电磁炉(电磁感应),电视机显像管(洛伦兹力),电动机(安培力),发电机(磁生电),手机(电磁波)

二、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家用电器与日常生活

1.用电器铭牌读法:

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电容器的电容以及击穿电压;手机电池的电量(mAh)

2.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

电功率:

单位转换:

1kw·h=1度=J(开关与用电器是串联关系,电器之间是并联关系)

3.传感器:

红外线(自动门,搜救装置、遥控器),压力(电子秤),光(路灯,计数器),湿度(烘干机),声音(声控开关、路灯),振动(探测余震)。

4.电磁波:

波长,波速与频率的关系:

,,得,电磁波的速度为光速。

波长λ

逐渐变小

频率f

逐渐变大

电磁波谱:

无线电波、红外线、红、橙、黄、绿、兰、靛、紫、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无线电波:

发送信息或通信红外线:

热效应和遥感开关紫外线:

杀毒和荧光效果

X射线:

医学透视γ射线医学切割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