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读后感.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70140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子兵法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孙子兵法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孙子兵法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孙子兵法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孙子兵法读后感.docx

《孙子兵法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子兵法读后感.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孙子兵法读后感.docx

《孙子兵法》读后感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军事巨著,作者孙武。

《孙子兵法》虽自出世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但是其中蕴含的思想却为后世人广泛应用。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不先传也。

”作战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军事行动,天时、地利、敌情,变化莫测,谁能根据战场的具体情况做好充分准备,谁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谁就有可能获取胜利;反之,有优势而无准备,那也可能由优势而转变为劣势,从而导致最后的失败。

因此,有备和无备,准备得是否充分,历来都是兵家所极其关注的。

军事上的“攻其无备”是指对敌方在其没有戒备的特定时间、地点等情况下突然实施攻击。

这种突如其来的袭击能在军事上和心理上给敌方造成巨大的压力,从而使敌方在慌乱之中做出错误的判断,采取错误的行动,导致更大的恶果。

要做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得注意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确实掌握敌方的“备”与“无备”,巧妙地隐蔽自己的意图和行动,否则敌方有了“备”,而我方反而“无备”,只能一败涂地,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和力量发起突然攻击。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运用智慧取胜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所以,孙子强调指出:

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百战百胜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不战而使敌人降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伐谋”的情况有两种:

一种是敌人正谋划攻击我,我则先“伐”其谋,使敌人的进攻阴谋失败;一种是我想攻击敌人,敌人已做好防御准备,我用计谋挫败敌人的防御。

在军事领域内,“伐谋”关系到将士的生死,国家的存亡;在政治领域中,“伐谋”关系到敌我的荣誉成败;在经济领域和体育竞赛中,“伐谋”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和竞赛的胜负。

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家、政治家、企业家、运动员,务必要慎谋、精谋、深谋、远谋,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做到“兵不血刃”,游刃有余。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是贯穿《孙子兵法》全书的一条重要线索,是《孙子兵法》的精华所在。

孙子指出了五种可以预见胜利的方法。

这五种方法是:

(1)知道什么情况可以打,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的,能胜利;

(2)懂得根据兵力多少而采取不同战法的,能胜利;(3)官兵有共同愿望,上下同心的,能胜利;(4)以有准备对付没有准备的,能胜利;(5)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国君不加以牵制的,能胜利。

孙子的结论是:

了解敌人,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失败;不了解敌人而了解自己,胜败可能各半;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那就会每战必败。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奇”和“正”是我国古代的军事术语,所谓“正”,是指指挥作战所运用的常法;所谓“奇”,是指指挥作战所运用的“变法”。

例如:

从正面进攻为“正”,从侧、后袭击为“奇”。

又如:

常规的指挥原则和方法为“正”,随机应变、慧心独具的指挥原则和方法为“奇”。

出奇制胜就是动用特殊的手段,以变化莫测、出人意料的谋略和方法战胜敌人。

孙子说:

战势不过奇正两种,然而奇正的变化,却是不可穷尽的。

奇正相互转化,就像顺着圆环旋转那样,无穷无尽,谁能做到穷尽它呢?

能不能活用奇正之术,出奇制胜,是检验战场上各级指挥官是否高明的试金石。

公元前718年,郑国与燕国在北制交战,郑军将三军部署在燕军正面,以“正兵”诱惑敌人,待燕军把主力调到正面来之后,郑军突出奇兵,偷袭燕军侧后,将燕军击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杰出的军事家朱可夫元帅指挥了著名的巴格拉季昂战役。

当时,德军统帅部一致认为苏军将在便于坦克和装甲部队行动的乌克兰地区发起进攻,因此,加强了乌克兰地区的防御,但朱可夫偏偏没有从乌克兰地区出现,而是选择了不便于坦克,装甲部队行动的白俄罗斯的森林沼泽地带发起了突然的攻击,将德军打得大败。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站者劳。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这句话说的是争取主动而避免被动。

在一场战争中,谁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谁就会取胜。

因此,争取主动,避免被动,历来是兵家所不懈追求和渴望得到的。

如何才能争取主动而避免被动呢?

用孙子的话来说,就是:

凡先到达战场等待敌人的人就主动从容,后到达战场仓促应战的就疲劳被动。

要想先处战地捷足先登,离不开一个字“快”。

这是一个速度问题,也是一个力量问题,因为速度和力量成正比,没有足够的力量,速度只能是一句空话。

在军事上,行处战地就能比敌人先做好准备,先敌进行休整,先敌完成战役部署,以逸待劳,从容作战。

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就能调动敌人,使敌人疲于奔命,从而达到保全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

“军事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迂,是曲折,绕弯的意思,它与“直”的意义相对。

“迂”与“直”,“患”与“利”,“退”与“进”的关系是辩证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在两军相争的战场上,迂回意味着花费的时间多;而直接意味着花费的时间要少。

但是,军事对抗的双方都在绞尽脑汁地破坏对方计划的实现,如果一味地求直图快,反而会适得其反。

所以在某种情况下,表面上看来走的是迂回曲折的道路,而实际上却更为直接,更有效,更迅速地获取成功创造了条件。

以上便是我从《孙子兵法》的伟大思想中所窥见的一隅,其中还有更多的奥秘值得我们去深读和揣摩,《孙子兵法》是我们中华民族沉淀下来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应该受到我们后世人的继承和发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