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复习提纲(加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70022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史复习提纲(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近代史复习提纲(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近代史复习提纲(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近代史复习提纲(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近代史复习提纲(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近代史复习提纲(加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近代史复习提纲(加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近代史复习提纲(加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近代史复习提纲(加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近代史复习提纲(加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近代史复习提纲(加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代史复习提纲(加答案).doc

《近代史复习提纲(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史复习提纲(加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近代史复习提纲(加答案).doc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上编综述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

依据是什么?

开端:

鸦片战争依据:

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2、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什么?

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3、中国近代出现的新兴阶级或阶层有哪些?

新兴阶级:

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官僚买办资本家、民族资本家)

4、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最主要矛盾?

)和历史任务。

最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

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

第一章

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采取了哪些方式的侵略?

方式:

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军事侵略:

各国划分的势力范围;

范围:

德国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沙俄以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英国以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法国把广东、广西、云南作为其势力范围,日本把福建作为其势力范围。

政治侵略:

表现在哪些方面?

表现: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扶植、收买代理人

经济侵略:

厦门、台湾分别是在哪个不平等条约中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外国资本在华开设了哪些银行作为其进行资本输出的枢纽?

其中的第一家银行是?

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厦门)《天津条约》(台湾)

银行:

英国丽如银行(又称英国东方银行)、麦加利银行、汇丰银行,德国德华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俄国华俄道胜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美国花旗银行

第一家银行:

英国丽如银行(又称英国东方银行)

2、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什么?

武装斗争: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3、帝国主义列强为什么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

原因:

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个重要原因

2.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是最根本原因

4、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

1.社会制度的腐败

2.经济技术的落后

第二章

1、洋务运动的时间、指导思想、口号(自强——重点发展军用企业;求富——开办民用企业,辅助军事工业)和内容(军用企业:

国内最大的兵工厂和国内最大的造船厂;民用企业:

李鸿章亲自筹办的有哪些?

)。

时间: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即“中体西用”

口号:

自强、求富(自强——重点发展军用企业;求富——开办民用企业,辅助军事工业)

内容:

1.兴办近代企业

2.建立新式海陆军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最大的兵工厂:

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最大造船厂:

福州船政局

李鸿章亲自筹办:

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原因: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2.洋务运动对国外具有依赖性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3、戊戌维新派宣传维新的主张。

(著书立说和介绍外国变法经验教训的书籍?

主张: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变法通议》,谭嗣同《仁学》,严复《天演论》)

3.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波兰分灭记》)

4.办学会

5.设学堂

6.办报纸

4、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焦点。

焦点:

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四学

5、戊戌维新的性质。

性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6、戊戌政变后,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仅保留了什么?

保留:

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

7、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4.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第三章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的内容。

其中“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是什么?

内容:

三民主义思想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建立中华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这就是孙中山说的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

2、什么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它的性质?

“新阶段”表明了什么?

(有统一的领导和纲领)

标志:

中国同盟会的创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性质: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表明:

有统一的领导和纲领

3、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

论战:

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3.要不要社会革命

4、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是什么?

为什么?

(P63-64)

性质: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为什么: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地位

5、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论述题: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6、1912年,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建了什么党?

党派:

国民党

7、辛亥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组织了哪些挽救共和的斗争?

斗争:

1.发动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

2.组建中华革命党

3.开展护国运动

4.开展“护法”运动

8、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

这场革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中编综述

1、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为什么: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在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都没有改变,不仅封建压迫继续存在,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还进一步加深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他们为对象,

1.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

2.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3.反对官僚资本主义、魔兽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2、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

方案:

1.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2.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

3.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第四章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口号?

标志:

《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的创办

主要阵地:

《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口号:

民主和科学,即德先生和赛先生

2、理解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局限:

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

2.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

3.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3、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类型。

类型:

1.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其代表除李大钊以外,就是陈独秀。

2.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其代表为毛泽东等。

3.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其代表为董必武等。

4、中国工人阶级政党的最早组织是哪里建立的?

地点:

上海

5、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内容。

(其中,创办的影响最大的工人学校是什么?

领导的第一个工会是什么?

内容:

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2.到工人中区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3.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影响最大的工人学校:

邓中夏在北京长辛店、李启汉在沪西小沙渡分别开办的劳动补习学校

第一个工会:

上海机器工会

6、中共一大讨论的实际工作计划是?

计划:

首先集中精力组织工人

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合作形式?

合作的政治基础?

形成的正式标志?

全面破裂的标志?

国民大革命的失败给中共的历史教训是什么?

(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合作形式:

“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主张

政治基础:

新三民主义

形成标志: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破裂标志: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共政变,7月15日,当时任武汉国民政府主席的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标志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历史教训:

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8、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内容:

1.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民族一律平等

2.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权主义理应“为一般平阴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

3.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9、国民大革命与近代前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比,其突出的新特点有哪些?

特点:

1.反帝反封建的口号

2.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3.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基础。

第五章

1、八七会议的内容。

(彻底清算什么错误?

确定什么总方针?

选出什么组织?

内容:

1.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3.选出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2、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意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中共探索的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

毛泽东阐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文章有哪些?

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文章: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4、古田会议的时间和内容。

(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

时间:

1929年12月下旬

内容:

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

5、中共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制定的土地法:

(1)《井冈山土地法》:

意义?

土地法条文中有哪些不适合当时中国农村实际的政策建议?

意义:

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

不适合的建议:

关于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规定不适合中国农村实际

(2)《兴国土地法》:

与《井冈山土地法》相比,有什么修改?

修改的原因?

修改:

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原因:

为了保护中农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

6、中共在这一阶段积极开展土地革命的效果:

效果:

1.在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的指引下,根据地开展了热火朝天的“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和参军参战的积极性;

2.中共紧紧依靠农民,领导农民进行土地制度的革命,使中国革命在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极其严重的条件下能够得到坚持和发展。

7、遵义会议的时间、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时间: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

主要内容:

1.同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

2.增选毛泽东为中共政治局常务委员

3.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六章

1、日本开始侵华和全面侵华的标志分别是?

开始标志:

九一八事变

全面标志:

卢沟桥事变

2、抗战时期,日军在中国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是?

最后一次进攻:

豫湘桂战役

3、1933年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了什么组织,并谋求同共产党合作?

组织: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4、福建事变的主要发动者有哪些?

发动者:

李济深、陈铭枢

5、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什么呼吁全国各党派、各界同胞、各军队都应有“兄弟睨于墙外御其辱”的真诚觉悟?

发表文章:

《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6、西安事变(哪两位爱国将领发动的“兵谏”?

历史意义)

爱国将领:

张学良、杨虎城

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7、为了促进国共两党合作,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表示愿意做出哪四项保证?

四项保证:

1.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

2.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

3.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

4.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8、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标志:

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9、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下,全民族以各种方式投入抗日斗争,谁领导了冀中回民支队?

新加坡成立了由谁为主席的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领导人:

马本斋(冀中回民支队)陈嘉庚(华侨筹赈)

10、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内容。

(方针)

内容(方针):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

11、1938年,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内容。

(中日两国特点;抗战的发展进程)

内容:

一方面,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国弱国的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

另一方面,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因此最后的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

毛泽东还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12、中共制定的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总方针: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

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13、什么是三三制原则?

原则:

“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三分一。

14、抗战期间中共抗日民主根据地实施的土地政策?

比较这一革命阶段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有什么变化?

()以及变化的原因?

(1、减轻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提高他们的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2、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土地政策:

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以减轻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提高他们的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实行交租交息,以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变化:

1.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2.农民交租交息

原因:

1.减轻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提高他们的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

2.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15、1941年5月,毛泽东做了什么报告,整风运动首先在党的高级干部中进行。

报告:

《改造我们的学习》

16、毛泽东思想正式被命名是什么时候?

时间:

中共七大

17、如何评价抗日战争中的两个战场的关系?

关系:

1.两个战场分别指的是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中共的敌后战场。

2.在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两个战场在战略、战役指导上协商、建议,作战行动上相互配合、支援;

3.抗战的相持阶段到来后,中共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4.抗战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后,中共的敌后战场承担了主要的抗战任务,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作用十分有限。

18、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日是?

中国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标志是?

纪念日:

9月3日

标志: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这成为港丽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19、论述抗战胜利的意义。

论述题:

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七章

1、重庆谈判。

(签署的协议、确定的原则、达成的共识)

内容:

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议,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2、内战爆发的标志?

标志:

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3、1947年3月,国民党当局限期令中共驻哪里的代表及工作人员全部撤退,至此,国民党关闭一切和谈大门,国共关系彻底破裂?

地点:

南京、上海、重庆

4、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指的是什么时间?

时间:

自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

5、1947年6月底,中共中央部署哪三路大军对国民党作战,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三路大军:

1.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

2.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挺进苏鲁豫皖地区

3.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挺进豫西

6、全面内战爆发前夕,中共中央制定的土地政策?

土地政策: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7、什么是国统区第二条战线?

这一战线中爆发的学生运动有哪些?

第二条战线:

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学生运动:

1.一二·一运动

2.抗暴运动或一二三〇运动

3.五二〇运动

8、中国最早实现解放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少数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9、中国的民主党派有哪些?

对民主党派的理解。

(P183第三段)第三条道路的实质?

民主党派:

民革、民联、民促、民盟、民建、民进、第三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

理解:

P183第三段

实质:

他们所提倡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所主张的实质上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

10、“五一口号”的时间和内容?

《对时局的意见》的时间和发表者?

口号时间:

1948年4月30日

内容:

“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发表时间:

1949年1月22日

发表者:

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

11、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

(基本政策、发展方向、“两个务必”)

内容:

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两个务必”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2、构成《共同纲领》的基础有哪些?

基础: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构成了基础

13、中国革命取胜的三大法宝。

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下编至第十章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什么?

性质:

是一个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中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什么?

标志:

自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来,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

3、中共如何应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严峻考验?

如何应对:

1.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2.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3.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4.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4、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

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5、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为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而采取

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主要措施:

1.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2.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3.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什么是一体两翼?

内容: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体两翼:

一个主体,即发展社会主义工业;一双翅膀,即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什么办法?

什么是四马分肥?

其中用于让渡给资本家的是企业利润的哪个部分?

办法:

赎买政策

四马分肥:

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四个部分

让渡企业利润:

股金红利

8、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什么?

标志:

《论十大关系》

9、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0、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什么会议?

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从什么方面的改革开始?

这一改革的先行省份有哪些?

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始方面:

农村的经济体制

省份:

安徽、四川

11、中共十二大后,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1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

三步走内容:

1.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