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降水量线习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9673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降水量线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等降水量线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等降水量线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等降水量线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等降水量线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等降水量线习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等降水量线习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等降水量线习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等降水量线习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等降水量线习题.doc

《等降水量线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降水量线习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等降水量线习题.doc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等降水量线图

一、单项选择题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3题。

第23—25题

1.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

mm/年)

A.>400,>25B.<400,>25C.>400,<25D.<400,<25

2.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A.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C.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D.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

3.图中河流在A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A.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

B.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无凌汛现象

C.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无凌汛现象

D.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

图3是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4一7题。

4.①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

B.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C.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

5.关于②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

B.重要的棉花产区

C.我国地势最高的大盆地

D.地表土是紫色土

6.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判断A等值线的数值是

A.50B.200C.400D.800

7.关于③④⑤所代表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的长度大于④B.③的水能资源比⑤丰富

C.③、⑤都流人太平洋D.⑤是国际河流,④只流经一个国家

读某区域6月15日—7月15日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单位:

mm),回答8-10题。

8.图中天气现象的成因主要是

A.低压 B.高压 C.暖锋D.准静止锋

9.7月中旬到8月中旬,该区域一般会出现

A.异常低温,阴雨连绵 B.雨带北移,高温干燥

C.气压较低,刮风多雨 D.秋高气爽,晴空万里

10.有关该区域的正确叙述是

A.有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 B.出现我国降水极值区域

C.为我国工业相对落后区域  

D.为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交界处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11—14题.

11.图中等值线为年降水量线,a、b、c之间的关系为:

A.a

C.a=b D.b=c

12.c等降水量线在酒泉南部弯曲明显,

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山脉 B.湖泊

C.河流 D.城市

13.甲地比乙地

A.纬度低、地势高 B.年太阳辐射量小C.日照时间较短 D.气温年较差较大

14.酒泉作为我国重要的航天基地,成功发射和回收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其成为航天基地的最有利条件是

A.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 B.气候干燥,晴天多

C.海拔高,空气稀薄 D.高原地形,开阔平坦

中国正在不断加强对南极的考察研究。

读“南极地区等降水量线图”。

回答15—17题。

15.2005年1月,我国南极考察队经过对南极内陆冰盖的考察,确认南极大陆冰盖的最高点(80°22′00″S,70°21′11″E),这一点位于我国南极长城站(62°12′59″S,58°57′52″W)的

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北方向

16.关于南极地区降水量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降水从内陆向沿海逐渐减少

B.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年降水量多于长城站地区

C.南极地区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地势高耸,常年为冷高压控制

D.南极地区的降水主要以对流雨为主

17.关于南极地区自然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淡水资源最集中的地区

B.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均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北极地区是海洋,南极地区是陆地

C.南极地区是地球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区

D.南极地区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下图是某地年等降雨量线示意,完成18—21题。

18.丁地附近海域的洋流可能是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日本暖流C.东澳大利亚暖流 D.本格拉寒流

19.乙和丙两地海拔相比

A.一样高 B.乙比丙高 C.丙比乙高 D.无法确定

21.为使甲地农业生产保持高产稳产,须采取的途径是

A.改良土壤 B.大量使用农药 C.跨流域调水 D.机械化

二、双项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图(图中虚线表示省级行政区的界线),读图回答22~23题。

200mm

22.有关甲地的正确说法是

A、年降水量多于400mm

B、年降水量少于400mm

C、位于祁连山地

D、可能是河套平原

23.离甲地较近的灌溉农业区

A、有塞上江南之称

B、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谷子

C、有第二亚欧大陆桥经过

D、冰雪融水是主要的灌溉水源

读两组同纬度地区等降水量线图,回答24—30题。

24.A图和B图所示地区降水差异大的原因是:

A.B图地区受台风影响B.A图地区深处内陆

C.B图受到湿润气流影响D.A图地区接受太阳辐射量大

25.C图所示地区;

A.降水沿河谷方向递减,说明湿润气流从上游吹来

B.该区的河流以雨水补给方式为主

C.降水分布受地形影响小

D.该区局部地点比同纬度地区降水量丰富

26.D图所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外向型特色农业B.东亚水稻种植业C.商品谷物D.乳畜业

27.B图所示地区和D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差异有:

A.水热条件B.地形土壤条件C.海陆位置D.国家政策

28.城市化程度较高的两个区域为

A.A图地区B.B图地区C.C图地区D.D图地区

29.关于ABCD图说法正确的是:

A.A图到B图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从沿海向内陆递变规律

B.C图到D图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从沿海向内陆递变规律

C.B图到D图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变规律

D.C图和B图的地域环境中自然状况雷同

30.聚落分布在

A.A图中降水较多的地区B.B图中的河谷地带

C.C图中的河谷地带D.D图中聚落分布密集

三、综合题

31.阅读我国110°E以东地区的降水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以100mm/月为标准,我国东部地区自南向北,雨季逐渐______;其中江南地区的雨季比华南地区______(早.晚);黄河流域的雨季长约______月。

(2)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形式是______雨。

华南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______.______月间和______.______月间。

(3)黄河.海河和辽河流域水灾严重的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缩短 早 两个 

(2)锋面 5 6 8 9 (3)降水集中,年际变化大

32.根据“世界某著名河流流域局部图10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L河流的名称为,图示范围该河流经的自然带。

(2)简要说明L1河上游地区降水丰富的影响因素。

(3)读图乙,并结合甲图,分别说明Q湖以下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流量变化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4)依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

盐度状况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1)尼罗河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受纬度位置(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和地形(高原山地迎风坡降水)因素影响

(3)20世纪60年代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丰水期集中在8-10月;70年代河流流量变化小,各月流量相差不大(阿斯旺)水坝建成后,流量得到人为调节所致

(4)北高南低(从沿海向内陆降低),由东西两侧向中间降低,上游来水量减少,海水入侵,不合理灌溉。

3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可知,A、B、C三地降水量差异较大,试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2)图中大陆西岸的等温线和年降水量线分布特点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参考答案:

(1)A处受副高控制,寒流经过,降水很少;B处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雨较多;C处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且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很多。

(2)南北延伸海陆位置、地形

34.读图“我国东南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⑴左图为_________________(1、7)月等温线,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比较图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

⑶比较图中①、③两地的该月平均气温大小,并分析原因。

⑷图中④、⑤两地适合晒盐的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左图中阴影区域农村用能短缺,生活燃料消费结构中,生物能源大约占80%。

长期以来,农民对柴薪的消费量大大超过柴薪资源的合理提供量,给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该区域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应如何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

(1)7月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2)1>2,因1为武夷山迎风坡(3)1<3,因1海拔高(5)4地(布袋盐场)4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光照丰富,蒸发旺盛,有大片平坦的泥质滩涂。

(6)水土流失发展立体农业,开展多种经营;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35.用某一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除以本地区最高年降水量和最低年降水量的差,所得的商,用百分数表示,就是降水变率。

读我国某地降水变率等值线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降水变率等值线的分布分析,降水变率分布较明显的规律是___________

(2)试分析A、B两地的降水变率较小的主要原因。

(3)图示地区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请用阴影画出该商品棉基地的位置。

并分析该地成为商品棉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

(4)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该地区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试分析该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

参考答案:

(1)降水量愈少的地区降水变率愈大,反之则小;新疆北部降水变率较小,南部降水变率较大

(2)A地受地形抬升作用影响,降水较多,降水变率小;B地位于河西走廊,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所以降水变率较小。

(回答“两地降水较多,所以降水变率较小”即可得满分。

(3)画图:

阴影应该画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塔里木河沿线。

优势自然条件有:

热量丰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较少(气候干燥,土质疏松,灌溉条件较好等,有利于棉花的生长(4)土地荒漠化严重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w.w.w.k.s.5.u.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